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障的出处

"

『二障』就是指烦恼障与所知障,烦恼障在一般讲是指见惑与思惑。见惑是属於一种作意分别的迷惑,佛法里面常常讲的十种结使,所谓烦恼障碍了心性,心不能够得到自在解脱,於是结业在六道轮回里面受果报,这是所谓见解上的迷惑。思惑是思想,也就是错误的思想,是指任运的,任运就没有作意,也不必作意、也不必去分别,它自自然然会起来的,起什么思想?起贪瞋痴慢。贪瞋痴是比较粗,慢这个烦恼就是我慢,要来得细。

二障的出处_消除二障_二障指的是什么

二障的出处_消除二障_二障指的是什么

行门之障碍
行门之障碍


现代造作罪业可以说是很普遍,已经把这桩事情看做正常事了,所以司空见惯不以为意,而不知道果报之可怕,有几个学佛的,无论是出家或在家,真的是觉悟了?真的是回头了?佛在经上也说这很稀有、很少见,但是不能说没有,只是说相当的稀少,我们要自问是否为佛所说的少数人当中的一个?这是我们应当要觉悟到的,应当认真的去反省、去检点。

佛在世时,曾经有一些菩萨表现得很愚痴,没有智慧,造作许许多多的罪业,即使想修行,也是障碍重重,他们是否真是如此?在我们想像当中未必是真的,因为世尊当年出现于世时,许许多多的古佛与大菩萨再来,帮助佛弘法利生,示现为佛的比丘众、菩萨众,甚至于为佛的护法众,无论他们是顺行或逆行,都是故意装作的,为什么这样做呢?为了教化一切众生,这真的是大慈大悲。

没有他们的这些表现,有许多的法,佛就不说了,因为佛说法是应机而说,他们种种的示现都是代众生请法的。有的人是发问,这是言语请法;有的人是故意造作一些恶行,让佛看到了而来开导、教训,这是以身业来请法。除了口业、身业能启请外,还有意业也能启请,我们在大乘经上也常看到,弟子们起心动念,虽然没说出来,佛已经知道了,像《无量寿经》阿阇王子那一段,他们是念请,心里有此念头,还没有说出来,佛就说出他们过去生中的因缘。由此可知,身、语、意三业皆可请法。

所以我们明白了这点,经典上密行的比丘、菩萨,我们不能以轻慢心来看待,一定要晓得他是大慈大悲,代我们来请法,他所表的正是我们现在的意恶、口恶、行恶,若无他们的启请,就没有佛的开导,我们怎会知道自己犯了过失?怎么知道自己犯了严重的过失?

我们略举经上一个例子,这桩事情在讲习当中常讲,虽然常讲,往往也为大众所疏忽了,那就是随自己的高兴,随著自己的欢喜来骂人、诽谤人、侮辱人,而不晓得造这种罪业的果报之可怕。

佛在经上为我们说了一棒事情,说的是出家人,是佛陀在世时的出家人,不是末法时期。出家人以为自己多闻,常在佛的会下听佛讲经说法,听多了,于是仗著自己的多闻而生骄慢之心,即现代人所谓的‘值得骄傲啊’,佛在世时,他修持得很好,持戒清净,听经也多,就值得骄傲了。骄傲是烦恼,你看看他,不生智慧而生烦恼,这错了。

还有一类修行人,虽然没有骄慢之心,他修苦行,少欲知足,这很难得了,像后世住山、住茅蓬,修定的这些人,身心确实比一般人清净,但是他著相了,著相错了,《金刚经》上说得很好,‘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佛不承认此人是菩萨。我们想想,佛世尚且如是,何况末法时,五五百年之后啊。

世尊当年在世,可以说是一生都在讲经说法,说法四十九年,那时科技没有发明,佛在一处说法,远地的众生就没有机会来听,闻法的机缘非常难得,于是世尊就派遣他的弟子,这些弟子有出家的、也有在家的,都能讲经说法,于是被佛派至各地,代佛去弘法利生,也就是说这些人在佛陀会下,妤像已修学毕业了,他能讲,也懂得修行,修得也不错,就被派至各处去讲经说法。

佛的智慧圆满,福德也圆满,当然得一切大众的恭敬,学生里那就不一样了,被派出去的学生,大多数也都能得到听众的恭敬,信受奉行,但是也有少数不如意的,遭受人们轻视的,遭受人们诽谤的。

我们知道六道众生的烦恼习气很重,烦恼里的贪、嗔、痴、慢、嫉妒,这些都不必学的,是与生俱来的烦恼;看别人比自己优越,心里面就不服,于是就想方设法去破坏。现在是末法时期,这些事情比从前更多,随时随处,我们都能够遇到。

弘法是好事,但好事多磨,磨就是挫折,虽是一桩好事,但你会遭遇到许许多多的挫折。佛说当时有二位说法的比丘,是佛弟子,被派到外面弘法利生的。法师如果有德行、有辩才、有善巧,自然能得信众的欢喜,所以这二位法师法缘很殊胜,信众很多,当然供养也就多了。别的法师看到后,心里就难过了,嫉妒心生起来,想方设法去障碍他,于是就造谣生事,说他破戒,说他只会说,不能行,说他破了四重戒,这四重戒是杀、盗、淫、妄。

有人在挑拨,有人在造谣,有人在诽谤,有人在间离,教这些听众们对他产生怀疑,失去了信心,那法缘就逐渐逐渐减少了,听众都散掉了。这位嫉妒法师说法的人,他的目的都达到了,他做得很成功。

可是佛说了,由于造谣生事这个人他所造的恶业,他的果报是六百万年在阿鼻地狱,这六百万年是我们人间的时间,我们中国号称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五千年的历史,诸位想想,五千年都还不足一万年,他堕阿鼻地狱受罪的期限是六百万年。

六百万年后从阿鼻地狱出来了,他的罪并没有消完,重罪报完了,还有余罪,于是转到等活地狱,时间是四百万年;再生到黑绳地狱,时间是二百万年,然后再转到轻一点的烧热地狱,也是六百万年。这四个地狱的时间总共是一千八百万年。这是佛说的,佛在《金刚经》上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佛绝对不说一句假话。

我们想想,造这种罪业很容易,为什么有这么重的罪?这往往教我们想不通,好像罪报太重了,太过份了。其实诸位要是细读戒经就晓得,佛法里的结罪,没有人跟他结,不像世间有法律,有法官来判刑,佛法里没有,诸佛菩萨不作判官,不作法官的;佛法里也没像世间法律一样,有如何惩罚罪人的,佛菩萨是一片慈悲。

那为什么会有这些罪业呢?这个罪叫‘性罪’,真的是自作自受。地狱在那里?地狱是你自己的罪报变现出来的,不是有人去造一个地狱来让你受罪。佛菩萨不干这种事情,诸天鬼神也不干这种事情,阎罗王也不干这种事情。

朱镜宙老居士以前曾口述过,后来他写了一本书,好像是《八大人觉经讲记》,里面有记载,他的岳父章太炎先生,此人是民初的国学大师。他说他岳父在世时,曾经做过东岳的判官,东岳大帝是大鬼王,他的权势仅次于阎罗王,判官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地位很高。章太炎先生是学佛的,听说地里有炮烙的刑罚,炮烙即是将铁柱烧红后,教罪人去抱,他说这种刑罚太残酷了,建议东岳大帝可否废除此种刑罪

行门之障碍


东岳大帝也没说话,笑笑著就派了二个小鬼带他到刑场亲自去看,这二个小鬼就带他走了很远,指著一处说就在面前,而章太炎他却看不到,于是乎才恍然大悟,那刑罚不是人设立的,是他自性里变现出来的,与《地藏菩萨本愿经》里所说的完全相应。

经上讲地狱只有二种人能见到,一个是造作罪业去受刑的人,那是变现的;另外一种是菩萨到地狱里去救度众生。不是这二种人,地狱在面前,你也见不到,所以章太炎见不到。这才明了了不是残酷仁慈的问题,是罪性变现出来的果报。

正如同一个人,平日作恶多端,晚上则尽做恶梦,谁给他制造出来的呢?是他自性变现出来的,绝不是别人造一个恶梦去给他受,不是的,是自己变出来的。

罪是从何处结得这么重呢?佛告诉我们,他所造的罪业,对象不是这二位说法的法师,你诽谤这二个人,实在讲,不是很重的罪,罪是从什么地方去算呢?是从这一个地区,所有的这一切信众,他因为你的诽谤而不相信佛法了,不愿意再听佛法了,不愿意再依佛法修行了,你把这个地区的众生之善根断掉了,把这个地区的众生之法身慧命断掉了,那笔帐是从这里算的,这个罪就重了。

佛经上常说杀人生命事小,你杀了这个人,四十九天后,他去投胎又来了。一个人被杀,很容易得人身,因为被杀没有罪,只有杀人的人才有罪。我这生得人身,我因还有余福,我虽被人杀了,四十九天后投胎还能做人,来生还继续享福。所以杀人生命罪小,断人慧命罪就大了。

佛法不容易闻到,这个机缘太难得、太难得了,经上讲的‘人身难得,佛法难闻。’,闻佛法比得人身还要难,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一个人在一生当中闻到佛法,如果觉悟了,他这一生就做佛了。他成佛了,你想想看,他那个功德,诸佛如来都赞叹不尽,你今天把他这个缘断掉了,你这罪有多重?罪是由此来算的。

所以佛说造这种罪业要堕地狱一千八百万年,从地狱出来还有余报,地狱出来之后才得人身,佛讲五百世中生盲无目,也就是生下来眼睛就瞎了,要当五百世的瞎子。五百世之后,那个罪就愈来愈轻了,但是还常生在边地,佛法讲的边地就是文化水准很落后的地区,人愚痴,不能受到好的教育,贫穷下劣,常被别人诽谤、戏弄,被别人欺负,这都是过去生中所造的业报啊。

这个人以前也曾经出家过,也是修行人,就是因嫉妒障碍而造了如此重的罪,所以他有时也会一念觉醒想修行,虽然这念头暂起,但因业障重,很快地,这念头又消失了,这才知道难。

我们应当肯定,我们自己过去生中都曾经历过,佛不是说别人,正是说我们自己,我们今天得人身,闻佛法,应知道这当中是曾有多么长的时间,在受这些罪报啊。佛讲这些话,今天的人,有几个能接受呢?几个人能相信?

读佛经,听讲演,好像听神话故事一样,好像佛所讲的这些神话故事与自己毫不相关,那里晓得佛所讲的正是我们自己本人,佛说他们将来业障消灭时,将会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会见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会为你授记。这话是真的吗?真的,为什么的?我们曾经听过一句阿弥陀佛的名号,曾经看过阿弥陀佛的塑像、画像,阿赖耶识里已有阿弥陀佛的种子,正所谓‘一历耳根,永为道种’,道里在此地。(信息来源:中国佛教文化网)

编辑:纤尘


...查看更多
要相信别人,怀疑他人,是业障很重的表现
要相信别人,怀疑他人,是业障很重的表现 要相信别人,怀疑他人,是业障很重的表现

今天秘书长过来,讲了一句话,一定要相信别人,相信义工,相信每个人。我听了其实感触挺深的。相信别人真的是一种美德。观音寺经常遇到一些偷水果,很多来烧香的,看到水果被偷,就比较反感了。本来好心情就起了嗔恨心,毕竟是凡夫嘛。很早以前我经常抓到一些妇女偷水果。后来我就不抓了,为什么呢,因为那段时间内,因为抱着一种抓小偷的心理,看很多人都像小偷啊。我知道,罪过太大了,马上到菩萨面前忏悔,不看水果有没有被偷,也不要抱着一种抓小偷的心理。而且那些偷东西的,可能真的比较贫穷啊,所以菩萨就网开一面,让他们偷吧。后来看到每个人都能产生欢喜心了。

真的要相信别人,相信是一种美德,这个世界上。虽然世界上坏人也有好人也有,小偷也有,再说了,哪怕是小偷,他只是偷的习气太重了而已。这也是业障。他偷得习气是他的事情,但是如果因为我们一直抱着看坏人的心理,那就是我们的不对了。菩萨看一切人都是菩萨,菩萨的心理只有菩萨

要相信别人,怀疑他人,是业障很重的表现

。我们如果相信了别人,那么我们先获得了相信的加持力。


年轻人,一定不要对这个世界产生怀疑,产生绝望,这是很可怕的。人和人的相处,相信最重要的。是不是有些人不守信用呢,也是有的。比如我去网上购买商品时,买大量的货物,没有看到货,只看到图片前,我就跟厂家说了大概规格,然后就告诉他,我相信你能做的让我满意。有些客户打电话来问问题时,我还是告诉他,我相信你能给我挑选最好的。就这句话。根本不需要说太多。他们真的很认真的去做了,我也很满意。这就是信任的力量。比如说你想想看,一个做大企业的人,大事业的人,绝对不会去占小便宜,去占几千元的小便宜。如果对方做的很糟糕的,真的占了我们便宜,那也是业力了,就当做还债吧。少了几千元不会饿死,多了几千元也不会发达。这就是相信的力量。

佛教把怀疑列入为五毒之首,比贪嗔痴还可怕,贪嗔痴一转念可以成为戒定慧,但是怀疑了,就完了。信为道源功德母,增长一切诸善根啊。没有相信,是增长不了功德的。我们人常常没有安全感,经常怀疑这,怀疑那,这种人是最可怜的,最没有安全感。人是社会的动物,在一个社会中生活,最起码的就是相信,没有信任,难道把我们锁在笼子里?

所以,一定要记得。常常跟自己说,我相信每个人"相信你。"比如去普陀山前,我们要做事先准备,然后我就把所有的事情分配下去,告诉他们我相信你能做的很好,做到满意。结果真的很棒,比如说法华团的loglo妙意设计的,真的很棒,护膝是雅云买的,也是很相配的。比如说账目是小薇在管,小薇还常常把账目列的很清楚给我看,我说我才没有时间看,最好的总数告诉我就好了。真的啊。作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或者你将来要做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对下属,对别人的信任是最为重要的。只有信任,才能做好一件事情,至于能不能让你满意,那只能是对方的能力了。但是世界上的东西不要追求完美,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缺憾,留一些缺憾,才是最美的。

业障很重的人,疑心也是很重的。说实话,刚学佛时,我不相信西方极乐世界,不相信咒语有这么大的加持力啊。后来彻底的相信了。业障重,就是容易怀疑,容易不相信。这就是业障很重的表现啊。很多人业障一来了,原来觉得佛菩萨很灵很灵,障碍来了,就怀疑了。哦。好像佛菩萨也不灵哦。所以啊业障很重啊,为什么一些学佛的人,到了往生时,信心不够坚固,就很凄惨呢。因为业障来了,信心不够,念不了佛,佛菩萨加持不他,所以往生时就退失了对三宝的信心了。

所以,让我们多多的相信别人,这种信任,会给我们每天都保持很开心的心态。不要怀疑对方会这么样,个人有个人的因果。我们修行是修自己的心。

转自:福安观音寺 新浪博客


...查看更多
「南怀瑾」成佛有哪二障——圆觉经略说
「南怀瑾」成佛有哪二障——圆觉经略说

【善男子,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依二种障而现深浅。】

现在讲到学佛的基本,为什么一般人学佛得不到清净呢?因为都在贪欲中,连学佛的动机也是贪欲,想成佛是不是贪?这个贪可贪得大呢!学密宗想念个咒子马上成佛,是不是贪?学打坐求长寿健康,这是“寿者相”,也是贪。

很多人问我:老师啊!我打坐半年了,怎么没有反应?怎么没有消息?贪欲

「南怀瑾」成佛有哪二障——圆觉经略说

!贪欲!以有所求心修无为之道,此乃背道而驰,非学佛也。假如你能做到一无所求,这是世上第一等人,连佛也不求,你看这人伟大吧!释迦牟尼佛看到,大概马上拱手让位。


由于贪欲,发挥无明之性,显出了众生五种不同差别的种性,哪五种性呢?而这五种差别,乃因为两种障碍而有深浅程度不同,这些佛在后面有所解释。

【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碍正知见;二者事障,续诸生死。】

哪两种障呢?“一者理障,碍正知见”,知识越高,学佛往往越难,佛学的知识越多,成佛反而越有障碍。为什么呢?主观的成见多,本来脑海里很单纯,学了佛或是信了宗教以后,看别人都不对,唉呀!怎么不学佛?怎么不来信教?好像不学佛、不信教就是犯罪似的。然后,拿了一个宗教的尺度到处去衡量别人,批评这个人这里不对那里不对,比如什么学佛又不吃素,差劲啦!甚至把吃素叫作吃斋。

吃素是不吃荤,荤是葱、蒜、韭、芥末、兴渠五荤,这是五种刺激性的植物,并没有包括肉。但是为的意思并不是要你吃肉,请别搞错。不吃肉是不杀戒,为了培养慈悲心。至于斋呢?这是庄子提出来的“心斋”,“礼记”上有“斋戒沐浴”,心念清净恭敬叫作“斋”,一些人搞不清楚,就以有没有吃素来估计这个人有没有修行,忽略这个人的贪欲心如何?慈悲心如何?贪嗔痴慢心如何?于此,我恭劝大家,学佛修道要“严于律己,恕以责人”,对自己要求严格。

中国人讲道德,结果,往往都以道德标准去要求别人,而不是要求自己;其实道德是要恕以责人,别人有错要包容,尽量宽恕别人,原谅别人。

“二者事障,续诸生死”,事障又叫烦恼障,有事就有烦恼,心中烦恼多、贪欲多,所以打坐静不下来,功夫修不上路。事障也就是业力习气,它是一股力量牵引着你,让你在生死中轮转不已。

【云何五性?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断灭,名未成佛。】

什么是五性呢?善男子,假使理障与事障没有了结,就不能成佛。这段文字很简单,不再解释了。

...查看更多
净土法门法师:二障放下才能够入定
净土法门法师:二障放下才能够入定


佛法的教学,终极的目标,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门门都是求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所以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方法门径不一样没关係,那个原理是相同的,为什么?都是教你得定。知识分子用什么修定?用读诵修定,「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自见就开悟,这书上讲什么全明白。怎么明白的?自己明白的,不需要人教。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的表法,我们不能轻易疏忽,他用意很深。你看他十九岁离开家庭,放弃王位继承权,放弃宫廷裡荣华富贵的生活,他就修道去了、去求学去了。

在那个时候印度是宗教之国,印度是学术之国,学术特别是哲学。他十九岁出去参学,到叁十岁十二年,所有宗教学派他统统亲近过

净土法门法师:二障放下才能够入定

。这就说明好学多闻,知识分子的习气,他表演给我们看。十二年学得怎么样?不能解决问题。宇宙从哪裡来的,我从哪裡来的,万物从哪裡来,这都是大问题,不能解决,他放弃了,学了十二年,叁十岁放弃。我们就知道,十九岁放弃家庭是放下烦恼障,叁十岁放下所学,十二年所学统统放下,放下所知障,二障放下了。二障放下才能够入定,才能够修禅定,在禅定当中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个问题全解决了。



...查看更多
结语

二障指的是什么:一、烦恼障,谓昏烦之法,恼乱心神,不能显发妙明真性,是名烦恼障;二、所知障,所知障,亦名智障。谓执所证之法,障蔽智慧之性,是名所知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