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菩萨,也叫遍吉菩萨,是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与文殊菩萨同侍释迦摩尼。普贤菩萨是理德和大行愿的象征,象征真理。“行”即行为、实践,普贤菩萨实践的是以智慧上求无上佛果,以慈悲下化无量众生的大菩萨道,所以称为大行。《法华经》指出:只要能虔诚信奉,普贤菩萨将与诸大菩萨一起出现守护此人,使他身心安稳,不受一切烦恼魔障之侵。普贤菩萨在中国,还被赋予另一种职能,那就是掌管爱情和事业。千百年来,深受四方信众喜爱。
中国的菩萨,观音菩萨和众生缘分最足。普贤菩萨的感应比较少见。但发现,念法华经和华严经感应录中,普贤菩萨的感应就很多了。普贤菩萨是华严经的会主,法华经的最后一品中,普贤菩萨劝发,说听闻法华经是普贤菩萨加持的功德。如果有人修法华经,不小心忘记了,普贤菩萨就会骑着六牙大象来给人摩顶加持
唐朝有一位功迥法师,六岁时,他母亲就教他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十六岁出家,他少欲知足,十分借鉴,穿布衣,住茅棚。多年之后,法师想,我一个人静修只能独善其身,应该去弘法。后来就下山宣讲《法华经》,有一次感应得普贤菩萨骑着六牙大象出现,大地都变成银色。法师每次讲到《药草喻品》,天空就往往会下雨。
修法华经的,要四种安乐行。修法华经后,就会不乐世乐,这也是普贤菩萨加持。诵经法师过很朴素的生活。修道人以佛庄严而自庄严。
北宋的道琛法师,十八岁就出家,受具足戒。也由于他修法华三昧,感应普贤菩萨放光加持他,得无碍辩才。后来只要人有病苦,他就给他念经,并且施食给鬼神,病人就恢复健康。还有一个法师,每次念到普贤劝发品时,就看到普贤菩萨骑着六牙大象,出现在空中。
历代诵法华经感应普贤菩萨的很多,而这些都是精进修行,善根深厚者。普贤菩萨代表的是生命的富贵庄严的本质,跟普贤菩萨感应的人,都非一般凡夫。首先他生命要具足富贵的品质。
我看很多传记,尤其是天台宗的祖师,或者修法华经的法师,他们一般善根深厚。有以下几点:
第一,童真入道为多,甚至从小就听闻普门品。许多法师都发愿,要童真入道,不受污染。这类人修道方式和普通人就不一样了。
第二,持戒非常之精严。法华经中有安乐行。法华经中天人非常欢喜,念法华经久了,口中出甘露,感觉身心很安泰。人身上会臭味,是因为破戒的缘故。像许多法师念法华经,感应的天人来供养总总瑞祥。
第三个,修法华经的,修行非常之精进。有的法师一辈子念一万多部法华经,甚至两万部。是非常了不起的。六祖坛经讲法达念三千部法华经,来拜六祖,头不着地。可见在唐朝时,颂法华经已经形成风气。
第四,修法华经的人,成就也非常大。第一个世俗成就大。像唐朝清凉国师,常年住五台山,就发了十个大愿。其中一个就是每天念法华经,普施有情。不仅是人道的,还有三恶道的众生。修法华经的,也非常注重施食。像水陆法会,放蒙山,焰口,这都是天台宗的祖师创造的。第二个,临终也现种种瑞相,包括成就肉身,还有一个不思议的,就是舌根化成舍利。近代就有。
普贤菩萨发愿护持的经典不多,甚至说很少,唯独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甚至加持念法华经众生得种种功德。
...查看更多
雪霁后峨眉山四面十方普贤菩萨金像(图片来源:佛教)
一、佛护论师感得普贤菩萨授法
宋代高僧佛护,字净梵,俗姓笪,嘉禾人。十岁出家
二、关于普贤行愿三昧
宋人则章与若愚相友善,同修净业,广为劝导。后来,则章去世了。若愚梦见神人告诉他说: 你的同学则章,得普贤行愿三昧,已生净土,不过,他还在等候你呢。 醒了之后,就沐浴更衣,请大家念诵佛经,自己则端坐默听,忽然说: 净土现前啦,我要走了。 写下一个偈子之后,随即端坐而逝。
三、忏悔清净现乘坐六牙白象的普贤菩萨
五代时,吴越钱塘永明寺僧人释道潜,瞻礼宁波阿育王寺舍利塔,看见舍利在悬钟之外绕行,悲喜交集。因而发心礼拜普贤忏,当礼拜到第三个七日,忽然看见普贤菩萨乘坐六牙白象在塔寺三门停留,大象的鼻子则直接伸到忏室。吴越国王钱镠因此请他替自己授菩萨戒,并建造永明寺请他居住弘法。
...查看更多
中国的菩萨,观音菩萨和众生缘分最足。普贤菩萨的感应比较少见。但发现,念《法华经》和《华严经》感应录中,普贤菩萨的感应就很多了。普贤菩萨是《华严经》的会主,《法华经》的最后一品中,普贤菩萨劝发,说听闻《法华经》是普贤菩萨加持的功德。如果有人修《法华经》,不小心忘记了,普贤菩萨就会骑着六牙大象来给人摩顶加持。
唐朝有一位功迥法师,六岁时,他母亲就教他《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十六岁出家,他少欲知足,十分借鉴,穿布衣,住茅棚。多年之后,法师想,我一个人静修只能独善其身,应该去弘法。后来就下山宣讲《法华经》,有一次感应得普贤菩萨骑着六牙大象出现,大地都变成银色。法师每次讲到《药草喻品》,天空就往往会下雨。
修《法华经》的,要四种安乐行。修《法华经》后,就会不乐世乐,这也是普贤菩萨加持。诵经法师过很朴素的生活。修道人以佛庄严而自庄严。
北宋的道琛法师,十八岁就出家,受具足戒。也由于他修法华三昧,感应普贤菩萨放光加持他,得无碍辩才。后来只要人有病苦,他就给他念经,并且施食给鬼神,病人就恢复健康。还有一个法师,每次念到《普贤劝发品》时,就看到普贤菩萨骑着六牙大象,出现在空中。
历代诵《法华经》感应普贤菩萨的很多,而这些都是精进修行,善根深厚者。普贤菩萨代表的是生命的富贵庄严的本质,跟普贤菩萨感应的人,都非一般凡夫。首先他生命要具足富贵的品质。
我看很多传记,尤其是天台宗的祖师,或者修《法华经》的法师,他们一般善根深厚。有以下几点,第一,童真入道为多,甚至从小就听闻《普门品》。许多法师都发愿,要童真入道,不受污染。这类人修道方式和普通人就不一样了
第二,持戒非常之精严。《法华经》中有安乐行。《法华经》中天人非常欢喜,念《法华经》久了,口中出甘露,感觉身心很安泰。人身上会臭味,是因为破戒的缘故。像许多法师念《法华经》,感应的天人来供养总总瑞祥。
第三个,修《法华经》的,修行非常之精进。有的法师一辈子念一万多部《法华经》,甚至两万部。是非常了不起的。六祖坛经讲法达念三千部《法华经》,来拜六祖,头不着地。可见在唐朝时,颂《法华经》已经形成风气。
第四,修《法华经》的人,成就也非常大。第一个世俗成就大。像唐朝清凉国师,常年住五台山,就发了十个大愿。其中一个就是每天念《法华经》,普施有情。不仅是人道的,还有三恶道的众生。修《法华经》的,也非常注重施食。像水陆法会,放蒙山,焰口,这都是天台宗的祖师创造的。第二个,临终也现种种瑞相,包括成就肉身,还有一个不思议的,就是舌根化成舍利。近代就有。
普贤菩萨发愿护持的经典不多,甚至说很少,唯独《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甚至加持念《法华经》众生得种种功德。
普贤菩萨的生日是农历二月二十一日,在这一天是可以祈福的,但是祈福的时候,一定要了解普贤菩萨十大愿,这样才能更加准确的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