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皈依是指皈依三宝:一皈依佛,二皈依法,三皈依僧。也可说为一皈依觉,觉而不迷。二皈依正,正而不邪。三皈依净,净而不染。第一皈依佛,释迦牟尼佛是悟道的觉者,为修行者的导师,皈依释迦牟尼佛,也就皈依了十方一切诸佛。第二皈依法,佛为了度众生得解脱,设种种的次第法门,等於学校的学制一样,所谓人道守五戒、天道修十善、声闻修四谛、缘觉修十二因缘、菩萨修六波罗蜜。第三皈依僧。依循正法修行的清净僧众是大众的榜样,所以应当皈依十方一切圣贤僧。
《瑜珈师地论》说:“当知皈依,有四正行: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善士即善友、善知识。《瑜珈师地论》又说:“云何名善友性?谓八因缘故,应知一切种圆满善友性。何等为八?谓安住禁戒,具足多闻,能有所证,性多哀愍,心无厌倦,善能堪忍,无有怖畏,语具圆满。”
《华严经》说:“……汝今发心求菩萨道,为欲成就一切种智,应当勤求真善知识。善男子
因为善知识有大恩德,作弟子者应正念思惟,如法亲近。对善知识应作师想、父母想。应承事恭敬供养。承事供养善知识是为听闻正法,正法是佛的教法,依善知识开解,学人依之起行。在起行之前,依所闻法理引起如实不谬的作意,即是如理作意。
有此作意。则知见自能清净,不起颠倒邪见,而起如理正行。正行,也即法随法行。法指涅槃法,最胜故。随法即道谛,它能证涅槃法,随顺于涅槃故。行是学人自心中受持此法,为求涅槃精进修行正道。是为法随法行。此为三皈后,所应行的四个次第。
...查看更多1、皈依三宝的意义:学佛必从受三皈
依起,三皈依是皈依佛、法、僧。受了三皈依,才算是佛教徒。虽研习佛教,若不皈依三宝,仍不为佛教徒。学佛之入门,以受三皈依为根本。如《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皈依三宝品》中,如来答弥勒菩萨问:;若欲求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涅槃者,应当皈依佛法僧。
皈依是何义?皈是皈投、皈向,或回转义。依是依托、依止、或信赖义。皈投三宝,以三宝为依托。凡回转依赖行为,都称皈依,非但佛教之专用。
皈依即救护义。如《大毗婆沙论》三十回说:;救护义是皈依义诸有皈依佛法僧宝,不破学处,不犯律仪,不违法制,便能救护。彼破学处,毀犯律仪,违越法制、虽皈依三宝而不为救护。
学佛者,为解脱三途及流转生死痛苦,皈依三宝,仰求救护,就必须以佛为师,以法为药,以僧为友。尊佛、奉法、近僧就能得到救护。
皈依三宝为最先基层,往上还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一切戒皆以皈依三宝为根本。所以皈依三宝的种类有五:一、翻邪三皈,二、五戒三皈,三、八戒三皈,四、十戒三皈,五、具足戒三皈。另有受大乘菩萨戒者,在忏悔与发愿之前,也必先受三皈。因此,虽说不是戒,却是一切戒之根本。
佛教对能皈依者范围很广,人、天、鬼、畜,只要发心皈依,皆可接受。对所皈依境,要选择真正皈依处,天神不足皈依,因有诸障碍,诸漏未尽,不堪为众生作大利益。三宝具足无量功德,堪为人天之师,故应皈依。
2、如何皈依:应如何求受皈依?
受皈依,既是形式上的问题,更是心性上的问题。受皈依时,不仅口中念着,身体拜着,心里还得想着。主要还是在于心的领受。在佛世时,因受皈者根器厚,故不须礼节。如佛的第一个三皈弟子,
耶舍的父亲,在佛前如此说:;我今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唯愿世尊听为优婆塞。这样一说,便算受了三皈依。皈依三宝的词句,颇为简单,为三皈三结即:
我某甲(法名或本名),尽形寿皈依佛,尽形寿皈依法,尽形寿皈依僧。(三说后)阪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说)
前面三皈说三遍,是正授,后为三皈之结。受三皈时,说者听者,必须明白清楚,不能马虎。求受三皈,本来只要请求一位皈依师,在佛前三说三结便可。为了着郑其事起见,见月律师定三皈正范中,共有八顼:
—敷座请师、二开导、三请圣、四忏悔、五受皈、六发愿、七显益劝瞩、八回向。
我们现在以事相为主,理应恭敬供养一切佛菩萨的圣像,一切经典,一切僧众。不过本师佛是释迦佛,本师僧是皈依师,为了报恩,偏重本佛,本师亦
可。勿以为除本师佛,本师僧之外,其余不为恭敬供养,错也。
3、皈依后之行业:皈依三宝,可得救护,但必须修习正行,才能真正得救护。
《瑜珈师地论》说:;当知皈依,有四正行: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善士即善友、善知识
善能堪忍,无有怖畏,语具圆满。《华严经》说:;汝今发心求菩萨道,为欲成就一切种智,应当勤求真善知识。善男子!求善知识,勿生疲懈;
见善知识,勿生厌足;于善知识,有所教诲,当念随顺,不应违逆;于善知识,善巧方便,但应恭敬,勿见过失。
又说:;一切佛法,如是皆由善知识为而得圆满。以善知识,而为根本,从善知识来,依善知识生,依善知识住,依善知识为因缘,善知识能发起。因为善知识有大恩德,作弟子者应正念思惟,如法亲近。对善知识应作师想、父母想。应承事恭敬供养。
承事供养善知识是为听闻正法,正法是佛的教法,依善知识开解,学人依之起行。在起行之前,依所闻法理引起如实不谬的作意,即是如理作意。有此作意。则知见自能清净,不起颠倒邪见,而起如理正行。正行,也即法随法行。法指涅槃法,最胜故。随法即道谛,它能证涅槃法,随顺于涅槃故。行是学人自心中受持此法,为求涅槃精进修行正道。是为法随法行。此为三皈后,所应行的四个次第。
...查看更多
在动物放生前或遇到无形众生我们就应该为它们做三皈依,帮它们种善根,这样它们来生就能投生为人并可念佛修行。方法如下:
发至诚心,对这些众生说:
“各位菩萨,你们之所以迷惑颠倒、不能出离轮回,是因为不闻三宝,不解皈依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在佛前求忏悔。(念三遍)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遍);
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畜生(三遍)。
最后请你们随我一起发愿、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佛号念一阵后,功德回向它们(心中起一个念:把今日放生和念佛的功德布施给这些众生,希望他们早日脱离苦海、往生净土)就可以了。
皈依佛:心性和佛的心性一致就是皈依佛。
佛心:完全站在他人的层面角度看问题,完全利他,利益一切众生,一切众生平等,这样的心就是佛心
佛性:无自性,无有自己的脾气禀性,就是无自性。无自性就是真正的自性,就是本性、佛性、本来面目,回归本来具足之清净自性就是皈依佛。
归依法:完全用智慧待人做事,就是归依法。法是智慧,完全用智慧者,一定是开智慧者,开智慧就是归依法,开悟是归依法,开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者,就是归依法,智慧作主归依法,自性流露归依法,随缘妙用归依法,自在随缘、随缘自在归依法,明心见性归依法。
皈依僧:佛的行仪为僧。按佛的行仪去做就是皈依僧。
能够完全做到皈依佛法僧之人,一定是明心见性之人。
明心见性者为佛,是真正的皈依佛,明心见性者所说的话是真正的智慧,是真正的自性流露,是真正的自性心法,是归依法。
明心见性者的行仪是僧,是皈依僧。
佛法僧三者是一个就是自性。三者互为体相用。
明白佛法僧,按佛法僧的行仪都做到了,是皈依佛法僧,只是明白不去做,做不到,都不是皈依佛法僧,明道说道不行道,不是皈依佛法僧。
皈依三宝就是皈依佛法僧,
皈依三宝就是皈依自性。
受三皈,有接受,有受受。
接受三皈依:是了解佛法僧的真正含义,接受三宝教育,愿意并发愿按三宝教育去做,就是接受三皈依。
受受三皈依:是真正皈依三宝,受受是真正按三宝教育做到了,真正享受到了三宝的同样心性。其人的心性完全和三宝的心性一致,才是真正的皈依。
一心归命佛菩萨:就是心性和佛菩萨们的心性完全一致。完全按佛菩萨们的行仪去做,身是凡夫,心性是佛,用凡夫的身、佛的心性做佛事,虽是凡夫身,非是凡夫命。而是佛命。用有限的生命做无限佛菩萨之事。就是一心归命佛菩萨。
三皈依不是皈依哪一尊佛像,不是皈依哪一个寺院和道场,更不是皈依某位出家人,不是拜哪位出家人为师。
三皈依不是得到一个皈依证,皈依证人承认,佛不承认。皈依证是给人看的,佛不看这个,佛也不承认。
佛只看我们的心性是否和佛相应,是否和佛一样,相应就是感应道交,不相应就是没感应。
若只得到一个皈依证,不按佛说的去做,去不了极乐世界,成不了佛。因为没有恢复佛性,和佛性相违,佛不承认。
能不能成佛,不在佛,而是在于我们想不想成佛,想成佛,按佛说的去做,恢复佛性,恢复佛性者就是佛,恢复佛性者已经在极乐世界了。
能否成佛,并非佛说的算,也不是佛能给我们做主的。佛想让我们都成佛,我们不按佛说的去做,就成不了佛,我们不按佛说的去做,佛也没办法。
造业受报,也不是佛让我们受报的,不是佛说我们有罪,我们就有罪的,不是佛让我们受啥果报,我们就受啥果报的,不是佛定的因果,不是佛定的罪业。更不是佛让我们受果报。
无论是成佛做主,还是造业受报,佛都做不了主,佛明白这些道理,佛把这些道理给我们讲明白,怎样做在于我们自己,是成佛还是造业受果报,完全在于我们自己,所以,想要成佛,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心性。
受没受三皈,成没成佛,佛不看我们有没有皈依证书,佛只看我们的心性。
若有一天佛没学的,也没受过三皈依的人,其人的心性和佛的一样,佛也承认,因为这样的人已经成佛了,有再多的证书,心性和佛相违背,也成不了佛,佛也不承认是真佛弟子。
受过三皈依的人只能说是名誉佛弟子,不一定是真正的佛弟子,只有真学真干的人才是真正的佛弟子,无论受没受过三皈依,只要真按佛说的去做,真学真干,就是真正的佛弟子。
无论出家在家,无论受过三皈依、还是受过五戒、或是受过菩萨戒,无论有多少证书,无论在娑婆世界有啥样的身份和地位,无论有啥样的名望,不真学真干,也只是个虚名,都是娑婆世界的虚幻之名而已。
接受三皈依仪式,得到一个皈依证,只是名誉上的皈依,不是实际上的皈依。
形式上的皈依,是走向实质性皈依的开始,皈依后真学真干就好,千万不要有名无实,只得个虚名,虚就是假,千万可别假皈依,一生结束了,得到个假学佛,假佛弟子,假成佛,那可就是吃了大亏了。
若真学真干,啥证书都没有,啥名誉地位都没有,也能成佛,定当成佛。
三皈依指的是皈依三宝:一皈依佛,二皈依法,三皈依僧。也可说为一皈依觉,觉而不迷。二皈依正,正而不邪。三皈依净,净而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