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悟道图片

"

悟道,道,是宇宙的根本,生育万物,养育万物,运行万物,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所不包,无形无象,本无名字,人强名为道。老子中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说道可以说它是道,但所言的道就不是那个道了,名可以给它命个名,但所说的名就不是这个东西了。因为道本无名,人强名为道,无名之时,人们可以把它命名为色、空、有、无、魔、神、鬼、虫、家、男、黑等不可尽说,总之无所不可名,如人们一开始把它命名为魔,后人们就认为它是魔了,所以说,它不是道,只是强安一个假名叫作道。

悟道图片_什么是悟道_悟道是什么意思

悟道图片_什么是悟道_悟道是什么意思

有缘就能悟道
有缘就能悟道

有心禅师德高望重,博学多闻,担任寂相寺住持,但来此向他问道的人虽多,可惜很少人能够契入,他有一位师弟名叫有得,根机迟钝,又有一目失明,平常都帮师兄做一些幕后工作,从未对客说法。

有一天,有心禅师刚好出门,有一禅僧来此参访,希望能当面请求开示,有得师弟不得已,只好硬着头皮以“无言对答”的方法来接见这位禅僧。

两人对面都不发一言,只是用手指笔划,不久之后,禅僧非常欣喜地向有得礼拜,拜后告辞。路上遇到有心禅师,因此就夸有得实在是个了不起的禅师法将,并滔滔地述说着他向有得请益的经过道:“首先,我竖一指,表示大觉世尊,人天无二;他就竖起两指,表示佛、法二者,一体两面,是二而一。之后,我竖三指,表示佛、法、僧三宝,和合而住,缺一不可;他就在我面前捏起拳头,表示三者皆由一悟而得。至此,我已技穷,只得向他礼拜而出。”

禅僧说后他去,有心禅师回来,有得非常气愤地向他报告道:“刚才有一个禅僧非常无理,他一进门向我瞧了一眼,接着就竖起一指,讽刺我只有一只眼睛!我因他是来参访的禅僧,对他客气,所以我就竖起两指,表示他有两只眼睛,非常幸运。谁知道这个人非常无礼,竟然举起三只指头,暗示他和我两个人只有三只眼睛,你说气不气人?因此我举起拳头,正要好好揍他,他就急忙磕个头跑掉了

有缘就能悟道

。”


有心禅师听后,不禁哑然失笑。

佛法,紧要处是契理契机,佛陀在华严会上,二乘人听闻佛陀说法,如聋若哑,法华会上也有五千退席。平时弘法传道者,契理容易契机难。如有心禅师德学俱全,但不易启悟别人,独眼的有得,虽根性迟钝,但和学者有缘,比手划脚,彼此驴头不对马嘴,但能令禅者悟道而去,这真是云无心以出岫,人有缘能悟道。


...查看更多
性空法师:没有悟道的师父的祝福
性空法师:没有悟道的师父的祝福


没有悟道的师父的祝福

原文:

性空祝福您

吉撵达集

发洗乌亮升集了

集想入意锄所迫

---2017新春

师父解读:

阿弥陀佛!菩萨吉祥!

很多人都沉醉于世俗的这样一种灯红酒绿、推杯轮盏呀,世间的这样一种年的造作当中,把一种造作、造业变成一种年。特别是鞭炮,持续时间之长,涉及地域之广,参与人数之众,环境污染之大,浪费购物之多,消费意义之愚,等等,都是世界民族史上不见的。可以说是文明古国的极不文明。

阿弥陀佛!只有您还能问一问、思维思维,师父写这么多错别字的祝福干什么,安的是什么心。可谓有心人。那么借此因缘,下面我把赋予这几句话的一些含义说说。阿弥陀佛!

头一句谐音是 鸡年大吉 。这是它的谐音。那么它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呢?是吉人、吉相、吉因、吉果、吉运、吉事,追赶着到来,并集于您一身一切。这是一种祝福的话。先赞美吉,吉人、吉相、吉因、吉果、吉运、吉事。撵达,达:到来,撵:追赶。我们常常追赶着好事却得不到,但是好事追赶着我们你也逃不了。集:汇集、到来、变现。都是祝福的话语。

第二句是:“发洗乌亮升集了。”这个谐音就是“法喜无量生极乐”。是我们净业行人的终极目标和愿望。它的现实意思是什么呢?借助于洗发这样一个相来表达,洗去我们身口意累世造作的罪恶的尘埃,让本有的自性价值和靓丽风光显露出来,所有的升华的集结都是纯美如发的飘逸。那么这个升华是什么呢?是自性的一个升华,借助于洗发,洗去我们的造作、洗去我们的尘埃、洗去我们的烦恼无明。乌亮是一种本有的状态,发是乌亮的,但是岁月把它染白了,妄想分别使它变得凌乱。升集了:“发洗乌亮”这样一种美,这样一种飘逸的风光升华起来。“集了”:就是说并不是一处,而是身口意所有处,这么一种美都集结起来、升华起来。

后一句是:“集想入意锄所迫”。这个就是“吉祥如意出娑婆”的谐音。但它所表达的是什么呢?如果达到上面这个“法喜无量生极乐”,需要我们当下怎么做呢?需要我们漂泊的狂心,当下回归安住。让妄想、分别入于不一不异,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一真法界的自在之意境或者说是空性。这就是“集想入意”。禅里面也是讲参,参话头。在这个念佛法门里也讲,“一念代万念。”把这个想呢,妄想变成一想,集结集中的想,“入意”入于一种法意,空性之意,自在之意。阿弥陀佛!“锄所迫”谐音是“出娑婆”。但是这里面是什么呢?是铲除我们的妄想、分别对自由个性的强迫,法而自然的变烦恼为菩提,变娑婆为极乐。其实我当时写完“锄所迫”,我想,我们修行的过程就是“锄所迫”的过程。我们念佛的过程也是“锄所迫”的过程。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所有的苦都是我们自己给自己逼迫到这样一种苦地。所以我们把所有的这样一种逼迫都除掉,用什么呢?用“集想入意”去锄。阿弥陀佛!

这样去理解的话,既有世间法的一种祝福,又有出世间法的这样一种意蕴和道意。这是我所要表达的这样一种新年的寄予。但是大多数的人也包括净业行人都忙着现实的“恭喜发财”呀,也没有去认真思维这师父写这么多错别字干什么

性空法师:没有悟道的师父的祝福

?其实在这里面的寓意还有:无是无非,无好无坏,无对无错。字虽然错,但它所表达的祝福和法意没有错。阿弥陀佛!这也就是说,在“错”中有“不错”,在“变”中有“不变”。阿弥陀佛!


祝您“鸡年大吉,一切吉祥!“如果你若愿意的话,把它翻译出来,作为一种供养也好,随喜赞叹!阿弥陀佛!”


...查看更多
宣化上人:佛悟道之后,世间这么多人,谁是我最先度的呢?
宣化上人:佛悟道之后,世间这么多人,谁是我最先度的呢?


《大乘妙法莲华经浅释》

序品第一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讲述于

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序品第一(分三)

A1 序分 A2 正宗分 A3 流通分

A1 分二

B1 通序˙通叙迹本二门˙六种证信序 B2 别序

B1 分三

C1 标信与闻 C2 时主及处 C3 众成就

C3 分二

D1 列众 D2 总结众集

D1 分三

E1 声闻众 E2 菩萨众 E3 八部众

E1 分二

F1 比丘众 F2 比丘尼众

F1 分二

G1 无学众 G2 有学众

G1 分三

H1 举列标数 H2 明位叹德 H3 列名总结

今H3

“其名曰:阿若憍陈如、摩诃迦叶、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舍利弗、大目犍连、摩诃迦旃延、阿 [上少下兔] 楼驮、劫宾那、憍梵波提、离婆多、毕陵伽婆蹉、薄拘罗、摩诃拘絺罗、难陀、孙陀罗难陀、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阿难、罗睺罗,如是众所知识大阿罗汉等。”

“其名曰”:是谁的名字呢?就是阿若憍陈如等二十一位尊者。这些人的名字都在万二千人法华法会里边。

“阿若憍陈如”:是五比丘其中的一个,是佛最先度的弟子。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道;悟道之后,他就观察,我应该先度谁?世间上这么多人,谁是我最先应该度的呢?因为佛成道了,三叹奇哉:

奇哉!奇哉!奇哉!

大地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

释迦牟尼佛只是说大地众生皆有佛性,都可以作佛,并没有说“一切众生就是佛”;可是一些后世的佛教徒,或者不是佛教徒,是冒充的假佛教徒,就说“人人都是佛!”他认为人和佛根本就没有区别。这是“以盲引盲,瞎人天的眼目”,把人间的人眼睛也都给瞎了,把天上的人眼睛也都给瞎了。

释迦牟尼佛三叹“奇哉”之后,就以妙观察智这种的智慧来观察,谁是应该先度的?“哦!憍陈如等在鹿野苑这五个人,应该先度!”因为这五个人在过去生中,专门来破坏、毁谤释迦牟尼佛。在过去无量劫以前,他们一起发心修道的时候,这五个人专欺负释迦牟尼佛;有的时候打他一顿、骂他一顿,有的时候吃他的肉,或者喝他的血。你看,这厉害不厉害?

可是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虽然这五个人打他,不但不起瞋心,反而发愿说:“啊!你们真是帮助我修道啊

宣化上人:佛悟道之后,世间这么多人,谁是我最先度的呢?

!如果我将来能成佛,我发愿一定要先度你们!你们现在对我不是不好吗?我对你们更应该好一点!”这五个人骂释迦牟尼佛的时候,他也就发愿:“你们现在骂我不是吗?我不瞋恨你;不但不瞋恨你们,我成佛之后,我首先要度你们!”就发这个愿。


你看,这要是我们,你打我一拳,我一定回敬你一拳;你踢我一脚,我也回敬你一脚。释迦牟尼佛不但不反攻,而且还一定要用好心来对待他。有的时候,这五个人结一个小党派,说:“我们现在没有肉吃,你这么修行,可以把你身上的肉割一点出来,给我们几个人吃一吃啰?”释迦牟尼佛就把自己身上最干净、最厚的肉割下来,给这五个人吃。

这五个人一边吃、一边骂:“你这个肉,这么不好吃,一点都不香!狗肉都比这个好吃呢!最好吃的是猪肉、牛肉、羊肉。哼!你虽然给我们吃,我们都还不愿意吃呢。”说不愿意吃,但是都吃到肚子里去了;结果吃了他的肉,还骂他。释迦牟尼佛在这时候,本来想供养他的肉,感化他们五个人回心向善、改过自新的;谁知道他们一边吃肉,一边骂他。你说这要是普通的人,那气得发火了:“我现在给你肉吃,不是在外面买的肉,是在我身上割下来的!你吃,你还骂我!”

释迦牟尼佛不是这样的,“好!你们吃了我的肉,不是吗?将来我修行成佛了,我一定先度你们成佛;因为你们吃我的肉,我这个肉,就是佛的种子,给你们种下了!”你看!释迦牟尼佛发了这个愿。喝释迦牟尼佛的血,也是这样的;一边喝血,一边说这个血是坏了,是败血……。那么释迦牟尼佛也就忍受。

最大一个公案,就是“歌利王与忍辱仙人”;这歌利王是谁?就是阿若憍陈如。

在过去的时候,有一天,歌利王带着一班宫娥婇女,到山上去打猎──就是打围,去打獐、麃、野鹿这些个动物。到了山里,这些宫娥婇女从来都在深宫中,就像坐监狱似的,总也不能出来;这次一出来,可就见到天了。喔!看见山里头这么开朗,有山、有水,草木欣欣向荣,泉水涓涓始流;这种境界,令人非常欢喜。风景优美,这种的好法,是说不完的;于是就探幽取胜,各处看看。看见在一个山洞里头,有一个老人;这老人身上的泥土,不知有多厚,头发也都长在一起,结成一个疙瘩。这一些宫娥婇女,先前看见这个人的时候,都不敢向前去,以为这山里头有一个妖怪;以后细细观察,哦!原来是一个老人,很奇怪的一个人!

这是释迦牟尼佛在因地做忍辱仙人的时候,他也是很少见到人的;现在看见有这么多的宫娥婇女来了,他也就想度这一些宫娥婇女。“啊!你们不要害怕!我不会把你们吃了的!我不会吃人的,我和人是一样的。”

这些宫娥婇女一听,哦!这个老人说话了!于是问:“你在这儿干什么啊?你在这个地方有饭吃没有?你衣服都烂了!你是不是会走路啊?为什么你总在这个地方坐着?……”

在因地的释迦牟尼佛,就是这位忍辱仙人,他就说了:“我在这儿修道的,我专门修忍辱!”这一些个宫娥婇女说:“忍辱?什么叫忍辱?”听这个“忍辱”,她们也听不懂。忍辱仙人就说:“忍辱,就是人对你再不客气,你都不要发脾气,就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然后就给这些宫娥婇女说起这“忍辱”的法门来了。

说来说去,说的也愿意说,听的也愿意听;这一些宫娥婇女,从来也没听过这种妙法。这听的也入定了,说的也入定了;就旁边有什么动静,都不知道了。好像我们现在,你要是真正注目凝神的听经,外边有什么动静,你都听不见的。

这位忍辱仙人给这些宫娥婇女讲“忍辱”的法门,都讲得入了定了;这时候,歌利王就从远远的地方来了,大约他平时都和宫娥婇女开玩笑惯了,这一次,他就偷偷的、慢慢的走,不教这宫娥婇女看见;这宫娥婇女也听经听得出神,忍辱仙人也讲得出神,旁边什么动静都不知道。

歌利王偷偷的走近前一看,哦!这有一个老人!他的这一些宫娥婇女,都围着老人在听他讲话。于是他就生出妒忌心,“这些宫娥婇女都是我的女人,现在被你这个老人给引诱,都欢喜你啦!”于是就开声讲:

“你现在讲什么呢?”忍辱仙人听见有人这么一问,一看!是来一个国王,就说:“我给她们讲忍辱这个法门!”

“忍辱?什么叫忍辱?你能忍辱吗?就凭你这个老样子,你能忍辱?”

“我可以忍辱的!”

“你可以忍辱?我现在倒要试一试你!考验你,看看你能不能忍辱?你忍辱,是什么痛苦你都能忍着,是不是啊?”

“是!”

“那么我先把你的手,用我的宝剑给剁下来,看看你怎么样?”

“可以的,你试试吧!”

于是乎,歌利王把身边的宝剑拔出来;他这把宝剑能切金断玉,非常锋利的,向忍辱仙人的手上这么一碰,就把手给切下来了。歌利王问:

“你痛不痛啊?”

“不痛!”忍辱仙人说。

“你心里生不生瞋恨?你瞋不瞋恨我?”

“不瞋恨!”

“你不瞋恨?好!另一只手,我也把你割下来!一只你当然不瞋恨,两只来试一试!”于是把另一只手也给割下来了,

“你痛不痛啊?”

“不痛!”忍辱仙人说。

“你心里瞋不瞋恨我?”

“我不瞋恨!”

“那有什么证据?你说你不瞋恨,你一定打妄语、讲大话!哼!岂有此理!我把你的手给剁下来,你不瞋恨我?世间没有这种人!我不信!我再把你脚剁下来一只,我看看你瞋恨不瞋恨?我始终要你说真话!你对我说假话,我是不能饶你的!”于是举起宝剑,把他脚又剁下来一只。

你看!一个人的两个手、一只脚都给剁下来,就剩下一只脚了,啊!要是普通的人,眼泪一定好像流水那么往外流,很痛苦;可是,这时候忍辱仙人好像没有事似的。歌利王又问他:“现在你痛不痛啊?”

“不痛!不算什么一回事的!”忍辱仙人说。

“哦?不算?你心里瞋不瞋恨我?”

“我不瞋恨你!”

“哦!那好了!你的两个手已经没有了,就剩一条腿。一只脚也没有用,不能走路了;我成全你这个不痛苦的忍辱,把你那只脚也给剁下来!”于是把那只脚也剁下来了,又问他。

“你痛不痛啊?现在你两只手都没有了,两只脚也没有了,我看你还怎么办?你现在痛不痛?讲实话!你若说真话,就没有事;你不说真话,我还要考验你!”

“哦!我现在还是不痛!”忍辱仙人说。

“那你心里瞋不瞋恨我?”

“我不瞋恨你!”

“你光口里说不瞋恨,因为我是个国王,你不敢瞋恨我,你是敢怒而不敢言;所以你就忍着痛,也要打妄语,也不讲真话。是不是这个样子呀?”

“不是的!我如果没有瞋恨心,我这手和脚,都会再长出来;如果我有瞋恨心,我的手足就不会再生出来的。”忍辱仙人说完了这话之后,这手足果然就生出来了,没有断。

这时,一切的护法善神就都恼怒了,天上就下大雹子,打这歌利王。忍辱仙人在这时候,向护法善神求情说:“你们不要怪他,他是来试验我,成就我的道业。我在尽未来际的时候,我若成佛,我要先度他去成佛;我先要去度他,他先要开悟的。”

在因地的歌利王,就是这阿若憍陈如尊者,他对佛这样的不客气,佛成佛后,就先度他开悟;所以他这个名字“阿若”,就是叫解本际,也叫最初解,就是最初开悟的。

恭录自《妙法莲华经》浅释


...查看更多
因蛇悟道
因蛇悟道

因蛇悟道

守成法师著

从前有一道人,于深山中修道。可是山中多有蝮蛇,道人畏之。于是便于一大树下,高布床座,静坐思惟。然而,总是入定时少,瞌睡时多,虽自知空过,但不能制胜,引以为苦,不时涕零。

一日,天人则于空中笑之,道人睡而不闻。天人因作方便,想折其睡魔。遂于中夜,天人言:“咄咄逼人,毒蛇来矣!”道人闻声大怖,便急忙然灯,遍寻之不见

因蛇悟道

。是时天人犹言之不止,道人乃恚之曰:“天人何以犯两舌,四觅都不见物,云何为言毒蛇?”天人言:“道人何不自观内身毒蛇,内身四蛇不除,如何更从身外求之?”道人闻天人语,即自思惟,观身四大(地、水、火、风)合成,历劫沉沦于六道中,至今未克出离。


这四条毒蛇,伤失了我的慧命,若不除之,后患无穷。于是立时痛下决心,彻观四大,为时未久,了知四大本空,色身虚幻。因此,天尚未晓,即漏尽意解,六通具足,得阿罗汉果。

...查看更多
结语

悟道的意思说的简单的一点就是领会佛理,师兄学习佛法的过程就是一个悟道的过程,每个人悟出的道理是不一样的,但是只要诚心学习,那么是会有很大的收获,积累更大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