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是梵语śarīra的音译,梵语音译为“设利罗”,译成中文为灵骨、身骨。是印度人死后身体的总称。在佛教中,僧人死后所遗留的头发、骨骼、骨灰等,均称为舍利;在火化后,所产生的结晶体,则称为舍利子或坚固子。舍利子是僧人生前因戒定慧的功德熏修而自然感得;大多推测则认为舍利子的形成与骨骼和其他物体共同火化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有关;另有民间流传认为,人久离淫欲,精髓充满,就会有坚固的舍利子。
舍利子的由来
大安法师:
问:舍利子的由来。祖母往生后有383颗舍利子,她在世时,每月清晨只会念阿弥陀佛,和平时到寺院帮忙切菜。她心地善良,吃素,不晓得为何有舍利子?
答:舍利子,就是修行人通过戒定慧的修行,所在身心啊,所产生的一种现象。你祖母就是由于她吃素,做义工布施一切,又能够坚持,你不要以为他只会念阿弥陀佛,只会念阿弥陀佛,就是大善根之人哪!就怕她又念念这个,又念念那个,这山望着那山高,头头不清,账账不了,她就不仅出不了舍利子,她很多事情都麻烦。所以,正因为她只是一心一意念阿弥陀佛,平时又注意修福,刚刚讲的净业三福,修福修慧求生净土,她因为善良,心很单纯嘛,所以这个阿弥陀佛名号无量光就在她身心上产生了作用,就会出现这不可思议的现象。 所以,这三百多颗舍利子留下来,是她老人家得佛慈悲加持,来令我们产生信心的。你只要念阿弥陀佛就能出现舍利子,就能往生。出现舍利子在港台都有很多,在大陆也有,这是有很多例子表明的。
普正法师:
提起佛教,一般人多对舍利好奇,尤其是近些年来各地纷纷有舍利考古发现出土的新闻,愈发引起人们对佛门圣物舍利的关注。那么当代社会又应该如何看待舍利的价值呢?
这在佛教内部自然不成问题,而国家文物部门也会因为其历史、文化价值而视之为珍贵文物。笔者前面已经说过,古印度建塔供养舍利的初衷是对逝者功德的肯定与尊敬,同时起到昭示社会道德价值重心及教化民众的作用,这一点并未随着环境、时代的变迁而改变,即使到了科学、理性精神昌明的今天,舍利仍有其独特的社会教化作用。
按照马克斯韦伯的说法,经过近现代以来的“世界的祛魅”,现代社会已经彻底的“俗化”,每个人都生活在彻底的世俗化之中,世界已经丧失了神圣性根源,因而造成种种问题。没有神圣性,人类似乎无法控制自己所创造的世界,科技甚至异化成为人类的对立面,也可以说,当人把神圣性从生命、生活中抛弃掉的时候,也就丧失了自己的精神立足点。所以现代社会中,人们不再期望能找到一种总体的、终极的生活方式,同时怀疑任何这样的允诺,而无奈地生活在一种“现世糟糕”的困境中,一种支离破碎的经验感官世界里。文化的发展必然会日渐引起人们的深层思考,现代社会出现的精神问题,很多也只有通过恢复文化的神圣性才能得到解决。恢复神圣性其实就是恢复人自身内在的、深层的精神力量,否则人是空壳的、单向度的,精神是孱弱无力的,必然无法避免成为物质、科技所操控的异化品、牺牲品的噩运。只有有了内心神圣性的支撑,个体才能将生命的重心重新安放在精神层面,而不是随时变异的物质层面,也才能找到安身立命之道,只有这样,心灵才有和谐可言,社会的整体和谐才有望实现。
现代社会恢复神圣性的途径多端。对佛门舍利的尊重,则不失为一种直接、简便的方式。透过舍利,人们可以窥见一种悠久的生命,一种纯粹精神追求的巨大力量,提醒着人们不再迷恋物质的光芒,而回归自己的内心,肯定道德价值。这正是古代印度以及中国之所以费心费力地建造一座座佛舍利塔的原因。建造一座舍利塔,其实就是在建造一处“神圣性”的符号,在建造一处人们心灵的真正归宿之地,在建造一处人生价值取向、生命意义追求的坐标。据闻,兖州欲重建兴隆寺,并规划“兴隆文化园”,当是这样一处坐标,一处神圣性的符号,一处人们的精神家园,一处人们心灵的归宿之佳处。如是,诚可赞也!
提醒人们回归内心及道德价值,提醒人们恢复生命、生活的神圣性,我想,这或许正是当今社会中舍利频频出现对我们的一种“启示”。
舍利是梵语śarīra的音译,是印度人死后身体的总称。在佛教中,僧人死后所遗留的头发、骨骼、骨灰等,均称为舍利;在火化后,所产生的结晶体,则称为舍利子或坚固子。
佛教的“舍利”有种种不可思议之处,“舍利”在一般人看来是颇为神秘的。而且,舍利也不只是身体内的产物。有些得道者……直指人类自身最后一块神秘之处。为什么只有佛法的大修行者、成就者才能留下多多少少、大大小小的舍利子呢? 传说舍利子置于额前可顿悟大智慧。泡水服下可直见佛祖。 入药可祛百病。入水不溺,入火不焚,刀砍不断,铁锤敲不坏,能够在黑暗中放光,可以用来避邪。
“舍利子”原称为“舍利”,后来才称为舍利子。舍利原是印度语译为(设立罗)等各种不一之名称,其意义为(遗留物)或(灵骨) ,但舍利子也不完全经由火化而得,有良多天降舍利的实例。
“舍利子”为个人戒定慧修行成就之结晶。也是说明修行者已得成果的见证,可以坚定弟子修行。因此佛徒望到舍利即像望到佛菩萨,顶理参拜,诚心赡养。但佛祖涅盘前就告知弟子,不要理会他的舍利,而要注重“舍利”,也就是他的言行身教集成的典籍。
舍利子印度话鸣做驮都,也鸣设利罗,译成中文鸣灵骨、身骨、遗身。是一个人去生,经由分葬后所留下的结晶体。不外舍利子跟一般死人的骨头是完全不同的。它的形状千变万化,有圆形、卵形,有成莲花形,有的成佛或菩萨状;它的颜色有白、黑、绿、红的,也有各种颜色;舍利子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玛瑙、水晶;有的透明,有的光亮照人,就像钻石一般。
白色的舍利子是骨骼的,黑色舍利子是属于头发的,红色的舍利子是肌肉的,也有绿色或五色班斓的舍利子。
经上说,舍利子是一个人透过戒、定、慧的修持、加上自己的大愿力,所得来的,它十分稀有、宝贵。像佛陀涅盘后,所烧出的舍利就有一石六斗之多,在当时有八个国王争分佛陀舍利,每人各得一分舍利,他们将佛的舍利带回自己的国度,且兴建宝塔,以让庶民瞻仰、礼拜。另外,修行有成就的高僧及在家信徒,去生后也都能得到舍利。如中国的六祖惠能,近代的弘一、印光、太虚、章嘉等巨匠们,他们都留下相称数量的舍利。
“舍利子”最初是佛祖释迦牟尼的骨灰的别称。“舍利”是梵文 (Sarira)的译音,意思为“身骨”或“灵骨”,即死者火葬以后的残余骨灰。不外,^-^这里所说的“舍利子”并不是普通的骨灰,而是释迦牟尼骨灰中的结晶体,颜色有白、黑、红三种。
据说佛陀入灭后,弟子们焚化佛祖遗体,于灰烬中得4颗牙齿以及指骨、头盖骨、毛发等物。弟子们将佛祖真身舍利起塔供养,顶礼膜拜。后来,阿育王取出全部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分别盛入宝函,在世界各地建塔供养,其中有许多传入中国。 1987年法门寺地宫发掘即出土了佛教世界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系佛祖的一节中指骨。这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前些年还曾经被送往台湾、韩国等地去供奉。前些年,我们济南市千佛山上的一位僧人也火化出了舍利子,可惜我无缘得见。
《佛学常见词典》的解释是:“华译为灵骨,或坚固子,乃佛的身骨。佛、菩萨、罗汉、高僧等,寂后火化,每凝结有舍利,或如珠,或如花,白色为骨舍利,赤色为血肉舍利,黑色为发舍利,也有杂色的,那是综合而成。这种舍利子,是由人生前修戒定慧之功德结晶而成。若是佛舍利,世间无物能损坏,菩萨以下,其坚度便相应的减少了。”解释的应当很清楚了。
我们先来看一下现在普遍的解释,例如《佛门舍利子本是钙化结石》这篇文章称:“对佛教徒来说,舍利子是圣物,多作镇寺之宝。那么,舍利子究竟系何物?科学研究发现,所谓舍利子,其实是人体内的结石,尤以肾结石及胆结石为多。舍利子多出于僧人,是因为僧人起居以坐为主要姿态,而吃进体内的又多是植物纤维;纤维不易消化,加之长期取坐式,体内纤维堆积过多,久之,钙化成结石。火化之后,反成一粒粒光彩润泽、分别有6种颜色的珠。”
这样说,好像可以解释舍利子的形成了。但是,如果那些高僧们有这么多、这么大块的结石,能忍受得了么?还不上医院去做手术,吃药来治那些结石么?若说体内纤维堆积过多,久之钙化成舍利子,那就更不对了。因为藏传佛教、上座部佛教僧侣喇嘛皆不茹素,也吃肉食,为什么依旧有舍利子呢?至若僧人取坐姿而产生舍利,也值得商榷。武僧就以动为主嘛,我们千佛山上的那位高僧就会武术,再说佛教修行也不一定都采取坐姿,那他们怎么来的舍利子?
相较之下,我以为青华老人之论舍利,最为正确,他说:“佛家以见性为宗,精气非其所贵。万物有生有灭,而性无生灭,涅磐之后,本性圆明,超出三界,永免轮回。遗骸火化之后,所余精气,结为舍利,譬如珠之出蚌,与灵性别矣;而能光华照耀者,由其精气聚于是也。人身精气神,原不可分,佛家独要明心见性,洗发智慧,将神光单提出来,遗下精气,交结成形,弃而不管;然因其诸漏已尽,禅定功深,故其身中之精气,亦非凡物,所以舍利子能变化隐显,光色各别。由此推之,佛家所谓不生不灭者,神也,即性也;其舍利子者,精气也,即命也。彼灭度后,神已起于象外,而精气尚留滞于寰中也
若有众生。能作如是胜供养者。成就十五殊胜功德而自庄严。一者常有惭愧。二者发净信心。三者其心质直。四者亲近善友。五者入无漏慧。六者常见诸佛。七者恒持正法。八者能如说行。九者随意当生净佛国土。十者若生人中大姓尊贵人所敬奉生欢喜心。十一者生在人中自然念佛。十二者诸魔军众不能损恼。十三者能于末世护持正法。十四者十方诸佛之所加护。十五者速得成就五分法身。(浴佛功德经)
另,《分别善恶报应经》详细说明了礼敬供养佛舍利塔的种种功德利益。内容很多,此不转述,详见经文。
《大般涅磐经》云:“若见如来舍利,即是见佛。”
又云:“供养舍利即是佛宝,见佛即见法身。”
...查看更多舍利子是修行人都所了解的,但是刚进入佛门中的人对于舍利子的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对它的深入了解并不是很多。所以为了能更好的去了解舍利子,我们需要知道舍利子到底是什么?那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吧!
舍利子是一种结晶体。舍利,梵文(?arīra),译为设利罗,是指人的遗体、尸骨,而舍利子就是从遗体烧出的结晶体
佛陀和高僧大德们留下舍利,能使我们怀恋企慕而生渴仰之心,信顺佛法。佛本来无生灭,之所以灭度而不久住于世,乃是一种方便示现,是为了避免众生升起依赖心,甚至升起厌烦懈怠的心。《法华经》云:“若见如来常在不灭,便起憍恣,而怀厌怠。不能生难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来以方便说,比丘当知,诸佛出世,难可值遇。”
舍利子是修行成功的一种形式,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出现舍利子。其实在修行时,我们不要去思考自己能不能成为舍利子,应该要去思考佛法中的意思,这才是有意义的。而且也只有用心去了解才能对自己的修行有更大的帮助。
...查看更多
舍利子是什么?其实就是佛陀涅盘火化结晶体,而且舍利子的作用是很大的,不但可以帮助师兄消灾减难,还可以保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