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牙舍利的由来是什么
在修行佛法的时候我们是能够知道佛牙舍利,同时也是能够知道佛牙舍利是怎么形成的,那么大家知道佛牙舍利的由来是什么吗?针对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就去详细的了解吧!
我国佛牙史称法献佛牙,原因有二:一是这颗佛牙最初由南朝高僧法献自于阗请回;二是我国历史上有关佛牙的记载颇多,如悟空佛牙、道宣佛牙等。称法献佛牙意在区别史籍中记载的其它佛牙
。《高僧传·法献传》中有法献请牙经过:(献先闻猛公西游,借瞩灵异,乃誓欲忘身往观圣迹。以宋元徽三年(四七五)发种金陵,西游巴蜀。路出河南,道经芮芮,即到于阗。欲度葱岭,值栈道断绝,逐于于阗而返。获佛牙一枚,舍利十五粒。佛牙在乌缠国,自乌缠来芮芮,自芮芮来梁土。献卖牙还京,十有五载。密自礼事,作无知者。)虽然法献请回佛牙后未敢公开,但十多年后还是被齐武帝第二子竟陵王萧子良发现。萧子良因而写了《佛牙赞》和《佛牙记》。建武末年(四九七)法献圆寂,佛牙仍保存在上定林寺。
普通三年(五二二)正月佛牙被骗劫。其经过是这样的:(普通三年正月,忽有数人并执仗,初夜扣门。称临川殿下奴叛,有人告之,在化牙阁上,请开阁检视。寺司即随语开阁。主帅至佛牙座前,开函取牙,作礼三拜。以锦手巾盛牙,绕山东而去。今竟不知所在)( 《高僧传·法献传》)。临川殿下即梁武帝弟弟萧宏。
佛牙劫后三十五年无下落,直至陈高祖霸先下令诏出佛牙,始知为高祖所藏。《陈书·高祖纪》:(永定元年<五五七>十月乙亥,高祖即皇帝位于南郊,庚辰,诏出佛牙于杜姥宅。集四部设无遮大会,高祖亲出关前礼拜。初,齐故僧统法献于乌缠国得之,当在上定林寺。梁天监?lt;五一九>为摄山庆云寺沙门慧兴保藏,慧兴将终,以属弟慧志。承圣末<五五四>,慧志密送于高祖,至是乃出)。此说有破绽,恐有意掩饰佛牙被劫事。
想要知道佛门中的智慧是什么,在修行佛法的过程中,我们就应该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念诵和感悟,这样我们对佛门中智慧才会了解的更加的透彻,所以师兄们一定要用心的念诵。
...查看更多
佛牙舍利塔的由来
在北京西山风景名胜区八大处的灵光寺旧址,有一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佛教界重建的佛塔,这里供奉着世界仅存两颗的佛牙舍利其中的一颗,成为中外佛教徒朝拜的中心之一。1983年,佛牙舍利塔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现由中国佛教协会派僧人管理。 佛牙舍利塔的由来 佛牙舍利塔坐落于西山八大处公园内,据《八大处介绍》记载:灵光寺创建于唐大历年间(公元766—780年),初名龙泉寺,辽代咸雍七年(1071年)曾予扩建,在寺内建“招仙浮屠”(即招仙塔),金代大定二年(1162年)重修,改称“觉山寺”,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重修后,宪宗皇帝赐名大灵光寺,据今已有五百多年。这就是灵光寺的来历。从记载中我们不难看到,当时的灵光寺就建有佛塔名“招仙塔”,此塔为辽代(1071年)由当时的丞相耶律仁先之母郑氏为供奉佛牙舍利而建造。此塔为八角形,以雕砖砌成,规模宏大。据《日下旧闻考》载:“寺后有塔八棱十三层,俗称画像千佛塔,绕塔基有铁灯龛十六座,塔西有井泉,深十约五尺余。”可见此塔建筑规模之宏大,以至在现有的残存遗迹中我们还可以弱睹此塔当年的风采。“招仙塔”在西山耸立达八百多年,直至近代公元1900年义和团设坛于灵光寺,“八国联军”于是年八月围剿“义和团”,疯狂炮轰灵光寺,塔被九炮轰倒。塔轰倒后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此塔内是否有宝物?轰倒以前叫“招仙塔”,人们并没有想里面是否有圣物,可能此塔就像普通的塔一样。就在“招仙塔”轰倒次年,奇迹出现了。当时的承恩寺住持圣安和尚率僧重修灵光寺,在塔基下发现了一个珍藏佛牙舍利的石函。据《八大处介绍》中载道:石函内有一沉香木盒,上有“释迦牟尼佛灵牙舍利,天会七年四月二十三日记,善慧书”的题记,塔顶的石雕露盘刻建塔年月:“大辽国尚父令公丞相大王燕国太夫人郑氏造,咸雍七年八月日工毕”。这与《辽史·道宗纪》所载建塔年月完全相符,郑氏是辽国丞相耶律仁先的母亲。此外,在塔内还找到琉璃砖十余块,每砖刻一偈,偈语是:“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故作如是说。”根据史料考证,“天会”是北汉政权的年号,天会七年为963年。北汉是一个反宋亲辽的割据政权,979年被宋太宗赵光义所灭,善慧是五代时期北汉僧人。由此可见塔内发现与史料一致,从而可知此塔的建造年代基本确定。在沉香木盒内供奉的佛牙舍利,根据佛教《大般涅盘经》等的记载:“释迦牟尼佛涅盘后,留有四枚佛牙,除帝释天、海龙宫请去两枚外,留在人间两枚,一在斯里兰卡康提圣牙寺,史称锡兰佛牙。一在北京佛牙塔,史称法献佛牙。法献佛牙,佛涅盘后辗转传到乌苌国(今巴基斯坦境内),又从乌苌国传到于阗。自法献大师于5世纪末从于阗请回中土后,经历了十多个朝代,长达一千五六百年,或隐或现,史有明载,历历可考。”佛牙舍利从1071年人塔到1900年出现在招仙塔中供奉了830年,随着招仙塔的倒塌被僧众发现,佛牙舍利发现后的半个世纪中,中国社会一片混乱,佛牙被佛教界秘密收藏,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把佛牙舍利迎到广济寺舍利阁七宝金塔中,供国内外信众瞻礼。由于旧塔被轰塌,佛牙舍利一直不能很安全的收藏与供奉,于是中国佛教协会决定在原址附近建造一座新塔,这就形成了新旧不同塔的风格及建筑艺术。 简介 位于北京西山八大处之第二处灵光寺旧址。释迦牟尼佛入灭后之二颗圣牙,一颗传到师子国(锡兰,今之斯里兰卡);一颗传到乌苌国(约在印度北部苏瓦特河流域),后又传至于阗。至五世纪南朝僧人法献西游至于阗时,将之带回齐都建业(南京),隋统一天下,佛牙又被送至长安,五代时中原战乱,又辗转到达辽之燕京(北京),辽道宗咸雍七年(1071)将佛牙舍利供奉于北京灵光寺招仙塔(建于西元八世纪)之舍利塔中。然此塔于清德宗光绪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事件时,因八国联军炮击而告荒废,后经修建,恢复旧观。由旧塔基台中挖出之沉香木盒内藏有佛牙,遂移至新建之舍利塔内,供奉于七宝金塔之莲座上。佛牙舍利塔,为金碧辉煌之八角形十三层密檐砖塔,塔高五十一公尺,矗立于西山山麓,为北京郊外名胜之一。塔内第一层,有‘金刚般若经’之铜版刻文,相传为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之手笔。 东方圣塔在北京西山风景名胜区八大处的灵光寺旧址,有一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佛教界重建的佛塔,这里供奉着世界仅存两颗的佛牙舍利其中的一颗,成为中外佛教徒朝拜的中心之一。 1983年,佛牙舍利塔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现由中国佛教协会派僧人管理。据佛教史籍记载,释迦牟尼圆寂后,遗身焚化,获得了四颗佛牙舍利,有两颗佛牙舍利留供人间。 一颗传到斯里兰卡,另一颗传到当时的乌苌国(即今巴基斯坦境内),后由乌苌国转到于阗(今新疆和阗县)。5世纪中叶,南朝高僧法显(约337-约424年)西游于阗,将这颗佛牙迎请到南齐首都建业(今南京)。隋朝统一后,佛牙被奉送到长安供拜。五代时期,中原战乱,这颗佛牙辗转传到当时北方辽代的燕京(今北京)。据《辽史》卷22《道宗本纪》所裁:咸雍七年(1071年)八月,佛牙舍利安置于招仙塔内。招仙塔坐落在灵光寺内。灵光寺位于北京西北郊翠微山东麓,创建于唐大历年间(766—779年),初名龙泉寺。金世宗大定二年(1162年)重修,改称灵光寺。辽道宗咸雍七年(1071),丞相耶律仁先之母郑氏为供奉佛牙舍利建造了招仙塔。塔为八角形,以雕砖砌成,规模宏大。据《日下旧闻考》载:“寺后有塔十层八棱,俗称画像千佛塔,绕塔基有铁钉龛十六座。塔西有井泉,深广约五尺余。”几百年来,灵光寺殿堂巍峨,风景秀美,一直是北京著名的游览胜地和佛教活动场所。 历史追溯 灵光寺创建于公元八世纪,初名龙泉;1479年重建,改称灵光。塔建在寺内东南隅,名“招仙塔”,因塔砖上刻有佛像或佛塔,故又称“画像千佛塔”。几百年来,灵光寺一直是北京的一个朝拜、游览的胜地。1900年,遭到八国联军炮轰,寺、塔皆化为一片瓦砾。事后,被僧人在塔基中发现。此后五十多年,由于战事频繁、社会动荡,佛牙舍利一直由寺僧供奉。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于1955年把佛牙舍利迎至广济寺,供养在舍利阁七宝金塔中,以供国内外信众的瞻礼。这颗佛牙舍利还曾先后应缅甸(两次)和斯里兰卡(一次)两国政府和佛教徒的要求,出国巡礼。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大肆焚掠,古城北京遭到很大破坏。灵光寺和招仙塔也毁于八国联军的炮火,成为一片废墟,僧人在收拾残局时,发现落在地上的塔顶石刻露盘,碑文是:“大辽国公尚父令丞相大王燕国太夫人郑氏,咸雍七年工毕。”从塔基内发掘出石函,函中装有一沉香木匣,木匣上有“释迦牟尼佛灵牙吉利,天会七年四月廿三日记,善慧书”的题记。天会七年(963年)是五代时北汉王朝的年号,据明朝《补续高僧传记》记载,善慧是北汉的名憎
。据此可知,这颗珍贵的佛牙已在这里供奉了830年了。 从佛牙舍利重现到1949年的半个世纪中,由于长期的社会动荡,佛牙舍利一直被佛教界秘密保藏、供奉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迎请到中国佛教协会所在地广济寺,供奉在舍利阁七宝塔中,供国内外佛教徒瞻仰、朝拜。 1955年和1961年,应缅甸和斯里兰卡佛教界的请求,这颗佛牙舍利还被中国佛教界护送出国,接受两国信徒的朝拜。 1957年,中国佛教界发起,依照佛教传统在原塔址西北重新建塔,永久供奉佛牙舍利,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1958年至1964年,一座庄严雄伟的佛牙舍利塔在西山灵光寺落成,并修建了山门殿和东、北两配殿,形成一以塔为中心的佛教寺庙建筑群。 1964年6月24日和25日,中国佛教界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盛大的法会,迎请佛牙台利入塔并为新建的佛牙舍利塔开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喜饶嘉措大师主持法台,副会长赵朴初、阿旺嘉措、噶喇藏、巨赞、周叔迦及首都佛教界参加了这一盛典,柬埔寨、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日本、 老挝、蒙古、尼泊尔、巴基斯坦及越南等亚洲各国佛教界都应邀派遣代表团前来参加这一盛典,使之成为亚洲各国佛教界共同庆祝的盛事。它充分体现了中国佛教与亚洲各国佛教的友好、团结与合作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外佛教界为“保卫亚洲及世界和平,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的共同事业而奋斗的努力。亚洲各国佛教代表团看到中国的寺院得到政府保护,著名的佛教古迹得到重修,盛赞:“中国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是得到了保障的。” 建筑结构 佛牙舍利塔是一座八角形13层密檐式塔,塔高51米,建在高大的须弥座上,下承以22平方米的虎皮石包砌的宽大拜台,拜台高出地面2.7米。周围绕以宇墙和白石栏杆,左、右、中三面各设踏跺十八级,使塔显得高大雄伟。 塔的基座用青石砌造石台三级,每面下宽6米,上宽5.25米,各层尺度由下至上逐层向内收缩,富有稳定感 ,朴素友方。 三级台基之上是艾叶青石筑造的须弥座,束腰的八角各嵌倚柱一根,再上置五晒斗拱以承托乎座压面,用钢筋混凝土预制安装,比宋时佛塔的砖雕斗拱更为坚固美观。 平座以上装汉白玉栏杆,望柱雕石榴形住头,每面装华版三块,阴刻勾片纹、席纹等古式图案,华丽精美。须弥座以上叠置莲座,用青石刻莲辩三重,用以承托塔身。这继承了宋朝建造佛塔的传统风格。 塔身作八角形,每面宽4.25米,高5.35米。每角嵌艾叶青石倚柱一根,斫成八角形,轮廓深圆有力,仿古代“梭柱”形式,柱头两旁各嵌雀替一只,平板枋用混凝土,额枋用艾叶青石筑造、造型如木构建筑。塔身砌大城砖,外表贴砌米黄色耐火砖。 塔身四门四窗,东北、西南两门为塔心室的出入通道,宽1.50米,各装四株楠木梧扇一樘,设门簪两枚,梧心部分透雕三交六木宛菱花,券脸和榻板均用艾叶青石雕刻。其余二门、四窗为石料仿制的假门假窗,虽不能开关.但形制古朴,工艺精美。平板坊以上用钢筋混凝土筑造斗拱、角梁,挑出方椽二层,盖绿色琉琉瓦,作平檐清水脊,朴素简洁。 第一层塔檐以上,叠砌密檐十二层,用米黄色耐火砖叠砌出檐,盖绿色琉璃瓦,八角各系风铎一只。十三层瓦檐由下往上按不等分弧线逐层收分,使高耸的宝塔在轮廓上显得浑圆和优美,体现出辽代的建筑风格。 塔顶八角攒尖,盖绿色琉璃瓦,中心立木神柱一报,长8.50米。宝顶采用印度式,通高6.05米,由鎏金复钵宝、珠、相轮和华盖等物件组成,耸拨卓立,金光闪烁。总之,佛牙舍利塔在结构上采用现代建筑的施工技术,在造型上保持了中国古代佛塔的传统,对于祖国的建筑遗产,既有继承,又有发展,达到推陈出新的社会效果。 塔身内部分作七层殿堂。底层为一暗室,墙的四周嵌镶石刻碑记和经文。室外绕以石梯,盘旋而上就到了供奉佛牙的舍利堂。堂中设置金刚座和彩绘屏风,以七宝金培供奉着佛牙舍利。七宝金塔上镶嵌着许多玉石、珠宝,价值连城,精美绝伦。堂内墙壁用大理石嵌成,堂顶装珠地贴金蟠龙藻井,显出庄严肃穆、恬静祥和的气氛。以上六层,分别供奉着汉、藏、蒙、傣各族佛教经典、塑像和法器。 自佛牙舍利塔落成开光以来,每年都有许多国内外佛教信徒前来朝拜,佛牙舍利也多次被运往缅甸等国,供教徒瞻仰,这里成为中外佛教徒共同尊祟的佛教圣地。 据缅甸政府和佛教徒的恳请,经国务院批准,我国佛牙舍利自1994年4月20日至6月5日,再次赴缅供奉,为期45天。 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虬法师为团长、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赤耐为顾问、刀述仁副会长和阿嘉副会长为副团长的佛牙舍利赴缅护送团一行15人,以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都隆庄为团长的护法团一行11人,于4月20日离京,护送佛牙舍利赴缅供奉。同机还有以缅甸宗教部部长苗纽中将为团长的迎请团共22人。从北京到仰光行程3630多公里,飞行五个多小时,于11时40分(仰光时间)顺利抵达仰光机场。在仰光举行了隆重的迎奉仪式,安奉佛牙于和平塔大圣窟,供人们瞻仰。 山东汶上佛牙舍利塔——宝相寺太子灵踪塔 简介 宝相寺位于山东省汶上县境内,是从唐朝始建的千年古寺,历经千载香火不衰,成为帝王将相、名流墨客礼佛观光的风水宝地,是齐鲁大地上的古寺名刹。太子灵踪塔坐落在宝相寺内,是八角十三层楼阁式建筑,塔高45.5米,塔顶呈葫芦莲花形,底层东、西、南三面各彻有佛龛,外檐每面有四罗斗拱,上刻薄片方升,四层塔檐八面雕莲花座;塔刹由黄色琉璃烧制而成,金光耀灼,在当地有“黄金塔”之美称。 1994年3月葺修塔体时,在古塔塔基正南方向意外地发现了通往塔宫的隐门。打开隐门后,里面是隐藏近千年的甬道,进入甬道,看到一座佛龛,佛龛上方摆放着石匣,左右有跪拜式捧真身菩萨、东魏时期的弥勒佛石像等。石匣里有金棺、水晶瓶、七宝净水瓶、铜盒等,金棺前有银质水月观音菩萨一尊,金棺被放在精美的银座上,上面盖有黄绫和108颗水晶摩尼珠,金棺内有银椁,银椁内有檀香木盒,木盒内有佛牙一支,舍利数百颗。宫室南壁、四壁各有墨书题字,石匣上刻有铭文,此为瘗藏佛教圣物的时间和人证。塔宫内发现的佛牙、佛舍利等141件佛教圣物,经专家鉴定均为国家一级文物。佛教文物的出土,轰动了全国,震惊了世界。面世正值1994年3月15日,与瘗藏时隔整整882年,适合佛教界阴入阳出之说。1994年6月3日,新华社以“汶上将成为第二个法门寺”为题,用六种文字向海内外播发了消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自此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前后,有“佛光”奇观显现,为太子灵踪塔增添了更加神秘的色彩,参拜僧俗络绎不绝,每年吸引100多万国内外游客前来礼佛观光,并呈逐年增多之势。另有国家一级文物“文殊般若碑”被存放在新建的百米碑廊中。自1995年起,宝相寺开始恢复建设,现已建成大雄宝殿、观音殿、文殊殿、天王殿、供奉殿、山门、钟楼、鼓楼、佛教珍宝馆、碑廊、地宫、僧院、浮雕牌坊等建筑,照壁、苦海普渡、世界广场、琉璃涅盘透彻佛、十二大弟子像等正在施工运筹之中。 所处地区 汶上县地处鲁西南,古称中都,属济宁市,东临曲阜,西接梁山,南依微山湖,北枕泰山。日东高速横穿东西,105国道纵贯南北,济荷高速穿越县境西部,距京沪线兖州站、京九线梁山站、及京福、京沪高速入口和京杭运河济宁码头均在40公里之内。这里因拥有佛教至尊圣物佛牙舍利而被誉为“中国第二个法门寺”;因“引汶济运”分水工程在此而成为“ 中国北方都江堰”;因孔子初仕中都宰而成为儒家治国思想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始祖地;因中华始祖蚩尤陵在此而成为东夷族后裔韩国、苗族等的祭祖中心。 享誉海内外的佛牙圣物中国仅存一颗(肢),现供奉于山东省汶上县宝相寺。 相关信息 新旧舍利塔建筑之异同 上文着重把“招仙塔”的历史渊源作了一个说明,下面再介绍一下“招仙塔”的建筑风格。“招仙塔”又名“画像千佛塔”,此塔八棱十三层,通体洁白,建筑佛塔的砖上都雕有佛像及佛塔的花纹,俗称“画像千佛塔”。绕塔基有铁灯龛十六个,十分壮丽。从现存的当时“画像千佛塔”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出,此塔的建筑规模非常宏大,可见当时工程之浩大及费时之久远。从现存的塔基残迹中通过细心的观察可见每块砖都很厚重,并且刻有不同的花纹,在当时的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条件下能够烧制出如此精美的砖块,可见当时的生产工艺之精良,此塔为当时丞相之母建造,可见“画像千佛塔”规格之高贵。在旧的塔基上,有的砖块已经风化,佛像也因年代之久远而变得残缺不全,然在幸存的塔角边上我们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动人的飞天造型,其形态与艺术使人内心产生震撼。旧塔虽然精美,但她毕竟不存,为了让佛牙舍利能够更好的供奉,必须建立新塔。1958年到1964年由佛教界发起,在距旧塔百米远的地方通过六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建成了现在的佛牙塔。塔高51米,八角十三层密檐,塔下为22X22米的汉白玉拜台,高出地面2.7米,四周环以汉白玉雕栏,外形为辽金时期的密檐叠涩样式。佛牙舍利塔内为七层殿堂,底层为一暗室,周墙嵌在石刻题记和经文,其中《重建佛牙舍利塔记》刻石是1960年佛诞日由赵朴初居士撰写的。另底层还有《金刚经》刻石。第二层为佛牙舍利堂,堂中陈设金刚宝座和彩绘屏风,堂内金塔中供奉着“佛牙舍利”,此金塔是故宫四座金塔之一,传说是清乾隆为其母祝寿作功德之塔,此塔由纯金经手工制成,塔身做工精美,上刻有梵字咒文及栩栩如生的金狮和法器。佛牙金塔四周环列小金塔八座,代表佛陀“八相成佛”,每座小金塔的塔身玻璃窗内各有一幅佛像,分别为释迦太子降生、脱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转法轮,最后为释迦如来涅盘像。塔前硬木雕刻供桌上是“乾隆五彩”瓷五供及八宝,本层金塔及供晶都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北京故宫博物院提供的皇家珍贵文物。塔的四壁用大理石装修,堂顶为朱底贴金蟠龙藻井。以上五层殿堂,分别供养汉、藏、蒙、傣各族及宗派的佛教经像和法物。从塔的外形来看,塔底是用汉白玉石铺砌雕饰的塔基、围栏和灯龛。在塔的第二层中部各面镶嵌着青白石雕花门窗六座,并镶嵌石柱八根,同时在塔身东西两面开木门两扇,此门是可以打开的以备开塔通风之用。在二层上面是斗拱式石条组成的结构,其上部是八角红砖塔身和十三层碧瓦密檐。碧瓦攒尖顶上是施金百二十两的鎏金宝瓶。宝瓶内为神柱一根,长8.5米,宝顶采用印度式通高6.05米,由鎏金覆钵、宝珠、相轮和华盖等物件组成。塔顶石露盘以梵文、巴利文、汉文、藏文四种文字刻写《法身偈》,四像征(四谛)。塔顶之内供奉着尼泊尔国王赠送我国的佛陀肉身舍利;在塔顶之上有一圆盘,下挂十二圆轮:“十二”象征“十二因缘”,塔顶以下塔内六层象征“六波罗蜜”。塔顶之上的金柱直指云霄,在烈日的照耀下发出闪闪的金辉,仿佛指引众生直达心性。在塔的每一面的檐角下都挂有风铃,一阵风吹来,片片铃声清脆响亮,又仿佛在提示迷茫的众生当下要觉醒。从塔下向上看,巍峨的宝塔向上耸立着,她就像诸佛菩萨一样慈悲的俯视着芸芸众生,众生之苦可向她陈述,天降难可由她承担,她犹如人禅定般静静的挺立在西山大地之上。从塔上向下看,只见众多信众在围绕着她,在礼拜着她,在轻轻地向她述说着心中的苦楚。在塔门的上方悬挂着赵朴初居士书写的“缘起”二字与塔融为一体,时刻在警示人们,“诸法因缘起,诸法因缘灭”,一切的事物都是缘起的,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缘生缘灭这就可以消除众生的种种执著,从而达到随缘自在的心地,这就是宝塔所体现的精神内涵。从建筑艺术上看,欣赏招仙塔就像有一位久负盛名的老者,虽然年代久远,但越看越有韵味,越看越有内涵,就像一幅久远的画卷一样深藏着古老的精神文化内容,更像一位久经沧桑的老人,虽经历年代的刷洗,但依旧保持她深厚的古韵及内在的品质。老塔的建筑工艺是非常精细的,从残存的塔基中可以看出,小到每一块砖都经过细致的雕琢,在塔的角边上的飞天更是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看老塔就像品一壶千年的普洱,永远是那么的回味。而看新塔就像喝一杯新春的龙井,她是那么的清香新鲜,所以新旧双塔具有不同的建筑风格,给人不同的艺术享受。新旧双塔代表着古老与现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及建筑艺术,通过对双塔的观瞻可以了解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和建筑工艺,从而了解不同时代的佛塔文化。经过对双塔的不同建筑风格的了解,使我们更加认识到,在辽代人们就非常崇信佛教,而且佛教信仰大尤在贵族及皇室中为甚,供养功德的思想也是很盛行的。像“招仙塔”就是由当时的丞相之母个人修建的,由此可见她供养的功德思想,也由此可见当时佛教护持者大都是在皇室贵族之中。而作为新的佛牙舍利塔在新中国最困难的历史时期花了六年的时间才得以建成,可见当时国家领导对佛教的重视,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经济非常的落后和贫穷,在中国人民还有许多人没饭吃的情况下国家还投人大量的资金来建筑佛塔,由此可见佛塔的重要性及其规格之高。历史证明,佛塔的建成为佛牙舍利的安全保护及海外交往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正因为有佛塔,佛牙舍利才得以平安的安放在西山,也因为有佛塔,佛牙舍利在不同的历史动乱中才得以保存,所以我们可以从佛塔的建造中发掘出她的历史、政治、文化内涵。 重建佛牙舍利塔记 ----赵朴初---- 北京西山灵光寺之西,故有辽塔名招仙,俗名画像千佛塔。清季庚子之岁,帝国主义八国联军入犯,塔毁於炮火后,寺僧扫除瓦砾得石露盘,有文云:大辽国公尚父令公丞相大王燕国太夫人郑氏造,咸雍七年八月日工毕。旋於塔基获一石函,启视有沉香匣,内贮佛牙舍利一颗,匣上题曰释迦佛灵牙舍利,天会七年四月二十三日记,善慧书。遂奉而藏诸寺案。辽史《道宗本记》咸雍七年八月置佛骨於招仙浮图,其时日与露盘刻文正合,造塔之燕国太夫人郑氏,盖辽相耶律仁先之母,辽史《耶律仁先传》可考题匣之善慧乃北汉僧人,宋初受宣秘大师赠号名,见《补续高僧传》。至於天会七年,则北汉刘氏年号,相当於公元九六三年,盖佛牙舍利初在北汉,後至辽京,咸雍入塔,上距善慧题匣之岁,殆百有馀年,既閟迹於支提,遂潜光於忉利,八百三十年後,乃重於人间,复以遭世多难,深藏密护於诸寺之中而罕为世知者,又五十年矣。解放以还剥极而复,在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光辉照耀下,名山古刹、佛窟法藏,昔之任其湮没倾颓,盗窃破坏者,今皆出榛秽而复旧观,盛庄严而增美奂,中国佛教协会成立,遂於一九五五年具礼恭迎佛牙供奉于广济寺舍利阁,自是香华日继,遐迩踵至,尘镜衣珠复得曜显其光彩。是年十月缅甸联邦专使来华,请奉佛牙舍利周莅缅土,至则举国倾动,奔走顶礼,唯恐弗及,缅甸总统致辞於毛主席、周总理、以及中国人民之深情,厚谊备致,其感谢之忱。翌年夏,礼迓归国,复徇边彊人民之请,奉以巡行云南傣族地区,至则信士追攀无闲,童耇膜拜瞻依,观喜赞叹,咸称殊胜者也。一九五七年中国佛教协会复请之政府,於旧塔之北相地鸠工重建,新塔用以奉置佛牙舍利,俾垂久远。塔凡十三级,高一百五十三尺,经营三载,至一九六零年春始观厥成,是年岁复次庚子,距旧塔之圯适一周甲,雄杰庄严,超轶前代,於以见祖国建设之昌荣,与夫宗教政策之伟大,不独为人民首都增益壮丽巳也。 爰为颂曰: 宝相辉金,飞檐焕碧,庄严国土,天壤今昔,昔庚子坏,今庚子成,一坏一成,观国之兴,既睦我邻,既敦我族,利乐众生,千灯永续。 公元一九六零年佛诞日 佛牙舍利塔修建委员会主任委员赵朴初撰并书 佛牙舍利 “佛牙”是指什么?“舍利”指什么? 指2500年前佛教祖师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这就是舍利,俗称舍利子,历来被视为佛门珍宝。 弟子们从灰烬中共得到了一块头顶骨、两块肩胛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颗珠状真身舍利子。其中四颗牙齿就是指佛牙,共四枚佛牙,相传两枚被帝释天,海龙宫收藏,还留有两枚在人间,一颗在斯里兰卡佛牙塔,称“锡兰佛牙";一颗在北京佛牙塔,称“北京佛牙"或“法献佛牙"。 古时各个国家的国王将佛的舍利或是佛牙带回自己的国家,兴建宝塔,专门供奉佛牙和舍利,称为佛牙舍利塔,让百姓瞻仰、礼拜。
...查看更多
佛牙舍利是怎么流散的
佛牙舍利是释迦牟尼的牙齿,在佛门中是非常的重要,但是佛牙舍利也是几经失散,那么佛牙舍利是怎么流散的呢?针对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就去详细的了解吧!
印度历史上外侵内乱不断,异族异教间的斗争亦层出不穷。释迦牟尼佛圆寂不久,就发生了毗卢择迦王(琉璃王)大肆杀戮释迦族的事:(大城西北有数百千窣堵波,释族诛死处也。毗卢择迦王即克释族,虏其族类┄并从杀戮,积尸如薪,流血成池。天警人心,收骸 葬)( 《大唐西域记》)。此外,婆罗门教与佛教之间的斗争也异常尖锐。公元前一八五年,古印度中部与迦王朝补砂密多罗国王以婆罗门为国师,施行全面和残酷打击佛教的政策。当时摧毁了境内佛塔八百余座,尽杀僧尼,摧毁佛教。佛教史称(中印度法难)。此法难迫使一些僧尼从佛塔中抢出佛舍利逃往各地。为了在逃亡中保护佛舍利不被抢去,有的僧人甚至割开皮肉,将舍利藏入,再缝合起来逃出国境。在此后的数百年间,释迦牟尼佛的重要舍利逐渐流散至国外。其中一部分向东传入狮子国(今斯里兰卡)等佛教国家;一部份向西传入了乌苌国(今巴基斯坦境内)等佛教国家。
公元三七一年古印度迦迦国遭到邻国攻打,国王哥哈塞瓦恐佛牙被敌人抢去,便命女儿赫曼丽将佛牙送往狮子国,交与狮子国王吉特刹利弥文供养。这便是现供奉在斯里兰卡康堤佛寺的那颗佛牙舍利。释迦牟尼佛的另一颗牙舍利则流散到乌苌国一带,这就是后来被法显从于阗请回,现供奉在北京佛牙舍利塔内的那颗佛牙舍利
。
在念诵、感悟佛经的时候,我们是一定不能有不恭敬佛菩萨的情况发生,这样是非常的影响我们对佛法的体会,而且也是影响我们念诵修行佛法的功德。
...查看更多
佛牙舍利塔的由来是什么
很多人都是听说过舍利塔的,舍利塔是存放佛祖释迦牟尼或后世高僧舍利子的塔,一种是存放舍利子和经书的塔,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载体之一,礼拜舍利宝塔是人们表达对诸佛皈依和感恩的方式。
基本介绍
舍利子塔,是存放佛祖释迦牟尼或后世高僧舍利子的塔。
分类: 景泰蓝舍利塔、鎏金舍利塔、铜鎏金舍利塔
隋舍利塔
隋舍利塔是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沙市岳麓山清风峡南侧,爱晚亭右前方。相传隋文帝杨坚为感戴僧尼智仙抚养之恩, 诏令在全国各处名山建佛塔以藏舍利子,是塔故名隋舍利塔。塔建于隋仁寿二年(602),五代时被毁。民国初年,麓山寺僧寻得遗址将塔复建
。1957年修整时,在塔外加修石护栏。“文化大革命”中遭破坏。已按原貌修复。塔用花岗石构成,外形酷似一僧帽,分三层,底层为塔基,作须弥座式,四角作芭蕉叶形,浮雕力士像;中层以整块花岗石琢成圆形,两端收分似纺锤;上层为一僧帽状石,通高3米,边长1.3米。塔的前方竖花岗石碑一通,碑高1.6米,宽0.5米,正面刻"隋舍利塔",碑阴刻"共建菩提"。宋沙门觉范撰《院感应佛舍利塔记》:隋文帝杨坚于梁武帝大周七年六月出生于同州(今陕西大荔县)大兴寺中,婴儿时曾暴虐,有尼名“智仙”者,从外至,对杨坚之父杨忠说,此儿大有福分,为天佛所佑,不可令居家中,当代为养育,于是杨忠辟馆延居,杨坚30岁时,才让他回家,女尼以舍利子数百颗授之,曰:“以此福苍生”。隋文帝杨坚为感谢僧尼智仙抚养之恩,称帝后于仁寿二年(公元602年)诏令全国五十二州,在名山福地绘塔,分藏舍利子,塔下绘尼之像以纪之,是故塔名隋舍利塔。据说塔建于隋仁寿二年(602),岳麓山这座塔就是其中之一,五代时被毁,民国初年,麓山寺僧寻得遗址将塔复建。1957年修整时,在塔外加修石栏保护。
天成寺塔
又称天成寺塔,为天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城北蓟县盘山天城寺大殿西侧。始建于唐,辽天庆年间重修,明末又作修葺,为盘山最高大的古代建筑。
该塔通高22.63米。塔为八角密檐13层建筑,每个檐角悬挂铜铎,风吹声响悦耳。塔基以花岗岩须弥座和3层砖雕仰莲组成,塔身有仿木砖雕,通体饰浅黄色。1980年修葺添配铜铎和塔刹。塔基以花岗石须弥座和三层砖雕仰覆莲花构成。塔身南面开矩形门,内置佛龛;东、西、北三面设砖雕假门;四侧面浮雕假窗。其上置斗拱,转角柱头单抄单昂五铺作、柱间补间斗拱出斜拱,均为仿木砖雕。上承高大的13层密檐,砖叠砌法,出檐逐层递收。塔身及出檐外沿,均微向内幽页,造型秀丽、端庄。塔通体饰淡黄色,与天成寺、翠屏峰交相辉
广东浛洸舍利塔
“浮屠何代拥诸天,传是隋朝大业年。苍鲜肃封残碣尽,平原荒草布金田”。这是清代高僧释法清赋的诗,传唱的主角即是浛洸舍利塔。 如今,浛洸舍利塔被很好地“保护”在浛洸第一中学校园操场一隅,成为校园一的部分。据说,因该塔建在蓬莱寺前,故又称蓬莱寺塔。当然,蓬莱寺已经不存在,而舍利塔却保存了下来,1979年12月,该塔被定为广东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塔始建于唐代咸通年间(公元860—874年),塔为斗拱重檐平座砖塔,塔高15.4米,六角五层。首层周长12米,外径3.35米,塔身1.2米。以上逐层递减成直线收缩。塔室底层为“Y”字形,三口通道,以上为六角形,无梯可上。
英德县志亦有“舍利塔建于唐咸年间”和古浛洸八景之一“平原古塔”的记载。舍利塔结构严谨,造形美观,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时代气息。虽历经1100多年,除塔身微有向西北倾斜和各层平座砖缝间生长有杂草外,雄姿不减当年。据有关专家介绍,以塔的外形和铭文分析,历代均有维修,但有记载的只有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那一次。1989年和1993年,由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先后拨出22万元专款,对古塔进行全面修复,由古建筑专家邓其生教授设计并指导修复,项目包括重造生铁塔,平座栏杆、副阶,修补塔身和加固基础。浛洸舍利塔———古镇浛洸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见证了历史,见证了千年风雨沧桑。
上面就是关于舍利塔的简介了。我们平时若是念诵佛经的话肯定是很好的,当然我们修行佛经的方式是很多的,我们也是可以去听诵和抄写佛经的,这些都是非常殊胜的修行佛法。
...查看更多
-
应缅甸联邦共和国的邀请,经国务院批准,北京西山灵光寺佛牙舍利塔中供奉的释迦牟尼佛真身牙舍...
-
佛牙舍利是什么佛牙舍利是释迦牟尼佛的真身灵骨,是释迦牟尼佛智慧的结晶。佛牙舍利,通常指佛...
-
佛牙舍利指什么佛牙舍利是师兄们在修行佛法的时候能够知道的,但是佛牙舍利究竟是什么,很多的...
-
佛牙(圣佛牙舍利)这颗牙成为了王权的象征,谁拥有了它,谁就拥有统治这座岛屿的权力。举行仪...
-
佛牙舍利有哪些记载佛牙舍利是我们在修行佛法的过程中能够知道的,但是一些师兄并不了解,所以...
-
佛牙舍利的含义有什么佛牙舍利对佛门是非常的重要,而且佛牙舍利在现在并不是非常的多,那么有...
结语
佛牙舍利:一般指释迦牟尼佛的牙齿舍利。目前关于佛牙舍利的数量说法不一,一说佛灭度后留下四颗佛牙舍利,另一说佛灭度后留下七颗佛牙舍利,不管是4颗还是7颗,佛牙舍利都是极其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