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由印度传来,可分为两派,一为胎藏界,一为金刚界。唐一行得两宗真传。唐印果长老时,将密宗传于日本空海。日本密宗,分为东密与台密。包含真言宗、金刚顶宗、毗卢遮那宗、秘密乘、金刚乘等宗派。佛教密宗综合了各国家地区密宗的传承。八世纪时印度密教,由善无畏阿阇梨、金刚智阿阇梨、不空法师等宗派祖师传入中国,并传僧一行。密宗以密法奥秘,不经阿阇梨亲自灌顶,不经阿阇梨亲自授三昧耶戒,并持执不怠,不经传授不得互相传习及显示非密宗信众,因此称为密宗。
密宗弟子修行的规矩在藏密中被称作“仪轨”。仪轨,即威仪的轨范。密宗有各种仪轨,其中修法仪轨为重要仪轨之一。东密仪轨比藏密仪轨复杂,但藏密仪轨也不简单。显宗弟子有行、住、坐、卧四种威仪,藏密行者除此四种威仪之外,还需观想自身时刻都成为本尊的威仪。修法仪轨等于历代祖师及前人修持成就的足迹,后学应踏着这些足迹前进,才能不走错方向,达到即身成佛的目标。
整个密宗法系,有作密、行密、瑜伽密、无上瑜伽密四种区别,因此,就修持仪轨而言,也有此四种仪轨。可以把它们看作一系列的次第,而以无上瑜伽密修法仪轨为最高阶段
作密的修法仪轨,行者在坛上修法时,自身观想成本尊,但离坛之后,则无需再作此种观想。行密的修法仪轨,则离坛后仍观想自身为本尊,而修法圆满后,则无需做此种观想。瑜伽密的修法仪轨,行者心中事相功夫更减少了,把坛城只作为引心近佛的助缘,而有五观成道的修法:①道场观:观道场为五浊恶世;②月轮观:观月轮为母胎;③阿字观:先观梵文阿字,然后观种子字;④本尊观:观本尊在行者对面,用咒语及手印迎送本尊;⑤入我我入观:观对方的本尊,以咒音入我脑中,我之咒音则入本尊心中,成一循环。无上瑜伽密的修法仪轨,既无种种布坛的限制,也不需对着本尊像,它随时可修。观想时从观空开始,观想从虚空中次第生出本尊,自身与本尊融合,无二无别。
以上四种仪轨虽成一系统,但并没有必然的一贯性,而是独立的法系。所以树立这四种法系,乃是为了摄受不同根器弟子的方便。密宗行者可以依次而修,也可以不依次而修。
...查看更多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菩提道次第广论》这本殊胜的论典,在开始讲之前先将我学习因缘简要地讲一下。这是第二次宣讲,离开第一次已整整八年,这里边有些不同之处,这跟我学习的过程有关系,虽然是我个人失败的经验,很愿意提供给各位在将来学习的过程中作为参考,可以避免走很多冤枉路。
学习佛法有几个根本重要的次第—先认识理论再去如理修持,前面那一部分称为教量,后面根据这认识去修持行证而达到相应的证量。不管学什么,首先都需要有真正的善知识来引导,而修学佛法要找到善知识必须自己具备很多基本条件,以上所讲的就是修学佛法的正轨。可是我并不是依照这样的次第来学习,我的整个学习过程似乎都是颠倒的。我们可以说这是因为末法了,但是对于自己的修学来说,这句话不对,我们应该深深地反省、观察,为什么我不能感得正法?我过去造了什么业?假定我造的是善净之业,我应该生在正法时期,遇见最好的老师,得到最好的教授。但是平常我们不懂,总是把罪过诿之于别人,这是最大的错误,我愿意把自己错误的学习过程简单说一下。
我们通常都说现在是末法时代,完整的法没有了,有的也是支离破碎的。世尊真了不起,最后还留下了净土法门,在这种状态之下,净土可以说是在我们汉地最普遍的。我刚进入佛门的时候,接触的就是这样,这还算是幸运的。幸与不幸是比较得来的,以现在整个世间来说,几乎没有佛法了,而我居然还能遇见佛法,就这一点来说,算是很幸运。我接触了净土以后,也就念佛,照理说,这应该算是修持了,但是要想修持,必须先要有正确理路的认识,如果理路不认识,那要修什么呢?而我对于整条佛道还没有建立理路的认识,就先去修行!尽管说这是末法了,至少应该了解自己感得末法而惭愧,在惭愧的当下,心里会觉得不足,自然也就谦下。偏偏已经造了这样的业,外面感不到好的环境,里面自己又不了解这种特点,在这种情况之下,自然而然就走上了错路。我先学念佛,后来又觉得念佛好像太简单了,就去学禅。禅也是修证的法门,就佛法的整体来说,那是最后彻底证悟空性的部分,必须先有完整的教理的认识,当教量建立以后去修行之时,最后的部分才是学禅。结果我又走颠倒了,明明是最后的部分却最先学,可想而知,当然是毫无成果。
就这样东碰西碰,后来我有因缘到美国,遇见了藏系佛法。以我现在的了解,藏系虽然也一样衰颓了,可是比起汉地要好,因为它还有最严密的次第:先是理路上的认识,这是「教」,然后根据所教的去行持,而且整个过程当中还有好的老师引导。因为藏系佛法保留了世尊的教法当中最究竟圆满的内涵,所以显密都包含了。就像我们的学历,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到研究所,通常都只把最高的标出来;同样地,在整个教法当中,密教是最后的部分,但并不是所有的藏人都是学密,应该说他们是有次第,一步一步学上来,而最高的那一部分是密。我在美国值遇密法,当初还觉得这样是最好的,实际上,我的学习次第整个脱了节。这说明一个很矛盾的现象—从好的地方说算是很有缘,能遇见最好的法,实际上这是最坏的情况,因为我整个次第都没有走对,脱了节,走上颠倒的路子。
我会把自己失败的经验告诉别人,我说:「我已经有这样痛苦的失败经验了,你还不按着这个次第一步步上来!」我告诉他们,我显教学过些什么,密教学过些什么,遇见很多老师,什么高人我都见过。在说这话的时候,往往还有一些傲慢心,好像你讲了半天,这些高人我都认识,还做过我的老师,为我灌过顶,实际上这正说明我颠倒失败的错误经验—应该是从基础一步一步学上来,我却是倒过来走。有一位老师曾说过:本来世尊的教法传下来的时候是有两种方法,一个是从基础引导你一步一步学上来,另一个是从最高深的法一步一步倒推回来,先给你最好的,你程度不够就再退下一步,不够再退下一步。可是像我们这种根性条件不够的人,不会觉得自己条件不够的。能知道自己不足而能很谦虚脚踏实地走的人毕竟不多,《广论》上面说真正晓得自己条件不够的,都是很有智慧的人,但我不是这样的人;这个智慧并不是指脑筋好
了解密宗的朋友知道,密宗修法修的是本尊法。那么何谓本尊,就是作为修行者修行对象的菩萨。
我们一般人拜佛的目的,大都是希望佛菩萨能够保佑和加持我们,使我们的愿望得以达成。
其实这种想法是不为正信佛教所认同的。因为佛教认为礼佛的目的,是经过对佛学的了解和修炼,看破所有执著,获得大智大慧,从而解决世间所有烦恼,使我们得到大自在和大解脱。
要达到佛法里所说的这种境界,大家需要通过一座桥梁进入这大智大慧之中。而本尊法的修持,就是引导大家到达彼岸的那座桥梁。
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假如你是一个极度残暴和贪婪的人,如欲修行密法改变自我,那么修行观音菩萨的本尊法比较适合你。通过念诵以清静慈悲为本质的观音菩萨咒后,能够与观音菩萨这种温良和善的观念沟通。这种沟通能够使观音菩萨将他的智慧与你做出相应,这相应使你能够感受观音菩萨的智慧,而观音菩萨的智慧就是大慈大悲的清静自在,这正好弥补你人格方面的缺欠。一位修行人极度不清静,因为有贪念;他极度不自在,因为他有缺欠
现在香港拜神的寺庙大多是道教的道观。真正佛教的寺庙都讲求修行,并不将希望放在佛菩萨身上,而是把希望放在自己身上,通过自己的修行去改进自己的心性和心怀,从而达到大自在和大解脱。密宗与其他宗教最大不同之处是,密宗的寺庙讲求一种实际的效益,就是如何帮助大家能够与菩萨相应。简单来说,就是如何令菩萨帮助大家开悟出解决危难的方法。
想要了解密宗的朋友,需要明白一件事,密宗的修行讲究的是实效。
如果大家在今后有缘接触密法并在各个方面逐渐变好,那么就应该好好地珍惜这份缘分。
...查看更多密宗是中国佛教的宗派之一,是从印度传来的,但是分为了两派,一为胎藏界,一为金刚界。其中密宗以密法奥秘,不经阿阇梨亲自灌顶,不经阿阇梨亲自授三昧耶戒,并持执不怠,不经传授不得互相传习及显示非密宗信众,因此称为密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