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业指做的坏事、起的坏心、说的坏话等。据《大洞玉经疏要十二义》说:人有十恶:贪、嗔、痴、杀、盗、淫、妄语、两舌、恶骂也。这十种恶行,以身有三种恶业、心有三种恶业、口有四种恶业。其中,身有三恶业者,即杀生、偷盗、邪淫也;心有三恶业者,贪、嗔、痴也;口有四恶业者,两舌、恶骂、绮语、妄言也。十恶之病,贪(贪欲)、嗔(嗔怒、性暴)、痴(痴迷)、杀(杀生害命)、盗(偷盗)、淫(邪淫)、妄语(说假话)、两舌(是非)、恶骂(失德),乃修真之大忌也。
逆缘是修行的良药
我们既然生而为人,同时具足一切修学佛法的内、外在条件──八暇、十满的人身,应该庆喜自己。这么难得的机会,未来要再一次遇到,是非常不容易的,即使有的话,也不是永远拥有的。所以为了追求无量来世的利益,我们应该生起清净的归依心,而且很谨慎地注意因果的问题,也就是何种行为该断除、何种行为该修持,按照自己目前能力好好做,然后逐渐使业更清净。
如果我们修学佛法的目的,是希望来世能够生到、人天善道,这个目标是很不够的,因为人天道的安乐只不过是短暂的,并不能永远保持。生死的本质是苦的,不管是苦苦、坏苦或者是行苦。
在生死当中没有绝对的朋友或敌人,身处上层或下层社会,也都不是固定的,所以生死里面的现象不可依赖。我们在生死轮回的经历,就是经历生、老、病、死的种种苦,不断地投胎到不同的生存状况。除非达到觉悟的境界,我们才能脱离生死苦。
如果我们修学佛法只是由于你已经无法忍受自己的苦,而想脱离它,这个佛法不是大乘的佛法。所谓大乘,是指你发心学佛唯一的动机是要使一切有情脱离痛苦,成就究竟的安乐──佛果。为什么说‘大’,因为这个心是很大的。
因此,不管我们所用的法门是禅思、诵经或念佛,只要动的念头是为了能利益一切众生,那怕仅是诵一部经或念一句佛号,所造的功德就是像所关心的众生的数量那样大。假定这种随时要利益一切有情的心态能够维持,那么就连穿衣、吃饭等行为,都不会造恶业,因为它的基础就是利益一切众生的念头。
然后我们把一切善业的功德回向给众生,希望它变成众生安乐的因。也许你会想:‘这样回向的话,那我自己什么都没有了!’这个念头来自把我当做实有的那么一个无明,也来自爱惜自我的心。两者都是根本的惑、痴。事实上我们真的利益一切众生时,间接地也是在利益自己。
如果我们修学佛法,一切修持、所作所为都仅仅为了众生:如愿生善趣,只因期望利益一切众生;追求佛果,也只是希望能给有情安乐,也就是,修我们的心,培养这么一个利他的念头,那么我们碰到任何的困难,都会变得非常渺小。
举例来说,如果父母发疯,拿武器来攻击我们,因为我们知道他的心有问题,不但不想报复他,反而只会生起悲悯心。同样地,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什么敌人要夺取我们的财物,危害我们的身体、生命,我们也可以把他当做中了烦恼的毐而发狂的众生。如此思惟,可以减少对这类众生的嗔恨心。
对一般行者来讲,如果他受的损害小,如小东西遗失、碰小伤,要忍受,还可以,但假定是重大的损伤,要在这种状况下维持平衡的心态,就很难。除非已经成就忍辱波罗蜜,而且调伏了嗔恨心。对修菩提心的菩萨而言,无论遇到的伤害或损失有多大,他的反应是感到非常喜悦,而且深深感激。为什么菩萨在有损失的时候会感到喜悦呢?因为当财物丢了或身体受伤,他会感觉到这是还多世恶业的债。相反地,人家给他东西,并不会很欢喜,因为他了解这只是进一步造新的债,而且不只是债本身而已,还有利息,所以即使是很小的东西,他都不会很欢喜。
一般而言,我们不熟悉这种观念,从未培养我们的心来习惯它,一旦碰到损失、伤害,很难马上有如法的反应,只会再造更多的恶业──生起种种烦恼、不善的念头,所以除了损失以外,还加上更大的损失。这是多么划不来!不如去思惟:宿世的债,现在就还了。尤其,那种感激的心,不能生起的话,最起码不要起嗔恨心。假定我们能够这样修心,是非常值得、有意义的。
有故事说,某人曾接受一大块肉跟很多奶油,为要还这个债,来世便投胎为牛,生在送他奶油的人家,让那家人挤它的奶。多年后,有次天灾,牛被大水淹死,就冲往给过他内的人家里,他们便吃它的肉,直到肉尽骨出,只见上面刻着字,说:‘奶油跟肉的债已经还了。’这是一个例子,说明所谓逆缘──看似困难或不如意的情况,是可以怎样转化为修学佛法的道路上有利的条件。通常我们有损失时,感觉都是不很妙的,但实际上按照修心的这个法门来讲,可说是宿债已还。因此表面上是损失,其实我们获得很多。
我们的生活的确需要一些物质的财产,但除了真正需要的以外,如果拥有的财富太多,真正的行者会把它视为一种障碍。有故事说,有个人获得了一大块田,可以抉择自己耕种或变卖
可见,不管我们的财富有多少,所想的只是要维护或增加它我们整个心不由得被卷入,相应的心所法如贪欲、吝啬,统统会一个个冒出来,也就是说,把我们困在生死里的因会不断加强。因此对修学佛法来讲,财富太多,是一个障碍。因为它防止我们把心放在佛法上,不能很清净地修持。如果没有很多财富的话,才是能够好好培养佛法的基础。
有句谚语说:喝醉的人一直想喝酒。同样地,富有的人一心想,怎样能更发财,甚至贪求很贫穷的人家所拥有的东西。所以的财富变成不断贪着更多财富的基础。当然是有例外,也有人懂得善用财富,把它用在做善事、供养方面。但假定只是不断想累积财产,并不拿来布施或做善事,那么这种人所拥有的财富,就等于他来世生到饿鬼道的因的宝藏──因多得犹如一座宝藏。
因为他为了累积财富,造了许多恶业,使很多其他众生受苦,结果他带到来世去的是这种恶业,费心累积的财富却留给别人享用。对菩萨道的行者而言,财富不多,反而是他学佛的宝藏。因为他少欲知足,就有办法把心放在佛法上。讲到这里,请各位不要误会:要修学佛法,就必须当乞丐才对。重点是说,我们不是不断贪着更多,而是不管获得或损失,心都不受影响。获得时,不会高兴,而且懂得怎么善巧利用;有损失,也不感到难过,反而把它当做可能获得更多的基础。
通常假定有人说我们的坏话或骂我们,我们就会感到很不是滋味、忿怒;相反地,人家讲了什么好话,就很兴奋。实际上,听到赞美的后果只会让我们感到骄傲、自大,进一步增长烦恼,妨碍我们好好修学佛法。所以下一个结论:当受人称赞,我们没有理由很高兴,而当被人指出错误,或被讲得一文不值,我们应该非常高兴。藉着人家的批评,我们一方面可以注意自己有哪些缺点或不正当的行为,另一方面过去世口业的过失会以此净除,以免来世投生恶道。
换句话说,批评我们的人是非常慈爱的。他就像是善知识、师父,把我们带离开恶趣。因此我们应该照顾我们的心,认识清楚:如果受到赞美,不值得高兴;反之,在别人的批评中,其实可以找到自己的安乐。
朋友和敌人也是一样。世俗的想法是,看到自己的亲朋好友,就觉得很亲切、高兴,而碰到所谓的敌人,就分外厌恶。然而我们思考得比较深入的话,可以发现:对亲朋好友的执着,只是我们进一步贪着的基础,犹如把人捆在生死里的绳索一样。而如果要成佛,则必须要有敌人。
当阿底峡尊者到西藏时,有个随行的侍者,脾气非常不好,连细微的小事,都可以很生气。尊者的弟子觉得很奇怪:‘师父怎么会有那么一个侍者?’阿底峡回答:‘他是我修习忍辱的一个对象。’
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里也提到,敌人比上师还珍贵。因为忍辱的无量利益,不能依止上师、三宝而生起,是要依止敌人才行,所以从这点来看,敌人比上师还珍贵。何以忍辱那么重要呢?因为恶业中没有一重比嗔恨心的力量还大。
嗔心的果报是要堕落到热地狱。如果我们觉得热地狱里的苦会让自己受不了的话,就可以了解,碰到伤害或不如意的事,不用嗔恨心来回应,反而修忍辱,是很划得来的。更何况,不起嗔心报复和进一步思惟忍辱无数的利益,都有莫大的功德。
因此不管我们跟什么人生活在一起,或在那个团体里,如果有那么一个可以生起嗔心的对象,就要好好利用机会来转化我们的念头,修习忍辱。尤其是利用他的念头来修我们的心。培养那么一个善心,对自己无量来世来说,是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它不只是安乐的基础,也是取得成就佛果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至于有人学武术、拳击,为了赚钱或出名,跟别人拚,他也可以忍受皮肉之痛。因为他的动机不清净,跟在此所谓忍辱不同。
再谈一般世俗的看法是,假定一切都很顺利,就高兴庆贺,而碰到苦的情形,就觉得受不了。然而对菩萨道的行者来讲,顺利、舒适的情形,不值得高兴,因为他了解,如果不把它用在成就佛果的善业上,那只是在耗掉过去世所累积的善业,反倒是苦的状况。而痛苦的事情让他觉得欢乐、值得,因为他平时发愿都要替一切众生代受他们的苦,一旦经历苦境,便是满了他的愿。这就是菩萨的修行。
至于我们虽然不应该刻意追求舒适、安乐,但经历的话,应该把它当成遍满虚空的海洋,然后供养出去。而遭逢苦难,可以把它想成是还恶业的一种方便,不像真的长期堕入恶道里那么痛苦。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患绝症的人,在那种情况下会想到佛法、三宝等归依处,想要布施、供养等等,可见,苦反而能促使我们的心生起善的念头。
也许有人觉得自己修得很好,经常布施等等,却不断遭遇到障碍,他看到别人既不学佛,也从不布施,反而一切都很顺利。这样的思惟是对因果不了解,属于邪见,不应该这样想。
修学佛法的人,平时看起来好像受的苦比较多,但事实上他把恶业都净除了,剩下的只是善业。而那些常常造恶业的,虽然好像一切都很顺利,没什么障碍,但是一旦他的善业用尽,他有的只是一大堆恶业,往生的时候,便直奔恶趣。
如果我们能够修心,懂得用这些善巧方便来转化一切逆缘、困境,那么我们在佛法上的心便会不断地有进展,而且获得的利益很大,可以说,我们已经入了安乐城。
又假定安乐来的时候,我们不去贪着它;痛苦时也懂得怎么转化它,则可以说,我们已经活在安乐城中。总而言之,这个法门的要点是,当经历很顺利的情况,我们就应该思惟:这全是一切有情的恩惠,是来自三宝的加持;经历到痛苦时,应该思惟:这是在消除过去世的恶业,而觉得很欢喜。以上是简单地说明,如何把逆缘转化成佛道。
先说下我进幻海迷局前的经历。我老家在农村,家族人多,爸爸兄弟也多,第一次接触灵异事件是从嫁到我们家的四婶说起,她结婚进门后就说是神仙附体,要安香炉给人看病去灾。默许后,这一过程持续到现在。自称各路神仙的众生,名号都很大,打哈欠来了之后,就语音、语调、方言全变了。之后参加工作了,听到这种故事就更多了。尤其我们家族,之后就看到大姑也是,一个堂弟也是,小婶也是,各种小仙来了之后哭哭啼啼的状态,提要求,不然就是折磨人。看多了,听多了,也司空见惯了。那时还小,看着这些就各种生畏疑惑还略带骄傲.....家里出了神仙,我们被保护了,像电视里一样。
只是后来每次我自己遇到各种人生困苦问题,去求去问去,各种折腾之后,也没有很好解决过。但那时确养成一个因为方便,遇事就依赖外力的习惯,遇到事情就向外求。
大约从2012年起,身体、工作、钱财、生活已经开始明显的不顺,一路向下,不知道原由的身体开始各种妇科腹痛,理疗输液中药。上班挣到的工资,流水一样全用在了这个身体上,但就是查不到多严重的病。这个好一些,那里又难受了,反反复复。因为我还未婚,父母亲人时不时的逼迫婚事,互相要挟,互相怒怼,以爱的名义互相伤害,哭天喊地的持续了很久。
之后2013的又发生一次事件,由于母亲已对我姻缘急不可待,找各种民间的大仙去给我看命运。在临村另一个称谓为九王爷附体的一位叔叔解释下,说我以后也是要走他们一样的路,说我是某位神仙的弟子,身上有一把锁,要打开才可以顺遂。我身体腹痛的问题,在他施法用功后依然没有解决。只是有一天突然我难过的情绪就上来了,之后我那个所谓神仙师傅就来了,我的情绪就更加汹涌,和对方一起痛哭流涕。事后还承诺只要有事求她就会出现。很遗憾,求过了,生活没有见到什么起色。这个事情完毕让我疑惑很久,发生在自己身上匪夷所思,为什么我竟有那么失控的情绪?为什么我总是和别人不一样?为什么我的命运非要走他们一样的路才能改变?排斥的心里让我想着:也许我应该去正规的寺院去祈祷!
真正和佛教沾上边应该就是从跑寺院开始,雍和宫,八大处,灵隐寺,民间的佛堂,甚至有一年很殊胜的看到了佛牙的舍利,只是当时太愚昧盲目迷信跟风。不念佛,没见过经书
我的身体持续状态不好,断断续续中药针灸医院折腾,离职后自己和同事一起办的设计室,坚持了一年多。因为劳心劳力,利润太低,最后还是捉禁见肘一无所获,我即退出重新找了工作。当新的工作谈妥正式工作后,发现又是一个坑。客户刁钻无法沟通,工作量超大,环境烟雾缭绕,同事间对立嫌弃。处处是障碍,抑郁、怨恼、绝望,加重了身体的病态,基本生理期前十天都是要疯狂的状态。当时一个同修已经在幻海迷局群里很久,说自己在读《地藏经》,讲了一些故事,发了我一堆东西,看到超度、众生、轮回的词语,没听过,好吓人。建议我进群咨询下。我想家里那么多大仙也没有解决我什么问题,就没有同意,只是好奇网上开始搜一些学佛的奇迹感应,被吸神奇感应引着想尝试,自己也下载《心经》来听。但烦躁的时候越来越多。
2015年底这时候终于主动联系同修,一路恶度被众生推进了佛门,加入了幻海迷局QQ学佛群。当开始了学习之心,这一路真是艰难着、感动着、收获着!刚开始找老师私聊,听我抱怨命运,我说没别的太高要求,只想这一生过好,不在让父母操心。老师亲近平和讲了很多,有时见到老师Q头像闪耀就止不住哭。老师和群里师兄告诉我如何念圣号且要读《地藏经》,要有回向。当时也开始照做,只是福德浅薄,业力深重,完全不理解三位配合,自顾自的读一些时日的经文,根本没做过超度。
不久业力现前了,然后就恶梦不断,在卧室就看到黑影,出门被车刮倒。刚过完年几天,举全家亲人之力来围攻障碍阻断我,甚至被打伤了脸。老师说,学佛初始亲人入梦是正常的,违缘也只不过是消业,应该坚持。更加认定只有佛法才是最终的救赎。挂群里看老师讲课,也看不懂,但觉得老师说的有道理,找不到漏洞。那就坚持读经,看到光目女救母,想起自己和母亲的抗衡,眼泪直流。看老师的《地藏经略说》,佛菩萨的慈悲心行,边看边感动的流泪。
这样坚持了大约两个月,群里老师带做标准版超度,然后就跟着试做一次。太惊讶了,悲苦、委屈、痛哭、哈欠、不能自已的状态,这才深切体会无形众生真的就在当下,他们苦了太久,等了太久;自己又何尝不是呢?从那开始彻底相信了这神奇的《普门超度》。
三位配合之路开始,精华版超度开始天天做。我算是敏感型,每次超度都哈欠、流泪,完全不懂义理,只是以为天天读经也没什么困难,没有明白消业之理。哪知道这懒散和愚痴的心,自己不曾察觉,加上自己不珍惜机缘。一心贪念想多挣钱,去干兼职,可能众生看的明白,所以一次一次考试和检验,身体状况不断升级,一种频死的挣扎,开始流血不止。然后就不停的跟老师和师兄们叨叨,希望依赖获得救助,老师讲了道理,师兄们给了帮助,可是这一切并没让我准备认账,抗拒还债心思狭隘坚固,还在求医喝药的路上折腾,以致于病情急转直下,直到手术住院,反反复复更严重。
直到后来药无可医,只能回家。功课一直没停下,这期间很多年曾痴迷于星座运势,执着于自己的八字命理,好的不灵,坏的灵,不顺利的事越来越多,其实是定业不可转啊。自己曾经伤害过众生,已经形成了恶果,没有深刻认识到因果,没有真诚的悔过心。心量和心态只在自己身上打转。
后来老师发起九字读经,帮助我们深入去读经学习。那时候终于明白只求现世安稳的心态多无知,这世间就是这么苦,这也是轮回的真相,才终于生出发愿去极乐的心。但身体依然反复,好一些时候跪在佛菩萨前发愿去极乐,流泪向佛菩萨忏悔,发心一定要跟着老师好好学习;半夜流血不止被折磨睡不着,向众生忏悔,跪在父母的卧室方向父母忏悔,然后爬起来超度。
老师教我们如何与众生沟通,群里师兄也给了很多帮助。自己嘴巴蠢,根本表达不上来,就打印出来照念。又是一次次的尝试练习,一次次验证,一次次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泪。半年多时间,身体终于开始稳定很多,也真正理解了超度的内容。老师说自己什么样,众生就是什么样;自己心不真,众生也理不清,不要把众生当木头!心量开始有了变化,变的柔软,肯去感受他们的一切。这时候在超度心念一起,哈欠就来了,就感觉头顶暖暖的,感受到佛光照耀,后背也是暖暖的,有规律的发愿念佛部分就哈欠。应该是众生在不断的离开吧。
这样坚持很快半年过去了,我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身体基本稳定,心里也不在那么执着,对家人的阻碍也能理解,不吵不闹,能明显感觉到被众生提醒,有莫名困倦、委屈、立即《普门超度》就能缓解。母亲几十年没断过各种药,身体就像纸片人一样,由开始怒骂我学佛是不务正业,现在有几个月可以不用吃药了,而且主动拿着念佛机来念佛号,愿意听我讲佛菩萨的故事。她身体不舒服了,我就主动和母亲的众生沟通,虽然看不到,但效果还算不错,不舒服也能缓解。我的工作也有了变化,原来做不停,现在环境也安静很多,工作对象也相对固定了,工作内容清晰明了,也算轻松顺利。
我想每个人学佛都有很多故事,有很多幸福、波折、迷茫和自以为是的认知,但是要学明白,学智信,才不枉经受的一切苦痛。特别庆幸自己没有走弯路,没有在学佛路上耗费多少年,直接进入了幻海迷局,遇到老师,直接走了大乘净土往生的光明路。《普门超度》更是大法宝,更方便快速高效,只要听到道理,真实行做,就有竟想不到的收获,化解冤仇、治病良药、世间善缘、大放生、大供养,还有老师说的,“最后《普门超度》要度了我们自己。”所以听到看到,有何拒绝的理由?希望更多人能体会并参与我们的系统。阿弥陀佛!
感恩佛菩萨让我留一点福报来学佛,感恩人间天老师,感恩幻海迷局众同修帮助。
窦禹钧(即《三字经》里提到的窦燕山),五代后晋时期涿州范阳县人。后周时期大臣、藏书家。与兄窦禹锡皆以词学著名。唐末时任幽州掾,历官齐州、邓州、安州、同州等八州支使判官。后周时期,升户部郎中、太常少卿,以右谏议大夫致仕。
窦禹钧自幼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很孝顺,对于母亲的话,从来不敢违逆。在那个时代的人,多数在二十岁左右就结婚,所以如果到了三十岁还没有儿子,就会感觉到 “无后为大”的忧虑。可禹钧到了三十余岁,膝下犹虚,正在愁眉不展的时候,忽然有一天夜间,做了一个梦,梦见他已故的祖父对他说:“你前生的恶业很重,所以你今生的命运,不仅没有儿子,并且寿命也很短促。希望你及早回心向善,努力多做救人济世的善事,或许可以转变业力,挽回命运。”他一觉醒来,把梦中祖父的话,一一铭记于心,从此立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窦家有一仆人,盗用了禹钧二万银钱,恐怕给主人发觉,就写了一张债券,系在自己小女的臂上,券上写明:“永卖此女,偿所负钱。”仆人从此远逃他乡。禹钧发觉了这件事,把仆人所写的债券焚毁,并且对仆人的女儿抚养得很好,那女儿长大后,禹钧还替她备了嫁妆,嫁了一位美满的贤婿。这个仆人知道此事之后,感动得痛哭流涕,回到窦禹钧面前,认罪待罚,而窦禹钧却不计前嫌,依然很和善地对待他。
有一年新年的元旦,窦禹钧到延庆寺去拜佛,在寺中大雄宝殿的拜垫旁,拾到了白银二百两,黄金三十两,他想一定是拜佛人的遗失物,就在寺中守候失主。等候了半天,果然看到一个哭哭啼啼而自言自语的人,窦禹钧问他何故哭泣,那人说:“我父亲给绑匪掳去,将被处死,我好不容易向亲友们东借西凑,得到白银二百两,黄金三十两,预备把这笔金银赎回我父亲的死。哪知我一摸钱袋,黄金白银都没有了,这样我的父亲就难免一死,刚才我到这里来进香拜佛,不知是否遗失在寺中。” 禹钧知道那人是失主不误,就将黄金白银如数归还,并且还赠给他一笔路费,失主欢天喜地的道谢而去。
又同村中,有家人去世无力购买棺木的,他就出钱埋葬;凡是女子到了二十七岁还由于贫寒等原因未能出嫁的,就出钱为她出嫁;凡是二十八岁以上的男子,家境贫穷无法营生的,就看情况借给本钱,让他去做买卖。这样,因窦禹钧的善心而活下去的有几十家;各方贤士,依赖他举荐而被官府录用做事的,也不胜枚举。
又在家宅的南面,建书院四十间,藏书千卷,请有德行的人为老师,四方家境贫寒但愿意学习的孩子,都可以来学习,并且供给学子口粮,所以在这里念书的孩子学识越来越高。
窦禹钧还将自己每年的收入,除留下家里必需的开销之外,剩余的都拿来救济穷人。而家里的生活却非常简朴,没有金玉等装饰,也没有穿华丽衣服的女子。
就这样,努力不懈地行善了几年,有一天,又梦到祖父对他说:“你命里本来无子,又短命,但你这几年来一直积累阴德,已经名挂天曹,天帝特为你延寿三纪(三十六岁),赐予五个儿子,都贵显福寿。命终之后,你可以升天做洞天真人。”又说:“行善得善报,作恶得恶报,这个道理在人间、天上、地下都是一样。善恶的报应,有些在今世就会显露出来,有些要到来世才会受报,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因果律无处不在,从来就不会遗漏人的任何一个细微的起心动念,你对此不应当有任何怀疑。”
自此之后,窦禹钧就越发精勤地积德累功。后来,他果然有五个儿子。由于自己重礼仪、德行好,且教子有方、家庭和睦,窦家终于发达了。他的长子名仪,在后晋时中进士,入宋官至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是宋初一代名臣,他去世后太祖赵匡胤曾悲伤地感叹:“天何夺我窦仪之速也!”次子名俨,也是后晋进士,历仕汉、周,宋初任礼部侍郎。三子名侃,为后汉进士,曾任宋起居郎。四子名窦偁为后汉进士,入宋任左谏议大夫。窦僖是后周进士,曾任宋左补阙。当时人们美称他们为“窦氏五龙”。当五个儿子均金榜题名时,侍郎冯道赠他一首诗:“窦燕山十郎,教子以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窦禹钧还有八个孙子,也都很贵显。最后,窦禹钧做到谏议大夫的官职,享寿八十二岁,临终前谈笑风生,向亲友告别,沐浴更衣,无病而卒。
这个公案中,窦禹钧因为宿世恶业的缘故,没有后代而且短命,但他听从祖父在梦中的劝告,从善如流,长时间不懈地努力行善,终于改变了自己的宿命,并且命终升天。他祖父第二次在梦中告诉他的话很重要,也就是“行善得善报,作恶得恶报,这个道理在人间、天上、地下都是一样”,并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让他对因果报应产生信心,从而行善积德不松懈。
实际上,对因果信心的大小决定了此人行善恒心的大小。如果对因果似信非信,则行善的决心与恒心就会很小;相反,如果对因果律有了充分的理解,并且深信不疑,内心就会彻底舍弃傲慢与放逸所导致的我行我素,从而转向对因果律的恭敬与臣服,这样,对自己内心的念头、嘴上的语言、身体的行为,就会小心翼翼,不敢放肆或疏忽大意。
现今有些人,想通过行善改变命运,才做了一件微小的善事,如参加了一次放生、布施一点钱财,就希望自己的命运有个彻底的改变,妻荣子贵,事事顺心,这对因果律的理解未免太肤浅了。不容否认,此人所做的每件善事将来肯定会得到善报的,但仅靠一两件善事的力量还不足以改变命运。
行善到什么时候,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命运呢?需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来一个彻底的改变――原来在乎财物而吝啬的,现在变得不在乎财物而在乎他人的痛苦与快乐而不吝啬了;原来动不动就发火的,现在变得安详平和了;原来事事挑毛病抱怨的,现在变得包容而厚道了;原来内心总是希望别人倒霉、自己一人发迹的,现在变得真心希望所有的人都幸福,哪怕自己一人受苦也不要紧;原来对他人漠不关心、只关心自己的,现在变得只关心他人、不关心自己了;原来觉得起心动念与言语行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现在变得小心翼翼、战战兢兢了……
什么人的内心世界若是有了上述改变,则此人的命运一定很快会有大的转变。因为心决定一切,是磁石,才会吸引铁块;是善心,才会体验安乐。
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恶念恶口恶行,忏悔我所犯一切邪淫重罪;愿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学佛网、各位读者;此文若有错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愿断恶修善、共戒邪淫、广积阴德、持戒念佛、求生净土!
唐代,五台山的北台后黑山有间寺院,寺院里有个叫法爱的出家人,曾充当执事,管理寺院二十年。
掌管僧物,是必须要谨慎因果的,信众供养给现前僧物或者十方僧物,一定要如法地发放给众僧,否则恶业极为严重。
但是法爱比丘把十方僧物私自存积,用来在南原广置田产,又把这些田地都传给他喜爱的徒弟明诲。
这些十方僧物,本来是属于所有出家人的,现在却全部送给一个徒弟,这就造了很深重的恶业。
所以法爱老和尚死后就投生到山下庄园主家为牛,力气很大,独自耕地,辛勤劳作三十年。后来牛老了,又生病了,庄园主就打算用老牛向别家换油。
当天晚上,徒弟明诲梦见亡师法爱对他哭泣,说:因我错用十方僧物,为你置办田产,所以今生堕落为
只有这样做,才能忏悔我的业障,我堕入畜牲道的苦楚才有解脱的日子。否则,即使等到南原(就是置买田产的地方)之田,变成了沧海,我也无法了脱。
梦中,老和尚说完,就举身扑到地上死了。
徒弟明诲醒后,觉得这个梦很清晰,也确有其事,就鸣钟集众,向大众宣说这桩事情。翌日早上,庄园主果然来报告说那头老牛触树而亡。
明诲听从亡师的话,将牛剥皮做鼓,把名字写上,并将南原田产全都卖掉,用所得钱款,在五台山供僧。同时又变卖自己所有衣物,为师父做礼忏。
后来这面鼓被送去五台山的文殊殿,天天敲打。年代久了,世人就讹传成人皮鼓,而实际上是牛皮鼓。
...查看更多十大恶业指的是一杀生,二偷盗,三邪淫,四妄语,五两舌,六恶口,七绮语,八贪欲,九瞋恚,十邪见,这几种都是不能触犯的,不然不但影响自身,也会影响自己的家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