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佛一般指药师琉璃光如来,又译为药师琉璃光王佛,简称药师如来、琉璃光佛、消灾延寿药师佛,为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无上尊药师琉璃光王七佛本愿功德念诵仪轨供养法载,尊左手执持药器(又作无价珠),尊右手结三界印,尊身着宝佛衣,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台,台下有十二神将。此12神将誓愿护持药师法门,各率七千药叉眷属,在各地护佑受持无上尊药师佛尊名圣号之众生。
第一节那些病可以求药师佛 一、癌症 二、糖尿病 三、慢性病 四、肝胆病 五、肺病 六、传染病 七、精神病 八、心理病 九、符咒缠身 十、短命 十一、横死 十二、其它种种 药师琉璃光如来悲悯一切病者的苦痛,发大心要救治所有因病受苦之人,满足人们的愿求。只要虔诚持念药师咒,便可拔除病根,恢复健康。 药师咒: 南谟薄伽伐帝皮杀社具卢必琉璃 薄剌婆 喝啰阇也怛他揭多耶阿啰喝帝 三藐三勃陀耶 怛侄他 唵 皮杀逝皮杀逝皮杀社三没揭帝莎诃 PS 咒语乃取同音字,与经典略有出入。 药师咒的意思是: 「归依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应、等正觉,即说咒曰:药!药!药!普遍救度一切众生,速速成就!」
第二节药师咒治百病 诸如上述种种病症,都可求治于药师佛,药师佛的悲愿特重贫病交加、无依无恃的苦痛切者,治病方式即是持药师咒以加持之。 念药师咒的三大利益: 一、为他人 亲人好友生病难过,可为他持咒,每次持咒108遍,加持在病人的药物、食物或煮开的水里给病人服用,可以帮助病人脱离病苦恢复健康。为病人持咒治病,最好能够先洗澡漱口,保持身口的清净。 二、为自己 自己生病依前面方法为自己解除疾病。 -多念药师咒可以无病延年,常保健康。 三、往生药师佛净土 念药师咒命终可以往生美丽的药师如来净土,不会有堕落三恶道的恐怖,也不必再来人间受冷暖之苦。 回向: 念「药师咒」请作如下回向: 愿以此功德供养十方三世诸佛,再以此功德回向十方三世一切众生,愿众生离苦得乐,往生佛国净土证得菩提。再以此功德回向○○○(自己的名字或患病者的名字)的冤亲债主,愿他们能离苦得乐,往生佛国净土,证得菩提。再以此功德回向○○○(自己或患者),愿○○○(自己或患者)业障消除,病症痊愈,身心恢复健康。
第三节供养药师佛的方法与利益 药师佛超广无量的功德可以利益所有众生,每日供养药师佛,不仅供养的利益难以思量,还得十方诸佛拥护爱戴,所有愿求皆能称心如意。 供养药师佛的方法: 一、称念佛名─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二、念佛之前先梳洗干净 三、烧香、供花供养于药师佛像前 四、助印药师经或劝人发心助印药师经 五、了解药师经义,真心受持 六、对传播药师法门之人或道场应尽心尽力供养护持
四节专修药师法门─所求皆遂 药师法门既有无限好处,利益自己又令他人受用,值得人人修学。
下面提供专修的方法: 一、造药师佛形像,把佛像供起来 二、烧香、供花供养佛像,再用幢幡庄严佛像两旁 三、七日七夜在自设的坛场专修,自己受持八关斋戒 八关斋戒: 不杀生 -不偷盗 不行淫 不妄语 不饮酒 不戴花鬘、身不涂香、不歌舞唱伎及过往听。(口红、香水、唱歌、跳舞、听流行音乐全部禁止) 不卧高广大床 不非时食(日中一食) 四、吃素食(全素) 五、身体随时梳洗干净,随时更换干净衣服 六、心中之念头一定要清净 七、不生气、不要有恼害别人之心 八、对所有的人想着要帮助他、利益他,要有行善布施的胸怀 九、念药师佛号或念药师咒,或诵药师经 十、想着药师佛的功德,尤其是药师佛所发的十二个大愿 十一、起欢喜心,赞叹佛像、佛德 十二、思考药师经的内容,知道意义何在 十三、能够将药师佛的精神、药师经的意思说给别人听 如果心中有愿,请依照上述方法修学,保证「随所乐求,一切皆遂」! 求健康,得健康 求发财,得发财 求福,得福 求子,得子 回向: 愿以此功德供养十方三世诸佛,再以此功德回向十方三世一切众生,愿众生离苦得乐,往生佛国净土证得菩提。再以此功德回向○○○(自己的名字)的冤亲债主,愿他们能离苦得乐,往生佛国净土,证得菩提。再以此功德回向○○○(自己),愿○○○(自己)业障消除,所求○○愿如愿以偿。
第五节─祈愿如何兑现? ─行持药师法门 如果时间不允许七日七夜受持八关斋戒,可以考虑出家法师为在家人所授的一日一夜八关斋戒;或者平日自修,随时提醒自己念佛号、念咒或念经,不让时间空过。 药师法门四种修法: 一、持名:念佛,方便简易,所获效益最为广大 二、供养:供香、供花、供灯、幢幡等 三、诵经:读经、演说开示、助印 四、持咒:药师咒 回向─ 回向发愿是最重要之事
药师佛的十二大愿是什么
第一大愿:愿我来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自身光明炽然,照耀无量无数无边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形,庄严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功德巍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
第四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声闻、独觉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第五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无量无边有情,于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设有毁犯,闻我名已,还得清净,不堕恶趣。
第六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其身下劣,诸根不具,丑陋顽愚,盲聋喑哑,挛躄背偻,白癞癫狂,种种病苦。闻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诸根完具,无诸疾苦。
第七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病悉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第八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女人,为女百恶之所逼恼,极生厌离,愿舍女身。闻我名已,一切皆得转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第九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令诸有情,出魔罥网,解脱一切外道缠缚。若堕种种恶见稠林,皆当引摄置于正见,渐令修习诸菩萨行,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第十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王法所录,绳缚鞭挞,系闭牢狱,或当刑戮,及余无量灾难陵辱,悲愁煎逼,身心受苦。若闻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脱一切忧苦。
第十一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饥渴所恼,为求食故,造诸恶业。得闻我名,专念受持,我当先以上妙饮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而建立之。
第十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贫无衣服,蚊虻寒热,昼夜逼恼。若闻我名,专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种种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宝庄严具、华鬘、涂香、鼓乐、众伎,随心所玩,皆令满足。
...查看更多药师佛感应录(古代)
【瞽目转经重明】
出自《北史孝行传》
张元,字孝始,元魏河北人也。
性谦谨,有孝行,微涉经史,又精释典。
年六岁,其祖以其夏中热,欲将元就井浴,元固不肯从。
祖谓其贪嬉。乃曰:『汝何为不肯浴?』
元对曰:『衣以盖形,为覆其亵,元不能亵露其体于白日之下。』
祖异而舍之。南邻有二杏树,杏熟多落元园中,诸小儿竟取而食之。
元所者,送还其主。及年十六,其祖丧明。三年,元恒懮泣,昼夜读佛经,礼拜以祈福佑。
后读《药师经》,见盲者得视之言,遂请七僧燃七灯,七日七夜转《药师经》。
行道:『每言天人师乎?元为孙不孝,使祖丧明,今以灯光普施法界,愿祖目见明,元求代暗。』
如此经七日,其夜梦见一老翁,以金鎞疗其祖目,于梦中喜跃,遂即警觉。乃遍告家人。三日,祖目果明。
【瞽目念佛重明】
汾阳梁氏女,两目俱盲。遇沙门劝念药师佛名。
越三年,双目开明。事见《药师经疏抄.卷上》之三第六大愿后念佛愈疾宋钱塘孙氏女,常念药师咒,并礼念佛名。因病请清照律师,师为讲药师行愿因缘,大喜。
至夜梦药师佛持药一盏,服之流汗,身心顿觉清安。
--事见《药师经疏抄.卷上》之三第六大愿后
【转女成男延嗣续】
太平府官圩杨氏,只生一遗腹女,姑媳共孀居。
惟念药师佛号及观音号,其女四月后,变成男子。才德兼优,经营四方,以尽孝养。
事见《药师经疏抄.卷中》之二
【免覆舟厄】
宋王通,京兆人。世积善,常持药师经,及劝人诵。
政和三年,通为商在途,初见一青服者,与十六人至长沙江同渡。次见道服老者呼曰:王通来,上我船。通即过其船。
须臾风起。见先渡者,船小俱覆。通急呼佛菩萨名。老者船大,过数山坳。邀上山谓曰:此江八百里,君合死于此。
因施经劝人,内有三七数该横死者,蒙公德获免。君延寿三纪。余奉上帝命,特来护送耳。顷清衣者,土地神也。言讫不见。
事见《药师经疏抄.卷中》之三
【免大火难】
元魏杨体几。延和三年,为饶州刺史。每晨持药师经一卷,佛名八百。民居皆草屋。
其年秋,值大风起,火发
次日,亲往抚问。忽见一家独存,问其故,曰:蒙《药师》、《金刚》二经力耳。
事见《药师经疏抄.卷中》之三
【临刑免难】
魏天平中,定州孙敬德装观音、药师香像,朝暮礼事。
后为贼所攀,将断死刑。梦一沙门,令诵药师、观音名号。
有司执缚向市,且行且诵。临刑刃三斩三折,皮肉不损。因之放还。见像项上有三刀痕。
事见《药师经疏抄.卷中》之三
【破戒者称药师名,戒还得净】
(出自--尚綩法师传)
昔有一比丘,往游西域,欲请问得戒源由,发足到天竺。
适见一人阿罗汉,即请问僧尼得戒不得戒?
阿罗汉言:『我是小乘圣者,不知菩萨僧尼等戒得不?汝在暂住,我上升兜率,奉问弥勒。』
即入定向天,具问僧尼并得戒请灵验。
弥勒即取金花云:『若边地僧尼。取金花入罗汉手掌。不得莫入。』
发心既讫,得花安手其花入掌中,高一尺显现,以此为验。
复问:『若受戒已更有犯者,如何远得所失。』
弥勒答:『若声闻法,犯性戒现身难得。若大乘法此事不难东方有土名净琉璃--佛名药师。以本愿故,破戒称名,必得净戒。比丘闻已,后说此事,闻者信受矣。』
【夏侯均造药师形像免罪】
(出自--灵应记)
夏侯均者勇州人也。
显庆二年,受重病经四十余日,昏乱闷绝而死。
自被配作牛身,祈云:『尝三度于阴师处受戒,兼受持药师经,自造形像,自省无过,何遣作牛身受苦如此?』
均已被配磨坊,经二十四日苦使,后为勘受戒等,是实不虚,始得免罪,还苏说此事矣。
【造药师形像得五十年寿】
(出自--三宝记)
昔天竺有婆罗门,富贵而无子息。祈请自在天,其妇有身,九月满足生男子,色貌端正,生众人爱敬。
时有一尼干善占,相见不悦云:『此儿有众相,未足继家业,余寿二年。』
父母闻之生忧恼,如中毒箭。时有昔亲友,作沙门洞达奥秘,问其因缘,具答上事。
沙门云:『汝依七佛法,造药师如来形像,如法供养。』
即以白初斋日,如法式供养。
父婆罗门夜梦,异服赤冠冥道乘青马,捧札来造言:『汝依七佛法,造像供养,更得子五十年寿。』
果后如梦矣!
【昔有一贵姓祈请药师灵像得富贵】
(同记)
昔闻天竺有一贵姓,甚贫乏乞食自活,所至城邑皆闭门户,人皆名为闭门。
常自忧悲,往诣药师灵像寺中。右繞佛像,至心悔过,断食五日。
如梦从像出妙色身,似少像。
告言:『汝宿业颇灭,必得富饶,可还父母旧宅。』
觉后语已到旧宅,城廓颓坏,唯有朽柱梁木,信告敕两日而住,以杖掘地,自然伏藏显现,此即父母所畜收也。一年内得富贵,此即依佛力矣!
【贫人以一文铜钱供养药师像得富贵】
(出自--冥志记)
唐边州有贫人,孤独自活,家内唯有一文铜钱。
女人思惟,此钱不可为一生资粮,当供佛像,即往伽蓝,供养药师灵像。
经七日住邻县有富家,其妇顿死,更求他女,良久不得随情,更祈请同寺像,梦所感以彼孤女为妇,共得福寿,生三男二女,皆谓佛力矣!
【药师如来救产苦感应】
(出自--药师验记)
淄州有女人,有身十二月不得产,身体疲苦,骨髓痛,举声啼哭。
受沙门迈公教,称药师名。梦佛自来救,弥信随唱,苦渐息产男子,人皆谓希奇矣!
【温州司马家室亲属一日之中造药师像七躯感应】
出自--灵应记
温州司马,得长病欲衰死,亲属奴婢,来集家室涕泣。
既死经一日,亲属知识,至心归依药师,请除病应,一日造形像七躯,如法供养。
至第二日,闷绝还活云:『我出家时,从三人冥官被缚,过幽暗路,无人相从,至一城中,见有高座,玉冠神并坐,前有数千人,皆被枷锁,问使者谁,答琰魔王也,时可活汝罪,时王召问,汝有作善不?答我未了志早死。王言,汝恶无量,定不可免脱地狱。尔时有异光,照司马之身,王知而告,汝亲属奴婢,造七佛像,得延寿命,早可还人间。』
以是因缘,再得醒矣。
...查看更多
发愿: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愉悦
愿诸众生远离贪瞋痴心,住平等舍
得见舍利,如见诸佛。随喜转发,获大利益。佛陀简称为佛,其意为“觉悟者”。佛陀包含了“断”、“证”、“功德”、“四身”、“五智”。佛陀示现完成无上的佛果,正是以身示范,鼓励有志学佛的人们, 及时以此人间的肉身,追求无上的佛果。修行者要明白苦、行、集、道“四圣谛”,做到“十善业道”,结下“十二因缘”,经过六度、六波罗蜜,成为大慈大悲的佛。
阿难尊者
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意为“欢喜”,“喜庆”原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后跟随佛陀出家,佛陀五十五岁时,选阿难为常随侍者,当侍者达二十五年。因为他专注地服侍佛陀,谨记无误佛的一言一语,因此被称为“多闻第一”。佛灭后第一结集由阿难诵出三藏中的经藏。
罗睺罗尊者
罗睺罗尊者是佛十大弟子之一,乃释尊之子,为耶输陀罗所生,又作罗护罗、罗怙罗、罗吼罗、曷罗怙罗、何罗怙罗、罗云、罗芸,意译覆障、障月、执日。
龙军尊者
公元前二世纪左右的僧侣。即那伽犀那(Na-gasena)。又称那先比丘。据 那先比丘经 所载,中印度、羯蝇揭罗村(Ka- jangala)人。师事楼汉,修学佛教。后往北印度的舍竭城,以“贤者之论”,而与希腊的弥兰王(Milinda)对论,令王归伏。此一对论被视作希腊 文明与佛教的邂逅,相当著名。将此作成的笔录就称为 那先比丘经 (大正第32卷第594页)
优波离尊者
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有“持律第一”之称。优波离,汉译上首,以其持律,为众僧之首,又译近执,以佛为太子时,曾为亲近执事之臣,故名。
十力迦叶比丘
又称十力迦摄或婆敷迦叶。释尊出家时,伴随左右,至释尊成道之后,最早成为弟子的五比丘之一。
阿耨楼驮尊者
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以“天眼第一”著称。意译为“无贫”,亦云“如意”。为释迦牟尼叔父甘露饭王之子,佛陀成道后第六年,与阿难、罗睺罗等随佛出家。由于昔世以饮食布施辟支佛,九十一劫不受穷贫之报,得如意乐,故以为名。出家后,在听佛说法时,常好睡眠,因此被佛呵责:“为何昏沉睡眠?海螺、蚌蛤之类,沉睡千年,不闻佛名”。于是发愤,经七昼夜,眼不交睫,精进失明。佛陀施大慈悲,教他修习乐见金刚照明三昧,遂得天眼神通,观大千世界如观掌中庵摩罗果,被誉为天眼第一。
马胜比丘
又作阿说示、阿湿婆氏多、阿湿缚伐多、阿湿婆、阿鞞、頞鞞,湿鞞。意译马胜、马星、马师,敬称“尊者正愿”。佛陀弟子,为五比丘之一,证阿罗汉果。与阿若憍陈如同是释迦牟尼母系的亲属,受净饭王指示,追随释迦牟尼出家修行。后成为释迦牟尼弟子,加入僧团。
阿那律尊者
又译为阿那律,阿那律陀,阿泥卢豆,阿楼駄,阿泥噜多、阿泥律陀。意译为无灭、如意、无障、无贪、随顺义人、不争有无、无灭如意、如意无贪。迦毗罗卫城之释氏,佛之从弟。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有“天眼第一”之称
摩诃男比丘
目犍连尊者
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有“神通第一”的称号。目犍连宏扬佛法遭到外道的嫉妒,在一次弘法经行中,死于裸形外道(亦有说为执杖梵志)的暗杀。他是佛教史上第一个为了传播佛法流血殉教的人。
舍利弗尊者
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有“智慧第一”的美誉。初从六师外道的删阇那毗罗胝子出家,后因听到马胜比丘说因缘所生法的偈颂,改学佛法。由于他持戒多闻,敏捷智慧,善讲佛法,因此很快成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
尸婆罗尊者 尸婆罗尊者,在佛祖的声闻阿罗汉弟子之中,福德第一。曾有其他佛祖弟子功德少缺,乞食无方,佛祖教他们,跟着尸婆罗尊者后面,必得荫福,果然每次出去化缘,必得食物。乔陈如比丘
以上舍利子均永久奉于荥经县云峰寺(云峰寺现为中国供养佛陀及弟子真身舍利最多的寺院)。
愿将本文的功德至心回向给法界所有众生,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药师佛,又作药师如来、药师琉璃光如来、药师琉璃光王佛,为佛教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顾名思义是悉知医药、精通医术的一位佛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