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檀华菩萨,东方净琉璃世界八大菩萨之一,在东方净土中,除宝檀华菩萨外,还有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无尽意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弥勒菩萨,这八位大菩萨,欲生西方净土而还不能决定的,八大菩萨能引导他,使得往生净土。据《药师经》载,八菩萨身材修长,跣足立于莲台上,面相丰圆,头戴花蔓冠,除一个菩萨身著通肩大衣外,其余皆袒上身,披云肩,臂上戴膀圈,胸、膝上饰璎珞,帔帛横过腹膝两道。项后均有圆形头光。
人们都知道菩萨,菩萨的地位仅次于佛。而宝檀华也是非常殊胜的一位菩萨,宝檀华菩萨是东方净琉璃世界 八大菩萨之一,对于那些向往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八大菩萨是有引导作用的。
菩萨在古印度佛教中为男子形象,流传到中国后,随着菩萨信仰的深入人心及其对世人而言所具有的深切的人情味,便逐渐转为温柔慈祥的女性形象。佛教雕塑中,菩萨多以古代印度和中国的贵族的服饰装扮,显得格外华丽而优雅。
在佛教初创的小乘时期,仅把释迦牟尼累世修行的前身和尚未成佛的悉达多王子称为菩萨。大乘佛教创立后,根据"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论,把凡是立下宏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都称之为菩萨。后来这个名称更加扩大化、世俗化,人们把那些精通佛法,德高望众的寺院高僧和在家居士也称作菩萨。菩萨的任务是将所有轮回中的众生度化成佛。
寺庙中供的菩萨像,主要的是文殊师利 Manjusrikumārabhūta 、普贤 Samantabhadra 、观世音 Avalokite'svara 、地藏 Ksitigarbha 。"菩萨"与声闻、缘觉合称三乘,又为十法界之一。
其实我们平时学习修行佛法一定要认真恭敬,若是自己在家中学习的话,肯定是自己学习的很困难,但是我们可以找一些修法视频,然后跟着学习来修行法门和经典。
...查看更多宝檀华菩萨是一位非常殊胜的菩萨,宝檀华菩萨是东方净琉璃世界 八大菩萨之一,在东方净土中,除宝檀华菩萨外,还有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无尽意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弥勒菩萨,这八位大菩萨,欲生西方净土而还不能决定的,八大菩萨能引导他,使得往生净土。
宝,就是自性为宝,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也是指本体。可以看作是空如来藏与空不空如来藏,其实空与空不空还是一体,不同角度来说明本体。檀,就是指有形有相咯,指不空如来藏,由前面的菩萨名号开示,可以明白这里用“檀”字来形容世间的诸法,事相,烦恼,俗尘,已经是营养了,是菩提树的营养,是美味。华,是莲华的华,指当下即烦恼,即菩提,把烦恼已经转成营养来成就佛性佛事了。
其实现在很多人都在寻找宝檀华菩萨的资料,但是奈何在网络上的资料并不是很多的,我们若是想要寻找的话并不是轻松,但是有些法师是知道宝檀华菩萨的,我们可以通过法师来了解宝檀华菩萨
相信人们都知道佛,这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而我们都知道修行成佛是非常不容易的,很多人修行佛法都没有什么建树,但是 若是用心的话肯定是可以的,那么该如何理解佛,如何修行佛呢?
其实建议先去做善事在善中领悟佛的伟大和智慧。在做善事之余还有时间可以去看看父母,为他们买一束花、做一次饭,百事以孝为先,孝敬父母是大善事,这比每天对佛像烧香磕头更能积累功德,佛是大慈大悲想看到的是大家做善事一家快乐融融而不是干枯的香火
上面就是关于竹影法师开示的如何理解佛,如何修行佛的讲解,其实很多法师都讲解了关于对修行和佛的理解,而这些都是对我们修行极其有帮助的,所以我们修行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恭敬。
...查看更多我们都知道佛是非常有智慧的,而我们若是也想如此的话,我们肯定就得努力的修行。不过很多却不知道,佛的智慧是什么,有哪几种。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佛的智慧。
佛有五种智慧,而且是一个本体,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分成了五个:第一,法界性智;第二,大圆镜智;第三,平等性智;第四,妙观察智;第五,成所作智。我们最后要成就的就是这五种佛的智慧。
如实通达法界为法界性智。轮涅一切法的自性叫法界,法界只有一个——一真法界,是不可分、无分别的(只能如此描述),所以叫一真法界。如实的通达法界,从这个角度安立的法界性智。
明知分不灭为大圆镜智。如实通达法界不是断灭的状态,它有明知分。最后,入法界之时,心相续的一切分别念都会消失,有分别的心会彻底息灭。此时不是什么都没有,也不是无想的状态,因为同时觉性就出现了,没有分别念的时候就有觉性。
我们经常说:“妄心不死,真心不活。”这时候妄心彻底死了,真心彻底活了,即真心显现了。分别的心没有了,觉性就出来了,所以叫明知分。明知分不灭,从这个角度安立了大圆镜智。所以,成佛了不是断灭或无想的状态,不是什么都不知道。
证悟诸法等性为平等性智。从这个角度讲,轮涅一切法都是平等的。我们经常说,此岸即是彼岸,彼岸即是此岸。这个境界很高,一般不是这样。但当真正现前佛性时就是这样,轮涅一体。
这时一切都是平等的,佛和众生平等,佛和凡夫也平等。佛性在凡夫位没有减少,在佛位没有增加,所以叫不增不减。从平等角度安立的平等性智。
互不混杂,即同时了知万法为妙观察智。轮涅一切法,万事万物形形色色,成佛时能同时了知,清清楚楚而且互不混杂,这叫妙观察智。善是善、恶是恶,善果是善果、恶果是恶果,如果以佛的智慧去观察非常清楚,丝毫不会有混淆之时。如果以分别心衡量,很难了知细微的因果,只有佛的智慧才能了知。
成佛以后,入了法界,是不是就不管众生了?众生在受苦,是不是会袖手旁观?不是,还要度众生。以无缘大悲(没有分别之意)无碍洞悉利众事业为成所作智。这就叫普度众生。成佛之后,利益众生的事业是任运自成的。大悲心是发动机,大悲心已经修成了,发动机转了就停不下来
上面就是介绍的佛的五种智慧。我们若是学习佛法的话是非常好的,虽然我们不一定能够到达佛的那种智慧境界,但是我们的智慧肯定会增长,所以我们学习佛经肯定是非常好的。
...查看更多宝檀华菩萨是谁——是东方净琉璃世界八大菩萨之一,宝檀华菩萨特点是八大菩萨能引导他,使得往生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