"

东山法门图片

"

东山法门指五祖的法门,因五祖弘忍禅师住在蕲州黄梅县之黄梅山,其山在县之东部,因而叫做东山。东山法门的主要内容,也就是两代祖师的主要禅法内容。道信、弘忍两位祖师改变了禅宗以往诸师的不立文字而有著述。但是两位祖师并没有真正的著述流行于世间。道信祖师在禅观修持方面还开五种不同方便:一、知心体,二、知心用,三、常觉不停,四、常观身空寂,五、守一不移。这五者都与心有关,此五种观心方便法门,也是东山法门的一个基本内容。

东山法门图片_东山法门传承_东山法门故事_东山法门简介

东山法门图片_东山法门传承_东山法门故事_东山法门简介

禅宗的标志东山法门
禅宗的标志东山法门

东山法门是五祖的法门,它的法门是非常厉害的,里面是有很多的智慧的,现在有很多的师兄在用心的去修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更多的智慧。那师兄你知道神秀所传之东山法门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神秀所传“东山法门”,宗于‘文殊般若”的“一行三昧”,应重视这一特性──念佛,法性平等的合修。这一特性,‘传法宝纪”也明白说到:“忍、如、大通之世,则法门大启,根机不择,齐速念佛名,令净心”。

忍,是五祖弘忍。如,是五祖的弟子,潞州法如。通,是大通神秀。‘传法宝纪’说:五祖及法如与神秀,开启的禅门,是这样教导的。“念佛名”,“净心”:这二者,就是教授修持的方便,正是‘文殊所说般若经’中,“一行三昧”的修持方便

禅宗的标志东山法门

。现在专从这两点,怎样的统一修持,来观察五祖门下,分头宏化的禅门。


以上就是对神秀所传之东山法门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对师兄有帮助。师兄不管是学习那种经典,都是要用心和坚持,然后慢慢的坚持下去,这样我们才能慢慢的领悟其中的精髓,让师兄可以更好的去修行。

...查看更多
东山法门对禅宗的巨大影响
东山法门对禅宗的巨大影响

东山法门时现在很好的修行禅道的方法,坚持的去修行是对师兄是非常好的。坚持修行是需要用心和坚持,同时我们还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样能更好的去修行。那师兄你知道东山法门的环境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东山寺为历代历朝名人雅士,官宦谪臣、居士僧侣探胜寻踪、抒怀寄情、问禅悟道、皈依佛缘之所,时人或“理屐携琴看舞鹤,邀朋扶杖伴僧间”,或“镇日论诗频击钵,白云深处不思还”。“菩提老树迷孤寺,明镜高台接远山”、“风送梵钟喧上界”、“枯座跏趺老衲间”。三廉古刹,意境精妙,气派超凡,警世脱俗,幽雅辟尘之地,千古传诵。宋礼部尚书,大学士苏东坡居廉时,至寺访僧,欣然留书题句云:“孤云出岫岂求伴,锡杖凌空自要飞。为何庭松尚西指,不知名奘几时归

东山法门对禅宗的巨大影响

。”极尽古寺禅意精妙。清鲍俊为之作联:“宝花飞上界,灵鹫起东山。”又书牌匾“三联廉古刹”。护法天尊韦陀殿亦有联云:“身是将军心护法,志归大士力降魔。”字体庄重凝厚,沉稳储蓄,更添加古寺神韵。清提督冯子材、廉州知府等也为东山寺修建捐资,碑刻留名。


以上就是对东山法门的环境的相关接受,希望可以对师兄有帮助。就是我们在修行东山法门的时候要多去了解起因和来源,这样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去修行东山法门,让师兄内心更加的轻松开阔,更加轻松快乐的生活。

...查看更多
神秀所传之东山法门
神秀所传之东山法门

现在很多的师兄开始行禅,这是非常好的,是可以让师兄清心宁神,锻炼自己的心性,所以我们要坚持去修行。东山法门是一种很好的修行方法,师兄要坚持的去修行,我们在修行时还要多加去了解,这样能更好的去修行,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东山法门吧!

“东山法门”的主要内容,也就是两代祖师的主要禅法内容。道信、弘忍两位祖师改变了禅宗以往诸师的“不立文字”而有著述。但是两位祖师并没有真正的著述流行于世间。

传说《菩萨戒法》及《入道安心要方便门》是道信祖师所著,但《菩萨戒法》未见流行于世。《入道安心要方便门》记载于净觉禅师撰的《楞伽师资记》,成书于720年前后。相传弘忍祖师有《禅法》与《修心要论》,但净觉禅师否认《禅法》一书是弘祖大师所著。

然《修心要论》与近代发现的《楞伽师资记》慧可所说部分相近,被认为是慧可的东西。依印顺法师的观点,《楞伽师资记》所传的《入道安心要方便门》,代表了道信祖师的禅门,是确实的、难得的珍贵资料。此书传为慧可祖师所说的,也可能是弘忍祖师所说,由弘忍祖师后人扩充改编而成。

《入道安心要方便门》的宗旨很明确,就是为“入道安心”设立种种善巧的方便法门

神秀所传之东山法门

。“入道安心”是直承达摩之意而来的。达摩祖师的“入道”有“理人”与“行人”及“安心者壁观”之说。


道信祖师的《入道安心要方便门》的主要思想却是依《文殊般若经》建立起来的,他的禅法也是以《文殊般若经》中的“一行三昧”来“安心”的。《楞伽师资记》对这一观点也有记载,如“我(道信)此法要,依《楞伽经》诸佛心第一,又依《文殊说般若经》一行三昧”。

“一行三昧”的“一行”即指法界一相。道信祖师认为法界是无差别的,一相的,以无差别的一相法界为所缘,而成就“三昧”,这也是《文殊般若经》所说的“法界一相,系缘法界”,“如是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

要达到“一行三昧”境界有很多途径,但最主要的方法是“念佛”、“安心”而达到“一行三昧”。道信祖师认为“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是求佛”,因为“识无形,佛无形,佛无相貌。若也知此道理,即是安心”。道信祖师这种“念佛”安心法门,与净土宗的念佛有很大的区别。

净土宗念佛成就“三昧”时是“诸佛现前”的、然而道信祖师的念佛是无佛可见,无佛可念。如他在《入道安心要方便门》中引用大乘经典说:“无所念者,是名念佛。”念佛安心的次第与境界是这样的:“常忆念佛,攀缘不起”,“念佛心心相续,忽然澄寂,更无所缘念”,“则泯然无相,平等不二”。

达到这种境界,则心就是佛,佛就是心,即心即佛,心佛“平等不二”。道信祖师在禅观修持方面还开五种不同方便:一、知心体,二、知心用,三、常觉不停,四、常观身空寂,五、守一不移。这五者都与心有关,此五种“观心”方便法门,也是“东山法门”的一个基本内容。

五种方便中,重要在于“守一不移”的修法。它的修是:“常观自身空净”,“以此空净眼,任意看一物”,“终日看不已,泯然心自定”。这与达摩禅的“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无有分别,寂然无为”的禅风大体是相同的。

道信祖师说“守一不移”时只是泛泛而谈,而弘忍祖师把它更加具体化。弘忍祖师认为“此守心者,乃是涅槃之根本,入道之要门,十二部经之宗,三世诸佛之祖”。这也是他指出“心”的重要性。谈到如何“守心”时,他认为首先要“自识当身本来清净”,然后“努力会是守本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灭,自然与佛平等不二”。

“守心”的具体修持方法是“端坐正身,令气息调。证其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好好如如,稳看熟视,则了见此识流动,犹如水流阳焰,业业不住”。“反复销融,虚凝湛住”。到这时“此流动之识,飒然自灭”,“此识灭已,其心虚凝,淡泊皎洁,吾更不能说其形状”。

上面这段话,把“东山法门”的修行的具体步骤及修行所达到的境界表现得淋漓尽致。两位祖师的学说融进了大乘诸经典的思想,所以他们建立起来的“东山法门”的禅法也是兼收并蓄的,并不是只有“念佛”与“守心”。

他们都认为“安心”的方法是“不可尽具”的,禅法在传授过程中,也是应机的。正因为这样,“东山法门”才派生出净众宗、宣什宗、老安禅门、法如禅门,更有慧能、神秀大师开南北顿渐两宗,使“东山法门”传遍南北,大放异彩。

以上就是对禅宗的标志东山法门的相关解释,希望可以对师兄有帮助。师兄就是在修行时要静心和坚持,同时还要多去了解它的一些事迹和经典,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去修行,让自己更好的去生活。

...查看更多
什么是东山法门
什么是东山法门

东山法门是在禅学中是地位是非常高的,现在也是有许多的师兄开始去修行。在生活中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所以我们要好好的去修行。那师兄你知道东山法门是怎么得名的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东山法门”,别称“东山净门”、“黄梅门下”、“东山无生法门”等。

据禅宗北宗的僧人净觉所撰《楞伽师资记》载,“东山法门”,也称“东山净门”,最早出现于五祖弘忍的时代。该书于第六代楞伽师《弘忍传》的开篇即云:

第六唐朝蕲州双峰山幽居寺大师,讳弘忍,承信禅师后,忍传法,妙法人尊,时号为东山净门。又缘京洛道俗称叹:蕲州东山多有得果人,故□东山法门也。

可知五祖之世,“东山法门”已经名满京洛,至武则天请第七代楞伽师神秀禅师入宫说法,东山法门声誉更隆,如该书第七代楞伽师《神秀传》末云:

则天大圣皇后问神秀禅师曰:所传之法,谁家宗旨?答曰:禀蕲州东山法门。问:依何典诰?答曰:依《文殊说般若经》一行三昧。则天曰:若论修道,更不过东山法门。以秀是忍门人,便成口实也。

《旧唐书》卷一四一《弘忍传》与《宋高僧传》卷八《神秀传》都说弘忍与道信并住东山寺,故谓其法为“东山法门”。

“黄梅门下”之称,见诸南宗荷泽系的宗密禅师(780~841)所著《圆觉经大疏释义钞》一书,其叙述初唐禅宗的历史演变时云:

谓忍大师承信大师后,诣冯墓山,居止北山,在双峰山东,时人号为东山法门。此山在蕲州黄梅县,故复云黄梅门下

什么是东山法门

。(《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卷三)


并言及“东山法门”徒众弘化一方、南能北秀二宗分立的盛况:

言南北分者,大师广开教法,学徒千万。于中,久在左右,升堂入室者,即荆州神秀、潞州法如、襄州通、资州智诜、越州义方、华州慧藏、蕲州显、扬州觉、嵩山老安,并是一方领袖,或阖国名僧,虽各有证悟,而随器不同,未有究了心源者。后有岭南新州卢行者,年二十二,来谒大师,初答作佛之语,与契师心。舂米题偈,师资道合,后乃三夜共语,直了见性,遂授密语,付以法衣。夜自逆过九江口,令向岭南。后在曹溪山开禅弘扬宗旨故,时号南宗。其神秀等十人,虽证悟未彻,大师许云,各堪为一方之师。秀后于嵩山传大师宗教,为帝之师,敕谥大通禅师,时号北宗。故云南北又分也。(《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卷三)

东山法门之盛况一如宗密所述,另有《宋高僧传》卷十四《法慎传》亦可佐证,传中说法慎“恒颂金刚般若经,……谓天台止观包一切经义,东山法门是一切佛乘。”东山法门经三代弘传而大行天下,为当世禅徒所宗,当是不争的事实。

“东山无生法门”之称见诸《宋高僧传》卷八《道俊传》,传称道俊“修东山无生法门,即信、忍二祖号其所化之法也。”

以上就是对东山法门之得名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对师兄有帮助。师兄就是要诚心实意的去修行佛法的,这样是对师兄是非常好的,坚持去修行时可以让师兄内心更加轻松自在,不会为一些烦心事情困住自己。

...查看更多
结语

东山法门的主要内容,也就是两代祖师的主要禅法内容。是如来禅在中土传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上承达摩禅法,在禅修实践中又与达摩禅有明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