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根

"

善根,又《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中解释三善根时说:一无贪善根,谓于五欲之境,不贪不著,不爱不乐,此无贪法是善种性,能为无量善法根本,故名无贪善根;二无嗔善根,谓于一切众生不生愤恚,不欲损恼,此无嗔法是善种性,能为无量善法根本,故名无嗔善根;三无痴善根,谓于一切诸法,皆悉明了通达,知是善法知是不善法,知有罪法知无罪法,知应修法知不应修法,此无痴法是善种性,能为无量善法根本,故名无痴善根。

善根_善根是什么意思_善根深厚的人表现

善根_善根是什么意思_善根深厚的人表现

黄念祖:善根
黄念祖:善根

黄念祖:善根

黄念祖:善根


“善根”者,指的自己的“身口意”三业,刚才不是说“身口意”三业吗,三业所行的善。

我们刚说造业,要修“十善”哪,修“十善”是“身口意”都做了善,这一切善坚固而不可拔,叫作根。没有根的一拔就拔出来;有根的,根很深就不好拔,拔不出来,你得刨。这是一个含义,坚固不能拔、不能动摇。

再一个含义,它能够出生妙果。因为修了善,善它不是一个死的,它还能引出很好的妙果。所以戒能生定,定能生慧,这一切还能出生妙果。它这能生啊,有福能生般若光,这是能生妙果。行善,福是种善的结果,而且能“出生余善”,出生别的善,善事引善事,所以叫作根,根就能结果,还能长。(《无量寿经讲座》,黄念祖讲述,转载自黄念老法音网站)


...查看更多
黄柏霖:植物人不是不能救,要佛力加持,要他的善根、福德、因缘
黄柏霖:植物人不是不能救,要佛力加持,要他的善根、福德、因缘

黄柏霖:植物人不是不能救,要佛力加持,要他的善根、福德、因缘

...查看更多
达真堪布:阎罗王不买这些账,不认这些,只认善根和福德
达真堪布:阎罗王不买这些账,不认这些,只认善根和福德 达真堪布:阎罗王不买这些账,不认这些,只认善根和福德


大家应该好好观察自己的内心,好好思维、思维。这都是你自己的事,解脱是你自己的事,成佛是你自己的事。你解脱了,若是我自己不修行,我解脱不了;你成佛了,若是我不修行,我也成不了佛。若是我能精进的话,你不解脱,我也能解脱;你不成佛,我也能成佛。若是我不精进,你成佛了,我也不能成佛;你解脱了,我也不能解脱。就像吃饭一样,你吃饭了,只能你自己饱,我不可能饱;反过来也是一样,我吃饭了,我会饱,你不可能饱。你不吃饭,你就会饿,甚至会饿死,但是跟我没关系;我自己若是去吃饭的话,我就不会饿,也不会饿死。因果就是这样。总之,解脱是自己的事,成佛是自己的事。

今天在这里给大家讲法,虽然我是个凡夫,但是我讲的都是佛法,都是事实,大家要好好地对照、对照自己,掂量、掂量自己。有人说,“我学佛这么多年了,出家这么多年了……”你学佛这么多年怎么了?你出家这么多年又怎么了?没有丝毫正知正见,学佛的时间再长也没有用,出家的时间再长也没有用,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到时候后悔的是你自己。有的人还想:“我很聪明啊,我有学历啊……”聪明怎么了?有学历又怎么了?若是没有智慧,什么也不是,一样会烦恼、痛苦,一样会轮回,一样会下地狱!这与学问、知识没有关系,智慧是修出来的。有的人觉得:“我没事,我很有势力,我很有能力……”那些什么都不是,若是没有智慧的话,那就是造业,将来要下地狱的。阎罗王不买这些账,不认这些,只认善根和福德。所以大家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自作聪明,应该以佛法对照自己,以佛法衡量自己,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么?是在搞轮回,还是在搞什么?

今天讲受持菩提心的方法,按道理今天应该通过仪轨受持菩提心、受菩萨戒,但是我们前几天已经受持过了。为什么要提前受持呢?因为前几天是佛祖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的殊胜日,我给大家传授了菩萨戒,大家受持菩提心的同时也受持了菩萨戒,所以今天在此处就不再做这个仪式了。

其实应该天天发菩提心,受菩萨戒,然后不分昼夜,时时发心,时时受持。这段偈颂要念三遍,念第一遍的时候,心里要想:自己已经得到了愿菩提心的戒体;念第二遍的时候,心里要想:我已经得到了行菩提心的戒体;念第三遍的时候,心里要想,在我的相续中,这两个戒体已经很稳固了。受持菩提心时,身边若是有金刚上师或具德善知识,应该在金刚上师或具德的善知识面前发菩提心,受菩萨戒。如果实在没有这个条件,也可以观想佛菩萨在面前,发菩提心,受菩萨戒

达真堪布:阎罗王不买这些账,不认这些,只认善根和福德

。平时我们通过仪轨发菩提心,受菩萨戒的时候,也可以观想佛菩萨和上师善知识,然后在他们面前受持,这也是可以的。这是正行。通过仪轨受持菩提心,得到了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戒体以后,就要守护这些戒体。


对“次第勤修学”这句偈颂,也有另外的解释方式。所谓“次第”,萨迦派一些大德们讲,若受持菩提心的人是位利根者,应该以《虚空藏经》中所说的,受持十八条戒;若是位中根者,应该以《猛怒施主请问经》里所讲的,受持四条根本戒;若是位劣根者,则应该按照佛在《大力方便经》里说的,受持愿菩提心一条戒。《妙臂请问经》中讲,一个大乘学者,应该依各自根基去学修如海菩萨戒。自宗宁玛派据此认为,菩萨的这些学处犹如烟海般,依自己的根基来学修。若是根基比较好,福报比较大的,应该尽力学,多学一点;若是根基差点的,福报也差的,先少学点,然后再次第增上。对“次第勤修学”这句偈颂,也有这样解释的,也可以这样理解。

菩萨戒有十八条根本戒,有四条根本戒,也有一条根本戒。一个钝根者、刚学修的人,可以先受持一条根本戒。我们这里,大家自己看,如果自己能受持的话,就受持四条根本戒;若是再能精进受持的话,就受持十八条根本戒,还有很多支分戒。这些具体的内容、戒条,我们以前都大概地讲过,在《善者戒行》那本书里都有,大家可以学修。

我们得到了愿、行菩提心的戒体以后,就要守护这个戒体。


...查看更多
这个窍诀,可以轻而易举获得无量的善根
这个窍诀,可以轻而易举获得无量的善根 这个窍诀,可以轻而易举获得无量的善根


修行随喜功德,与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等有著同样的重要功德,我们随喜赞叹他人的成就好事,如同礼拜、念佛、诵经一样,都是了不起的修行功课。所以,常人见他人有善喜,忌妒容易随喜难,就是不知随喜有这么大的功德。

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四十二章经》

【注释】:看见别人在布施,要跟着欢喜、支持,就会得到很大的福报。有个沙门问道:“随喜的人都有了很大的福报,那么,布施的人应得到的福报是否会没有了呢?”佛回答说:如像有一支火炬,成百上千的人拿上火把来分取火种,也点燃火炬,用这火煮饭照明

这个窍诀,可以轻而易举获得无量的善根

。但是原来的火还是存在的,并不因他人取火而消失,布施所得的福报也是这样的。



...查看更多
结语

善根的意思就是人所以为善之根性。善根指身、口、意三业之善法而言,善能生妙果,故谓之根,告诉我们一定要多行善事,少造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