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劫佛教时间概念。印度梵语Kalpa的音译,亦作劫簸,简称劫,有大劫、中劫、小劫之分。劫这个词,本身就是梵语的音译。古印度的计时单位。这个词在佛经中经常出现。
说这一部《法华经》,日月灯明佛说了多少时间呢?六十小劫。那么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说《法华经》只说了八年,这八年跟六十小劫。这个劫,就是时间。时间的长短,能延能促。什么叫能延呢?一念万年,延一念为无量劫,促无量劫为一念。时间,没有定法,;时无实法。
这个日月灯明佛不起于座。那么听经的人呢,也坐在那儿。时会听者。亦坐一处。没有动。那个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入无量义处三昧,佛也不动了,与会的大众都坐在那儿,都不动了,;亦坐一处。六十小劫身心不动啊!那是佛加被的。促六十小劫谓如食顷,像吃一顿饭这么点时间。吃一顿饭要多少时间呢?像我们吃一顿饭,顶多再长再长也不超过半个钟点。要是真的要是坐六十小劫,那还成问题呢。
时间没有定法,我们举个例子,这个都是佛法当中的不可思议的地方。时间能促能延,举我们世间上的这个例子呢,说得清清楚楚的。譬如说一个打柴的樵夫,到山上打柴去了,背着个斧头打柴。打柴打柴啊,他在山上跑得蛮远的,看到有两个老头呢在下象棋。在下棋么,哎,他可能也会下象棋,想看看。两个老头呢在下象棋啊,也不睬他,他在旁边就看。看看看,一直看到两个老头呢,下象棋下了了,人家两个老头就走了。哎那么他看过以后,他要回来啊。他上山打柴,身上背的有柴,还有个斧头。那个斧头嘛还有个斧头柄,那都是木头做的。等到两个老头棋下好了,他想走了,找那个斧头,不好了,这个斧头柄儿烂忒了。
那个斧头么铁的,还没有烂。哎,;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那个打柴的也是个凡夫啊,是跟我们一样,打柴的嘛。他看人下象棋,看得入神了。入神啦,不知不觉得几百年过去了。嗯回到家里厢不好喽,我的父亲死了,爷爷死了,老祖宗都死了,过了几百年下来了。他说我刚刚就是看一些工夫,看人家下象棋哎
你看这时间有什么长?有什么短呢?在那个打柴的人看,我就一些儿功夫嘛。回家去不得了了,人家认不得他了,那过了几百年下来了。这叫;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这个呢,叫做;促。你比如说,六十小劫,像吃一顿饭那么长的时间,这把这时间呢就收缩了,;促。
还有的;延,你说这时间怎么;延呢?一个变两个,两个变三个,这么延法子啊?这都是不可思议的神通智慧的因缘。所以佛法不可思议,世间法也不可思议。这个不可思议,比如说,这个佛法不可思议,龙也不可思议,沙弥也不可思议,众生也不可思议啊。我们这个做梦,做梦啊,;南柯一梦汉钟离度吕洞宾。吕洞宾么想赶考,赶考,没有考中,心里厢闷闷不乐。他说我下了这么多的功夫,十载寒窗,磨穿铁砚,为了求功名,几次赶考,考不上。这回来路上呢,心里厢闷闷不乐。那个汉钟离想度他,他给他个枕头,他说你辛苦啦,休息休息吧,这一睡睡下去了。睡下去了做梦啦,这投胎啊,长大念书啊,念书么人赶考哦,考中了以后就做官哪,做了官以后么就犯法哟,犯法就砍头,不好了。在他这个梦中,几十年过下来了。实际上呢,他就是,也不过就睡着了,做了一些儿梦。你看时间有没有长短呢?这个时间;能延能促,就是能够伸长,也能够缩短。
此中呢,就是日月灯明佛,与会的大众,佛入定了,大家也入定了。你看看,六十小劫,没有一个人若身若心,而生懈倦。这是这个明这个;时节,时间。
...查看更多
对于佛的劝告,我们体会很深,这句话是黄念老说的,于是世尊哀之,劝醒世人,何不趁此你的身体还强健的时候,‘努力修善’。善中之善,世出世间第一善,无过于念佛,念佛是真正实实在在的大善,果报在西方极乐世界,只要往生,等于你修行圆满成就了。生到极乐世界,大家晓得,第一个,你得到的无量寿。古德有所谓,这个无量是有量的无量,不是无量的无量。实在这都是分别执着,我们从理上去推,到西方极乐世界花开见佛,你说是有量是无量?永远不会退转。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人,他的智慧神通道力,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智慧德能好像跟阿弥陀佛差不多,这是我们要记住的。谁告诉我们?释迦牟尼佛在这部经上告诉我们的,这部经愈读愈有味道,什么问题都解答了。
阿弥陀佛大智大德大能,可以说他老人家的分身没中断过。分身干什么?到十方诸佛刹土里面去接引念佛功夫成熟的人到极乐世界,这是阿弥陀佛。每个到达西方的人,几乎有能力跟阿弥陀佛一样,也能够现无量无边的分身。现身干什么?到十方世界去拜佛,拜佛是修福,同时听经闻法是修慧,到诸佛如来座下福慧双修。有能力分无量无边身,换句话说,每一尊佛陀道场都有他的分身在。同时福慧双修,听一切诸佛讲经,诸佛所说无量无边的经卷,一时就修圆满了。这个场景我们要能体会、要能看准,我们想学佛,不到极乐世界去到哪去?极乐世界好在哪里?就好在此地,你能够化无量无边身,参访无量无边诸佛如来,一时成就。
所以佛在此地教我们,要取得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那是什么
我看到海贤老和尚的事迹非常欢喜,老和尚是我的榜样。他一生就一句佛号,其他的什么也没有,专中之专、要中之要,真叫精要,九十二年不拐弯、不放弃,就这一句佛号。只要你肯万缘放下,二六时中,一切时一切处,心里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统统放下了,哪有不成就的道理!这就是为什么要选择这一门,年老了,不能分心,不能太多、太杂了,一定要懂得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海贤老和尚二十岁就选择这个法门,我今年到九十岁了,无量法门我只专修这一门,我才有把握。这一门信心坚定,没有怀疑。老师教我放下、看破,看破,了解事实真相,特别是自己,自己的智慧德能,用佛法的话来说,戒定慧三学,功夫能不能得力?如果不能得力,那就没有把握。
遇到净宗,这是过去生中无量劫的缘分,就像大乘经上所说的,念佛人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诸佛,今天遇到这个法门,能生欢喜心,能欢喜信受,得无量诸佛的加持,这才往生,才肯相信。一切诸佛都说这个法门易行难信之法,你怎么会相信?过去学经教五十七年得到什么?就是建立了信心,对净土的信心,对信愿持名、往生不退成佛的信心有了。我们也要做个榜样给人看,一生不想多,只把这部经好好的认真的学习,真的明白了,真的进去了,绝无后退改变的道理,“努力修善”,不能等待。
底下念老说,“人老体衰,难于精修”,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在七十、八十的时候精神还很足,动作敏捷,现在不行了,九十了,往后我知道一年比一年衰老。非常幸运遇到这个法门,决定遵守祖师大德的教诲,“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念念只想求生净土,念念只求阿弥陀佛来接引我往生。人没有生死,要有生死,那往生就没有意义了,没有生死是真的。如果造恶,果报在三途;修善,果报在三善道,出不了六道轮回。所以这些念头统统放下,天上人间不想再住了,过去生中都曾经住过,时间再长,转眼成空。我相信二十八层天、十八层地狱统统住过,好不容易今天又得人身,无比殊胜的是闻佛法,是遇到净宗、遇到夏莲居的会集本、遇到黄念祖老居士的集注。这部经、这个注解把极乐世界讲清楚了、讲明白了,让我们对它不再怀疑,断疑生信,决定求生。晚年还有这个身体在,在干什么?像海贤老和尚一样,给念佛人做一个好榜样,特别是要给大乘佛法佛门弟子做个好榜样,给念佛人求生净土做个好榜样,这就对了。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 (第三九九集) 2016/11/9
许多朋友常问七叶君这么一个问题:修佛,有速成法么?
咋一眼,有如此功利心,还妄谈什么修佛证果,想多了吧。不过一细想,找对了方法便是捷径。更何况众生无明,都各有这样那样的业障,自然在学佛之旅中走了不少弯路。从这个角度看,修佛,肯定是有速成法、有捷径的!
那么,这条成佛的捷径是什么呢?
除非找到佛的原话,否则皆是妄语!因为娑婆世界迄今,只有释迦牟尼一尊佛。只有他之所历所述,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
很庆幸,七叶君终于在大正藏《示所犯者瑜伽法镜经》“瑜伽法镜经常施菩萨所问品第三”中找到了“修佛速成法门”。
佛说:“我于过去无量劫中,我为贫穷受苦诸众生故,递相劝化,积物一处,以用布施。由此缘故,速得成佛。及十方世界,现在诸佛,亦从布施,而得成佛
在佛看来,不仅是自己,十方诸佛皆因往昔无量劫中,恒为贫苦大众布施,而得成佛的机缘。佛认为,布施非是增益福田,可为可不为之事,而是所有欲修佛证果者所必为。因为“不行布施,终不能到涅槃彼岸”。
为什么佛觉得“不行布施,就成不了佛证不了果,不能到涅槃彼岸”呢?
佛说:“若不布施,则无有戒;若无有戒,则无悲心;若无悲心,则无慈心;若无慈心,则不能忍;若无忍辱,则无精进;若无精进,则无禅定;若无禅定,则无智慧。无智慧故,常为无量客尘烦恼之所得便。”
说到底,布施如一颗种子,它会影响学佛人的戒心、慈悲心、精进心、禅定心,最终影响学佛人的智慧之心。如若智慧之心蒙尘,自然会有诸多烦恼,达不到解脱彼岸世界。
许多人不解:布施嘛,前提是你要先拥有。学佛人追求绝欲断念,尤其是物欲的影响。按说如此,生生世世学佛,极有可能生生世世无钱。如何行布施呢?
注意两点:一者,佛家认为,学佛人福报非凡,通常会往生大富大贵之家。所以即便自己不去追求物质条件,靠祖上荫庇,当个“啃老族”,你也有条件广行布施。第二,佛家说的布施不单单指“财布施”,更有“法布施”。如果你在学佛之路上比别人先行一步,愿意毫无保留的分享给后进者,这也是布施的一种。
无论哪种方式都是在让你自种福田,尤其是“法布施”,会助你精进心不退,智慧通达。从这个角度,布施的确是学佛人求智慧、得解脱,修佛证果的前提与基础。
释迦牟尼如此,十方诸佛如此!唯愿学佛友人多行布施,广种福田!
...查看更多
佛陀住世的时候曾经说过:在人间最强大的就是烦恼色欲的力,最可怖畏的也是烦恼色欲的力,人要想战胜烦恼色欲的话,那就得要用诚实忍耐的弓,锐利智能的箭,头戴正思和正念的盔,身披无我的甲,方能战胜烦恼五欲的世间
“学道的男子,沉迷于美丽的女人;学道的女人,醉心于英俊的男子,淫欲就会关闭人们的智能心,对于真理就不易明白。
“生在这个世间上的女人,无论在走路的时候,站立的时候,坐着的时候,睡眠的时候,都希望别人注视她的姿势。她们画眉争姘,熏衣竞俏,一切都像花瓶似的为了给别人观赏。别人赞扬的是衣履美观,其实与她并无关系,她也引为欢喜荣耀。有时她们让人家画像,有时从人家面前经过,都想用自己的魅力能囚缚对方,她们对不动心的僧侣,也是同样有如此企图!
“生在这个世间上的男人,无论见到什么女人,他也欢喜看上几眼,他们的眼睛好象就是专为看女人而生长的。女人的一句话,能使他生命和名誉都愿付之一炬,做一切事情好象也是为女人而才做的。你问我关于学道的人,应当怎样来守身安心,应用甚么态度来对待女人,那么我再告诉你,你务必记好:
“女人的眼泪,女人的微笑,要看做和敌人一样;女人俯下去的姿势,垂下去的手腕,要看做是收魂摄魄的铁钩;女人的秀发,化装的面容,要看做是捆缚人的铁链。谨慎管制自己的心,不要允许心放肆!”
佛教无量劫——道家指的是计数不尽的时节,而术数家亦指命中注定的厄运,大难,大限,意思虽然不一样,但是师兄可以都大概的了解一下,这样对学佛也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