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禅堂图片

"

禅堂内分东西两大广单,中有佛龛,内供毗卢遮那佛,佛龛后有维摩龛,广单上每年请职贴单条,分东西两序。东序有堂头大和尚等列职;西序有首座、西堂、后堂、堂主。禅堂每日以钟板作为禅者行坐参修的主要生活引导,因此,禅堂的钟板就是大众的号令。《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下载:于布萨、诵经、集合众僧、饭食等,皆可敲鸣钳椎。所谓龙天耳目,必须相当尊重。钟板的配合有时是临济宗的一钟一板一木鱼,有时是二板一钟一木鱼,或者三板一钟一木鱼,都代表了一些特殊的意义。

禅堂图片_禅堂的功能_禅堂是什么意思

禅堂图片_禅堂的功能_禅堂是什么意思

禅堂里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禅堂里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禅堂里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禅堂(资料图)

寺院的中心为禅堂,是为了求得见谛、悟道所在。禅堂有四大法器:钟板、香板、散香、慧命台上坐木鱼。

禅堂内分东西两大广单,中有佛龛,内供毗卢遮那佛,佛龛后有维摩龛,广单上每年请职贴单条,分东西两序。东序有堂头大和尚等列职;西序有首座、西堂、后堂、堂主。

禅堂每日以钟板作为禅者行坐参修的主要生活引导,因此,禅堂的钟板就是大众的号令。《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下载:“于布萨、诵经、集合众僧、饭食等,皆可敲鸣钳椎”,所谓“龙天耳目”,必须相当尊重。钟板的配合有时是临济宗的“一钟一板一木鱼”,有时是“二板一钟一木鱼”,或者“三板一钟一木鱼”,都代表了一些特殊的意义。总之,禅者的生活,不用语意,每天在单纯的号令下,井然有序。

钟板:钟板悬挂于香桌上方,钟上板下,规格随禅堂的大小而有所不同。禅门五家钟板,各有特色,横式代表“横遍十方”,直式代表“竖穷三际”,圆式代表“圆满报身”。钟板是禅堂大板香、起香,挂二板讲开示、止静及扬板所用。临济宗钟板一日作息“四止四开”的主要讯号。

催板:靠近钟板,挂在墙上的一块较小的板,为跑香中站板及讲开示后,催促再次跑香之用。

木鱼:放置于维那香桌上,为起香、抽解、小香止静、开静之用。

叫香:以两片长方形木块互击出声,为集众进堂、跑香中催香;抽解小净后,警示进堂坐香及开静后,维那示意下坐之用。

引磬:如碗状的小钟,以小铁枹击之。于其底部中央贯纽,附有握柄,便于把持。为大板起香、扬板与钟板三结三交及开静,问讯出堂之用。

香板:禅林用以警策修行之木板,形如宝剑,依使用目的不同,分有多种。

禅堂乃是选佛场,禅宗要地,规矩严谨,所谓:“开万圣之圆乘,阐佛祖之慧命,弘宗门之大范,造学者之佛国”。举止要有规则,自然肃静无声,大众方能安心参禅,克期取证,行住坐卧,自班首乃至清众,均有仪规可循。

行香:

行如风,如风之行止无迹,不得回互盼顾,穿长褂不能抄手,须徐徐行步,轻轻摆手。行香摆手左手摆三分,右手甩七分,须顺圈子而走,不得穿堂直过。进堂不问讯、不合掌,不得抄手而行,须两手垂直,不得东张西望,不得低头或昂脑,不得掉头顾视,不得交头接耳,必须将头靠衣领,端严整肃。行走与前人相距三块砖,行走近人之前,而失行之威仪。

住立:

立如松,如松之挺直无有偏斜,不得以两手抄后,不得叉手而立,必须双手垂直,站立脚跟对齐,前八后二站定,端正无偏则心地公直矣。

坐香:

坐如钟,如钟之安稳,不稍动摇,凡坐香皆跏趺坐,单跏趺即右脚在下左脚在上;双跏趺即先左脚放右大腿上,再右脚放在左腿上。将底下两大服角,先包右腿,后包左腿,再包两膝,名为“两把半”。膝头平位边,头靠衣领,手捧弥陀印,坐香必须端身正坐,身端则心正,心正因直,因直则果自不纡曲矣。不但坐香,即一切处,人前背后亦然。

卧:

卧如弓,佛制四大威仪,卧时皆右手枕头,左手搭膝,两腿相叠,不得掉举,不得仰睡,仰睡名修罗睡;不得左手枕头右手搭膝,此名畜生睡;不得覆睡,覆睡名饿鬼睡;不得伸两脚睡,伸腿名死人睡,皆不吉祥卧。吉祥卧者,十方诸佛同卧,历代祖师同卧

禅堂里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不依吉祥卧者,乃蠢动含灵,六道四生同卧,所以天堂、地狱,凡圣两途,只在卧时一念。


“禅七”,克期取证之禅修。禅七,通常以七天为单位,可连续七个星期,长达四十九天。禅七中只能在吃饭、大小解,离开禅堂,余此都在禅堂内跑香、坐禅。打七期间不上早晚殿,早晚殿由悦众师父诵持。

起七:

是禅七的开始,按照江西云居山《云居暂行仪规》的规定:

起七(资料图)

起七的当天早上,僧众早晚殿后回到禅堂,班首、维那在佛龛前站立,众人分东西站立,不问讯,等候传牌。大和尚的侍者捧“起七”牌进堂,居中一举,再向西一举,中间一举,向东一举,中间一举。走向佛龛东边,向维那一举。维那合掌问讯接牌,向上一举,维那师将“起七”牌交给香灯师,接放佛龛东边,后挂禅堂门口。同时,当天上午洒净,晚上礼祖,然后到方丈楼向大和尚“告生死假”,表明自己的决心,希望通过禅七中的修行,能够了脱生死。

僧众回到禅堂后,在佛龛两边站好,监香出位行礼。然后,维那师率领悦众或方丈寮,迎请大和尚主七。到达禅堂,大和尚执香板,然后说法。说后,将香板卓地立:“起”!当值师催板,众监香答“起”。这也是改变脚伐的号令。僧人低着头,身弯三分,两手重于腿侧,踮脚跑,每一个班首喊一个“起”,从首座顺序喊,维那末后接一个“起”字。维那喊“起”字时,随手将香板绕一圈,走向香桌。这时有去解手的可以出堂,称为“小圊”。维那还喊“小圊赶快”,催众抓紧时间。所有的人回到禅堂,开始坐禅,称为“养息香”。开静后,护七散杯子,勘茶水、发包子,吃过,收杯子,开始跑香。

禅七开始后,每天坐香12支香,跑香12支,总共24支。坐禅的12支香分别称为:早课香、早板香、早四支,早六支香,午板香、午四支香、晚课香、养息香、晚四支香、晚六支香、晚八支香、晚十支香。

禅七每天所行的二十四支香,有着完整规矩,这是一个寺院主修特点。规矩者可参考《云居暂行仪规》。

经过一个禅七或七个禅七的磨炼,主七和尚要考察大众的成就,这称为“大总考功”。主七大和尚考完后,还有持香板打警策,讲开示等。

大众开静后,排班到韦驮殿请主七大和尚解七。主七和尚到禅堂后,先说法,然后直指圆相,说道:“解”!接着,大众礼拜感谢主七和尚、班首等职事的奉献。晚殿前,还要礼祖,到方丈楼“消生死假”。整个禅七就告一个段落。

...查看更多
禅堂里的美女
禅堂里的美女

禅堂里的美女

禅堂中死一般的寂静,寂静得似乎空无一人,只有守关的老禅师心中清楚,参加这次闭关的四十名法师今天已经到了最后一关——破生死关;生死观亦称情欲关,情欲不断,生死难了。但愿这些法师今天能不出意外,顺利过关。   就在守关老禅师担忧默祷中,门外传来了阵阵争吵声,是禅堂外护关的师父与一名女子在争吵,老禅师轻轻打开房门想劝阻争吵,可就在这时,那名女子猛地推开了房门,突然一步闯进了禅堂,守关法师再想拦时已经迟了,随着门响,四十位破关的法师几乎同时睁开了眼睛,他们被眼前的这位女子惊呆了,一位亭亭玉立的美丽少女,是那样的秀美、端庄、俏丽、轻盈,她的目光扫遍了每一位端坐的禅师,并报以淡雅温柔的一笑,那摄人神魂的一瞥,那动人心魄的一笑,足以让每一个见到她的人终生难忘。守关的老禅师恭敬地合掌相问:   “请问女施主进我禅堂,不知有何贵干?”   “阿弥陀佛!得知众位法师在此闭关,我特来供养每位法师僧鞋一双,请老禅师慈悲,满我心愿。”   “既然如此,请施主将僧鞋留下,待出关之后老纳替施主分发便是。”   少女轻轻一摇头,含笑答道:“我发愿将每双僧鞋亲自为法师们穿上,请禅师慈悲,这样既满了我的心愿,也满了诸位法师的难言之愿。”此时禅堂中四十位法师一听少女要亲自为自己穿上僧鞋,无不怦然心动,个个面露欣喜之色。老禅师无奈地叹息一声,合掌应道:“既是如此,施主请便。”少女轻移莲步,依次为每一位法师躬身穿鞋,那姣美的笑脸,那柔软的双手,那婀娜的身姿,那沁人的幽香,使每个法师无不暗暗自慨:“能与此女相伴一日,死也足矣!”   当少女为最后一位法师穿好僧鞋,准备离开禅堂时,才发现禅堂的门已经被锁死了,少女来到老禅师面前问道:“师父将小女子锁在禅堂内,不知有何打算?我怎么出去啊?”老禅师面沉似水,冷冷说道:“你今天还打算出去吗?”   “是啊,僧鞋已经发完了,我也该回家了。”   “宁搅千江水,莫动道人心!你今天搅扰了我禅堂内四十位法师的道心,你还打算活着走出禅堂吗?” 少女惊慌地问道:“我是来布施僧鞋的,法师们见色动心,难道是我的错吗?快把门打开放我出去。”   “放你出去很简单,但你得把一样东西留下。”   “请问法师你想要把我的什么东西留下?”   “你的命!”老法师斩钉截铁地说。少女泪眼流情楚楚动人地跪倒在老禅师面前委屈地问道:“为什么要我的命?”   “因为你今天种了一个恶因,在你面前只有两条路:一、你将四十世轮回女身,分别嫁给这四十位因你而动心的法师,他们也将轮回在六道,不论他们投生在那一道中,你都得随业而嫁。第二、就是你今天死在这里,断了这四十世轮回之因。”   少女惊恐地睁大了美丽的双眼,任由委屈的泪水流下面颊:“我再没有别的选择了吗?”   “是的!两条路由你自己选。”老禅师坚决地回答道。少女缓缓地对老禅师说道:“麻烦您给我找一条丝绦,我宁可把命留下,也不愿再轮回四十世女身。”听到少女的话,禅堂里的四十位法师全部惊呆了,看到刚才还是妩媚动人的少女如今却是神色凝重地手持丝绦,慢慢地走向门前去结束自己美丽而宝贵生命,无不为之惋惜。   少女自尽了,就吊死在禅堂门前的横梁上,那曾经是春情勃动的生命,如今已火灭烟飞,那曾经艳如花蕊的脸庞,如今已苍白冷漠,但仍不失她的美丽。   三天以后,少女的尸身开始散发出腐臭,苍白美丽的面颊也变了颜色,可老禅师就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每天护守着禅堂内这四十位闭关的师父们。   随着时间一天天的推移,少女的尸身一天天也在发生着变化,原本婀娜苗条的身躯,现在已经腐烂的臃肿不堪,那曾经令人心动的面孔如今变成淡绿色,不断渗出的腐液,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恶臭,闭关的师父们已经无法忍受了,想要请老禅师打开门窗换换空气,并把这具女尸移出去,可老禅师仍然像无事人一样,继续无言地守候在禅堂内。   第七天,四十位闭关的师父们,面对着这具奇臭无比又令人恐怖的女尸再也忍无可忍的时侯,女尸身上的一块腐肉脱落了,裙子和裤子也同时脱落了,这时大家才看清,腐肉脱落的地方露出了骇人的白骨,上面爬满了蠕动的腐蛆。大家再也控制不住了,几乎是同时作呕起来。老禅师缓缓地从蒲团上起来,面对大家冷冷地说道:“大家想要出禅堂吗?”   “对!”四十个人同声回答。   “那好,谁能回答上我的问题,就可以出去了,想回答的请举手。”四十个师父同时举手。老禅师回手一指身边的女尸问道:“她是谁?” 四十个闭关的师父全愣住了,哑口无言。老禅师站在女尸面前大声问道:“告诉我,她是谁?是那个令你们神魂颠倒想入非非的少女吗?”   “不是!”回答整齐!   “现在你还打算和她厮守终生吗?”   “不!”异口同声!   “这个世界上还有让你们值得动心的女人吗?”   “没有了!”斩钉截铁!   老禅师大手一挥:“好,出关!”   女尸身上蒙着一块黄布,被四十个出关的师父们抬出来了,师父们没有散去,因为他们心中还有一个结:“她是谁?”老禅师神情庄重地带领着大家向停放在地上的女尸顶礼三拜后,对大家说:“你们不是想要知道她究竟是谁吗

禅堂里的美女

?我走以后,你们自己看吧。”说完老禅师转身走回了自己的寮房。当大家紧张地掀起盖在女尸身上的黄布时,全部惊呆了,这哪里是他们抬出来的腐烂女尸啊?原来是寺院里的一尊观世音菩萨圣像!大家恭敬地把观音菩萨圣像安顿好后,才想起应该问问老禅师是怎么知道的。大家发疯般地跑到老禅师的寮房时,才发现老禅师已经圆寂坐化了。   这则故事给我们留下的是启示,而不是遗憾,让我们破除世间的一切假象,用一个平静自在的心情,走完我们宝贵的一生,珍惜我们的一生,奉献我们的一生。欢迎您留下您的看法、观点、和意见,它或许就是我们新的人生的起点。...查看更多
禅堂里的“尚方宝剑”
禅堂里的“尚方宝剑”

禅修过程当中有一件独特的法器伴随大家,就是香板。

香板的来历说明一下,当年天慧实彻禅师是玉琳国师的徒孙,在自己的小庙里生活。玉琳国师是当朝皇帝公认的大彻大悟者,并且拜为国师。玉琳国师已经圆 寂,皇帝就特别操心——后代还有没有人能够继承玉琳国师的事业,继承他的禅悟水平?因此派人到处去找玉琳国师的传人,结果都隐姓埋名,谁都没有开悟,觉得 都担不起玉林国师的盛名。

最后找到一个人,天慧实彻禅师,号称为瘌痢头和尚

禅堂里的“尚方宝剑”

。他整个头上,都长着瘌痢,特别不好看,整个人的长相也相当差劲,用现在得话来说,就是颜值欠佳。皇帝找到他以后就想,我怎么想办法让你不辜负的你师公的传承,一定要把禅宗的家风继承下去呢?


皇帝把他请到了皇宫,在宫里建了禅堂,给他七天时间,叫做“尅期取证”。就如前面说的——给你两小时,马上开悟。尅期取证,时间规定七天,在这七天里 面,把天慧实彻禅师关到禅堂里行香坐香。一把尚方宝剑挂在禅堂的正门前面,皇帝的贴身太监天天来检查他的功课,给他送饭。

饭送进去以后,门一关,就弹一弹剑锋,对他说:“老修行,又过了一天,还剩六天啦!”又过了一天,再“噔噔”弹两下,“老修行啊,又过了一天,还剩五 天啦。五天一过,你这脑袋就没啦,你这瘌痢头,你就飞啦!”“噔噔”弹两下,又过一天,“老修行,还剩三天”、“还剩两天”、“还剩一天啦”,天天在那里 提醒他。

到了最后还剩一天的时候,真是火急火燎,等到门一开,尚方宝剑就是用来砍自己头的。这尚方宝剑砍天下人的头,一个瘌痢头和尚的头,又怎么能保得住?多少高官大姓都给砍了,自己的这个头肯定是不行了。

禅师很着急,就使劲跑香,跑到最后,天昏地暗。结果一不小心,一脚踩在另一只脚的鞋带上面,草鞋的草带一下子崩断了,两个脚并到一起了。“砰”一声倒 地了,他不光是倒地,关键是一头撞在了禅堂的中心柱上。瘌痢头上又撞了一头的包,趴在那个地方,外面的人听到里面“砰”一响,还以为完了——这肯定给摔死 了!

太监就打开门。门刚一打开,瘌痢头和尚就直接冲到门前,把上方挂着的尚方宝剑取下来,太监不明就里。我们现在来看,这和尚可能是疯了吧!

太监追上去把他摁住:“你这要干什么?”天慧禅师拿着尚方宝剑,“皇帝前日要我头,我今日要皇帝头。”还在往上冲,一直就冲到皇帝身边。那个气势,几个太监都不敢拦了。禅师直冲到皇帝面前去,太监们也都跟着过来了,皇帝却在那里哈哈大笑,他也是一个过来人。

于是,禅堂里这种“尅期取证”的禅修就成了规矩。天慧实彻禅师,后来就住锡在江苏一带。高旻寺的宗风,就是那样开始的。天慧禅师继承大慧宗杲禅师的看 话禅,并固定成了一种禅堂的模式。在禅堂里,尅期取证,七天取证,以七天为一个单位,如果七天不行,就再来一个七天。在禅修的过程当中,香板就成了最普遍 使用的法器了。

香板的造型像一把宝剑,但是要将一把尚方宝剑法器化,有些部分就做了改变。虽然是木质的,但实际上也有香板的作用。这个法器的呈现,使得明清以后的禅宗为之一振。

禅堂的方式,让每一个时代又产生了很多很多的大善知识、开悟者。禅堂里用法器,敲打在肩膀上,打两下,第一下是“警”,第二下是“策”,就是“警策”,也称为“打警策”。当我们昏沉的时候,两个香板打到肩上,那就是警策,让我们不要昏沉,提起精神来,好好地用功。

禅堂的用功,法器虽然只是一种助缘,但是所谓“香板头上出祖师”,香板落下的时候,很多的人有所获益。

...查看更多
禅堂绕三匣,永离三恶道
禅堂绕三匣,永离三恶道

禅堂绕三匣,永离三恶道

这些点点滴滴,都是我们自己生命淬炼的心血结晶。 禅堂的殊胜,绝对不是浪得虚名! 是真正的从我们的实修中,一步一步走上来的!!

……………

现今社会上,有很多翻过两本书,读过几个口诀的,那他就以为「已经得到」了,你最好不要被害(骇)到!

我们自己下过功夫以后,这并不难啊! 江湖上流行着「千里访名师、万里求口诀」,你求什么口诀呢?那么一句话给你念一念,你就真的能飞天钻地了吗?你就真的能开悟成佛了吗?那只叫作知道,不叫证「到」。

现在,各位浩浩荡荡的走出来的这条路,你绝对能够「证道」。错误的撇开了,踏上了正确的领域,从这里一直前进,就看你所下的功夫。功夫真的成就了,你就可以对人家说:我证得了。我们从这一条路走过来,你要是只背上个一句、两句口诀,那你怎么证得呢?你从哪里证得呢?电线杆上贴的很多啊!看过的人是不是通通叫作证得?他只撞到电线杆,哪有证得?吊在电线杆上面,怎么能够叫证得?我们不能再走那条智慧不足的路了。

从这一点上,你就可以体会得到,为什么「黄檗无多子」!

禅堂绕三匣,永离三恶道

?佛法中要找传承,没有那么容易,没有那么容易啊!这些点点滴滴,都是我们自己生命的淬炼,都是我们心血的结晶。禅堂的殊胜,绝对不是浪得虚名!它是真正的,从我们的实修中,一步一步走上来的!!


所以到这个时候,你不应该再有一些奇形异状,身体中的那些不调适问题,你通通要能够摆平,不然 你已经没有资格了,相距太远,还在基础阶段中磨着呢!

那毗卢遮那七支坐法,始终坐不好,身体上,基本的调适一直没有办法弄好;老是还在那边气动,还在那里体力不支、妄想纷飞、昏沉、掉举,那怎么进入这样的殿堂呢?登堂入室的领域怎么来呢?各位想想看:「禅堂绕三匣,永离三恶道」,这个功德在哪里?你真的禅堂跑三圈,就可以不堕地狱吗?不堕畜生吗?不堕饿鬼吗?那么这个禅堂为什么那么殊胜?关键在这里啊。

所以,我们一定要提高这个警觉性,好好的依循菩提正道。什么叫菩提道?就是这一份觉醒啊!这个就是「本体」意。 你不要轻易的外面张罗一些很美好的口语。是没有错,那些都是袓师的、都是佛陀的;但是,那对你来讲,都是人家的口水,没什么好念的。

我们要的是:自己清清楚楚的成长起来,属于我们自己的这一份。所以这一个本体,是这样得来的,大家的成长是这样子不可思议的,这个就是「本体」意。

...查看更多
结语

禅堂的功能是很大的,不但可以让师兄在修行的时候免受外界的打扰,而且还可以让师兄很快的领悟佛法中的智慧,因此在家修行的时候,最好是找一个地方作为禅堂,每日去禅堂修行,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