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指舍利图片

"

佛指舍利一般指佛祖舍利,佛陀舍利是指佛陀火化后的遗物,其骨舍利,其色白;发舍利,其色黑;肉舍利,其色赤。《金光明经》卷四〈舍身品〉说: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及是舍利者,即是无量六波罗蜜功德所重。因为象徵著遗教不灭,并具有灵验性,佛陀舍利就成为佛门传世的圣物。

佛指舍利图片_佛指舍利是什么_佛指舍利的安保

佛指舍利图片_佛指舍利是什么_佛指舍利的安保

佛祖舍利的佛指舍利
佛祖舍利的佛指舍利

法门寺佛指舍利,是释迦牟尼入灭后遗世的一节指骨,至今时历二千五百年,它的存在是个奇迹。可能,它立意停留在这个成住坏空的尘世上,就是要印证佛法无边、佛慈无量

佛祖舍利的佛指舍利

。不论是长逾千年的湮灭无闻,还是二十年前重见天日的辉煌和惊喜,在宇宙时间来说,都只不过是一瞬,但对当日亲历其境见证佛指重光的考古学家及佛门众信来说,这已象征了佛的世界中“圆轮具足”的永恒。你也会有这份悸动吗? 佛门传说,释迦牟尼涅盘时,身生三昧真火,烧此无量功德积聚之身,七日始尽,留下八斛四斗晶莹光泽坚固不坏的舍利,让众生供养,种下得道因缘。二百年后,称霸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为弘扬佛法,把舍利分载于八万四千个宝函,由僧众分送世界各地。


特别备注:第一枚舍利由于当初发现时过于激动,还未等确认真假,就公布了照片,导致后来在各个书籍中关于佛指舍利的图片都是这一枚,这里必须纠正,这一枚并非佛指真身!

(唐仿制影骨)

1987年5月8日22时20分,考古工作者启开珍藏于地宫汉白玉灵帐中的盝顶铁函。铁函上锁着大铁锁,上面锈迹斑斑。原来开启八重宝函,是完全按照碑文的记载来进行的。但是,这只奇异的大铁函,碑文却没有任何记载。为了稳妥起见,在两日前的一个夜晚,在扶风县医院的X光机下对它进行了透视,只发现其中有异物,但由于铁函锈蚀严重,专家们反复“会诊”,也难确定。启开厚厚的函盖。铁函内有一个木盒,已经腐烂,被红黄二色泥土紧紧固定于函中,盒下为糊状物,检验不清。启开木盒,盒内是彩绢,整整9层,层层花色各异。当取开最后一层彩绢时,发现鎏金银棺。 银棺状如棺木,前端雕五彩花冠一顶,中间两只拖着长长尾巴的凤鸟,正在并头齐飞,后端饰云头纹。在小小的前端银档板中间开着两扇精致的小门,挂一把小巧的金锁,左右两面门扇上各镶三排9颗小金钉,门扇上各雕一执幡童子,童子头上有彩云数朵。银后档上雕一对披发金毛狮,银棺身左右两侧棺板上,各雕一位守卫银棺的金刚力士,左执剑、右执斧。整个小银棺置于一座雕花的金棺床上。棺床前后分别有五座壸门(门形似月),左右两侧是雕花帘帷。第二枚舍利就置于鎏金银棺内,专家们将其命名为“特级二号”。

(佛指真身灵骨)

1987年4月21日,在地宫后室北壁秘龛内,发现一只锈迹斑斑的铁函,打开铁函,里面是一枚45尊造像盝顶银函。上面放着两枚硕大的水晶随球,还有二枚雕花白玉指环,二枚雕花金戒指,一串宝珠,数条绣花绸绢。45尊造像盝顶银函为正方体,长、宽、高各17厘米,函盖、函身雕工极为精致。函身下沿錾刻“奉为皇帝敬造释迦牟尼真身宝函”。45尊造像盝顶银函内放置银包角檀香木函,函顶、函身均包裹银雕花包角,以平雕加彩绘手法雕满各种花卉。上系银锁、钥匙一副。银包角檀香木函内为嵌宝石水晶椁子。椁盖上镶嵌黄、蓝宝石各一枚,体积硕大,眩耀夺目。 椁盖雕观世音菩萨及宝瓶插花,椁身四面皆雕文殊菩萨坐像及莲座、花鸟。水晶椁子内是壸门座玉棺。这里面又是一枚佛指舍利。根据出土的先后顺序,专家们将其命名为“特级三号”, 经鉴定系佛祖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这枚舍利是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佛教界至高无上的圣物。

(唐仿制影骨)

5月10日23点,第四枚佛指舍利很快在阿育王塔中发现了。阿育王塔,全称汉白玉浮雕彩绘阿育王塔,由塔刹、塔盖、塔身、塔座四部分组成。铜铸塔刹,葫芦状,安置于盖心。塔盖为九层棱台,由上而下逐渐变大,每边刻一圈如意云头二方连续图案。塔身为四面,四角有立柱。每面中心设门,门上有四排乳钉,各24枚,门设司前,有锁。每个门扇上各有一尊菩萨。塔座为须弥座,座的台缘均刻流云纹。塔内放着一座宝刹单檐铜塔。铜塔为模铸成型,平面呈方形,分作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塔基为须弥座,其外有三层渐收的护栏,每面护栏正中有弧形踏步。塔身单层,四面各开一门,正面门外左、右各列一力士,门两侧为直棂窗,门额以上铺作人字形斗拱。顶为单层四角攒尖形,每面铸出瓦垅,角垅起翘。塔刹高耸,刹底为须弥座,其上6个相轮由下往上依次渐小,相轮以上有宝盖、圆光、仰月及宝珠,气象十分庄严。塔内盛放银棺一枚。棺前档板上刻着两位坐佛弟子,两侧壁各錾出两只迦陵频伽神鸟。棺体下有两层台座,上层台座四周錾出一圈仰莲瓣,下层四周镂空成壸门。 当这口银棺的棺盖被启开后,又一枚佛指舍利出现了,于是被命名为“特级四号”。以上四枚舍利的外观都符合《志文碑》和其他一些典籍的记载,但不同的是,第三枚(即置于地宫后室秘龛中的一枚)颜色略黄,表面有一些粒状的骨质分泌物,而其他三枚则很像白玉。又根据盛置第三枚舍利的铁函内一重鎏金四十五尊造像盝顶银宝函上的錾文:“奉为皇帝敬造释迦牟尼佛真身宝函”,确定这一枚是真身灵骨,而另外三枚则属于影骨。“影骨”之称,已见于《志文碑》,是佛家为了保护真身和供人供养而特制的影射之骨。既为影射之物,诚如赵朴初居士所谓:“影骨非一亦非异,了如一月映三江”,同灵骨的作用是同样的。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佛骨真身是世界上现存惟一的佛教圣物,法门寺将因此成为世界佛教朝拜的圣地。

世界最高佛塔——中国陕西省扶风县148米的法门寺合十舍利塔9日正式落成。9日9时许,世界惟一的佛指舍利在法乐融融之中顺利安放其内,以供世人瞻礼。

9日上午,陕西省扶凤县法门寺隆重举行“佛教圣地法门寺合十舍利塔落成暨佛指舍利安奉大典”,海内外有两万多名高僧大德、社会贤达、企业家、八方信众等人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铁力瓦尔地、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陕西省省长袁纯清等人参加了合十舍利塔的落成典礼。

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对合十舍利塔的落成表示祝贺。他首先转达了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等人对此盛事的祝贺。

他说:“两千年前,佛祖选择了这里,与中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千年前,经历过大唐盛世数次供奉,佛指舍利神奇地藏而不露。在新世纪里,中华欣逢盛世之时,佛指舍利再现人间。正是承载着‘千载佛家圣地,万世人文经典’的重托,今天,合十舍利塔落成,佛指舍利安奉。”

新落成的法门寺合十舍利塔高148米,造型如同合十的双手,中间镂空部分是一座传统形式的唐塔。合十舍利塔前铺设了一条长达1230米、宽108米的佛光大道,一些源于佛教经典题材的景观小品及金色菩萨像点缀在佛光大道两侧。佛光大道的两头分别是可容纳十万人的朝圣广场与山门广场。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说,安奉大典遵照佛教规制,通过恭迎、供养、颂唱等活动,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得以永久性供奉在合十舍利塔地宫。这是众生欢喜、诸佛欢喜的事,我们心里充满大喜乐。

由河南赶来的李中航先生在大典现场一直双手合十。他说,新建的合十舍利塔十分宏伟,让人震憾,对更好地保护和供奉佛指舍利,弘扬佛教慈悲和合精神,满足信众瞻拜佛指舍利的愿望十分有利。

据佛典记载,释迦牟尼的弟子从其遗体灰烬中拣出1块头顶骨、2块肩胛骨、4颗牙齿、1节中指指骨和众多珠状舍利子。唐代时,这枚指骨舍利曾被6次迎请至皇宫供奉。在公元874年最后一次迎请供奉后,这枚舍利被密封珍藏于陕西省扶凤县法门寺塔下地宫中,直到1987年春,中国文物工作者在清理佛塔地宫时重新面世。

1988年11月9日,法门寺博物馆正式建成开放,至今已接待数千万海内外游客。

舍利是外来词,梵语SARIRA的音译,还可以音译为“实利”、“设利罗”、“室利罗”。意译体、身、身骨、遗身,即遗骨之意。通常指佛陀之遗骨,而称佛骨、佛舍利,其后亦指高僧死后焚烧所遗之骨。

法门寺东距西安110公里,地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发祥地--周原。中国历史上历时最长的朝代--周朝与第一个统一全国的朝代--秦朝皆由此兴起。这里是东西方贸易的必经之地,古代丝绸之路的要冲,东西文化交汇的机枢。

...查看更多
佛指舍利曾隐藏这里长达一千多年,如今供奉的舍利塔有五十层楼高
佛指舍利曾隐藏这里长达一千多年,如今供奉的舍利塔有五十层楼高

在网上看到的法门寺最壮观的莫过于景区尽头的合十舍利塔,如果不是亲眼在现场,你不会感受到佛塔的宏伟(可以看一下塔和下边游客的对比),塔由台湾著名建筑设计大师李祖原设计,塔有五十层楼高,从远处看去,仿佛一只合十的双手,里边供奉着佛祖舍利,所以叫合十舍利塔。

我们常说的法门寺院其实是在现在法门寺塔东边,是世界唯一的释迦牟尼佛真身指骨舍利供奉地,距今有近1800年的历史,始建于东汉桓灵年间。

佛指舍利藏隐于法门寺真身宝塔的地宫后室密龛内长达1113年,直到1987年发现地宫时才被发现。

如今法门寺重新修了南大门,但是这边因为交通原因,从南门进入的游客比较少,很多还是从法门寺院那边进入景区。

新建法门寺的主要通道,名曰佛光大道,道路长1230米,主道上陈列的是十尊菩萨和经幢,路上还有各种景观讲述佛陀有凡入胜的过程,庄严的大道仿佛一条成佛之路。但是夏天走这条路记得打上太阳伞哦。

法门寺景区对面的三面佛,至于他的来历我就不清楚了

佛指舍利曾隐藏这里长达一千多年,如今供奉的舍利塔有五十层楼高


进入合十舍利塔以后,仿佛进入了“佛国”,宏伟的大殿内金光四射,那种壮观和肃穆只有你自己进去感受了。

法门寺在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现在的春天不冷不热,也是非常适合走在宏伟的佛光大道上感受佛法的,法门寺非常值得一去哦。

...查看更多
佛指舍利的来源有什么
佛指舍利的来源有什么

佛指舍利是很多修行佛法的人都知道的,但是它具体的样子和其中的来源是什么,一些师兄并不是非常的了解,那么针对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就去详细的了解吧!

相传二千五百年前,本师释迦牟尼佛在拘屍那揭城郊娑罗树下圆寂,遗体火化後共得8万4千颗真身舍利,其中19份传入中土,并在东汉桓帝的资助下,在全国设立19座设立宝塔,其中最早设立的阿育王寺,也就是现今的法门寺内,则存有4枚佛指骨舍利。

由于在历史上,曾先后有四位皇帝发动过“毁佛、灭佛”的事件,分别是韩愈谏佛骨之前的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和韩愈谏迎佛骨之后的唐武帝、后周武世宗,史称“三武一宗”,因此在中国的佛骨舍利在当时也大部分遭到毁坏。不过为了避免佛指骨舍利遭到损毁,不少僧尼则是制作防佛祖真身灵骨制造附属品。也就是所谓的隐骨。

1987年法门寺重建时,工程人员才从倾倒的寺庙底下,发现法门寺塔基地宫遗址,并在遗址中找到4枚佛指骨舍利,4枚佛指舍利,除第三个发现的灵骨微黄,质地似骨以外,其馀特一、二、四号三枚质地均类似白玉,根据地宫志文碑称之为“影骨”,也就是仿佛祖真身灵骨而造的附属品。不过在佛教界来看,影骨也是圣骨,同是佛的真身舍利。

中国陜西法门寺地宫发现的佛指舍利,其中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灵骨”一枚,同时出土的还有三枚“影骨”。真身舍利为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一节中指骨。这枚指骨舍利在唐人和後代文献中有“佛骨”、“佛指骨”、“真身”、“金骨”等不同称谓,但所指相同。

佛指舍利的形制,唐道宣《集神州三宝感通录》记载为:“其舍利,开头如小指初骨,长寸二分,内空方正,外楞亦尔,下平上圆,内外光净。”《大唐咸通启送岐阳真身文志》载:“长一寸二分,上齐下折,高下不等,三面俱平,一面稍高,中有隐痕。色白如雨稍青,细密而泽,髓穴方大,上下俱通。“形状与道宣《感通录》和《志文碑》所记吻合。

另三枚为影骨。影骨即灵骨之影应、应现,以证示灵骨之不灭

佛指舍利的来源有什么

。佛教界认为,影骨与灵骨是不一不异的关系,赵朴初先生赞颂说:“影骨非一亦非异,了如一月映三江。”


佛指舍利用五重宝函包装。第一重宝函为铁质,出土时已銹迹斑斑,呈深褐色。当初此重铁函之外,还曾包裹著一层丝绸织物,因年代久远而朽坏殆尽,仅可从残片中识别出它原来的材质和纹样。第二重宝函紧套在第一重宝函之内的是一个精美的银质鎏金函,函身雕凿有45尊造像。第三重宝函是一银包角雕花檀香木函。第四重宝函是一副水晶椁。椁顶嵌有黄、蓝宝石各一颗。在椁盖上雕著观音菩萨坐像。第五重宝函是一个壶门座玉棺。棺盖雕刻普贤菩萨像。玉棺放在雕花棺床之上。玉棺之内供奉的舍利是释迦牟尼佛真身灵骨,为左手中指。指节颜色微黄,有裂纹和斑点。据发掘者介绍,刚刚出土时,灵骨因在液体中浸泡千年而使骨质松软,而且还有白色小黴点附在灵骨之上。

在念诵佛经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静心、诚心的念诵,这样我们对佛法的感悟才会更加的好,而且也是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到佛经中都讲解了什么内容,对我们修行的帮助有什么。

...查看更多
佛指舍利安奉大典 世界佛教盛会将在法门寺举办

佛指舍利安奉大典 世界佛教盛会将在法门寺举办

随着第九届中国法门寺国际文化旅游节一天天临近,扶风县的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到位,景区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游客的到来。

据了解,5月8日上午,第九届中国法门寺国际文化旅游节、太白山旅游登山节暨招商洽谈会开幕式将在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广场举行。5月9日上午,法门寺将举行合十舍利塔落成及佛指舍利安奉大典,这是扶风历史上规模最大、投入最多、规格最高的一次重大活动,也是世界佛教界的一次盛会。为了承办好这次大会,扶风县抽调24名领导,分片包抓景区内12条重点路段和12条主要镇村道路,上足机械人力,对沿路建筑垃圾、“三堆”、污水进行全面整治,粉刷了法汤路、寺院等建筑物2.4万平方米的墙体,重新铺设了崇正路、法黄路、慈慧路,在南环路等路段栽植了5.3万株雪松、七叶树等珍贵树木。目前,法门寺景区内安全保卫方案、突发事件应争预案、消除应急预案等已落实到位,确保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为了配合安奉大典,扶风县还筹备了第二届槐花节、野河山生态旅游推介会、全民健身周、文化艺术品展览等一系列旅游活动,为第九届中国法门寺国际文化旅游节做旺人气。扶风县文化局局长李录成表示,节日期间,我们还邀请了国内外的知名人士二十多位,准备了近千件书画作品、马勺脸谱和青铜器复制品参与展览……这些旅游活动必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关注扶风旅游

佛指舍利安奉大典 世界佛教盛会将在法门寺举办

。(记者尚彦辰)


...查看更多
结语

佛指舍利又叫佛祖舍利,佛教徒对于佛指舍利存有难逢难遇之想,故十分珍贵也非常愿意恭敬供养。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将永久性供奉在合十舍利塔地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