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八苦是什么

"

佛说:人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唯有身心放空,方能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我等凡人,难脱八苦,因此坠入轮回地狱中。人生总是苦乐参半,知其乐,忘其苦。明其心,苦其志。追其型,忘其意。所说,所想,所做,所为,所用,所弃,所喜,所怨,所忧,所虑。皆为人之五行,心志之所发。

人生八苦是什么_人生八苦图片_人生八苦意思_人生八苦是哪八苦

人生八苦是什么_人生八苦图片_人生八苦意思_人生八苦是哪八苦

佛说人生八苦,你受得了吗?
佛说人生八苦,你受得了吗?

佛教云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一、生苦:

生之苦,人多不复记忆,事实上,十月胎狱之苦,且不必说,即出生之际,一个六磅八磅重的婴儿,通过狭窄的生门,这痛苦已非言语所可形容。脱离母体之后,为外界灼热或寒冷的空气所剌激,被接生者巨大的手掌抓来提去,这对婴儿细嫩的肌肤而言,其痛苦较皮鞭抽体尤有过之。婴儿出生后呱呱大哭,实是肉体上的痛苦所引起的。

二、老苦:

唐人诗云:公道人间惟白发,贵人头上不会饶

佛说人生八苦,你受得了吗?

。老,是任何人无以避免的。韩愈祭十二郎文云: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四十如此,未免早衰。但即使天赋过人,或摄生有术,到了七十岁八十岁,上述现象总会发生。又何况一般人在苦苦奔波了数十年之后,除了生理机能衰退外,因过去劳苦积累而贻留的腰酸背痛风湿胃病等等,都是使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至于衰老对于女人,则更为残酷,因为除了生理的痛苦外,女人更有着青春消逝的心理的痛苦。由明眉皓齿,倾城倾国而鸡皮鹤发,老态龙钟,固然使人感慨,但谁又能逃出这个老的公例?


三、病苦:

人自呱呱堕地之日起,就与病结下不解之缘。少年的病如天花麻疹,中年的病如胃溃疡肺结核,老年的病如高血压心脏病,也许有人说,科学进步,新药日出,只要有钱,何愁治不好病?其实不然,特效药固然层出不穷,新的疾病也日有所见,如小儿麻痹症,癌症,在近年来日渐增多。进一步说,即是药物能治愈身体上的疾患,但由于社会竞争剧烈而致精神紧张憔虑所引起的神经衰弱,精神分裂,妄想狂,躁郁狂等心理上的疾病,又岂是药石所能奏效的?

本来四大假合之身,难免有寒热失调的时候,病了,就要躺在病榻上挨受痛患,短时间还好受,倘长年缠绵病榻,日与药物为伍,这种痛苦,岂可言喻?

四、死苦:

一部钢铁铸成的机器,其寿命也不过由数年到数十年,一个血肉之躯的人,到底能支持多久?秦皇汉武求长生之药,只留下千古笑柄。盖宇宙万象,生住异灭,周而复始。有生就有死,有成就有坏,法尔如是,安有例外?佛经上说,非想非非想天,寿长八万四千大劫,但报终仍当堕落,不出六道轮回。

既然如此,则死之于人,也就不足为异了!无奈壮志未酬身先死,每一个死者都有他尚末完成的壮志,因之世界就有多少死不瞑目之人,同时死前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四大分离,呼吸困难,心里有千言万语,一句也说不出来。这时娇姿稚子,环绕榻前,生死离别,凄惨无比,尤以将死未死之际,这一生所作所为,善善恶恶,一一自脑海映过。对于那些善的,无愧于心的,会感到欣慰宁静,但对那些恶的,有背天理良心的,将会感到懊悔,痛苦和恐怖。这时因痛苦恐怖而感召地狱相见,神识受业力牵引,堕入恶道,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人之痛苦,尚有甚于此者乎?

五、爱别离苦:

语云: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生死离别,人间惨事,青春丧偶,中年丧子,固然悲痛万分,即使不是死别,或为谋求衣食,或因迫于形势,与相亲相爱的人生离,也将感到痛苦。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亲如父子,近如夫妇,亦难得终身相守,又何况其他呢?万法无常,爱别离之苦,是谁也无可避免的。

六、怨憎会苦:

和爱别离苦相对的,是怨憎会苦。意气相投的朋友,海誓山盟的爱人,恩爱情深的夫妻,或膝下承欢的子女,或生离,或死别,一切不能自主。但相反的,那些面目可憎,语言乏味;或利害冲突,两不相容的人,偏又聚会在一起。像这些可厌可憎的人,能够终身不见,岂不眼前清净?无奈社会上人事问题,繁杂万端,不是怨家不聚头,在某些形势下,愈是互相怨憎的人,愈被安排在一起,如影随形,好像再也没有分散的时间,这岂不是令人苦恼万分?

七、求不得苦:

想获得某一件东西,经济力量达不到;想谋求某一个位置,僧多粥少谋不到。甲男爱上了乙女,乙女却属意于丙男。自己的志趣是做计算机行业精英,但为了吃饭却不得不委曲在网吧做侍应生。这些都是求不得苦。莫说求不得,即使第一个愿望求得,第二个愿望又立即生出来。山谷易满,人欲难平,谁会感觉到自己一切都满足了呢?不满足,即有所求,求而不得,岂不苦恼?

八、五阴炽盛苦:

五阴即是五蕴,五阴集聚成身,如火炽燃,前七苦皆由此而生。色阴炽盛,四大不调,而有疾病之苦。受阴炽盛,领纳分别,使诸苦转本加极:想阴炽盛,想相追求,而有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诸苦。行阴炽盛,起造诸业,又为后来得报之因,且因行而迁流不停,而有老衰之苦。识阴炽盛,起惑造业,三世流转,而有生死之苦。

佛教中有时又把苦分为苦苦、坏苦、行苦的三类。

苦苦:

是我们生活中感受到的痛苦,佛经中既使没有指出,我们也是认为是苦的,这有生理上引起的出生的痛苦、衰老的痛苦、病变的痛苦、死亡的痛苦;由社会环境引起的爱别离苦:即亲爱的人不能厮守在一起;求不得苦:是所求不能如愿;怨憎会苦:是怨家路窄,低头不见抬头见。以及五蕴炽盛苦:即五蕴身心不平衡的痛苦。

坏苦:

是指我们通常快乐的感受。以佛法的智慧来看,我们所谓的快乐受并非真正的快乐,其实质也是痛苦的。例如我们饥饿时想吃,吃饱了就觉得快乐,但如果继续吃下去,还会觉得快乐吗?身体脏了,洗澡觉得快乐,但长时间在水里泡着觉得快乐吗?无聊时看电视觉得快乐,但没日没夜的看下去觉得快乐吗?由此可见我们的所谓快乐,是因为我们有了某种欲望之后,通过外境的刺激得到满足心理上出现暂时的平衡,于是我们觉得快乐,然而吃饭的实质并非快乐,倘若吃饭的实质是快乐的话,无论吃多少都应该觉得快乐,然而事实不然,当我们带着强烈的欲望吃馒头时,吃一个、两个、三个感到快乐,吃到四个、五个、六个时,你会发现此时已由原来的快乐转变为痛苦了。吃饭是这样,世间上一切通过欲望得到的快乐莫不如此,因为这种乐受能变坏,因此称为坏苦。

行苦:

行,是迁流变化义。世间一切都是无常变化,这乃是宇宙人生之规律。但世人不识这种规律,追求永恒:希望身体永恒、家庭永恒、婚姻永恒、事业永恒、人际关系永恒、爱情永恒,事实上世间没有一样永恒的东西,世事无常,美好的事物往往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由于我们的认识与世间的事实行,相违背,因而就有了行苦。

总之,娑婆世界,一切莫非是苦。

...查看更多
佛说人生八苦
佛说人生八苦

佛说人生八苦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爱别离、五阴盛.

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所求不得苦.六怨憎会苦.七爱别离苦.八五受阴苦.汝等当知.此八种苦.及有漏法.以逼迫故.谛实是苦.集谛者.无明及爱.能为八苦而作因本.当知此集.谛是苦因.灭谛者.无明爱灭绝于苦因.当知此灭.谛实是灭.道谛者.八正道.一正见.二正念.三正思惟.四正业.五正精进.六正语.七正命.八正定.此八法者.谛是圣道.若人精勤.观此四法.速离生死.到解脱处.汝等比丘.若于此法.已究竟者.亦当精勤为他解说.

生苦:人生世上,入轮回纠扰,诸苦纷至沓来,因此生即是苦.
老苦:气力衰减,精神日下,色身朽坏,盛年之日不复再,此为老苦.
病苦:身病煎熬五官,心病煎熬心识,此是病苦.
死苦:人之限将近,若残烛将灭,或寿尽而终,或遭天灾人祸而亡,此乃死苦.
怨憎会苦:仇怨憎恶,挥之不去,反而集聚,此谓怨憎会苦.
——以上五苦,均属苦苦,就是坏事所生之苦

爱别离苦:生死无常,聚散无定,亲爱之人不得共处,此即爱别离苦.
求不得苦:世间万物,心有爱乐而不能求得,此名求不得苦.
——上述二苦,属于坏苦,即好事破灭离散之苦

五阴盛苦:色想受行识谓之五阴,集众苦于一身,入色身苦扰不得脱,此是五阴盛苦.
——此苦属行苦,诸行无常,轮回流散之苦耳

...查看更多
净土法门法师:人生八苦,当厌秽土
净土法门法师:人生八苦,当厌秽土


八苦里面,生老病死没有人能够逃过的,活一百岁还是要死。生的苦,我们不知道,每个人都忘掉了。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说明婴儿出生的时候所受的那个痛苦,在母亲胎胞里面十个月,佛经上形容那叫胎狱,就跟地狱差不多。母亲喝一杯热水,他就像在八热地狱;母亲喝一杯冰水,他就像在八寒地狱;母亲的情绪、一举一动,对他都有很大的影响。他要在胞胎里面去熬十个月,我们谚语所谓是「度日如年」,他就那么痛苦。老苦我们看到了,你看到许许多多的老人,特别到老人院去参观、去看看,你看到老人晚年那种悲惨的命运,你一定要想到,我晚年是不是这个样子?如果儿女不孝,不就把你送到老人院去了?这是很可能的。没有儿女,年老了,政府也会把你送到老人院。在外国,外国的制度,像美国、澳大利亚,这些国家还不错,你老了,退休之后,国家有养老金给你,每个月的生活费用到时候就寄给你,物质生活方面没问题。多半是寄给老人院,因为你年老了,需要人照顾,你没有办法住在你自己家庭,所以自己的房子卖掉,到老人院去住。物质生活能过得去,精神生活没有,你要问问那些老人:你们生活状况怎么样?他回答你一句话:坐吃等死。老人院人多,每个星期总有一、二个死亡的,抬出去了,天天看到这种情形,哪一天轮到自己,你说多么悲惨,老苦!

苦,除了生老病死之外,有爱别离苦,你喜欢的人、喜欢的事、喜欢的生活环境偏偏要别离,你没有办法长时间享受,叫「爱别离苦」。下面一个,佛告诉你「怨憎会苦」,冤家对头不想跟他见面,常常碰头。第三种「求不得苦」。八苦最后一种叫「五阴炽盛苦」,五阴炽盛是什么?就是现在人所讲的压力、忧虑、牵挂、操心、劳神,属于这一类的,你的精神、你的身体活得很辛苦

净土法门法师:人生八苦,当厌秽土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一一七集)2010/8/15 檔名:02-039-0117


...查看更多
浅谈人生八苦:生苦(一)
浅谈人生八苦:生苦(一) 浅谈人生八苦:生苦(一)

六道轮回是古印度婆罗门教的世界观,后来释迦牟尼佛出世,随顺此世界观用以度化世人断诸烦恼永离生死。六道表示因造作善恶各种业(行为、语言、思想皆称为业)而带来的六类果报,并随顺当时世界观称轮回至某一道为“生”,离开某一道为“死”。众生依此断恶修善得真实利益。随着众生的烦恼逐步减轻智慧得以开启之后,才在《中阿含经》、《入楞伽经》、《众许摩诃帝经》、《频婆娑罗王经》中开启真实法义。

所谓六道者,一曰“天人道”(化生可为神),二曰“阿修罗道”(魔),三曰“人道”(人),四曰“畜牲道”,五曰“饿鬼道”,六曰“地狱道”。“天人道”又分为“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后三道又称“三恶道”。然在六道中,却以“人道”为中心,因人心的善恶观念而随心(七情)所欲(六欲)的去追求,造成报果。

所谓“七情六欲”,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感情的表现或心理活动;六欲是指眼、耳、鼻、舌、身、意的生理需求或愿望(一说为求生欲、求知欲、表达欲、表现欲、舒适欲、情欲)。

人道总是苦乐参半,知其乐,忘其苦,明其心,苦其志,追其型,忘其意。所说,所想,所做,所为,所用,所弃,所喜,所怨,所忧,所虑,皆为人之五行,心志之所发。那么人生百味有多少是苦的?生老病死,爱恨情仇,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坎坷迷离,伤痛落失,众叛亲离,流离失所,凡此种种都为苦之表象,看看佛教所说的人生八苦,了解人之痛苦之源。

《大涅盘经-第十二》:八苦乃众生轮回六道所受之八种苦果,为四谛中苦谛之主要内容,佛曰:“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五阴即是五蕴,由色、受、想、行、识五种因素集聚成身,如火炽燃,如冰刺骨,生灭变化无常,盛满各种身心痛苦,前七苦皆因此而起。

翻译一下: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生苦】

指报分之时所产生的苦痛。

《五王经》以识支到出胎是为生……

《涅盘经》则分为五位∶

1,初出是受胎之初,系识支之位;

受胎:谓识托母胎之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

2,至终是色心具足之时,系名色支之位;

种子:谓识托父母遗体,其识种子随母气息出入,不得自在。

3,增长是名色增长,为六入之位;

增长:谓在母腹中,经十月日,内热煎煮,身形渐成,住在生脏之下,熟脏之上,间夹如狱。

4,出胎;

出胎:谓初生下,有冷风、热风吹身及衣服等物触体,肌肤柔嫩,如被物刺。

5,种类生,指出胎后到老死之间,运运刹那新起,或人生而有贫富、贵贱、男女、丑端等差别。

种类:谓人品有富贵贫贱,相貌有残缺妍丑等。

此五位常为众苦所依止,故称生苦。

我第一时间会想到关于“生”的词句是:“生有何欢,死又何惧”,大有革命志士的气魄。但是人世间怎简单一个“生”与“死”可以说清道明……,什么是“生”

浅谈人生八苦:生苦(一)

?为什么而“生”?


生(百科:shēng),象艸木生出土上,人以纵生,贵於横生。

我们因为父母爱的力量、父母的欲望,而合成了我们这块肉身。古代典籍《礼运》中有记载:人以纵生,贵於横生。我们“人”这块肉肉,是以纵向降生于世的(竖式分娩不包括手术型的剖腹产),以此区别于横向出生的动物。

“……按禽、兽、艸、木皆天地所生,而不得为天地之心,惟人为天地之心,故天地之生此为极贵。天地之心谓之人,能与天地合德……”这是我们人与生俱来已具备灵性、具备高等意识的明显特征,是为人的“性”。

这算是“生”的文化来源,可是我随便问了身边的人,“人为什么要活着?”,恐怕没有人能立即回答这个问题,也许稍加思忖后会有不同的答案。

有人会说是欲望,对权力的欲望,对金钱的欲望,对物质的欲望,对美色的欲望,对知识的欲望……;

也有人会认为是恐惧,对死亡的恐惧让人活着,这可能就是古代方士不断研究长生不老药的起因吧……;

有人会说活着就是过日子呗,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就这样了,看着子女成长……;

……

突然有人向我说到“生老病死……人生八苦”的时候,当时没有细想太多,只是觉得总结得非常精准,可谓一针见血。独坐窗前,听着张碧晨《梦幻诛仙》,“今日饮一杯愁滋味不醉不归,明日城门外任谁来刀山火海,世人说什么正邪两派,你的手我也不会放开,今生爱一回恨一回是是非非,来世若再会还与你双双对对……”,突然间也让我陷在这个问题里不可自拔……

(待续……)

...查看更多
结语

人生八苦意思是人生经历的八种苦难,分别指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