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诵律白话文

"

十诵律初诵至三诵,含有四波罗夷、十三僧残、二不定、三十尼萨耆、九十波逸提、四波罗提提舍尼、一百〇七众学、七灭诤等八法。第四诵有受具足戒、布萨、自恣、安居、皮革、医药、衣等七法。第五诵有迦絺那衣、俱舍弥、瞻彼、般荼卢伽、悔、遮、卧具、诤事等八法。第六诵为谓达事等杂法。第七诵为尼律,包括六法。第八诵,为增一法,包括二十一法。第九诵为优波离问法,可分为二十四法。

十诵律白话文_十诵律翻译_十诵律原文_十诵律是什么

十诵律白话文_十诵律翻译_十诵律原文_十诵律是什么

学十诵律的好处
学十诵律的好处

学十诵律的好处

...查看更多
修持十诵律的注意事项
修持十诵律的注意事项

修持十诵律的注意事项

...查看更多
修十诵律的方法
修十诵律的方法

佛教中是有很多的智慧的,我们从中慢慢的领悟其中精髓,是可以让师兄可以更加轻松快乐的生活的。那师兄你知道十诵律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十诵律(Sarvāstivāda-vinaya)】

Shisonglu

此律初诵至三诵,含有四波罗夷、十三僧残、二不定、三十尼萨耆、九十波逸提、四波罗提提舍尼、一百〇七众学、七灭诤等八法。第四诵有受具足戒、布萨、自恣、安居、皮革、医药、衣等七法。第五诵有迦絺那衣、俱舍弥、瞻彼、般荼卢伽、悔、遮、卧具、诤事等八法。第六诵为谓达事等杂法。第七诵为尼律,包括六法。第八诵,为增一法,包括二十一法

修十诵律的方法

。第九诵为优波离问法,可分为二十四法。第十诵包括比丘诵、二种毗尼及杂诵、四波罗夷、僧伽婆尸沙法。最后附“善诵毗尼序”,分四品,前二品述结集的始末,后二品集录有关羯磨、说戒、安居、衣食、医药、房舍等等的开遮。


以上就是对十诵律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对师兄有帮助。师兄在每天念诵经文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坚持,并且念诵的时候千万不要有私念,也不要混乱这样是对师兄不好的。师兄在念诵的时候一定要坚持。

...查看更多
藉势作恶(出十诵律)
藉势作恶(出十诵律)

【经文】舍卫国中,过去世有狗,舍其自家,至他家乞食。入他家时,身在门内,尾在门外。此家主人是一居士,打狗,不与食。狗到官所,白言:『是居士,我到其家乞食,不与我食,而反打我,我不破坏狗法。』众官问。『狗有何法?』答言。『我在自家,随意坐卧,至他家时,身在门内,尾在门外。』众官命唤居士来,问曰:『汝实打狗不与食耶?』答言:『实尔。』众官问狗:『此人应如何处治?』狗言:『给与此舍卫城大居士职

藉势作恶(出十诵律)

。』官问何故?答曰:『我昔在此舍卫城中,作大居士,以身口作恶故,乃受是狗身。是人之恶甚于我,若令是人得职位力势者,当大作恶,死后必入地狱,受极大苦恼。』


【译语】舍卫国是释迦牟尼佛久住说法之处,其国于过去世中有一只狗,本有人家养的,不是野狗,这狗却离了本家,向别一家讨东西吃。讨时十分把细,身在此家门内,尾在门外。此家主人是一位居士,见狗讨吃,把狗打出,不给他吃。狗便跑向官厅告诉:『有一居士,我到其家讨吃,不与我吃,而反打我,我却并未破坏狗规矩。』众官问:『狗有什么规矩?』答道:『我在家里时,出入坐卧,可以随意,往他人家时,身入门内,尾在门外,并未胡乱闯进去,这便是狗规矩。』众官即使人叫这居士来,问道:『这狗向你讨东西吃,你是不是打他,不给他吃?』居士答言:『是的。』众官又问狗道:『依你,要怎样处罚此人?』狗道:『请罚他做舍卫城大居士之职。』官道:『大居士是富厚有势力而享福的,那么,是赏他不是罚他了。』狗道:『不是这样说,我前身本是舍卫城大居士,因为凭借势力,身口作恶,故转世受狗身。此人之恶比我更甚,倘使他有了职位势力,一定会大作恶事,好叫他死后入地狱,受大苦恼也。』

【释义】修持人不愿得人天福果,倘未能脱轮回的话,宁可投生较清苦人家,但求早遇善知识,早闻佛法,好继续修持。为什么缘故呢?因为天上没有贫穷苦楚的人,所见所闻,皆是娱乐享福,便发不起慈悲心来;慈悲心为修持之根本,若无悲心,极难修持,不修则福尽还堕恶道;若生人间富贵人家,那么,这狗与官所说的话,就是榜样。故不愿受人天福果,自有远大理由,非嫌富乐穷也。不过,富贵人也可利用他的富贵,大作功德,大弘佛法,则其得福,自比贫贱人为尤易。所虑享受既惯,又复贪欲无厌,营营不肯自休,不得闻知佛法,或得闻知而不信,这是多数富贵人通病,愿富贵人急急自省焉。

...查看更多
结语

十诵律原文是佛教的戒律书,是用来约束学佛的师兄,避免犯错的,只要用心的去念诵,对于自身来说,是会有很大的改变,可以说是收获会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