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舍利塔资料_佛舍利塔介绍
佛舍利塔,是存放佛祖释迦牟尼或后世高僧舍利子的塔,一种是存放舍利子的塔,另一种是佛塔,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载体之一,礼拜舍利宝塔是人们表达对诸佛皈依和感恩的方式。据传,2500年前释迦牟尼涅槃,弟子们在火化他的遗体时从灰烬中得到了一块头顶骨、两块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颗珠状真身舍利子。佛祖的这些遗留物被信众视为圣物,争相供奉
。 而依《长阿含经》卷四〈游行经〉所述,释尊于拘尸城双树间般涅槃后,佛舍利八分,获得佛陀舍利子的国王后来各自建立舍利塔安置供养这些佛陀舍利子。另据《阿育王传》卷一载,佛灭度百年后,阿育王搜集佛遗存的舍利,建造八万四千宝塔供养之。除上文所载之阿育王集佛舍利盛于八万四千宝箧,建立八万四千塔之外,其他各地亦有供养舍利的情形。相传,阿育王将佛祖留下的舍利收集起来重新分成若干份,送往世界各地,建塔供奉。据说,这些舍利的一部分传到了中国,中国各地便有了佛教舍利塔,而法门寺塔就是其中的一个。
...查看更多
佛舍利塔资料
佛舍利塔,是存放佛祖释迦牟尼或后世高僧舍利子的塔,一种是存放舍利子的塔,另一种是佛塔,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载体之一,礼拜舍利宝塔是人们表达对诸佛皈依和感恩的方式。据传,2500年前释迦牟尼涅槃,弟子们在火化他的遗体时从灰烬中得到了一块头顶骨、两块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颗珠状真身舍利子。佛祖的这些遗留物被信众视为圣物,争相供奉。 而依《长阿含经》卷四〈游行经〉所述,释尊于拘尸城双树间般涅槃后,佛舍利八分,获得佛陀舍利子的国王后来各自建立舍利塔安置供养这些佛陀舍利子。另据《阿育王传》卷一载,佛灭度百年后,阿育王搜集佛遗存的舍利,建造八万四千宝塔供养之
。除上文所载之阿育王集佛舍利盛于八万四千宝箧,建立八万四千塔之外,其他各地亦有供养舍利的情形。相传,阿育王将佛祖留下的舍利收集起来重新分成若干份,送往世界各地,建塔供奉。据说,这些舍利的一部分传到了中国,中国各地便有了佛教舍利塔,而法门寺塔就是其中的一个。
...查看更多
佛教圣地法门寺合十舍利塔落成
暨佛指舍利安奉大典新闻发布会新闻稿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距古城西安一百一十公里。法门寺始建于东汉桓灵年间,因珍藏佛指舍利而闻名于世,历史上被誉为“佛门圣地”、“皇家寺院”和“关中塔庙始祖”。
法门寺真身宝塔从最初的“圣塚”,经木塔砖塔的多次演变。一九八七年秋,修建因年久失修而坍塌的法门寺砖塔时,在原塔基下发现唐代神秘地宫,地宫内完好珍藏着佛祖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和两千多件稀世珍宝,在全世界引起极大轰动。自1992年以来,佛指舍利先后被迎请至泰国、韩国和台湾、香港地区瞻礼供奉,成千上万的佛教信众怀着虔诚之心瞻拜了佛指舍利,极大的弘扬了佛陀慈悲与智慧精神,有力地促进了佛教文化交流,古老的法门寺又一次蜚声海内外。
为了更加安全、有效的保护和供奉佛指舍利这一举世敬仰的佛教圣物,满足广大佛教信众瞻拜佛指舍利的愿望,弘扬佛教文化,增进全球佛教界友好往来,在唐代皇家寺院法门寺遗址区内建设了用于安奉佛指舍利的合十舍利塔和相关佛文化设施。合十舍利塔汇集海内外设计大师、建筑大师、佛学大师的智慧,传承与创新完美结合,融现代建筑艺术与佛教文化为一体,造型独特,气势恢宏,体现了极人间之焕丽、穷天上之庄严的美学效果。
合十舍利塔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定于今年5月9日在法门寺隆重举行“佛教圣地法门寺合十舍利塔落成暨佛指舍利安奉大典”。安奉大典将遵照佛教规制,通过恭迎、供养、安奉一系列隆重庄严的活动,将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永久性供奉在合十舍利塔地宫。佛指舍利历经了盛唐八帝六迎的隆重盛典,唐末珍藏于法门寺地宫一千多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重现于世,并将庄严安奉于宏伟的合十舍利塔内,这是千载佛家之盛事,万世一遇之机缘。届时,海内外高僧大德、四方嘉宾、八方信众将共同见证这一隆重庄严的历史时刻。
这次活动以建设和谐社会、祈福世界和平为宗旨,通过安奉佛指舍利大典,弘扬佛教慈悲和合精神,祈福人民安康,国运昌盛,世界和平。
这次活动由中国佛教协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和佛教圣地法门寺合十舍利塔落成暨佛指舍利安奉大典陕西省组委会主办
。主要内容有合十舍利塔落成典礼、佛指舍利安奉仪式和大型佛教文化活动等。
届时拟邀请海内外高僧大德、佛教信众、著名专家学者及各界代表参加。
...查看更多
东土第一释迦舍利塔
释迦舍利塔,又名齐云塔,乃佛法传入中国后所建的第一座佛舍利塔,创建于东汉己巳年(公元69年),即创建白马寺的第二年,至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 据《释源大白马寺舍利塔灵异记》说:汉明帝刘庄驾临鸿胪寺,谒见二位印度高僧。当时摄摩腾问道:寺之东南是何馆室?汉明帝答道:很早以前,那里忽然涌起一个土阜,高一丈有余,人们把它铲平了,接着又很快隆了起来。土阜之上,经常放出光芒,当地百姓感到很奇怪,都称之为圣冢。自周代以来,经常祭祀,祷求灵验,皆认为是“洛阳土地之神”,不知这是何故?摄摩腾答道:在佛灭度后一百余年,印度有一位阿恕伽王,安放佛舍利于天下,共计有八万四千处,东土中国境内则有十九处。陛下所言“圣冢”者,即十九处中之一处。汉明帝听到这里,就偕同二高僧、百官臣僚等一同去观看“圣冢”。当他们走近“圣冢”时,只见上面涌出一个圆影,汉明帝和二高僧三人身现圆影之中,如鉴照容,分明可见。看到此种圣境,众人皆叹未曾有
。汉明帝十分感慨地说:我若不遇二位高僧,怎知佛在保佑我呢?于是便令主管衙署在“圣冢”之上,依腾、兰二高僧所传印度佛塔样式,兴建佛塔。当年三月一日动工,次年十二月八日完成。塔九层,高五百余尺。“珠宫幽邃,遥瞻丈六之光;?堵凌云,依稀尺五之上。”“岌若岳峙,号曰齐云。” 我国早期的佛塔皆为木结构,大约在五代时,鉴于我国木塔容易烧毁而导致火灾,故而改为砖塔,但形状仍仿木塔建筑。据塔前金代撰写的《大金国重修河南府左街东白马寺释迦舍利塔》碑文说:在北宋靖康元年(1126),木塔遭劫火一炬,寺与浮图俱废,唯留遗址。五十余年后(1175),彦公大士看到“荒榛丘墟,彷徨不忍去”,故重建砖塔十三层,高一百六十余尺。今之齐云塔,就是此次所修,是一座四方形密檐式砖塔。塔身上下共十三层,通高53米余,齐云塔整个塔体结构严谨,造型别致。塔内中空,有踏窝可攀登而上。塔的第十层向南有门,俗称“南天门”。出南天门,由塔外再向上三层,可直达塔顶。此时举目远眺,邙山洛水,尽收眼底,洛阳古城,一览无余。
...查看更多
-
龙峰寺舍利塔...
-
辽释迦佛舍利塔简介_辽释迦佛舍利塔介绍辽释迦佛舍利塔,俗称辽庆州白塔,牧民们称“金金察罕...
-
辽宁龙峰寺佛舍利塔介绍龙峰寺舍利塔位于辽阳县下达河乡下涧村龙峰寺东北山坡上。 龙峰山最...
-
辽释迦佛舍利塔简介辽释迦佛舍利塔简介辽释迦佛舍利塔,俗称辽庆州白塔,牧民们称金金察罕索布...
-
落成—天竺山真寂寺举行山门及药师佛舍利塔落成仪式落成—天竺山真寂寺举行山门及药师佛舍利塔...
-
灵光寺佛牙舍利塔的简介 妙觉寺舍利塔,位于武安城内,塔与寺均建于宋元佑六年(1091年),...
结语
舍利塔在寺庙中很多人都见过,主要是用来安放舍利子,而舍利子又是佛陀悟得真身时所留下来的珍贵宝物,那么舍利塔的意义自然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