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是佛教用语,又译为般涅槃、波利昵缚男、泥洹、涅槃那,大致指指无为、自在、不生不灭等意思。佛教教义认为涅槃是因为世间所有一切法都有生灭相,而仅有一本住法圆满而寂静的状态,所以涅槃中永远没有生命中的种种烦恼、痛苦,苦行和轮回。佛陀降生示现成佛转法轮,教导弟子们才渐渐有人实证涅槃,也就是声闻四果阿罗汉、辟支佛舍寿时取证有余涅槃,也是生命的本际,而证得佛果的人,是取证无余涅槃。当有佛教持戒清净的修行者离开人世时,许多人会尊称他(她)们进入涅槃或圆寂。
能所遂对立,轮回由此生。
生命就像是一班无始无终的列车,你记不得自己是什么时候上车的,你仅仅知道自己现在穿着什么样的衣服,沿途又有些什么人上车,哪些人与你有过或长或短的喧谈,哪些人仅仅与你擦肩而过。你知道沿途发生和经历过一些什么样的故事,但你难免忘却。突然,某个时刻你累了,于是,一个叫“死”的东西出现了,仅仅一个刹那,一切就好像又从头开始了。不过,你不记得这是“从头开始”,你完全遗忘了曾经有过的另一段旅途,曾经穿过的另外一件衣服,曾经遇到、记得、遗忘过的另外一些人,曾经遭遇过、忘却过的另外一些事,你只当这就是唯一的开始。这就是生死的轮回。轮回是影视作品中悲剧的美:奈何桥上端着一碗“遗忘”的孟婆汤,你喝还是不喝?来世遭遇一双似曾相识的眼眸,你记不记得上辈子曾牵过这眼眸之主人那双温暖的手……但这仅仅是活在艺术中的美,轮回的本质却只有苦。
我写过一首献给香巴噶举的小诗,诗里有这样的文字:“我一次次死去,一次次再生,扮演着尘世上所有的角色,生生死死,无休无止,忽而牛,忽而马,忽而猪,可无法摆脱命运的磨盘……我不知道,命运会将我带向何处?生时,不知谁是我;死后,不知我是谁。我拼命地挣呀挣呀,总也挣不脱比渔网还坚韧的业力。在那个命运的管子里,我忽而姓张,忽而姓李,忽而是男,忽而是女,灵魂如风,飘忽来去,焦渴的呼唤布满了血丝。九天之巅,印满我搜寻的眼眸。”如果你真正读懂了这首诗,让反思的眼光超越眼前这一世,跨越千年,你就会明白轮回的苦。正是轮回的苦,将我们推向了追求解脱、涅槃的路。
但轮回与涅槃仅仅是与死亡有关的话题吗?不是这样的。那么,它们的本质是什么?
轮回与涅槃,它们不是两个互不相干的东西,而是一体的两面,所以说“其体非不同”。它们的本体就是心性,妄心遂受轮回,真心便趋向涅槃。认知真心、证得空性,便能证得涅槃。也就是说,它们跟妄心与真心的关系一样,是心灵的两种状态。
要是你没有认知真心、没有证得空性的话,看到因缘聚合的种种幻象时,你就会认假成真,为它所困。就好像你分不清梦里梦外,错把梦境当成现实一样。比如,你梦见了一场大火,就在梦中拼命地逃跑。梦中的火能烧死你吗?不能,但你却仍然感到非常恐惧,为什么呢?因为你以为它是真的。你梦见野兽扑来时,也会拼命逃跑。梦中的野兽会不会咬你?不会。让你感到恐惧的,仅仅是自己的错觉。
同样,世界上纷纷繁繁的各种现象都像梦中的景致,因为它们没有永恒不变的本体,时时变化,犹如梦幻。你要是不明白这一点,就会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心乱如麻,痛苦不堪。你会以为在这世界上真的存在着一个“你”,他在不断拥有着和失去着
“遂受业风吹,迷乱于当庭。”你的心迷乱了之后呢,就会“自心误为我,心用谓他人。”自心成为你的我执,说什么的时候都加上“我的”。
“心用谓他人”则是把心的妙用当成了“他”,所谓的“他”就是外部世界。世界上的诸种显现实质上都是由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和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等多种因缘聚合而成的,它们都是心的妙用。也就是说,所谓的世界,实际上是各种现象在我们内心的投射,当我们不能认知真心、证悟空性的时候,对世界的认知仅仅是个人化的解读,并不代表世界的真相。举个例子,你听到有人骂你,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所以感到非常气愤。但事实上,侮辱也好,气愤也好,还是你的耳朵和心灵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妙用。要是你没听见,或者你不去执著的话,别人能骂得了你吗?所以说惩罚自己的,还是自己不明白的心。
我经常直言不讳地在文章中说出自己的观点,所以很难让所有人都喜欢和赞同我,时常有朋友向我传达又有谁在骂我之类的讯息,但我通常都一笑置之。反而是当一些朋友把我捧到天上去的时候,我会写上那种“雪漠是个驴”之类的偈子来进行“表白”。为什么?因为我知道这个世界是幻化的,一切都是记忆。随着因缘的流转,曾经谩骂过你的人可能会变成你最忠实的朋友;曾经称赞过你的人也许会千方百计地想把你打入谷底,世上的一切都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我不在乎它,也没时间在乎它,我只管利用好宝贵的生命时光,以合适的方法多做些对世界有益的事情,至于世界是否会接纳我,是否会迎合我,那是世界的事,我已做好我该做的,也便足够了。
好多人认为世界不认可他,世界束缚了他,世界迫害了他,因此感到非常苦恼,非常疲倦,这是因为他们把自己个人化的解读当成了外部世界的真相,把自心的欲望与妄念当成了恒常不变、真实存在的“我”。这时,就出现了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对立,也就是能所对立。能,就是自己的心,能取,属主动的一面,即思维的主体,也即你的看法、观点、猜测等等;所,就是外部世界,所取,属被动的一面,即思维的对象,也即引致你有此看法、观点、猜测的情境。比如,你看到某人一边跟别人说悄悄话一边偷偷瞄你,就觉得他们一定在谈论跟你有关的话题,说不定还在说你的坏话,你心里就隐约有了一丝不快,越看越觉得他们看你的眼神有很多不好的意味。这个时候,你的猜测就是能缘,某人边说话边瞄你的这件事就是所缘。
香巴噶举有一种非常好的修行方法叫做“奶格五金法”,它主张“能所俱空”,意思是“所取性空,能取性空”,也就是说外面的世界本来是幻化的,不是真实的,因为它没有自性;同时,你能看到外部世界幻化的这个心也是幻化的,它也没有自性,幻变不停。二者本来都是空的。“能”归于空性,“所”也归于空性,那么认知外部世界的这个心和外部世界本身都是归于空性的,是平等的,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分别,也就不存在什么立场和角度的对立。正因为好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才会把自己与外部世界对立起来,什么都要分个“你我”,将大量脑力与时间花费在计较和衡量上面,便出现了许多执著。于是,处于顺境的人忙着追求更高的欲望,处于逆境中的人则忙着怨恨甚至报复使他的欲望不能得以满足的外部世界。
轮回就是在这样能所对立的状态下,产生的一种幻象。
因为你能所对立,所以才有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区别,才会想将外部世界的什么东西都据为己有,或者不愿意失去什么本来属于自己的东西,诸如此类的“不明白”,导致了一系列的认假为真。因为能所的对立,迷乱产生,把幻觉当成真实,愚痴行为再造了业力,造了善因向上,造了恶因堕落,于是就出现了六道轮回。轮回源于心的迷乱。不过,我这里说的轮回,不一定非是死后的六道轮回。关于“轮回”,还有多种说法,其中有一种是这样说的:当你帮助了别人,当你做了善事时,心里会非常安乐、快乐、宁静,就像天人一样;当你心中充满了仇恨,很是愤怒的时候,就是阿修罗;当你善恶参半,神性和兽性融合为一体时,你就是人;当你非常愚痴和糊涂的时候,就是畜生;当你非常贪婪,整天追求金钱,追求美色,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就类似于饿鬼;当你的生命出现一种非常糟糕的状态、使你受尽折磨的时候,就类似于地狱了。
所以说,六道轮回更多的是一种象征。它既是生死轮回,做了善事就有善报,种了恶因就有恶果,贪婪便是饿鬼等等,又表现了一个人的生命状态……这一切,皆不离心性。
所以说,究其根本,轮回也是一个巨大的幻觉。
...查看更多麻谷宝彻随侍马祖道一,问说:;如何是大涅槃?马祖答:;急。麻谷问:;急个什么?马祖说:;看水
此时的马祖和麻谷,师徒二人应该是在溪边或河边散步,麻谷正思考着生死与涅槃的大问题。一般修行人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生死问题,生死如果未了,一定要非常努力,好好修行,否则不得解脱,不能休息。所以当麻谷问马祖大涅盘是什么?马祖回了一个;急字,意思是要赶紧进入大涅盘去。
涅槃是不生不灭的寂灭解脱,它与生死相对。生死的意义可大可小,小至妄念的一起一落等于一个生死;范围再大一点,每一辈子的出生到死亡,叫做生死;更高的层次是大死之后方能大活,那是死去烦恼无明,活出救人济世的菩萨心行。从禅的意境而言,所谓大活,是大自在、大解脱、大智慧、大慈悲、大宏愿,不再有烦恼、不再受困扰;能够如此的大活,必定也能大死,彻头彻尾,死了妄想分别、罪恶烦恼,而且死了之后不会再活,从此以后不再遭受生死的折磨。这就是大涅槃的意思。
马祖所答的;急字,是说出一般修行人的心境,自知生死未了,所以要急;但是真要得大涅槃,反而不能心急,只要平心用功,安心生活,水到自然渠成。
凡夫和圣人之间并没有距离,用不着急于赶路,但能步步踏实地跨出每一步,步步都是走的大涅槃路;生死和涅槃之间,不要说有一线之隔,即连半线之隔也没有。已证大涅槃的人,看生死和涅槃是同一件事,他已超越了生死的界线和涅槃的界线。
因此当麻谷问起;急个什么时,马祖竟然顾左右而言他,索性叫他;看水,意思是说,讨论这些有关生死涅槃,急与不急的问题,都是浪费了生命,目前正在溪边,看水是最真切的事,如果你还要追问:;如何是大涅槃?急个什么?你就看水吧!因为悟后的人看任何东西、体验任何现象,都是悟境本身啊!
...查看更多普拉多的辉煌似乎过去了,目前国六的排放标准施行在即,似乎普拉多3500也成为了丰田被抛弃挺差的一款车型。普拉多曾经站在国内越野车顶端的存在,就这么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慢慢的跌下了神坛,走到了停产的地步,虽然只是国内停产,还有平行进口来扛起普拉多的大旗,但是终归是英雄迟暮。
但是普拉多仍然是一代人的梦想与追求,正如前不久找到匠神动力的以为四川车友,四川可以说是一个个建在山上的城市,多坡是一大特色,经常看到有人拍照俯瞰全城的时候,你以为他在顶层但是他却是在一层。
这也让这位四川车友在选车的时候着重的看的是越野车,动力充沛可以应付各种烂路,不惧连续的爬坡,普拉多在越野车圈的地位虽然已经不如以前,但还是首屈一指的存在。这位车友也是对其喜爱有加,外形霸气、可靠性还高,作为一款越野车动力也肯定不会很弱。于是果断提了一辆普拉多2700。
可是现实稍微有那么一点点的骨感。外形设计、可靠性等都没有问题,但是普拉多2700的动力也是有一些骨感的
后来联系到JSIM安装了一套机械增压器,安装完成后动力提升了40%,扭矩提升30%,将普拉多2700原本163匹的马力提升到了230匹,原本246牛米的扭矩提升到了318牛米。可以彻底发挥出普拉多2700的动力输出,不管是起步还是加速还是超车上坡,都不再是问题。动力充沛任何烂路都不足为惧。
安装师傅不到三个小时就安装完成了,期间车主也是问了一些关于油耗、后期保养的问题。趁着这个机会也给大家解答一下大家关心较多的问题。
油耗:根据众多安装的车主反馈,安装后的油耗基本没有变化,增加油耗和减少的都不在少数,变化量在正负一个油。主要还是看个人的驾驶习惯。
保养:由于这套机械增压套件各部分都是独立的系统,不会影响原车的保养,机械增压的保养只需要在五到六万公里更换一次润滑油即可。保养还是非常简便的。
安检:全国各地都有安装的车友,都是直接开车去安检,全部通过。
安全问题:机械增压器将增压压力控制在0.5bar,这个压力值是改装界公认的安全值。增加0.5bar的压力,给发动机留下了足够多的安全冗余,既最大限度的提升了普拉多2700的动力又保证了发动机不会受到任何形式的损坏。确保了发动机的寿命不会因此受到影响。安装了的一千多台也没有任何一辆车的发动机出现过问题。
安装:机械增压器的安装是汽车原装位的安装,根据汽车原有的螺丝孔位安装,整个过程没有破线、焊接、打孔等破坏性的操作。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拆下增压器,完美的回复原车。不会对车造成任何影响。
00:14...查看更多
各位善知识,你修般若行,应该不住内,不住外;内无身心,外无世界。但也不是顽空,不是说:“哦!我身心也没有,这世界也没有了。”这变成顽空了,也不是。就是不着住──内不着身心,外不着世界。你能内外不着,就能“去来自由”:来,到什么地方来?去,到什么地方去?来,可以说是回来,回来到什么地方呢?到你身心那儿了!去,到什么地方去了呢?到法界去了!可是虽然有来有去,你还不要着住来去,这叫自由;你若着住到来去呢?就不自由了。来不自由,去也不自由,就有所挂碍。你内外无着,就来去自由。
来去自由,可以说是你的心来去自由,也可以说你的性来去自由;也就是说生死自由了。生,我愿意活着我就活,这是自由;我愿意死我才死,这是自由。如果我不愿意活着,我就不活着。说:“那是自杀。”不是的!你坐在那儿,如入禅定,自己怎么样死法,自己知道。也不必说是:“服一点毒,我知道这一定就会死的。”这不需要服毒,你坐在那儿就走了。你说这不自由吗?要是不自由,你就走不了。因为自由,所以我愿意走,我就走;我愿意活着,我就活着;我愿意死,我随时都可以死。
三祖为什么手抓着树,就可以圆寂了?就可以得大涅槃呢?就因为他生死自由,来去自由
像道生法师,才好玩呢!一般人都反对他,说他讲经讲得不对,为什么你说阐提也有佛性?在《涅槃经》前边说,阐提无佛性。道生法师当时就讲:“我说阐提有佛性。”人家都反对他,说:“这个法师,简直发疯了,神经病!怎么讲经讲得这么样?经上都没有这么讲!”就骂他。谁都不和他讲话,赶快就走,就是默摈他。他就发愿说:“我讲的经要是合佛法、合佛心,将来我在法座上说着法,我就往生了。如果我讲得不合佛心,我这愿力不会满的。”
以后他给烂石头讲经,烂石头就乱点头,接受他讲经的道理。以后他又讲经,正在讲得非常奥妙的时候,哦!这个法师往生了!就在法座上往生了。你说好不好玩?所以这叫来去自由。本来这个来去自由,讲起来太多了,我因为没有那么多时间,讲个大大概概给你们听就得了!
恭录自《菩提本无树—经典开示选辑 (二)》
在修行佛法的时候,师兄会听到涅槃这两个字,那么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是指幻想的超脱生死的最高精神境界。后来也称佛逝世为涅槃,一般僧人逝世为圆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