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名,指皈依佛教或者信奉道教者所特取的名字。佛教称法号,戒名,或法讳,道教称道号或尊号。即出家众于剃度仪式或入观仪式举行过后,或在家众于归依三宝、或投入三清门下时还有受戒时,或生前未归依、受戒的在家人殁后于葬仪时,由禅师或者道长授予的名号。在印度,四姓出家,剃发着三衣,皆为释子、沙门。然仍沿用其俗名,如舍利弗、目犍连等人,并没有特别使用法名。
问:“反正都是行持善法,皈依不过是个仪式而已,只要心中有佛就可以了。”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在行持善法方面,皈依与不皈依有什么差别?
答:这种观点不正确。阿底峡尊者曾说:“内外道以皈依别。”如果你没有正式的皈依,则不能称为内道的佛教徒。世间上结婚、当总统尚且要在对境面前发誓,所以仪式非常重要,有了皈依的仪式以后,自相续中才有皈依的戒体。
从功德、意识、心里约束等各方面来讲,皈依与不皈依完全不同。皈依以后念诵咒语、行持善法的功德相当大,而且也能与日俱增;没有皈依的话,即使也在行持善法,但功德并不是那么大。因此,对于想解脱轮回的人而言,首先一定要皈依。
问:上师为皈依弟子所取之法号,不知有何功德?
诺那活佛答:法名功德很大,如果汝们为恶,死后到阴间去,阎王问汝什么名字,汝答以法名,阎王知汝是佛弟子,就不敢管,便将汝灵魂送交地藏王菩萨,所以各人要将法名记住。
上师:法名,意味着身份的改变。无始以来,凡夫以我执为核心,惑业为基础,辗转轮回,生死相续。皈依三宝,是与原有生命状态的彻底决裂,从而奠定以三宝为中心的全新人生里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佛子的年龄应从皈依那天开始计算。因为在经历这番重生之后,我们才开始自觉而有意义的人生。法名虽然只是一个代号,但其中往往蕴涵着表法深意,象征着佛法的种种修行实践,以此不断策励弟子:作为解脱道和菩提道的行者,应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勇往直前地奔向彼岸。同时也是为了提醒学人:过去种种已如昨日死,在新的修行征途中,切莫为往昔习气羁绊,重蹈覆辙,弃明投暗。
问:为什麼皈依之后要有一个法名?法名是要来做什麼的?
演慈答:信众皈依时,法师会给予一个法名,是象徵皈依者在学佛路上一个新的开始,皈依后,行为以佛法为导向,改恶向善,犹如一个新生命,朝正确觉悟的人生大道迈进,故给予一个与佛法有相关的名字,就如新生命诞生时父母给予名字一样。法名也可以说是在改恶向善的正途上一个认同与肯定。
佛陀也曾说过,只要有人皈依三宝,便有四王天派遣三十六位善神,随身护持(前提是守护皈依处,即皈依戒),并且希望受了三皈以后的弟子,将此三十六位善神的名字写下来,随身携带,便可辟除邪恶,出入无畏。现在不妨将此三十六位善神的名字,照抄如下,以备行者应用:
1.弥栗头不罗婆(善光),主疾病。
2.弥栗头婆呵娑(善明),主头痛。
3.弥栗头婆逻波(善力),主寒热。
4.弥栗头抗陀罗(善月),主腹满。
5.弥栗头陀利奢(善见),主痈肿。
6.弥栗头阿娄呵(善供),主颠狂。
7.弥栗头伽婆帝(善舍),主愚痴。
8.弥栗头悉坻哆(善寂),主瞋恚。
9.弥栗头菩提萨(善觉),主淫欲。
10.弥栗头提波罗(善天),主邪鬼。
11.弥栗头呵裟帝(善住),主伤亡。
12.弥栗头不若罗(善福),主冢墓。
13.弥栗头苾阇伽(善术),主四方。
14.弥栗头伽隶裟(善帝),主怨家。
15.弥栗头罗阇遮(善主),主偷盗。
16.弥栗头修干陀(善香),主债主。
17.弥栗头檀那波(善施),主劫贼
18.弥栗头支多那(善意),主疫毒。
19.弥栗头罗婆那(善吉),主五瘟。
20.弥栗头婆驮(善山),主蜚尸。
21.弥栗头三摩驮(善调),主注连。
22.弥栗头戾禘驮(善备),主注复。
23.弥栗头波利陀(善敬),主相引。
24.弥栗头波利那(善净),主恶党。
25.弥栗头虔伽地(善品),主蛊毒。
26.弥栗头毗梨驼(善结),主恐怖。
27.弥栗头支陀那(善寿),主厄难。
28.弥栗头伽林摩(善逝),主产乳。
29.弥栗头阿留伽(善愿),主县官。
30.弥栗头阇利陀(善固),主口舌。
31.弥栗头阿伽驮(善照),主忧恼。
32.弥栗头阿诃婆(善生),主不安。
33.弥栗头娑和逻(善至),主百怪。
34.弥栗头波利那(善藏),主嫉妒。
35.弥栗头固陀那(善音),主咒咀。
36.弥栗头韦驮罗(善妙),主厌祷。
上面所抄的三十六位善神,出于《灌顶三皈五戒带佩护身咒经》,该经说,凡是受了三皈的人,就有四王天王派遣他们来为之护持,同时,此三十六位神王,各个还有万亿恒河沙数的鬼神,为其眷属,轮番护持受了三皈的人。如能书写神王名字,带在身上,那是最好。其中第二十四及第三十四的两音译名字相同,唯其意译不同。当无妨碍。
不过,我们应当知道:皈依三宝,虽可求得现生的平安与快乐,皈依三宝的最终目的,乃在回到三宝的怀抱,并使自己也成为三宝——皆可以成佛,切不要自暴自弃。
皈依不是领个证,法名不是换个名
真正的皈依就是要发自内心地去下决心才叫作皈依;然后法名也是这样子
我都给许许多多人传过皈依戒,但是一个证件都没有发过。如果大家需要的话,我们可以到其他的寺庙去办这个证,都可以。其实有也可以的,有些时候还是可以免这个门票的,也是可以的。这有没有都没关系,这是一个。
另外一个就是法名。法名就是进入佛门以后就换一个名字。但是这个法名,出家了以后就是要换这个名字。为什么要换这个名字呢? 出了家的时候就是两个东西要换掉的,是什么呢?名字,然后衣服。
名字和衣服为什么要换呢?主要的是他的观念要换,观念;就是原来的这种世俗的观念要换掉。就是为了换掉他的这个世俗的观念,所以把他的名字和这个衣服都换掉了。如果世俗的这个观念没有换,还是觉得这个金钱、权力是最有用、最有价值,这种观念还在的话,那么这个衣服换了没有用的;名字换了也是没有用的,都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把衣服换了,然后把名字换了,这实际上就是为了方便换掉这个世俗的观念。用现代的话来讲,把这个系统要更换,把这个整个系统要更换一下。对对对,就是这个原因。
...查看更多真正的皈依就是要发自内心地去下决心才叫作皈依;然后法名也是这样子。这个法名有没有都没有关系的;所以我们皈依的时候,从来都不发这个证件。
我都给许许多多人传过皈依戒,但是一个证件都没有发过。如果大家需要的话,我们可以到其他的寺庙去办这个证,都可以。其实有也可以的,有些时候还是可以免这个门票的,也是可以的。这有没有都没关系,这是一个。
另外一个就是法名。法名就是进入佛门以后就换一个名字。但是这个法名,出家了以后就是要换这个名字
皈依重在内心观念的转换(资料图)
名字和衣服为什么要换呢?主要的是他的观念要换,观念;就是原来的这种世俗的观念要换掉。就是为了换掉他的这个世俗的观念,所以把他的名字和这个衣服都换掉了。如果世俗的这个观念没有换,还是觉得这个金钱、权力是最有用、最有价值,这种观念还在的话,那么这个衣服换了没有用的;名字换了也是没有用的,都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把衣服换了,然后把名字换了,这实际上就是为了方便换掉这个世俗的观念。用现代的话来讲,把这个系统要更换,把这个整个系统要更换一下。对对对,就是这个原因。
...查看更多释迦道场——南阳淅川兴国寺 释妙觉上人
皈依就是皈复自性的行为
严格来讲,皈依其实就是一个皈复自性的行为,就是要通过学佛把握好正确的思维观念来调整自我、完善自我、修正自我、提升自我。原来皈依不是一种嬉戏,不是到哪个庙里去,跪到哪个师父面前求个法名,在皈依证上写了个名字就叫皈依。那个不算真正的皈依,那个叫皈依的形式,就像演了一场皈依的戏一样,没有明白的盲目跟从只能形同人间嬉戏。能够下定决心依止佛法,决心依佛教诫正修恒持,永不退转至达解脱的才叫“密皈依”。
我们皈依之后有了一个皈依证,有了皈依证就会更加明确地提醒我们要真实学佛、要修学佛法、要行持善法、要依止清净梵行的修行者,做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我们皈依的目的本来就是这样。我们不是只为拿了一个皈依证,对外说自己是个佛教徒,现实生活中却一天到晚说一些与佛陀的教育无关的似是而非的话题,让我们的亲人朋友产生诧异,出现徒增烦恼的感觉。我们不能这样做呀!作为一个佛教徒更加不能够任由自己的错误观念去抱怨国家、社会、政府和我们所在的单位、组织。我们更多的时候要思维一下:我们是不是可以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家庭当中、在单位当中、在社会当中,方方面面是否能够做得更为出色?是否能够通过自身的修养来提升和完善,为国家、社会、单位、家庭,亲人和朋友做出更大的贡献,多做奉献?这才是作为一个佛弟子对皈依应该持有的认识高度。
所以说,佛门之中无论是僧是俗我们都应当明白:不要犯糊涂,要在观自在之时常常保持清醒的心智。因此我再三告诫大家:我们作为一个佛教徒,一定要彻彻底底地贯彻上报四重恩——报国土恩、父母恩、师长恩和众生恩。当我们真正摆脱了贪嗔痴三毒束缚的时候,当我们真正有了修行经验的时候,我们就正在跟愚痴颠倒的过往断然决裂,我们尽可能要做一个清醒智慧的人。为此我们要好好学习佛法,应用佛法于生活当中,在践行佛法的同时,要更好更有力地利益我们的家庭、朋友、单位,也尽可能地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国家和社会奉献我们应有的力量,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千万不要想着皈依就是为了拿一个皈依证,得三宝及佛菩萨加持,以后好有点福报来占国家、社会和大众的便宜,到哪里有寺院的地方可以不用买票。这样的想法和做法只会断送我们修行解脱的善根器,不会有任何的好处。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皈依的目的是什么,皈依修学利于开悟解脱。
如果我们能够明白皈依的真实义谛,而后在用实际行动来展现佛法的时候,是不是可以让我们的朋友和亲人感到更加的舒适和安心?他们也会因为我们良性的人生表现,而对佛教产生真实无伪的信心,并可能由此而学佛,你与他们的亲人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等各种关系也将由此会变得更加融洽。这皈依修学佛法,是不是一种利他的行为呀
明白了这一些,我们就会知道:在皈依的过程中,我们听到有关皈依的讲解多么重要!我们通过师父所讲的话语和措词里面,我们也会认识到自身的诸多问题,感受到了皈依三宝的庄严神圣,其实我们的身心正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我们的耳根就在刹那之间变得异常的清楚。过去迷茫的时日里,我们总是盲目地有所选择,凡是自己喜欢听的就愿意听几句,不喜欢听的就往往充耳不闻。但是就在我们听受皈依这个法门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开始发现了一个问题:我们的耳根尚且完好。因为只要是有益于我们修正的这些善巧言语,或者智慧措词,都会通过耳根的摄受,对我们的身心产生决定的碰撞。我们更加明晰地发现:在接受教化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印证、自我梳理的过程。的确如此,无论在决定皈依的念头生起的刹那,还是坚定信念决心皈依的当下,我们的耳根便已开始产生了决定相应的觉受作用,身心皈复也正是利于我们成就和训练耳根圆通的优胜方法。
...查看更多法名和法号的区别有很多,比如说是适用对象不同:法名通用于出家人和在家人,而法号一般情况下则只有出家人才有;当然除了这个,还有很多的区别,师兄可以在修行过程中,慢慢的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