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僧的功德利益

"

供养僧是有殊胜功德,学佛人日日行善,日日精进佛法,不如虔诚供养僧众;同时供僧要供养僧伽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即饮食、衣服、卧具(包括房舍)、医药四事供养;还有供养与布施一样都是积累资粮的殊胜法门。供养的对境一般指佛法僧三宝、金刚上师以及父母等。以清净的发心尽己所能普作供养,则对境越殊胜,功德越大。有些懂因果明事理的大人物,比如梁武帝、阿育王、给孤独施主等,他们常喜供养三宝,兴建寺院佛塔。此等大人物的地位、财、权,皆是往昔行布施供养等善法所感得的果报。

供僧的功德利益_供僧回向_供僧是什么_供僧供什么比较好

供僧的功德利益_供僧回向_供僧是什么_供僧供什么比较好

供僧需要注意什么
供僧需要注意什么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在修行佛法,而且在修行的过程中,很多的人也会供养佛菩萨,其中供僧就是其中的一种,那么有些人就想要知道供僧有功德吗?具体的功德有什么呢?下面我们就去简单的了解吧!

僧宝是一切世间供养、布施、修福的无上福田

供僧就是一种清净的供养,让众生当下远离烦恼,除心束缚,得清净心。发心设斋供众成就道场,不仅能广结善缘、减轻业障,长养布施喜舍之心,更为当来深植出世的菩提善因。

出家众仰仗修行,进德修业;在家信众以供僧功德,福慧增长。也由于信徒布施道粮,供养有道、有学的出家人,让他们没有物资的缺乏,而能积极弘法利生,将佛法遍布世间,居士于此因缘供僧,可谓护法护教的菩萨行。

僧具有五种净德,于三宝中称为僧宝

(一)发心离俗 :出家之人发勇猛心,脱离凡俗,修习佛菩提,而为世间之福田。

(二)毁坏形好 :出家之人剃除须发,毁坏相好,除去世俗尘衣而着如来之法服,具佛威仪而为世间之福田。

(三)永割亲爱 :出家之人割舍父母亲爱之情,而一心精勤修道,以报父母生成之德,兼能为世间之福田。

(四)委弃身命 :出家之人委弃身命而无所顾惜,惟一心求证佛道,兼能为世间之福田

供僧需要注意什么


(五)志求大乘 :出家之人常怀济物之心,专志勤求大乘之法,以度脱一切有情,为世间之福田。

佛经中说供僧功德

《赞僧功德经》云:「僧如大地,能长养一切善法功德。又云:「殊胜妙宝大德僧,长养众生功德种,能与人天胜果者,无过佛法僧三宝。」

《盂兰盆经》云:若能以饭食、卧具、医药供养十方僧众,藉此十方僧众清净共修,功德回向之力,能使供养者,往昔七世父母、六亲眷属得远离三恶道,现世父母及其本人,长寿无病无恼,衣食自然具足,身心安乐。

《增一阿含经》卷一云:能施众僧者,获福不可预计。

《佛说布施经》云:供养三宝可得五种利益:

1.身相庄严。仪表端正,容颜暐丽,人人见之欢见。

2.气力增盛。气力盖世,精神满足,承事十方诸佛,无有疲劳。

3.寿命延长。生天人间,寿命久长,康健无恼,命终之时,自然受生,不被病苦所缠。

4.快乐安稳。 事事安乐,不逢灾逆,心想事成,无有困厄。

5.成就辩才。音声清雅,容动三千大千世界;口常说清净妙法,通达无碍,闻者无不信受而行。

供僧功德殊胜不可思议

昔日佛陀赞叹目犍连尊者:"以后的佛弟子,如果要行孝道就应该在七月十五日供僧,并以供僧功德回向给过往的亲人,这功德不只可以救度这一世的父母,甚至也可以救度七世的父母。"

唐道律师,持戒严谨,感天人送食。有一天律师问天神:"人间作何功德最大?"天神敬答:"斋僧功德最大!"

近代禅门宗师虚云老和尚亦云:"佛、法二宝,赖僧宝扶持,若无僧宝,佛法二宝无人流布,善根无处培植,因此斋僧功德最大。"

为了我们能够更好的去体会佛法中的含义,师兄在修行的时候,一定要多多的念诵和体会,这样我们对佛法的体会和感悟才会更加的好,而且对我们的开悟帮助也是非常的大。

...查看更多
供僧法会—浙江华严文化节之国际供佛斋僧大法会举行
供僧法会—浙江华严文化节之国际供佛斋僧大法会举行

??

佛教在线浙江讯 今喜逢盛世,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浙江崇仁寺迎来2017第二届浙江(国际)华严文化节,文化节期间举行国际全山斋法会,设斋供养诸大菩萨、贤圣僧

供僧法会—浙江华严文化节之国际供佛斋僧大法会举行

。佛说布施经云:若以上妙乐饮食供养三宝,得五种利益:身相端严,气力增盛,寿命延长,快乐安稳,成就辩才。智行双运,慈孝天下,2017年11月12日上午,浙江丽水崇仁寺国际供佛斋僧大法会如期举行。


出席此次全山斋的国外嘉宾有来自泰国、缅甸、蒙古、英国、斯里兰卡、柬埔寨等九个国家的数十位高僧;国内嘉宾有:浙江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诚信法师、智明法师、信光法师;丽水佛教协会镇念法师、慧圆法师、曙晏法师等,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法师、相关领导、居士信众上千人。

上午8点半,迎请各国的僧王、长老,国内法师大德、相关领导等相继入崇仁寺,于华严三圣殿礼佛后,由主持人陈洪强、罗英玉介绍来宾,并分别礼请斯里兰卡瓦拉卡够达僧王、柬埔寨布格里僧王、蒙古佛协主席丹丁苏仁·拉桑多吉堪布、缅甸苏马纳比维萨副僧王、孟加拉巴纳斯里副僧王、老挝佛协副主席司马冯·薄玛分别进行开示,随队执行秘书现场翻译。

迎请各国的僧王、长老


迎请各国的僧王、长老

斯里兰卡瓦拉卡够达僧王


柬埔寨布格里僧王


蒙古佛协主席丹丁苏仁 middot;拉桑多吉堪布


老挝佛协副主席司马冯 middot;薄玛


孟加拉巴纳斯里副僧王


缅甸苏马纳比维萨副僧王


左提卡长老(缅甸国立教法大学佛校长)


各国僧王在华严三圣殿开示

华严三圣殿外小雨淅沥,直到十点半左右恭迎法师入座全山斋宴席时方歇。一时,莲花广场上云集国内外高僧大德、诸山长老,法师们明黄的袈裟衣袂被风卷起,橘黄的绢布覆盖着桌子,一片庄严。


镇念法师(左)、大愿法师(中)、曙宴法师(右)


迎请法师入全山斋


国内外法师主法全山斋


全山斋法会现场

崇仁寺住持大愿法师与国内外法师共同主法,唱诵礼佛,迎请太子苦行像与宾头卢尊者,大众齐诵《宾头卢经》。炉香缭绕,梵音如潮。


迎请太子苦行像与宾头卢尊者

之后,四众弟子齐念供养偈。座上法师低眉垂目,感恩众生供养的一箪一瓢。诵经结束,千僧用斋。虔诚信众对诸山长老、法师大德们依次供养,广种福田,福慧双增。


全山斋现场

用斋结束,在声声佛号中,恭送太子苦行像与宾头卢尊者,并回向功德。值此斋僧盛会,正是培植福报的好时节。全山斋也叫千僧斋,指供养千僧的斋会。千僧斋,并非仅限于千人之数,是泛指对众多僧侣的供养。山中自古云:“凡是有斋主檀越来山,供众千僧大.斋,必定有一位罗汉降临应供。”陈后主至德四年(586),诏请智顗于崇正殿为皇太子授菩萨戒,曾设千僧斋。

最早,千僧斋应从《佛说盂兰盆经开始》,当时佛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连以众多食物放在盆中供养十方诸佛及僧众,以此殊胜功德解救母亲永脱饿鬼道各种苦难。后来,古代帝王祝福消灾、册封太子、国庆国殇、旱涝保收、超度祖先或者入灭的纪念日里,都设斋供养僧众,以使他们的愿望能够实现。

...查看更多
供僧和杀生的恶报

供僧和杀生的恶报

在宋朝时候有个人叫曹翰,曹翰跟曹彬是两个叔伯兄弟,同一个祖父的,一个领兵作战从不枉杀一个人,绝不肯杀人的,曹彬他不杀人。曹翰那可不得了,他那时候攻打江州完全打不下来,守的非常坚固。等他突破了,把江州人全都杀了。全城屠杀,屠城。 这个故事是在宋朝时候,灵隐寺有个晦堂大师他说的。他说苏州有一个人姓刘,叫刘玉受,号叫刘锡元,在晦堂大师的传记里面大概记的有。这个姓刘的当过一个考官,有一次他走到湖广的地方——湖南跟广东交界的地方就叫湖广——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脸很长的人。长脸人对他说:我是宋朝的曹翰大将,我在前生唐朝的时候,是一个作买卖的商人。有这么一个善因,我经过一个寺院,正是法师在那讲经,什么经我也不知道,我没有听经,就办了一次供僧的素席,发心供斋,供斋一堂。因为有这么个功德,种了这么个善因缘,我世世都作小官,唐朝一直到宋朝都做小官。到了宋朝做个偏将军,不是主将,名字就叫曹翰,因为攻打江州的时候,打不下来,我就非常气愤

供僧和杀生的恶报

。等攻下来后,就把全城人都杀了。因为这个杀业太重了,从那个时候起,我生生世世都投身为猪。 我有一次做猪身,投生到你的佃户家里去——就是投生到刘玉受佃户家里去了。刘玉受碰见它了,见佃户要杀这个猪,就跟他说:这个猪不要杀了,给我吧!他那佃户当然就给他主人了,刘玉受就把它放生了。 那次你救了我,今天你还得要救我。你停船那个地方,我就要捱杀了,第一个推出来,明天要杀的第一头猪就是我。我现在很幸运又遇上你了,我求你救了我,把我买下来。刘玉受睡醒后,看看这个停船的地方,果然有个杀猪店。首先就拖出一头猪,他一看想起昨天晚上作的那个梦,心里想,就出钱把这头猪买下吧,一叫曹翰,那猪就过来了,大概是到灵隐寺去放生去了!像这类故事在苏州还有一件,肚子底下有字的,这个猪它一只手是人手。这是民国年间事,民国二十几年的事,他的子孙都在,就不好提他的名字了,一叫他的名字,它也过来。 转身猪罪业很重了,愚痴!不晓得好多生才能够把这个愚痴转过来。但是曹翰为什么又能给他托梦呢?他斋僧的功德。对了,他还听了半天经,就听了半天,他斋完僧就跟着在那听经。就以这个功德,他那个灵识还是不眛的,多生做人身了,他还知道前因后果,佛法不可思议! 刘玉受又问他:平日我要见着猪,我不能都买,我用什么方法能把它们救了呢?它说:只有一个方法你能救它们,念佛号。一闻到念佛的声音,在它被杀的时候,就一点痛苦都没有了。它杀还是被杀了,但是一点痛苦没有。曹翰跟刘玉受说:你要见到被杀的那个畜生,能诚心的替它念念佛,或者给它持持准提咒;它告诉他持的准提咒,不是大悲咒;这样子不但能够把它当时的痛苦解除了,就把它超脱了。 这仅仅是个故事,像这类的感应传记里头太多了。大家有时候看看高僧传、看看感应录,增加了很多的道心。增加什么道心呢?信心,你对善恶的因果,也对往生极乐世界绝对没有什么怀疑了。你看看净土圣贤录,往生的人太多了。你念的恳切了,你自己生出一种智慧。什么智慧呢?不疑的智慧。...查看更多
供养父母,供佛,供僧一定要尽心竭力

供养父母,供佛,供僧一定要尽心竭力

下面讲母田,谓“怀躭乳哺,恩重山丘,固当竭力奉养,岂能有求福之心?而尽心孝敬,自然获福,故名母田。”和父亲相比较,母亲的恩情就更重了。从怀胎开始抚育,到出生进行哺乳,所以说恩重山丘,像大山一样,非常重。

佛在《父母恩重难报经》里就讲了这个问题,就是说即使你能割肉、剔骨、还血,也还不了这个恩情。母亲的恩情非常大,所以必须要竭力奉养,这一生都不能放弃。 “竭力奉养”,“竭力”是什么意思?就是尽心尽力,有一分力必须使出一分,不能说使出九厘;有十分力必须使出十分,不能用九分,这叫尽心竭力。

我们为什么有时候获福报不到位呢?就因为对这个尽心竭力理解不到。比如说我们吃东西,给父母买二斤桃送去了,走半道看到孩子了——行了,拿出来给你一个吧,给了孩子一个。虽然父母获得很多,但你买的东西第一个已经给孩子了,第二个你供养的不是全部,获得的福报自然就小。所以我们在尽心竭力这方面做得太少。佛在世的时候,像均提啊,还有贫生童子啊,为什么能够获得那么大的福报?因为他们是尽心竭力去做。外面财产再多他都不敢起贪念,一点贪念没有,所以他的福报迅速就实现了。

我们在供养的时候老打妄想,或是有贪心,都影响了我们的供养。所以说修行佛法,首先要尽心尽力,也就是尽心竭力,这个就是我们最重要的一环。现在讲善的多,但是讲尽心竭力的少,这就是我们没注意到的,可能没强调到,如果我们能注重这方面就好了。

过去,我听老人讲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要饭的,要了两个火烧(注:东北方言,小烧饼)。他上卫生间,火烧一下掉到粪坑里去了。因为他穷,母亲还是个瞎母亲,还等着他吃这口饭呢,他就从粪坑里把这两个火烧捞出来了,把表皮给扒掉,然后又给他母亲送去了。母亲刚吃完,天就打雷了,这雷就追着他转,要劈他。他母亲就问:“孩子,你做什么事情了?雷怎么老追着你打啊?”他就把这个过程说了:“我把火烧掉到粪坑里了,又捞出来把皮给扒了,我以为这样总比不吃强,否则不得饿着吗?所以我就没有再去要,就这么给拿回来了。”他母亲非常慈悲,说:“孩子你不要怕,你背着我。”他背着母亲,然后到大地里,就跪在那块儿了。雷一看母亲在儿子身上,这雷逐渐就走了。

这是老人讲的一个传说,就是说你不孝父母当遭雷劈啊。这就是恭敬不到位。在我们常人理解,那算个啥?让父母吃饱就完事了呗!但是你背后的心不到位,同样也是果报。就像我们做供菜一样,有的做供菜供佛,糊弄糊弄就拿去供了。比如说给佛煮点面条吧,面条掉在锅台上了,捡起来了往盘里一放,就算行了。那筷子往锅台一放,回头该弄菜就弄菜,还用那个筷子。这都是恭敬不到位。恭敬不到位,你做的那个饭食根本就不香

供养父母,供佛,供僧一定要尽心竭力

。虽然佛接受你的供养,但你在这块儿是有过失的。


所以我们对父母、对供佛、供僧一定要尽心尽力,不管有人瞅着或没人瞅着,你都要尽心尽力,含糊一点都不行。比如说用这个锅炒菜来供佛,在炒完菜以后,锅里还有点油,我们往往都想,行了,就用锅再炒下一个菜供佛吧。这就是恭敬不到位。为什么呢?一是油糊了,因为是剩的油,另外等你再下菜,锅已经开始糊了。应该刷锅,加新油,重新再炒,这才可以供养。但是我们往往把这些小事都给疏忽了,所以你做的供菜根本就不好吃,做饭也不好吃,因为我们的恭敬心不到位。所以你想获得果报,想修行,这些东西都得注意,你得尽十分的力,但那也不见得就是真心。我们十分力都不见得是真心,何况我们尽了九分、八分、七分,甚至五分、三分力,哪来的真心啊,是不是?说我已经供佛了,真心供佛了,实际上就是妄语。

所以在供养父母这块儿,我们就应该尽心尽力,绝不能有半点含糊。就是要饭的来了,我们也不能把最坏的给人家,应该把最好的舍出去,这才可以。这样的话我们就能获得福报,立竿见影。所以说获不获福报,不能怨别人,完全是你自己的行为决定的。福田我们知道了,但做不做就在于自己。你做几分得几分,你做得多,得的多,实心实意去做,尽心竭力去做,那获的福报就无穷。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弟子顶礼上妙下祥法师

随喜诸位师兄闻法

恭录于大悲寺上妙下祥法师讲述的《吉祥经讲义》

...查看更多
结语

供僧的功德利益是很大的,但是在供僧的时候,切记一定要有诚心,有恭敬心,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好处和功德,利益自身,也利益自己的家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