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叫胜义僧

"

胜义僧,指佛、十地菩萨、独觉、声闻四向四果圣者,因证得胜义(真如),并能指导众生证得胜义,故名为宝。其中最优秀的佛、罗汉、辟支佛、地上菩萨,称胜道沙门。此类僧中,包括证得三乘圣果的在家众,经言:若诸有情带在家相,不剃须发,不服袈裟。虽不得受一切出家别解脱戒,一切羯磨、布萨、自恣悉皆遮遣,而有圣法,得圣果故,前出家圣、此在家圣,皆胜义僧。

什么叫胜义僧_胜义僧指的是什么_七种胜义僧

什么叫胜义僧_胜义僧指的是什么_七种胜义僧

胜义僧:宗说俱通之胜义僧
胜义僧:宗说俱通之胜义僧

谓佛世尊、若诸菩萨摩诃萨众,其德尊高,于一切法得自在者、若独胜觉、若阿罗汉、若不还、若一来、若预流,如是七种补特伽罗,胜义僧摄。若诸有情带在家相,不剃须发、不服袈裟,虽不得受一切出家别解脱戒、一切羯磨、布萨,自恣悉皆遮遣,而有圣法得圣果故,胜义僧摄,是名胜义僧。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五:复次善男子。有四种僧

胜义僧:宗说俱通之胜义僧

。何等为四。一者胜义僧。二者世俗僧。三者哑羊僧。四者无惭愧僧。云何名胜义僧。谓佛世尊。若诸菩萨摩诃萨众。其德尊高于一切法得自在者。若独胜觉。若阿罗汉。若不还。若一来。若预流。如是七种补特伽罗。胜义僧摄。若诸有情带在家相。不剃须发不服袈裟。虽不得受一切出家别解脱戒一切羯磨布萨。自恣悉皆遮遣。而有圣法得圣果故胜义僧摄。是名胜义僧。


云何名世俗僧。谓剃须发被服袈裟。成就出家别解脱戒。是名世俗僧。云何名哑羊僧。谓不了知根本等罪犯与不犯。不知轻重毁犯种种小随小罪不知发露忏悔所犯。憃愚鲁钝于微小罪不见不畏不依聪明善士而住。不时时间往诣多闻聪明者所亲近承事。亦不数数恭敬请问云何为善云何不善云何有罪云何无罪修何为妙作何为恶。如是一切补特伽罗哑羊僧摄。是名哑羊僧。

云何名无惭愧僧。谓若有情为活命故。归依我法而求出家。得出家已于所受持别解脱戒一切毁犯无惭无愧。不见不畏后世苦果。内怀腐败如秽蜗螺贝音狗行常好虚言曾无一实。悭贪嫉妬愚痴憍慢离三胜业。贪着利养恭敬名誉。耽湎六尘好乐淫泆爱欲色声香味触境。如是一切补特伽罗无惭僧摄。毁谤正法是名无惭愧僧。

...查看更多
胜义僧:大乘法中的僧
胜义僧:大乘法中的僧

胜义僧,又名胜义菩萨僧,佛法专有名词,是指佛法中真修实证法界空性实相心的大乘菩萨,在菩萨五十二阶位中住于七住位以上。僧谓出家修行之人。僧有二类:声闻僧、菩萨僧。菩萨僧复有二类:在家、出家

胜义僧:大乘法中的僧

。复有二类:胜义僧与凡夫僧。


声闻僧以二乘法为主修,依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无常苦空无我及缘其性空为主修,若证蕴处界空即出三界分段生死;虽知有如来藏阿赖耶识而不能证,乐求涅槃寂灭,不乐求证无住处涅槃。菩萨僧依法界实相空性而修,证得空性如来藏故生起般若慧。

复依般若慧而现观四圣谛各四心:法智忍、法智、类智忍、类智。现观察四谛十六心后,复依般若慧现观十二有支;复更深观般若空性,发起更微细之后得无分别智。此谓菩萨僧之已证得般若慧者,不论出家在家,皆名胜义菩萨僧(胜义僧)。若未证得如来藏空性者,皆名凡夫菩萨僧。

要而言之:凡已受菩萨戒之出家二众,皆名菩萨僧;在家二众已受菩萨戒而未证得空性者得名菩萨,不得名为菩萨僧;已受菩萨戒而不信有如来藏,专修蕴处界空、缘起性空之出家人,仍不得名为菩萨僧,名为声闻僧,亦不入声闻圣僧之数,以声闻圣僧皆信佛语、信佛说有如来藏故。地上菩萨僧多现在家相,少有示现出家相者;观乎《华严经》中善才童子五十三参可知也。

...查看更多
胜义僧和世俗僧
胜义僧和世俗僧

僧又叫作出家人,现在一般人都以为,剃了头、受了戒、烫了戒疤,就叫出家人;但是佛说:那样只是凡夫僧、世俗僧,真正的出家人叫作胜义僧。我们来看一下,在《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五中说道: “善男子!有四种僧,何等为四?一者胜义僧,二者世俗僧,三者哑羊僧,四者无惭愧僧。

谓佛世尊;若诸菩萨摩诃萨众,其德尊高,于一切法得自在者;若独胜觉;若阿罗汉;若不还;若一来;若预流;如是七种补特伽罗,胜义僧摄。若诸有情带在家相,不剃须发、不服袈裟,虽不得受一切出家别解脱戒、一切羯磨布萨自恣悉皆遮遣,而有圣法得圣果故,胜义僧摄,是名胜义僧。

谓剃须发被服袈裟,成就出家别解脱戒,是名世俗僧。云何名哑羊僧?谓不了知根本等罪犯与不犯,不知轻重,毁犯种种小随小罪,不知发露忏悔所犯。憃愚鲁钝,于微小罪不见、不畏,不依聪明善士而住,不时时间往诣多闻聪明者所,亲近承事。如是一切补特伽罗哑羊僧摄,是名哑羊僧。

云何名无惭愧僧?谓若有情为活命故,归依我法而求出家

胜义僧和世俗僧

。得出家已,于所受持别解脱戒,一切毁犯,无惭、无愧,不见、不畏后世苦果。内怀腐败,如秽蜗螺,贝音狗行,常好虚言曾无一实;悭贪、嫉妬、愚痴、憍慢,离三胜业,贪着利养恭敬名誉;耽湎六尘,好乐淫泆,爱欲色、声、香、味、触、境;如是一切补特伽罗无惭僧摄,毁谤正法,是名无惭愧僧。”


...查看更多
胜义僧与凡夫僧的区别
胜义僧与凡夫僧的区别

佛法僧,即佛教三宝。三宝是佛教的教法和证法的核心。简单地说,三宝指佛宝、法宝、僧宝。佛宝,指圆证佛道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也泛指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法宝,指佛的一切教法,包括三藏十二部经及八万四千法门;僧宝,指依诸佛教法如实修行、弘传佛法、度化众生的出家沙门。

僧的巴利语是sa?gha

胜义僧与凡夫僧的区别

。意为团体,也特指由佛教出家众所组成的修行团体。如Visuddhi-magga(《清净之道》)中说:“诸弟子的僧团为弟子僧团,即是以戒、见的统一而达成和合状态的弟子团体的意思。”佛教僧团可以分为两种:胜义僧和通俗僧。


胜义僧(paramatthasa?gha)是指由已证悟圣道果者所组成的出家团体。即诸佛如法而住于世间,随众生的机缘和悟境显现差别相,而其实相不可亲见、不可捉持、不可破坏、不可思议,为一切众生的良祐福田。如《小诵注》中说:『具备四种圣道,能住于四种沙门果定的蕴相续之人,以见、戒组成的团体为僧。』作为佛弟子行三皈依对象的僧宝,只是指『胜义僧』而言。当然,已行皈依者礼敬通俗僧也是没有过失的。

通俗僧(sammutisa?gha)是指普通意义上说的比库僧(bhikkhusa?gha)、比库尼僧(bhikkhunīsa?gha),也即是通过佛陀所指定的方式而出家、达上之人所组成的修行团体。只要有四位或四位以上的比库或比库尼所组成的团体,即可谓僧团。

...查看更多
结语

胜义僧又名胜义菩萨僧,是指佛法中真修实证法界空性实相心的大乘菩萨,在菩萨五十二阶位中住于七住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