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难尊者

"

阿难于佛陀生前未能开悟,佛陀入灭时悲而恸哭;后受摩诃迦叶教诫,发愤用功而开悟。于首次经典结集会中被选为诵出经文者,对于经法之传持,功绩极大。初时,佛陀之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欲入教团,阿难即从中斡旋,终蒙佛陀许可,对比丘尼教团之成立,厥功至伟。又据付法藏因缘传卷二载,佛陀传法予摩诃迦叶,摩诃迦叶后又传法予阿难,故阿难为付法藏之第二祖。阿难于佛陀入灭后二十年至二十五年间于殑伽河中游示寂,入寂前,将法付嘱于商那和修。

阿难尊者_阿难的故事_阿难的视频

阿难尊者_阿难的故事_阿难的视频

阿难尊者的七个梦
阿难尊者的七个梦

昔时阿难陀做了佛陀廿七年的侍者,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城对波斯匿王说法时,阿难陀的脸色现出忧愁的样子,佛陀问他,为什么会面露忧愁呢!阿难陀就说他在一夜之间梦见了七项稀奇古怪的事佛陀为其解析道:

(一);梦见大江海水都被烈火燃烧起来,而且火焰直冲天上!

佛陀说:;这是象征着未来僧团中的比丘,恶向胆边生,缺乏善心,为贪供养彼此斗争,这就如同澄清的海水变成了火海一般。你的第二个梦呢?

(二);佛陀!我梦见太阳将沉没,裟婆世界呈现一片黑暗,天上没有任何一颗星星!

佛陀很感慨为其解释着:;阿难陀!这个梦表示着佛陀不久就要涅槃了,诸大弟子也都会涅槃,这预示人天的眼睛将入灭。你的第三个梦呢?

(三);佛陀!我梦见比丘不依照佛制搭袈裟,出家僧尼堕落,在家人踏在他们的头上!

佛陀叹息为其说道:;阿难陀!这是暗示着未来比丘开演着说经大会 ,只会口头宣讲,并不亲身奉行,他们互相嫉妒、毁谤、不畏因果,终于堕落,白衣(在家人)乘机上座,轻蔑僧宝,他们走进寺院,诽谤僧尼、毁坏塔寺。你的第四个梦呢?

(四);佛陀!我梦见比丘法衣不全,徘徊不进在荆棘之中!

佛陀说:;阿难陀!这是说未来的比丘舍弃法衣不穿,舍弃戒律、贪图享乐、蓄养妻子,这真是大法的不幸啊!第五个梦呢?

(五);佛陀!我梦见茂密的森林,有很多的山猪,挖掘着旃檀大树的树根!

佛陀有些忧愁的解释道:;这是说未来的比丘只为生活打算,贩卖如来、出卖经典为生。你的第六个梦呢?

(六);佛陀!我梦见大象厌弃小象,百兽之王的狮子死去,名花洒在头上,禽兽仍然恐怖远离,但不久其身内生虫,还食狮子肉!

佛陀无可奈何的摇头说:;大象弃小象不顾,这是说未来僧团长老比丘,他们自私自利,不肯提拔年轻的后进!狮子身上虫还食狮子肉,这是说没有外道能破坏佛陀正法,能破坏佛陀正法,还是我的在家、出家七众弟子自坏佛法呢!你的第七个梦呢

阿难尊者的七个梦


(七);我梦见自己头顶须弥山,而不觉得重!

佛陀那黯然的神情,至此才稍微宽解了一些,说道:;阿难陀!这是说佛陀三个月后将入涅槃,往后诸大比丘人民,需要靠你承教启经、结集法典!

阿难陀的七个梦,是预言佛教未来的衰颓。其中,尤其是第六个梦; 狮子身上虫,还食狮子肉,这是讽刺着今日学佛的僧俗弟子,不依教法修行,舍弃戒律、贪求名闻利养,不修正定、而乐于神通异象,远离佛性之感应追求,再将其修持错误之观念,误导欲求佛道众生,而使彼此成为社会异类,败坏善良风俗,致社会大众误以为佛教就是这样,而摒弃之。如此不是狮子身上虫,还食狮子肉?

...查看更多
阿难尊者
阿难尊者

阿难尊者 一

尔时,阿难(ananda)出家已学八万四千法门竟。佛陀授记曰:“在我教法下,阿难乃多闻第一。”同时授记迦叶尊者(kasspa thera):“我涅槃后,迦叶乃为法的传人。”如此授记毕,二尊者在人(manusa)天(deva)中受到极大的恭敬。之后,佛陀复次告众比丘:“诸位,在我涅槃后,迦叶将是我法的传人,阿难将是多闻第一。”之后,佛陀就到拘尸那拉城(kushinagar),准备涅槃。正欲涅槃时,佛陀观察:若我的教法仅传给人,没有交付给非人,则正法不会久住;如果交付给非人,而没传给人的话,则正法不会继续弘扬于人间;故,我应把正法交付给人与非人。然后,佛陀告诉迦叶尊者:“我涅槃后,你们应结集三藏;你涅槃后,把佛法交付给阿难;阿难在未得阿罗汉圣位之前,你不要入涅槃;你传付给阿难后,待阿难将涅槃时,将佛法交付给草衣;草衣除外道、制恶龙、伏邪魔,在未出家前,阿难勿入涅槃;草衣涅槃后,再把佛法交给啸虎,而啸虎在未证阿罗汉果前,草衣不要涅槃;啸虎涅槃后,把佛法交付给有愧,有愧在未得罗汉果前,啸虎不要涅槃;有愧涅槃后,把佛法交给魁舍;魁舍涅槃后,把佛法交给大三千,此乃七代传承。每前一代在后一代没有得罗汉果或出家前,不要趣入涅槃,待佛法该传付于下一代的机缘真正成熟时,把佛法交付于他们后,才可以示现涅槃。”(师言:世尊的教法主要有七代传承,七代传承之后虽然没有再一代一代地相传下去,但实际上,诸阿罗汉已把小乘的甘露法要传付给后代了。现在藏地的《大藏经》的传承,至今仍是代代传下来的。虽然没有象七大祖师那样的单传,但教法的传承一直到现在还是保持着清净的传承。小乘中亦如是说。)佛陀嘱咐迦叶、阿难两位尊者后,两位尊者在佛前恭敬顶礼合掌承命曰:“依教奉行。”佛复告迦叶尊者:“你把未入圣位的凡夫僧众均带到外面出游,如果我趣入涅槃时出现僧众不合的话不太好,所以最好把凡夫僧带到外面去。”佛陀又想:如果帝释天及四大天王能在此时来到我面前非常好。刹那间,帝释天及四大天王便亲自手持天人的各种鲜花来到世尊前,向世尊恭敬顶礼供养。世尊告诸天人:“我在短时间内将显示趣入无余涅槃 (maha parinibbana),我涅槃后,你们要好好保护正法(saccadhamma),再过一千年佛法接近隐没时,世间上行持善法者也没有了,整个南瞻部洲将遭到很大的灾难。天不下雨,庄稼不生等各种灾难。当时有从边地南、西、北三方来的国王,他们是专门摧毁佛法的。南方来的夏嘎国王,西方来的布达嘎国王,北方来的雅哇那国王,将分别带领十万眷属,来到人间,摧毁佛法、砸毁佛像和杀害很多比丘。不但如此,下面的人民也是对僧人作种种的违缘,对僧人们作种种的欺辱。这时,印度中土果新巴的大自在部国王,他拥有十万眷属,后来,生下一位太子,太子俱生有盔甲等各种兵器,而且两手沾满淋沥的鲜血。同时,五百大臣也是生下与太子一样的孩子,果新巴城还降下了血雨,民众们都感到希有,马上请相士观察。相士观察后告曰:“大自在部国王的太子以后将成为世间第一的国王。”他们为太子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因他降生后大家非常难以忍受,难以理解,故取名为难忍太子。难忍太子长大后,在十二年中经常与毁坏佛法的国家作战。大自在部的臣民们都觉得太子与魔王作战的确了不起,因此,生起了欢喜心。后来,天人授记:将来难忍太子会把所有的魔王全部消灭光。得此授记后,大自在部国王更加高兴,即把王位禅让给难忍太子,给太子加冕,封太子为大自在部的国王,原来五百大臣也分别把自己的权位让儿子们来继承。这样,新上任的难忍国王与五百大臣齐心协力与魔王作战,三魔王的三十万眷属全部被降伏。当时有一位火施婆罗门,精通一切教法,长大娶妻,妻子怀孕后,常想与人作精彩的辩论。后来问相士,相士说:“这是胎儿的缘故,等生下孩子后,会恢复如初的。”九个月后,一个非常庄严的孩子降生了。他长大后,精通一切学问,尤其擅长辩论。因他有五百个婆罗门弟子,人们便称他为众弟子。这位众弟子在我的教法下出家,并精通三藏。此时,另有一位叫善财的商主,他的妻子怀了一个最后有者,怀孕后,她心里特别安乐,不愿说话很能安忍。商主特意请相士观察,相士告诉他:因胎儿是最后有者的缘故。九个月后,生下一个庄严的孩子,取名为寂静。寂静稍大,征得父母同意,在我教法下出家,灭尽烦恼,证得罗汉果位。他经常远离愦闹,乐于在静处安住修持。当时,大自在部的老国王已驾崩了,难忍国王捧着先父的遗体悲恸欲绝,任何人也劝慰不了他,解除不了他的痛苦。此时,众弟子带着许多眷属来到果新巴城,对难忍国王宣讲了很多妙法。

阿难尊者 二

难忍听闻妙法毕,基本上解除了丧考之痛,他对众弟子生起了很大的信心,并发愿终生护持众弟子。时难忍国王问诸比丘:“中土佛法已隐没多少年了?”诸比丘告曰:“已十有二载。”难忍国王再作观察,确实如此。当时的出家人没有诵戒讲经的,整天散心杂话度日(师言:我们现在正法在世,值遇善知识,无有愦闹,一切顺缘具足,希望各位弟子抓住良机好好闻思修,不要下午比太阳睡得早,早晨比太阳起得晚,白日串寮去聊天,这样纵眠放逸,虚耗一生太可惜了!千万不要这样!)当时出家人行为不如法,仅显形象而已。那时,众天人也说:“再过几天佛法就要隐没了,不知人世间将有哪位贤圣者发慈悲心能将佛法再度广弘人间?”(天人所说详细内容藏文中广明)当时,果新巴的五百居士听天人这么说,非常着急,到处去祈求比丘们好好诵戒讲法,否则,再过几天佛法就隐没了。当时的中土唯有果新巴城集众诵戒,寂静者便前往果新巴城一起诵戒。到了果新巴城时,城里已有十万僧众集中在此,其中只有新来的寂静者是罗汉,众弟子是能讲经的三藏法师,其余的全是凡夫僧,这次全体僧众集合的法会是释迦牟尼佛教法中最后一个法会。(后来由于四大天王的护持,这个悲惨的局面没有出现。)最后,他们共推三藏法师众弟子率僧众诵戒(uposatha),诵戒时必须有一位三藏法师带他们诵别解脱比丘戒,三藏法师对僧众说:“现在南瞻部洲的所有声闻都集中在这里,大家推举我为僧众诵戒,一方面,我具足条件,已得广闻并精通三藏,另一方面,我对学处的行持不是很圆满;这么多的僧众中肯定有比我在学处和行持方面更加精通和圆满的,若有这样的上座,应为僧众诵戒(中间有些诵词已略)如有学处比我更高者,请如理如实地宣说自己的功德。”此时,众中唯一的阿罗汉寂静尊者于三藏法师前恭敬顶礼后说:“您诵戒是很好的,但实际上我也是如佛在世时的舍利子和目犍连一样的,也是在佛教教法一千年到此时,守持戒律非常清净……”他如理如实地宣说了自己的功德

阿难尊者

。而这时,三藏法师的一个叫石方崩捡的弟子,对刚到这里的寂静尊者于僧众中宣说自己功德的行为生起了嗔恨心:你这个新来的比丘怎么能比得上我的三藏法师。(他不知寂静尊者已是阿罗汉,故看不惯他的行为),就抽出宝剑,杀害了阿罗汉。时阿罗汉的弟子心想:在十万僧众中只有一位阿罗汉,竟然把阿罗汉杀掉,这是什么行为于动机?他也生起了嗔心,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怒气便抽出宝剑不由分说把杀阿罗汉的比丘也杀死了。尔时,僧众乱作一团,罗汉的弟子们蜂拥群起把三藏法师——众弟子也杀害了。这唯一的一位阿罗汉和唯一的三藏法师都没有了,故佛法隐没。因诵戒、讲经已没人统领负责了,整个僧团仅仅成了一个形象。此时,大地震动,世间出现很多的恶兆。诸天人也悲哀叹言:“释迦牟尼佛教法已隐没了!”三十三天(tavatinsa)忉利天宫的佛母——大幻化母(摩耶夫人)(maha devi)从三十三天(tavatinsa)降临,悲眼慈视着可怜的众生,心里也觉得:我的孩子释迦牟尼佛经过三大阿僧祗劫积累资粮发愿亲证的教法,为什么这么快就隐没了。她既痛心又不满。此时果新巴的五百居士听到天人的叹言,也知道了当时佛法隐没的惨景,生起了无比的忧愁和痛苦,他们也慨叹:“为何释迦牟尼佛教法这么快就隐没了!”这时,果新巴的难忍国王把南方、西方的国人全都涂炭无余,当他得知阿罗汉和三藏法师被杀,嗔火纵烧,把所有的出家人全部杀光,并把经堂、佛塔(cetiya)全部摧毁。”释迦世尊告众天人:“各位,以后我的教法会遭遇如此悲惨的隐没时期。若到此时,你们一定要励力保护,(译者:如果诸天人当时没有护持(dharmapala),可能不会有我们现在的佛法。因当时四大天王和帝释天对佛法作了保护,方使佛法得以保存至今。佛法住世已二千五百多年,将来仍存在,所以护法很重要。)你们能不能护持?此时,四大天王和帝释天忍不住纷纷起身,合掌发誓(adhitthana):“世尊,我们一定会竭力保护佛的教法。”东南西北的四大天王发誓护持各方的佛法,遣除各方的违缘;帝释天誓护十方。(师言:以人寿来算,佛法住世二千多年。对四天王、帝释天来说,自发誓护法起现今大概只有三、四天。当时他们发誓护法,现在仍然护持,所以我们以后祈祷四大天王等好好保护佛法。四大天王,宁玛巴(nyingmapa)白玉派(palyul)的七十五尊护法神中就有四大天王,嘎举派(kagyur)的护法神祈祷文中也有四大天王,黄教格鲁派(gelugpa)在拉萨的寺院嘎单寺、哲蚌寺(drepung)等很多寺院刚近门就能看到四大天王的唐卡(thangka)(布画像)挂在墙壁上,汉地许多寺院的第一层殿里都有四大天王。帝释天曾发誓作护法,此亦少为人知。藏族的戒律方面是有记载的。藏族虽没塑像,但很多寺院的门口都有四大天王的画像(唐卡)。马尔康一带的寺院门口两边均挂四大天王之像。我们也应好好感谢四大天王,不然,如果不是他们发愿护法,现在就没有佛法了。当时的比丘僧众早把佛教法时期结束了。但因当时四天王和帝释天发愿的缘故,现在佛法还在。)四天王和帝释天在佛前恭敬顶礼返回天界。


阿难尊者 三

(师言:很多护法神和天人对佛法的保护很重要,不然,全靠人来保护没有这个能力,但如没有把传承交给人的话,则天人没有弘扬佛法于人间的能力,他们只有保护的能力。故为了弘扬,必须把传承交给人,为了保护必须交给护法神。所以,大圆满的法全是这样的,传承是一代一代的,同时也把佛法交给护法神。)当时,世尊把教法交给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时,诸比丘白言:“善哉!(Sadhu)善哉!(Sadhu)世尊已把佛法交付迦叶尊者,并授记阿难尊者为多闻第一。”释迦牟尼佛说:“不仅是现在把佛法交给他们,以前,我作国王时也是把军队交给迦叶尊者,把国库和太子交给阿难尊者,请他们保护我的国家,其中因缘汝等当谛听。很早以前,有一‘木特勒’城市,由大天国王掌管。他的王妃怀孕九个月后生下一个很庄严的太子。他们为太子的诞生举行了隆重的贺生仪式,并取了适合种姓的名字,用牛奶、酸奶精心喂养着。后来,国王重病,以各种茎、根、叶、果等药来治疗都无效。国王想:自己病重在身,怕是难以痊愈,如果现在去世了,太子尚幼,不能亲政,若为奸臣左右,定将祸国殃民,我死后应由谁来辅佑太子呢?他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嘎沃、涅嗄沃二位大臣。这两位重臣不仅智慧很高,而且人格稳重非常善良,作事即高瞻远瞩又小心谨慎,应是辅政的最好人选。他立即宣二位大臣进宫商议要事,告诉他们:‘我一病不起,想已不久于人世,朕把四大军队、国库及太子全托付给你们二位重聊,望好好辅佑太子,护持国政!’二位大臣遵从王命,立太子为王,辅佑国政,老国王不久就驾崩了。二大臣皆尽忠保国,尽力效命。等小国王长大后,便把军权、国政大权全交给了他。诸比丘,当时的大天国王就是现在行持菩提的我,当时的二位大臣就是现在的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当时的小太子就是现在的草衣罗汉。当时我也是把军队、国库、太子托付给他们来护持我的国家,现在我也是把佛法交给他们继续弘扬。另外,迦叶尊者以前也发愿,释迦牟尼佛涅槃后,他接佛的传承,代代相传。阿难尊者以前也发过愿,发愿在释迦牟尼佛教下为多闻第一。那是在贤劫人寿两万岁,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时,有一位比丘,他在迦叶佛教下,依止了一位多闻第一的堪布,出家持净戒,临死时发愿:我在迦叶佛教下一生出家,虽然没有获得任何境界,愿我在释迦牟尼佛教下,令佛欢喜,灭尽三界烦恼,获得阿罗汉果位,并象我的堪布一样,愿我在释迦牟尼佛教下多闻第一。当时发愿的比丘就是现在的阿难尊者。以他当时发愿的缘故,今在我教下,令我欢喜,出家灭尽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并且在我教下成为多闻第一。迦叶尊者在迦叶佛出世时,在佛教法下出家,他的堪布在迦叶佛教法下是头陀第一。他一生出家也于临死时发愿:我虽在迦叶佛教法下一生出家,但没有得到任何境界,愿我在释迦佛教下,令佛欢喜,出家,灭尽烦恼,得到阿罗汉果位,象我的堪布那样成为头陀第一,并且在释迦牟尼佛示现涅槃时,我能持佛微妙法代代传下去。他发此殊胜愿后,就去逝了。后投胎到印度鹿野苑一大臣家中。长大后,成为当时的直指国王的大臣。当时迦叶佛示现无余涅槃,直指国王作了遗塔,方圆一由旬。国王把建遗塔的整个工程交给他负责。大臣把遗塔圆满造成后,国王请迦叶佛教下的所有比丘们来,举行仪式开法会。因当时迦叶佛圆寂七天后,生死自在的圣者们全已趋入涅槃很多凡夫僧都已还俗(Uppabbajita),(译者:各位以后遇到什么动乱会不会道心不动?)故到处已请不到一位僧人来供养。国王询问大臣:‘现在为何没有僧人?’大臣回禀:‘国王,佛已涅槃生死自在的圣者也趋入涅槃,凡夫僧全已还俗(Uppabbajita)。’(师言:可能象当时解放时期一样,很多高僧大德到外国去了,藏地的凡夫僧,有的国家强迫还俗(Uppabbajita),有的自愿还俗(Uppabbajita),藏地几乎是没有出家人。少数人虽然内心持清净戒,但外面也不敢穿僧衣。汉地也有这样吧,但愿不要在我们时代使佛法遭到大违缘,不然我们这么多人中,有些遇到大变化时,肯定境界不是很圆满的,到时可能会转变的很多。)当时没有找到一个僧人,国王只好自己作了一些供养就返回了。大臣因此在佛塔前发了殊胜的愿:以我这次修佛塔的善根,愿我生生世世转生于富贵之家,将来释迦牟尼佛出世时,令佛生欢喜心,于佛教法下出家,灭尽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将来佛示现涅槃时愿由我来继续弘扬佛的教法。诸比丘,当时的大臣就是现在的迦叶尊者,因他当时发愿之故,今于我教下,令我欢喜,出家获证罗汉果位。”此是迦叶和阿难二位尊者承传教法的因缘。

...查看更多
阿难尊者最后的遗教
阿难尊者最后的遗教

道坚法师:阿难尊者最后的遗教

受人尊敬的阿难尊者,王舍城人氏,为刹帝利种姓,为斛饭王的王太子,跟佛陀是堂兄弟,古籍中说他“多闻博达,智慧无碍,”。他出生在佛陀成道的夜晚,因号阿难,译文庆喜,得生佛世,当然值得庆喜的。阿难出家以后,跟随佛陀游行印度传教。凡是佛陀说法的时候,他就暗暗记下佛陀的言教,经常在讲经法会上总结和传达佛陀的经文奥义。佛陀圆寂后,迦叶尊者主持佛教三藏(经、律、论三藏)结集,他被推选为经藏结集的主持人,和王百阿罗汉收集整理佛陀的教法,世人公认他为多闻第一。

迦叶尊者入灭后,阿难尊者成为世界佛教的领袖,在印度各国巡回传教。阿难尊者将入寂时,恒河南岸的摩揭陀国与北岸的毗舍离国两相对峙,刀兵相向

阿难尊者最后的遗教

。阿难尊者就给他们的国王阿阇世王和毗舍离王托梦,预示将般涅槃。二国王都想得到阿难的舍利供养,同时赶到恒河边,见阿难于河中上空跏趺而坐,并对二国王开示道:


「二王善严住,勿为苦悲恋。涅槃当我静,而无诸有故。」

时有雪山王百仙人应空而来,礼尊者足,皈依佛教,剃度出家,并说偈言:

「本来付有法,付了言无法。各各须自悟,悟了无无法。」

偈颂毕,尊者分身作四份入寂,其中一份与毗舍离王,一份与阿阇世王,让他们各自起塔供奉。二国王心怀惭愧,各自退兵。

评语:阿难尊者的一生,精彩之处甚夥。一是摩登伽女之难:一次在路边向旃陀罗女钵吉帝乞水,由于阿难相貌庄严,致使此女对他一见钟情,遂施咒术令阿难迷失本性,俾遂其愿。终因佛力加持,阿难始得以脱身,最后钵吉帝女为佛所教化,出家得阿罗汉果。钵吉帝在印度属于不可触者,是最低下的种姓,便因阿难的原故,佛教没有放弃这些受尽歧视的弱势群体,让他们享受到了真正的平等与自由。二是女性出家因缘:今天的女性得以出家,应归功于阿难尊者,因为他请求佛陀准许收容出家女弟子。三是佛经结集:由于阿难尊者记忆力非凡,佛陀的言教在他的努力结集整理才得以面世。四是入寂这一次,分身涅槃,止息战争,被传为千古佳话。

...查看更多
阿难尊者的感叹
阿难尊者的感叹

阿难尊者的感叹

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

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

阿难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也是佛陀的堂弟,常随侍在佛陀的身边。由于记忆力过人,对于佛陀所讲过的法都能朗朗记诵,因此,被称为「多闻第一」。

佛陀入灭后阿难在首次经典结集会中,被大家推选为传诵佛陀教法的代表,因此,迄今还能保存佛陀所说的经、法,阿难确实有很大的功绩。

当时,修行者习法、修法都是靠口耳相传的方式传诵经典。佛入灭一段时间后,阿难也垂垂老矣!有一天,他来到竹林精舍,听到林内有一年轻的比丘在背诵偈文:「若人生百岁,不见水潦鹤;不如生一日,而得睹见之。」

阿难听到这句偈,脸色顿时黯然,内心非常地哀伤与着急。他想:为什么彻见真理的正法,这么快就在人间消逝了呢?佛陀的法经过结集整理,再经过口耳相传,到现在「法」却完全偏差了,充满了邪见愚痴。像这样的法,若再传下去就好比有人迷了路,却还要引导别人走相同的路一样,实在很可怕啊!

想到佛法传承的偏差与谬误,阿难党得自己在责任把它更正过来。便走到年轻比丘面前,请他将偈重诵一遍。诵完之后,阿难就说:「不对!应该是『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这才是真正佛说的法啊!」

经阿难的更正,年轻比丘很欢喜地受教,就将偈改了过来。他日再复诵时,比丘的师父听到,说询问说:「怎么回事

阿难尊者的感叹

?你所诵的法句好像不一样了。是谁叫你改过来的?」


年轻比丘说:「是阿难尊者帮我更正的。」

比丘的师父说:「阿难老了,记忆力难免会衰退,你还是依照原来教的那样诵读。」年轻的比丘只好又依照来的偈诵读。

当阿难知道年轻的比丘又恢复过去的诵读法时,就向年轻的比丘问明原因。年轻比丘说:「师父说您已经老了,记忆衰退,可能是您记错了,要找我再照他教的来诵读。」

阿难听了非常悲伤,心想:正法从佛陀口中说出来,而由我亲自口述、再经大家整理结集。如今我人还在,传诵的法句就已经错了,连我都不能被取信,将来佛法的传承又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面对这样的难题,阿难万念俱灰,因而生起入灭的念头。

阿难在世时,经集的传诵都不得更正了,更何况是后世?而佛法经过两千多年的传诵,要正确无误,确实是很难啊!

不过,现在学佛,唯有运用智慧,让佛陀的精神可以散布在人间,谨记「大慈悲为室,柔和忍辱衣,诸法空为座,处此为说法。」我想,大家若能依此精神去修行,就不会偏差太多。这才是佛陀所要传达的精神。

...查看更多
结语

阿难尊者是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意为欢喜,喜庆原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而且通过阿难的故事,还可以有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