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会佛教仪式之一。又作法事、佛事、斋会、法要。乃为讲说佛法及供佛施僧等所举行之集会。即聚集净食,庄严法物,供养诸佛菩萨,或设斋、施食、说法、赞叹佛德。印度古来即盛行此类集会,其种类名目甚多。一般较常举行之法会为光明灯会、报恩会、金刚禅坐会、妇女法座会、念佛会、消灾会、福寿会等。此类法会大多于农历初一、十五举行;其进行程序,先由僧众讽诵经典,信徒随众礼拜,再由有德师僧开示佛法,其后并于寺院中用斋。
这一句「总结以上德遵普贤之诸大菩萨」,德遵普贤这四个字重要,说明不是普通菩萨,德遵普贤这些大菩萨,华严会上的
前清慈云灌顶大师说,你所造的罪业,所有的经论、法门、忏仪统统都失效,你的罪业太重,没办法救你,最后还有一门,信愿持名,求生净土。造极重罪业,五逆十恶,你遇到这个法门,统统能得度。所以,这些大菩萨来给我们做证明,告诉我们这个法门的殊胜,真是无比殊胜。「为广宏普贤愿王故」,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才圆满《大方广佛华严》。如果没有净宗,《华严经》不圆满,华藏世界好,谁能去得了?只有从极乐世界再入华藏世界是轻而易举,是一条最近的道路,我们要知道。你要想亲近毘卢遮那如来,见到阿弥陀佛,就见到毘卢遮那。为什么?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毘卢遮那法身佛,所以你见到阿弥陀佛的法身,那就是毘卢遮那。这是第二个原因。
第三个,「为普度十方三世一切有情,往生净土究竟涅盘故」,这第三个理由。我们发愿,真正是普度十方三世一切有情众生,只有依靠《无量寿经》,依靠信愿持名求生净土这个法门,能满足这个大愿。这个大愿是四弘誓愿的第一愿,「众生无边誓愿度」,没有信愿往生,这一愿就落空,你凭什么度?遇到净宗,问题就解决,真正能得度。所以这些法身菩萨我们知道,一切诸佛如来示现在十法界,没有不讲净土三经一论,其他的经不一定讲,看众生的根性,完全是应机说法。但是净宗法门统摄一切根机,所以它是一切诸佛如来必定宣讲的一部经。
文章恭录—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119集2014/10/17
净空法师:仁王法会是什么?是全国总动员,推动佛陀教育,国王护持
教育很重要!真正走这个路子,佛菩萨就来。国家能护持,像中国古代帝王一样,遇到国家有灾难的时候,国王斋戒沐浴,礼请高僧大德讲经说法,开仁王法会。仁王法会是什么?是全国总动员,推动佛陀教育,国王护持。灾难怎么会不化除?肯定化除的。过去《仁王护国经》我讲过,那个经典讲得清清楚楚,就是遇到国家大灾难的时候怎么办?现在人以为什么?开个仁王法会,召请一百个出家人,每天把这个经念一遍。那不行,念有什么用?为什么阿弥陀佛不带著大家念经?讲经!他不是念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也不是教人念经,天天讲给大家听的,不是念的,念不管用。为什么?讲的时候叫一切众生都明白了,不但有情众生明白了,花草树木、山河大地也都明白了,这才大家能合作,把一切灾变就化解,消除了。所以这桩事情,说来说去是个教育问题。中国人的老祖宗很聪明,几千年前就喊著「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建立一个国家,领导全国的人民,什么最重要?教育最重要,教学为先。在一个家庭,家庭什么最重要?家庭教育最重要,家庭没有好好的家教,你家就不能出人才;你把儿女子孙教好了,你家世世代代人才辈出,就这个道理。《弟子规》是家教。每一个家庭把小孩都教好了,你说国家怎么不好?这个国家社会就好了。中国传统就著重於家庭教育,什么时候开始教小孩?怀孕就开始,叫胎教。小孩出生到三岁,这一千天,这一千天叫扎根教育,最重要。这一千天要是学好了,中国古谚语有所谓「三岁看八十」,三岁这一千天教好了,八十岁都不会改变,这人都不会变坏。
净空法师:大学哲学系里面开的佛学课程,方法上错了,这是大问题
今天许多大学哲学系里面开的佛学课程,他们能不能够得到真正高等哲学?我所看到的,他们得不到。为什么得不到?方法错误,他用世间方法,今天所讲的科学方法去研究心性的学问,他不得其门而入。世间方法用什么?思考,你就多想。而佛法不用思考,一想就错了,不能想,佛法教导我们离心意识,叫参究,不是研究。用心意识是研究,不用心意识叫参究,这就是佛法跟现在科学方法是两个路子,方法不一样。离心意识是什么?心,我们今天讲落印象,是阿赖耶,意是执著,识是分别,识是第六意识。也就是说,科学是用起心动念、分别执著,用这个心去探索;佛法用的是什么?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直觉的。这不一样!放下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无明,这个东西放下。放下分别、放下执著,这就叫离心意识,你不能用这个东西,那是虚妄的。妄只能够缘到妄,缘不到真;真可以缘到真,它也了解妄,真妄全了解。用心意识的时候,只了解妄,了解不了真,所以它就没办法解决问题,它能发现问题,不能解决问题。离心意识是用真心,他知道问题,他能解决问题。实在说,释迦牟尼佛知道,如果这个世界上的人都能离开心意识来修学,释迦牟尼佛就不到这个世间来了。为什么?你们都会了,我来干什么
净空法师:小孩都有圣贤的这个资格,这教坏了、教错了,把他教糊涂了,这谁负责任?
现在的教育,这种教育的方法也错了,错了就造孽、害人,你把这些小孩、小朋友全都害了。现在方法是什么?现在小孩从小就教他胡思乱想。为什么?教他学一大堆东西,样样都要学,上幼稚园就学好多东西,学乱了,学杂了,头脑一片杂乱无章,所以头脑里头全是知识没有智慧,你说他这一生活得多痛苦。跟中国古人不一样,中国古人从小就教你一样一样学,不准你学两样,他让你永远保持头脑的清醒,不受外头污染。所以从小先学什么?学规矩,要养成习惯,一个做人的规矩,从小就要学起。「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这有道理,不是没有道理,你细心去想,它有好处,好处太多了。小孩智慧没有开,辨别的能力没有,就教他守规矩,叫他背书。背书是什么,什么意思?戒定慧一次完成。这种训练他自己不知道,实在讲,他就在接受戒定慧的这个训练。规矩就是戒,一门就是定,他没有杂念、没有妄想,那就叫智慧,那叫根本智。到十三、四岁的时候,智慧渐渐开了,你看他戒定慧已经成就了。他慧在这个时候开发了,跟他什么?跟他讲解,跟他研究讨论,小时候所背的这些书籍,一样一样拿来讨论,智慧开了。
那我们就知道,中国从前的教育,这是吸收佛家的文化,佛教的文化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小孩在十二岁之前,著重培养什么?根本智。十二岁以后培养后得智。根本智是般若无知,后得智是无所不知。在中国世世代代出圣贤,教出来的。这些小孩都有圣贤的这个资格,这教坏了、教错了,把他教糊涂了,这谁负责任?这找谁负责任?有因果责任。我们学佛学什么?学智慧的眼睛。佛的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你才能把世间事、出世间的事,看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然后才有自受用,才有他受用,自他两利。
水陆法会的举行,就如佛教平常所说的,是为了“广度众生”。众生在那里?有在陆上行走的人类、动物等,有在水里游的鱼虾等,有在空中飞的鸟类等,有潜藏在土里的虫类等。所以,“水陆”是代表一切众生的意思。
在佛教里,把世界分成“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的众生以情爱为生命,从人间的众生以至动物、植物,都有情爱;色界的众生,没有肉体上的情爱,但精神上的情爱还是有的。再往上就是“无色界”,无色界的众生,肉体、精神上的欲望、情爱都没有了,进入到一个不思想、不执着、不计较,完全清净的境界。
水陆法会最主要是和三界之内、法界一切众生结缘。那么结缘之广,可以用一个譬喻来说,现在世界各国都经常召开国际会议,少者,十个、二十个国家的代表出席;多者,五十个、一百个国家的代表参与,但是参加水陆法会,则不仅仅是一场“国际大会”而已,而是一场“法界大会”
“法界”是什么?在佛教讲“十法界”,也就是所谓“四圣六凡”。“四圣”即四种圣人的境界,有佛、菩萨、缘觉、声闻;“六凡”则是指还在六道轮回里的众生,有天、人、阿修罗、地狱、畜生、饿鬼。
换句话说,水陆法会是一场无遮大会,没有设门坎、围墙,具有广大、无边、平等的意义,不分别你大我小、你富我穷、你强我弱,大家通通都可以参加,彼此建立友谊,互相来往帮助。
与一般聚会不同的,水陆法会不光是请十种有情众生到场喝茶、吃饭,给予物质上的供养而已,主要的,我们还要诵经、论道,谈做人处事、谈慈悲广大、谈智慧方便。所以一场法会下来,必然是生亡两利、自度度他,大家都能法喜充满。
教遵天台行归净土
星云法师
水陆法会的举行,就如佛教平常所说的,是为了“广度众生”。众生在那里?有在陆上行走的人类、动物等,有在水里游的鱼虾等,有在空中飞的鸟类等,有潜藏在土里的虫类等。所以,“水陆”是代表一切众生的意思。
在佛教里,把世界分成“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的众生以情爱为生命,从人间的众生以至动物、植物,都有情爱;色界的众生,没有肉体上的情爱,但精神上的情爱还是有的。再往上就是“无色界”,无色界的众生,肉体、精神上的欲望、情爱都没有了,进入到一个不思想、不执着、不计较,完全清净的境界。
水陆法会最主要是和三界之内、法界一切众生结缘。那么结缘之广,可以用一个譬喻来说,现在世界各国都经常召开国际会议,少者,十个、二十个国家的代表出席;多者,五十个、一百个国家的代表参与,但是参加水陆法会,则不仅仅是一场“国际大会”而已,而是一场“法界大会”。
“法界”是什么
换句话说,水陆法会是一场无遮大会,没有设门坎、围墙,具有广大、无边、平等的意义,不分别你大我小、你富我穷、你强我弱,大家通通都可以参加,彼此建立友谊,互相来往帮助。
与一般聚会不同的,水陆法会不光是请十种有情众生到场喝茶、吃饭,给予物质上的供养而已,主要的,我们还要诵经、论道,谈做人处事、谈慈悲广大、谈智慧方便。所以一场法会下来,必然是生亡两利、自度度他,大家都能法喜充满。
法会是什么?其实就是一种仪式,而且没种法会的形式是不一样的,比如有超度法会,一般是给死去人超度的等等,当然还有其它的法会,都是可以简单的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