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指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意为义成就者(旧译义成),姓乔达摩,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贤人。其他称号有觉者、世尊、释尊等。相传佛祖是古印度吠陀时期著名的王族懿师摩王(义鸠王),即汉译甘蔗王的后裔,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属刹帝利种姓。佛祖的父亲,是迦毗罗卫的国王,名首图驮那,汉译净饭王。母亲名摩耶。是与迦毗罗卫场城隔河相对的天臂城善觉王的长女。根据当时的风俗,摩耶夫人回母家分娩,途经蓝毗尼花园,即今尼泊尔南部波陀利耶村的罗美德寺院处,生下了佛祖。
本号昨天发布的文章《王子弑父篡权,佛陀驻世的正法时期也有宫廷政变》,概述了王后对儿子杀父篡权伤心绝望,佛陀为她讲说西方极乐世界,也就是《观无量寿佛经》的由来。今天,我们继续看这出悲剧中一系列人物的因果因缘。
韦提希王后向佛陀哭诉时,提到一个人,提婆达多,是整个王子弑父篡权事件的始作俑者。
提婆达多,是梵语音译了,汉语是天授、天赐的意思,他出身于王族,是佛陀出家前的堂弟(也有说是内弟,他的姐姐亚寿塔拉是悉达多王子的妻子,当年净饭王为阻止儿子乔达摩悉达多出家,在他16岁的年纪就为他娶了妻)。悉达多王子觉悟成佛后的次年,首次回到释迦国探亲,当时还是小孩子的提婆达多,和其他王族兄弟一起追随佛陀出家。
他敬仰佛陀的庄严宝相和无上威仪,心下十分地羡慕嫉妒恨,就发奋图强,精进禅修
在第一个雨季到来,结夏安居期间,一同出家的其他兄弟各有证果,而他没有证得任何圣道。只得了凡夫都可以获得的五神通:神变通或如意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和天眼通。
三十多年后,提婆达多已成为大长老,但还没有更大的成就,内心焦急压力大,从小对佛陀的羡慕嫉妒恨却有增无减。一个坏念头油然而生:杀死佛陀,取而代之!
第一步必须先断除佛陀的外围隔离带。
佛陀的俗家弟子中,有大量的国王富商,他们可调配的资源在佛陀的外围形成了庞大的保护网。其中最铁杆的粉丝就摩揭陀国王频婆沙罗王,他是佛陀最得力的在家弟子和虔敬护持者。所以,要行刺佛陀,必须除掉这个最大障碍和心腹之患。靠谁呢?他的目光锁定了王储未生怨王子,这个心狠手辣的王子如果能取代乃父,必将成为时下最强的一国领袖。
于是,一场“借刀杀人”和“釜底抽薪”的宫庭政变,就在提婆达多这个阴谋家和野心家的策划和导演之下,上演了。他来到王宫,教唆未生怨王子杀父后登基,而他则杀死世尊后做佛陀!未生怨王子——频婆沙罗国王;提婆达多长者——世尊佛陀!
至于他是怎么三言两语就说服王子的,王子又是怎么被他轻易拿下的?读者诸君肯定狐疑。那么请你试想一下,有没有那种情况,你稀里糊涂地就决策做了一件事,毫无常理逻辑和情感可言,反正当时就做了,即便过后反悔懊恼也没用?那么我告诉你,这就叫业力!任何众生都是被业力驱使的,你的起心动念和一言一行都是业力牵引。
未生怨王子成功地实施了杀业,也成功地登基成为国王。但他的终极目标只是提婆达多的阶段目标。提婆达多见到心头大患被除,又要求他派人刺杀佛陀。未生怨王索性唤来杀手,要他们直接听命提婆达多行事。
提婆达多先指派一个身材魁梧的杀手:兄弟,去,你杀死目标之后从A条道路逃跑。
当这人离开后,他又叫另外两个人下令:你们看到有人从A条道路过来时,杀死他之后从B条道路逃走。
等那俩人走了之后,他又命令另外四个人:当你们看到有俩人从B条道路过来时,杀死他们之后从C条道跑。
之后,他又命令另外八个人和十六个人,以此方法杀人灭口,毁灭证据。
可是,这些杀手见到目标是佛陀,不仅下不了手,而且都放下屠刀,听闻佛陀讲法后,皈依成了佛弟子,并且都证得了入流果。
提婆达多的阴谋败露,索性铤而走险亲自动手。有一天,佛陀在山阴处经行,他爬上鹫峰山顶,企图推大石头砸死佛陀。然而,大石头滚到半山腰被两块岩石卡住。但还是弹起一块碎石翻下,把佛陀的脚砸破流血了。
佛陀抬头,望着山顶上的提婆达多说:愚人,你自作孽啊!你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是在以恶心、杀心,出如来之血啊!
读过《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同学都知道,“出佛身血”是要下无间地狱的。
提婆达多当然也知道自己犯了无间大罪,众人劝他到佛陀面前请罪。在压力之下他口头答应,可去之前又在手指甲缝里嵌入毒药,想寻机划伤佛陀的脚,你知道那时候印度人都是赤着脚的。
结果呢,当他跪拜要亲吻佛足时,还没把手伸过去,佛的脚就化为水晶,反而把提婆达多的手指甲折断了。众目睽睽之下,他真是深感无地自容。只好厚着脸皮说:世尊,您不是说皈依佛陀就不会生恶趣(坏的去处)吗?我已经皈依您了,如果仍生在恶趣,那就说明您的授记都是谎言。
话音刚落,他全身就燃烧起来。
他痛苦地向佛陀身旁的阿难求救。阿难知道这是佛陀在发神通,而不是邪恶。于是就高声喊道:快点皈依佛陀,至诚皈依佛陀!
生死交关时刻,想到苦海无边的无间地狱,提婆达多终于悔恨自己的执着,自心里喊出了“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但是,也仅仅喊出“南无”俩字就烧死了,立刻陷入地狱里。南无(音拿磨)是顶礼的意思。因为临终一善念闪现,佛陀为他授记辟支佛果位。
按照佛经记载,提婆达多顽强着呢,不会那么轻易被佛陀降服感化,毕竟羡慕嫉妒恨了几十年,年深月久岂可一日冰释。所以,他还有两个回合要斗,比如派大象冲向佛陀,比如用礌石去炸佛陀,仿佛他不知道佛陀是有神通的一样。以他的手段估计连目犍连都打不过。利令智昏,大概就是他这种状态。
后来,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来到地狱道,将此授记传达给了正在受苦的提婆达多。使其能安心服役,以甘之如饴的心态消业。佛说提婆达多将在地狱度过一劫之久。我们说过,一大劫为二十中劫。按人道的时间至少要几十亿年吧,而佛灭度至今也才2500年。现在提婆达多应该还在地狱。
但是,佛陀也预言了提婆达多的后世:历经一大劫后往生成为四王天,再转生为他化自在天,成为与佛法作对的魔王,再转世他将得到人身,修成辟支佛,名曰南无。
吕航原创篇幅所限,未生怨王的前世今生和未来结局,安排在下一篇发布。
未完待续
...查看更多今天农历四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诞辰2562周年纪念日。营口楞严寺举行浴佛节祈福大法会,四方信众纷纷前来浴佛祈福,保佑平安
(李 凯)
...查看更多《是心做佛祖》
一句阿弥陀佛
一部弥陀经
一生定成就
成佛度众生
念念念弥陀
念念求往生
念念念极乐
念念得一心
愿愿念弥陀
弥陀即自性
愿愿念极乐
极乐在自心
自性即弥陀
唯心生净土
是心就是佛
是心做佛祖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是心做佛祖》,出自耀一法师佛乐专辑《再颂吉祥》。
释耀一,字来了,女,出生于1968年,祖籍四川成都,汉族,学历为研究生。耀一法师出家前是一位颇有成就的表演艺术家。因为善要福德因缘具足,听闻佛法,即立出世之志
《佛祖释迦牟尼》新疆和田青玉!原石重65吨,功成后净重39.9吨,90位资深玉雕匠人!沐心敬制!历时8年!佛主点化,梦境成真!佛主慈航!护佑善缘施主 平安祥和!大愿功成!!!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妙法莲华经》中记载: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
释迦牟尼佛诞生于三千年前的古印度,佛陀降生前为一生补处菩萨,住兜率天内院,以因缘成熟,而降生于迦毗罗卫国,以国王净饭王为父。王后摩诃摩耶为母,经典记载佛陀化乘六牙白象,象口含白色莲花,从摩耶夫人的左肋入胎,住胎十月,根据当时的风俗,摩耶夫人回娘家分娩,途经兰毗尼园,于无忧树下诞下太子悉达多。据记载太子自摩耶夫人右肋而出,下地能走,周行7步,步步生莲,乃遍观四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这时有二条龙,一吐温水,一吐凉水,给他洗浴。此日即为浴佛日。
摩耶夫人在太子出生后七天去世,由姨母摩诃波闍波提夫人(即后来的大爱道比丘尼)养育成人。太子天资聪颖,从小通达五明、四吠陀(古印度传统思想),并且相貌英伟,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无人能及。17岁时,娶表妹耶输陀罗为妃,生下儿子罗睺罗。虽然太子的贵族生活优裕而舒适的,但因观察到社会贫富悬殊,四姓阶级的不平等,又有众生之间的弱肉强食,尤其有感于生老病死的逼迫,人生的无常,于是生起出家求解脱的志愿与悲心。终于在十九岁那年的二月初八,夜出宫门,出家修道。
净饭王得知太子出家的消息,甚为悲伤,经派人劝说无效,便在亲族中选派了阿若憍陈如、阿说示、跋提、十力迦叶、摩诃男拘利等五人伴随他。出家后,太子先到跋伽仙人的苦行林,又来到摩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尔后又寻访隐栖于王舍城附近山林的数论派信奉者修习禅定。然而都未能真正得到解脱。于是他又来到伽阇山苦行林,在尼连禅河边静坐思维,实行苦行。经过6年,形体枯瘦,仍未见道。后来体会到真正的修行是离开苦乐二边的中道修行,于是舍弃无谓的苦行,走过尼连禅河,接受牧女乳糜之供,恢复了健康后。来到伽耶山菩提树下,以吉祥草敷设金刚座,东向端身正坐,发誓:“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他在树下静坐49天,克服了内外的种种“魔障”。彻见自己本来面目,止息一切妄想无明,终于在十二月初八日,夜睹明星,正观缘起法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世人尊称他为“佛陀”(意为觉者),圣号“释迦牟尼”,时年35岁。释迦牟尼成道时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指出一切众生皆具佛性。(昔禅宗五祖为六祖讲《金刚经》,当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六祖顿悟,即而说道“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释迦牟尼佛成无上正等正觉后,为令众生入佛知见,以无量的善巧和方便开始了49年的说法(详见一乘三乘)。
在49年的弘化生涯中,最初佛陀直畅本怀,宣演《华严经》二十一日,后因观机逗教,又说《阿含经》十二年,《方等经》八年,《般若经》二十二年,《法华经》和《涅盘经》共八年,这是大会的宣讲,而对于个人特别的教化,不知说过无量数次。佛陀应才施教,点化迷萌,感化无量数人求皈受戒,改恶修善,得大解脱,乃至了悟无上菩提。 佛陀的弘化是以慈摄众,以法领众,以智教众,以法养众。
在49年的弘化生涯中,最初佛陀直畅本怀,宣演《华严经》二十一日,后因观机逗教,又说《阿含经》十二年,《方等经》八年,《般若经》二十二年,《法华经》和《涅盘经》共八年,这是大会的宣讲,而对于个人特别的教化,不知说过无量数次。佛陀应才施教,点化迷萌,感化无量数人求皈受戒,改恶修善,得大解脱,乃至了悟无上菩提。 佛陀的弘化是以慈摄众,以法领众,以智教众,以法养众。
艺视中国 原创视频 矩阵式全网传播
观看更多视频点击
...查看更多佛祖生日旧说是阴历四月初八日,新说是阳历的五月月圆日,但是一直有很大的争议,不过不管佛祖生日是什么时候,平时的时候也是要保持恭敬心去拜佛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