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尽意菩萨是谁

"

无尽意菩萨又传译作无尽慧菩萨、无量意菩萨,是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如来所八大菩萨之一,也是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三昧耶会外坛北方五尊中西端之菩萨,贤劫十六尊之一,此菩萨因观一切事象之因缘果报皆为无尽,而发心上求无尽之诸佛功德,下度无尽之众生,故称无尽意菩萨。其形像呈白肉色,左手握拳置腰间,右手持花云。依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七无尽意菩萨品载,此菩萨出现于东方不眴国普贤如来之世界。

无尽意菩萨是谁_无尽意菩萨的座骑_无尽意菩萨的功德_无尽意菩萨真言

无尽意菩萨是谁_无尽意菩萨的座骑_无尽意菩萨的功德_无尽意菩萨真言

无尽意菩萨名号的本义
无尽意菩萨名号的本义

无尽意菩萨是非常殊胜的一位菩萨,很多人都知道无尽意菩萨的。虽然这是一位殊胜的菩萨,但是无尽意菩萨的经典却是不多,而且关于无尽意菩萨名号的本义还是很难理解的。

有关无尽意菩萨名号的本义,《大方等大集经》记载:“一切诸法之因缘果报名为无尽意。一切诸法不可尽,意即发菩提心不可尽乃至方便无尽。”又云:“初发心时已不可尽,况复智慧神通慈悲说法而可尽耶?正意而言,众生无尽故大悲无穷也,故言无尽意

无尽意菩萨名号的本义

。”《法华经玄赞》卷十(末)〈观世音普门品〉云:“无尽意者,《阿差末经》(《无尽意菩萨经》)说行六度四摄等种种行誓度众生,众生界尽菩萨之意乃尽,众生未尽菩萨之意无尽,故名无尽意。”


《持世经》叙述了无尽意菩萨于因地“万年不眠、食不满腹”精进修行之因缘,云:“无量意菩萨于四万岁中终不睡眠,常不满腹食,亦不卧若坐若经行,但念五取阴相。”并记载了菩萨世世常得念力、如法修行,终证佛果,号无量光庄严王佛:“是无量意菩萨,闻此经已发大精进,于是法中尽到其边,成就深方便力。是菩萨善根因缘故,于彼命终得值二十亿佛,皆得成就如是之法。常识宿命,童真出家,修行梵行,常得念力,世世不离如是之法,世世成就不断念,然后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无量光庄严王佛。”

《佛说大乘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经》记载无尽意菩萨的庄严身相,“无尽意菩萨,身如军那花及如月色,二手持知阏伽瓶调伏诸众生”,《佛说瑜伽大教王经》重描述无尽意菩萨手印为“左金刚拳安心上,右手作施愿相成印”。《陀罗尼杂集》等记述无尽意菩萨以加持力,能令持诵说功德无尽等真言、幢盖愿大陀罗尼、无尽意菩萨化身元帅大藏王甘露等陀罗尼者成就世出世间一切功德裨益。

我们若是想要修行无尽意菩萨的经典的话,是非常好的,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一定要选择特别欢喜的方法来修行,这样我们可以很快的熟悉并修行。

...查看更多
无尽意菩萨与三种无尽的含义
无尽意菩萨与三种无尽的含义

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无尽意菩萨的,因为这是一位非常殊胜的菩萨,我们平时修行的时候也是有很多的功德利益的。但是很多人并不是知道无尽的的含义,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三种无尽的含义。

无尽意菩萨有三种无尽的含义,因为这三种含义,无尽意菩萨,欲把这无量世界,变成极乐世界。欲将无尽的众生,都教化成佛。所以无尽意菩萨,名为无尽意。

一、世界无边尘绕绕

世界是无量无边的,有此世界、他世界、无量诸世界;此国土、他国土、无量诸国土,无尽无穷的,所以叫“世界无边尘绕绕”。

什么叫绕绕?绕,绕乱;绕乱就是不定,不定就是动。尘就是不清净,世界上有很多微尘,太阳一出,在阳光反射的光线上、可以看到无法计数的微尘,在空中上上下下,飘摇动荡,忽高忽低。

这些微尘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溯本穷源,一切尘是从每一个众生心里妄想所生。因为众生心里妄想太多,妄想就好像尘一样,绕绕不安、恒常变动。试想,我们所能察觉的妄想已是多得不知其数,所察觉不到的更不知有多少!

在《楞严经》上有讲:在一念中就有九十个刹那。刹那,是一段非常短的时间,而一刹那之中就有九百个生灭,所以“世界无边尘绕绕”。

二、众生无尽业茫茫

世界是无边的,就因为有世界,所以也就生出众生来。众生,是众缘和合而生,多种的因缘和合而生。

大概来讲有四种:胎生、卵生、湿生、化生。胎因情有,胎生是因为有这种爱情,因而有了新生命。卵因想生,是由想而成的

无尽意菩萨与三种无尽的含义

。湿生是依湿而生,在那个有湿气的地方也就生出来。 化生即变化而生,是自然能变化而生的生命,不靠父母之缘而生。详解有十二类众生,其余八种: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色、非无色、非有想、非无想。


众生是从佛性来,所以才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虽然所有的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但不是说众生现在就是佛,不用修行,这是一种邪见!必定学佛法、依教奉行,才能成就。

三、爱河无底浪滔滔

“爱河”,不单人类讲爱,就是异类、畜生也执著这个“爱”,尤其六道轮回中的畜生道淫欲心异常重。若能清心寡欲,自净其心,控制淫欲心,就离解脱进了一步。“爱河浪滔滔”没有底,越陷越深,越深越向下沉,滔滔波浪是连绵不断。

众生心里有波浪,若真正有了智慧约束自己,所谓:“慧剑斩情丝”。没有智慧的人,就掉在爱河里,越掉越深,人生往下沉。

因为这三种意思,所以无尽意菩萨,欲把这无量世界,变成极乐世界。欲将无尽的众生,都教化成佛。所以无尽意菩萨,名为无尽意。

其实这三种无尽的含义并不是很好理解,我们若是想要理解并加以学习的话是很困难的,不过对于我们来说,我们若是能够认真的学习的话,我们肯定是有所收获的。

...查看更多
无尽意菩萨供养观世音菩萨
无尽意菩萨供养观世音菩萨

相信知道无尽意菩萨的诸位师兄都是知道无尽意菩萨供养观世音菩萨的,但是后来观世音菩萨拒绝了,可能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无法理解,无尽意菩萨为什么要供养观世音菩萨呢?那么下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答案。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即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与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

释迦牟尼佛说一切众生,都应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一心诚念观世音菩萨。无尽意菩萨听见释迦牟尼佛这样讲,也就想把他脖子上所戴的宝珠、璎珞来供养观世音菩萨。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这无尽意菩萨对佛就说了,“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世尊!我现在就应当供养观世音菩萨了。因为观世音菩萨有这样大的功德,有这么大的威神之力,所以我虽然已经成菩萨了,但是我还要在观世音菩萨面前,来栽培我的福报,来供养观世音菩萨。

“即解颈众宝珠璎珞”:说完了这话之后,无尽意菩萨即刻,也没有加以思索,就把脖子上所戴最值钱的宝珠、璎珞取下来。璎珞,是一种最有价值的珍宝。这种璎珞内里边是空的,可以装东西,古来人常用它来作为装饰品。璎珞宝珠这么一串,也好像这一串念珠子似的。“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与之”:这一串璎珞宝珠,它是很值钱的;值多少钱呢?价值百千两金,现在就送给观世音菩萨了。“作是言”:无尽意菩萨又作这种的说话。

“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仁者,就是仁慈的一个人;菩萨对菩萨彼此之间都称呼“仁者”。这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这珍宝璎珞本来是属于财施的,为什么在这经文上,无尽意菩萨说是“法施”呢?因为无尽意菩萨当时供养观世音菩萨的时候,在他的心,并没有认为这璎珞宝珠是一种值很多钱的东西。他就是愿意把自己欢喜的这种珍宝、璎珞,诚心来供养给观世音菩萨,他也不想它是值多少钱。

可是为什么经上又说“价值百千两金”呢?这句是结集经藏时,阿难尊者添上去的。当时无尽意菩萨并没有说这是值多少钱,他就是以他的心来供养观世音菩萨,彼此之间并没有这种“财”的观念,所以属于法施──虽然是财施,但是也变成了“法施”。这是大家以心印心,并不拿它当作一个值钱的东西,所以他要求观世音菩萨接受他这种法的供养,这种宝珠和缨络。

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

在这时候,无尽意菩萨以珍宝璎珞来供养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为什么观世音菩萨不肯受呢?因为观世音菩萨是在释迦牟尼佛的座下,在这法华会上来听《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没有得到佛的许可,他就表示客气,不接受这份供养。并且观世音菩萨也没有这种的贪心,也没有说是:“这珍宝璎珞太名贵了,有人送给我,恐怕接受迟了,人家不再供养,那怎么办呢?”就因为他没有这种的心,所以不怕人家不供养。在他的心里根本也没有一个能施,也没有一个所施;也没有一个能受,也没有一个所受。在他心里,你供养我和不供养我,他看成很平等的。在默默中,当然这无尽意菩萨是有功德的,可是观世音菩萨本身就不接受这种的供养。

无尽意复白观世音菩萨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璎珞。

无尽意菩萨一看观世音菩萨不肯接受他这个璎珞宝珠,于是就着急了。他可不像一般不是真正想供养、布施的人:“你不要,我就不供养了,我还拿回来了

无尽意菩萨供养观世音菩萨

。”


“无尽意复白观世音菩萨言”:他又对观世音菩萨说了。说什么呢?“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璎珞”:大慈悲者啊!大仁慈的菩萨,您应该可怜可怜我啊!怜愍我无尽意和这一切的四众弟子──就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和所有的众生。我供养您珍宝璎珞,不是为了我自己来求福,而是为这四众弟子,和所有法界的众生,来供养仁者您的。我是代表众生来供养您,所以请您怜愍我等,接受这个璎珞吧!我等,就是所有一切众生。

尔时,佛告观世音菩萨:当愍此无尽意菩萨及四众、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璎珞。

无尽意菩萨,一定要供养观世音菩萨,而观世音菩萨就决意不接受这个供养,说:“您这么样好的东西,我不敢接受啊!我没有什么道德,您都还自己保留着好了。”无尽意菩萨一听观世音菩萨这样讲,就着急了,甚至叩头顶礼,向观世音菩萨哀求说:“请您慈悲了!”请他来接受这个供养。这时候,一个不受供养,一个就一定要供养,这两方面各自坚持──无尽意菩萨和观世音菩萨两人成了僵局了。在这时候,释迦牟尼佛给做和事佬,调解这个问题。

“尔时,佛告观世音菩萨”:佛在这时候,看一看观世音菩萨,笑一笑对他说,“当愍此无尽意菩萨及四众”:你应当怜悯这位无尽意菩萨,和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弟子;不单只是四众弟子,而且还有“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璎珞”:你应该可怜这一切的众生,以及这天龙八部等,你接受他这供养吧!他是出一种真心、一种法的布施,你不要拒绝他这种好意,应该接受他的供养。

即时观世音菩萨愍诸四众,及于天龙人非人等,受其璎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

“即时观世音菩萨愍诸四众”:就在这时候,观世音菩萨见到释迦牟尼佛出来调解这件事情,他也就听佛的话,所以怜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这四众,“及于天龙、人、非人等,受其璎珞”:以及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众生,就接受璎珞宝珠。这个文上没有说这一些天龙八部,这是省文。由这“天龙人非人等”,其中就包括这八部鬼神众在内了。

可是接受是接受了,他又“分作二分,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观世音菩萨又转向供养,又把这个璎珞分成两份。你看观世音菩萨难怪是菩萨,这么值钱的东西,他又分成两份,一份供养给释迦牟尼佛,一份供养多宝佛塔。

这位多宝佛,是在过去无量无量劫以前,他就成佛了。他曾发愿说:“无论哪一个人成佛的时候,最后一定要讲《法华经》;等到这位佛说《法华经》时,我就发愿一定要从地下涌出一座多宝佛塔,现到虚空中,来给所有的众生证明──证明《法华经》是最妙的、最圆满的、最好的!”所以释迦牟尼佛成佛,在以前演说三藏教、方等、般若的时候,多宝佛都没有现身;等到法华会上,正讲这部《法华经》的时候,这位多宝佛就从地涌出来这座多宝佛塔,来证明释迦牟尼佛说《法华经》。现在到这二十五品上,观世音菩萨就将一份璎珞珍宝供养释迦牟尼佛,另一份就供养给多宝佛塔。

这一部《法华经》共有七卷,有六万多句,这是佛教里一部最重要的成佛的经。你们每一个人有亲戚、朋友,都介绍给他们来听经,这是最难得的机会。无论谁都可以来!尽量去令多人知道佛法,这就是拥护佛教。来听经,这就是最大的功德,因为听经就是教他去学佛法;学佛法,将来就有成佛的机会。如果他成佛了,这位佛就是你造成的;你造成了一位佛,你自己本身就不愁你不成佛了。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自在神力,游于娑婆世界。

释迦牟尼佛又叫一声,无尽意!这位观世音菩萨,有像上边我所说的这种神通妙用、自在神力,游行在这个娑婆世界,来救度一切众生。所有的人,都应该诚念他,应该供养他,应该恭敬他。

上面就是在普门品中对于无尽意菩萨供养观世音菩萨的讲解,若是我们能够理解的话,我们就明白了。而从这个我们也应该明白,无尽意菩萨是真的值得我们修行供奉的。

...查看更多
无尽意菩萨有三种无尽的含义

无尽意菩萨有三种无尽的含义

无尽意菩萨有三种无尽的含义,因为这三种含义,无尽意菩萨,欲把这无量世界,变成极乐世界。欲将无尽的众生,都教化成佛。所以无尽意菩萨,名为无尽意。

一世界无边尘绕绕

世界是无量无边的,有此世界、他世界、无量诸世界;此国土、他国土、无量诸国土,无尽无穷的,所以叫“世界无边尘绕绕”。

什么叫绕绕?绕,绕乱;绕乱就是不定,不定就是动。尘就是不清净,世界上有很多微尘,太阳一出,在阳光反射的光线上、可以看到无法计数的微尘,在空中上上下下,飘摇动荡,忽高忽低。

这些微尘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溯本穷源,一切尘是从每一个众生心里妄想所生。因为众生心里妄想太多,妄想就好像尘一样,绕绕不安、恒常变动。试想,我们所能察觉的妄想已是多得不知其数,所察觉不到的更不知有多少!

在《楞严经》上有讲:在一念中就有九十个刹那。刹那,是一段非常短的时间,而一刹那之中就有九百个生灭,所以“世界无边尘绕绕”。

二、众生无尽业茫茫

世界是无边的,就因为有世界,所以也就生出众生来。众生,是众缘和合而生,多种的因缘和合而生。

大概来讲有四种:胎生、卵生、湿生、化生。胎因情有,胎生是因为有这种爱情,因而有了新生命

无尽意菩萨有三种无尽的含义

。卵因想生,是由想而成的。湿生是依湿而生,在那个有湿气的地方也就生出来。 化生即变化而生,是自然能变化而生的生命,不靠父母之缘而生。详解有十二类众生,其余八种: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色、非无色、非有想、非无想。


众生是从佛性来,所以才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虽然所有的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但不是说众生现在就是佛,不用修行,这是一种邪见!必定学佛法、依教奉行,才能成就。

三、爱河无底浪滔滔

“爱河”,不单人类讲爱,就是异类、畜生也执著这个“爱”,尤其六道轮回中的畜生道淫欲心异常重。若能清心寡欲,自净其心,控制淫欲心,就离解脱进了一步。“爱河浪滔滔”没有底,越陷越深,越深越向下沉,滔滔波浪是连绵不断。

众生心里有波浪,若真正有了智慧约束自己,所谓:“慧剑斩情丝”。没有智慧的人,就掉在爱河里,越掉越深,人生往下沉。

因这三种意思,所以无尽意菩萨,欲把这无量世界,变成极乐世界。欲将无尽的众生,都教化成佛。所以无尽意菩萨,名为无尽意。

...查看更多
结语

无尽意菩萨是谁——无尽意菩萨,又传译作无尽慧菩萨,无量意菩萨,平时的时候多念诵无尽意菩萨真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