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念,读音wàngniàn,汉语词语,意思是指一切自己挥之不去的想法,但是又要必须依靠别人(物)才能完成(实现)的念头(想法)。修行就是心灵世界的一场战争,而且是你死我活的较量,不是在妄念中阵亡,就是正念中重生,这个过程既极端又神秘。规范自身行为,做一个有道德原则的人,只有坚守道德,坚持自律勤修戒定,福果自然会随缘而至。当心行改变了,妄念就少了,烦恼也随之而弱化了,知世故而不世故,其实什么都是浮云,最可怕的敌人永远是自己。
唐僧师徒几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取得真经,既然是劫难,有孙悟空他们在,那么出现的妖怪怎么会简单
第七就是金角银角大王,这金角银角的综合实力其实挺强的,后台很大,是三清之一的太上老君;手里的宝贝很多,当初他俩下界的时候偷拿了太上老君许多的宝贝,不仅自己手里好几件,还送给自己干娘一件法宝,实力也可以,但是就是智商不行,老是被孙悟空牵着鼻子走,最后只能乖乖回了太上老君的身边。
第六就是青牛精,这又是一个后台很大的坐骑,他的后台也是太上老君,不过可能是因为他在天上是太上老君的坐骑的关系,知道的不是很多,因此只是众所周知最厉害的金刚琢偷拿了出来,这金刚琢十分的了得,可以说是三界至宝了,竟然能受尽天下法宝,这青牛精自己实力也非常的厉害,和孙悟空交手几个回合都不见败落的迹象,反而是孙悟空隐隐处于下风,当然最后还是比不过身后站着许多人的孙悟空,最后被太上老君给牵走了。
第五就是红孩儿,这红孩儿他的爹妈也不是一般人,一个是牛魔王,一个是铁扇公主,还有个叔叔是如意真仙,在下界给他撑腰的真的是个个都非常的厉害,他自己的实力也厉害,能吐三昧真火,但是就是不长眼竟然撞到了孙悟空他们的手上,最后被观音菩萨给收拾了。
第四就是黄眉老祖,这黄眉老祖是弥勒佛的童子,但是不好好在弥勒佛座下修炼,非得跑出来整了个小西天雷音寺,自己又变成了如来佛祖,可真的做大死了,但是因为他的后台,他可以安然无恙,他偷拿的弥勒佛法宝也非常的厉害,其中的金钹竟然让孙悟空都崩溃大哭。
第三就是六耳猕猴,六耳猕猴简直就是孙悟空的复制版,在任何方面都和孙悟空一样,这样一个特殊的所在,孙悟空能够打的过才怪,最后在如来佛祖面前把这假扮他的六耳猕猴给打死了。
第二就是九灵元圣,这九灵元圣的后台小编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真正厉害的其实是他自己的实力,一招秒杀孙悟空哪个妖怪可以?
第一就是金翅大鹏,这金翅大鹏的后台就是西天如来,自己的实力也是杠杠的,几抓孙悟空,最后孙悟空都没有办法,只能去求助如来。
...查看更多所谓无心是什么?一说无心好像什么都不想、不是那样,我们解释这种无心叫随顺觉性。“随顺觉性”、超出所谓思想和观念,思想和观念是我们日常习惯用的、但是往往看问题片面性,学佛一定超越这个才行。在平常生活当中、通过思想和观念思惟影响还不大,但是修行则不同,为什么?因为学习佛法完全为了超越生和死的约束,而生死的约束就在于思想和观念!“思想”是我们所谓遵循的理法原则、“观念”是我们依理法原则看待世界的角度,这一切恰恰正是趣向究竟解脱不容易看到的地方!
我们的心本来不生不灭,能够安住于本来的心性、生死就可以了脱,所有生死现象都可以不存在(如幻地发生),相对于如幻来说它是不存在的、所以这里讲居一切时而不起妄念,生活空间和身心世界这两种相对境界存在的时候、不加任何想法和趣向!正是应了那句“无所从来 亦无所去 故名如来”、《金刚经》里有最好的解释!何谓无所从来?从当下现象直接有觉悟发生,什么叫觉性发生?知道它就是这个东西,起于当下、灭于当下、不存在来去!我们想问题必须得有来和去、日常想问题的方法和模式一定是来和去的方向,但是从究竟意义上说没有来去、来去统统是妄念(虚妄的缘起念)!这不容易理解,需要有深入其中的观察智慧力量、才能显现一切时中不起妄念这种感受!在一切时中、怎么能不起妄念?心在境界当中不断剥离、把所有虚妄的东西通过静态心的动律看清楚!心静不下来、想剥离现象附着不是很容易,一定要绝对的静态,怎么能达到绝对的静态?能动的心、内无所动、外无所觉,心觉性不对外界因缘有分别、两下空寂!相对来说这叫静心的过程、两下相对而不分别时候(所对境界当中不分别时候)属于心静的过程,心通过这种比较、可以静下来,可以看得到心念的起起落落、看得很清楚!
只有见得到妄念、才能不起,见不到妄念、怎么叫不起妄念?因为见不到妄念、所以没办法不起妄念!你不知道什么叫妄念。相对境界当中、心不在两下攀缘,这相对来说、心是静的,就像外边没有什么事、心里又没什么忧愁、你坐在家里,类似那样的心境、但这不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静、你这时候可以看到自己的妄念!《楞严经》强调“身安道融”,身安是什么意思?原有的生命感受一定要安祥(非常安静、安定)、然后才能看到妄念!必须有相对静的环境、这个环境包括两方面身心和世界,你就可以看得到妄念、否则你见不到妄念。什么叫妄念?比如我们不去杀生,只有在杀生的境界里你不去做了、才能见得到杀生是妄念,依此类推,杀盗淫妄你都不去做、都在相对境界里没有生心,这叫心的粗境、也叫初入境(初显境界)。缘起当中不起这种想法、你就能知道这是妄念,心在起这种感觉的时候你明白“这就叫妄念”!在世界空间如是观、知道妄念不能有,在身跟心相对境也如此观。把身跟世界一体同观、清楚知道身也不能如是做,如是做肯定遭轮回业果报应!这样观察,然后相对境界存在的时候不做(不起现行),这叫不起心!对境不生心、能见到妄念,再看到类似境界还有感觉、这就叫妄念!就知道怎么剔除,不用理它、远离,“见妄即离,离妄即真!”看到它就离、离了就真,怎么离?远离它、换个环境, 比如再想起那个心、念佛或者磕头拜佛,总之“我不碰那个事”!这就叫离、远离妄念。远离得久了,每个人不一样、有的人很快就适应这种新的心境,好的心境适应、那种不好的缘起境界里就会不起妄念!
“一切时”是什么标准?在所有生活空间里不要加好坏分别,你说“我这样做好、那样做坏”、没有这个分别,所有想法都不要存在!不要再理会这个问题、因为一生是非见马上熏染无明的习气开始,这是直接了断一切生死根本无明的方法!听明白、直接从根本上了断,居一切时而不起妄念!是个非常鲜明的方法和原则。你说“不起妄念、什么都不想了吗?”不是那样子,什么叫无心?在所谓境界里不加分别观念、这是主观思想层面,但是面对客观境界时候什么样?心不能说不加分别、它还是在里头知道的。“知道但是并不加分别”这叫什么?“于诸妄心亦不息灭”,在一切境界当中了知、这叫妄心、在一切境界当中这个知道是不起分别的,不加妄念、如是知,“我知道这儿有这么个东西就行,我不加细微分别、这是谁的、是我的”,它就是这么个东西、我只是了知,至于它该怎么用该什么样、它有自己的缘起,比如该我用就我用、该他用就他用,不要再加细微往后的分别(第二念分别)、“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了知这儿有个东西、不再追加第二念分别,叫于诸妄心并不息灭!从最实际的角度出发,何谓最实际的角度?这个问题该是这么样,什么叫该是这么样、老百姓讲话什么叫该?它就是这么个用途、不要再加别的想法。讲个最浅显的例子,比如现在你们两个成家了,成家了就好好过、这叫守本份,过好了是所谓本份现前,本身处在这个妄想境界里、对这个妄想境界不加妄想是了脱,这是超越
医生与病人喻:莫厌妄念多,应叹信心浅
所以,“决定往生,不可有疑。莫厌妄念多,应叹信心浅。故以深信心,常称弥陀名”(我们刚好倒过来了)。大师了解我们心,他说:你不要讨厌你的妄念多,你讨厌也没有办法,它从生下来就跟你跟到死,所以你不必讨厌它,你应该反过来换一个方向,应该悲叹我们的信心很浅,因为阿弥陀佛没有说“你妄念多,我不救你”,恰恰相反,阿弥陀佛说:“你妄念多,我才要救你!”
大家能听懂吗?我们妄念多,阿弥陀佛才要救我们;我们没有妄念,就不需要阿弥陀佛来救我们啦。如果我们是阿罗汉,都已经出离生死了
就像医生,医生是给病人看病的,不是给健康人看病的。“因为你是病人,我才要给你看病。”
阿弥陀佛是大医王,我们有贪瞋烦恼,我们有妄念,所以阿弥陀佛说:“我要救你,你念我的六字名号吧!”
所以,不要讨厌我们的妄念很多,应该悲叹我们的信心很浅。
如果到医院去看病,你就不要说“你看,我得了这么多病,很讨厌”,你应该去找高明的医生就好了,你的病反正已经得上了,这个时候呢,就要请一位高明的医生。
那我们念佛,有的人因为自己内心有妄念、杂想,就怀疑说“我这样念佛能不能往生?”这个,是应当悲叹的,因为这样的人念佛,正好往生!
“故以深信心,常称弥陀名”,那么,就以我们深信不疑的心而常称南无阿弥陀佛。
...查看更多
【决定往生语录】唯称佛号,妄念余念、散乱不净不碍往生
法然上人《十念法要》云:
不顾妄念余念,不谓散乱不净,唯口称名号
此即决定往生之方便也,纳于心腑莫忘失。
这段法语,也许你会说:“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因缘,反正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没有错!但是没有法然上人这样开示出来,我们也不知道,原来无论何时何处何地何缘,都是因为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样修行就是决定往生的方便。诸位菩萨!你要决定往生,你就是要这样修持净土法门,无论什么时候,都念南无阿弥陀佛,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念南无阿弥陀佛,无论在什么因缘,都念南无阿弥陀佛;要消灾也是念南无阿弥陀佛,要免难也是念南无阿弥陀佛,要增福也是念南无阿弥陀佛,要延寿也是念南无阿弥陀佛,要祭煞也是念南无阿弥陀佛,要收惊也是念南无阿弥陀佛。我妈妈因为在生病,意识昏昧的时候,看见冤亲债主,冤亲债主在叫她来呦!来呦!那个时候我在她的身边帮她念佛:妈妈来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我的妈妈听见我在她身边念佛,看见我、听到这句佛号,那个心便宁静下来,冤亲债主退散去了。
所以等到她病治好的时候,心中还有余悸,所以叫我帮她收惊。我说,收惊要切一块姜母来。收惊婆在跟孩子收惊,都要用一块姜母。收惊婆为人收惊在念什么我不知道,我在帮我妈妈收惊的时候,我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我妈妈问我说这样有效吗?怎么会没有效,冤亲债主都要来惊吓妳了,我为妳念佛,冤亲债主就退散去了,这样都有效了,我跟妳收惊当然有效。我在俗一位妹妹在一旁,从头看到尾都经历了之后,说:“这样我也会帮人收惊了。”
所以无论什么事情,都念南无阿弥陀佛。包括女众要生产,念南无阿弥陀佛,生产顺利多了。有身孕的女众没有念佛,和有身孕的女众有念佛,在生产的时候大不相同。阿弥陀佛很慈悲,这句佛号能够带给众生离苦得乐的威神效果非常的好。法然上人在《十念法要》说:
“不顾妄念余念,不谓散乱不净”,不顾就是不必顾虑,不必顾虑妄念,不必顾虑余念。念佛人很多人顾虑妄念,很多人顾虑余念,所以很多人念佛,内心会这样担心:我念佛的时候打妄想,会不会往生极乐世界?为何法然上人教我们不顾妄念余念?很简单的道理,因为妄念不碍往生故。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度众生,有哪一愿要求我们念佛人要念到没有妄念才要救度?没有!那我们何必担心念佛的时候会打妄想。念佛会打妄想,因为太多人有这样的担心,所以法然上人才会开示,“不顾妄念余念”。事实上坐在佛桌上供人拜的佛,才没有妄念,凡夫有哪一个人没有妄念!没有妄念的人请举手?没有妄念你还会坐在那里听我讲经吗?没有妄念你是要坐在佛桌上,让我拜你!所以“不顾妄念余念”,就是只管念佛,不管妄念。来!跟着我念一遍:
只管念佛,不管妄念。
妄念来就来了,照常念佛。妄念来也会去,一念来一念去,一念生一念灭,一日一夜的妄念有八亿四千万念,怎么会没有妄念?我们念佛一天能念八亿四千万念的佛号吗?不可能!
“不谓散乱不净”,不必担心散乱心,为什么?散乱不碍往生故。很多人烦恼内心散乱不清净,甚至有人会这样告诉我们:念佛没有念到清净心现前,不能往生。很多人会问问自己:“我念佛,我的清净心又没有现前,我不能往生极乐世界,我既然不能往生极乐世界,我再怎样念佛都没有清净心现前,那我就不必修了。”就收起来了退道了,都是这样的观念害死许多退失道心的人,这样罪过无量。哪一愿法藏菩萨有要求我们念佛要念到清净心现前,才要救度?没有!
我曾经向诸位报告过,我在俗有一位很好的法友,他就是常常这样说这句话:“念佛如果没有念到智慧现前,不可能会往生。”我就问他:你的智慧有现前吗?“没有!”这样你念佛会往生吗?“不会!”那你念佛几年了?“二十多年了。”念佛念二十多年,没有智慧现前,这样不会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有这样发愿要救度众生吗?你去看所有《净土圣贤录》一千两百多个往生的公案,那些往生者难道是因为念佛念到智慧现前,念到没有妄想,念到入禅定往生的?如果是,像畜生道的众生念佛往生,地狱道的众生念佛往生,就说不通了,而且像张善和、张钟馗这种恶人,念佛只不过十声而已——业障现前,在临终念佛十声就没命了,往生极乐世界,怎么会说的通?绝对说不通!所以“不顾妄念余念,不谓散乱不净,唯口称名号”,唯有口称阿弥陀佛的名号。下面说的真好:
“若常称名者,以佛名之德,妄念自止,散乱自静,三业自调,愿心自发。”有一个关键词“常”,就是经常。经常念佛,也就是精进的称念,不是懈怠的称念。因为精进,经常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所以以阿弥陀佛名号的功德力,妄念慢慢就会减少,散乱心慢慢就会宁静,身口意三业慢慢就能够调伏,往生的愿心慢慢就会流露,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佛号念多好还是念少好?念多好。多念佛一定是比较好的。
所以“愿生心少时亦念南无阿弥陀佛,散心增加时亦念南无阿弥陀佛”,不管你有没有愿生心,或者是愿生心很少,你就念南无弥陀佛。你散乱心增加的时候,也是念南无阿弥陀佛。
“妄念起时亦南无阿弥陀佛”,起妄念的时候也是念南无阿弥陀佛。禅宗古德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不怕妄念起现行,只怕觉悟的心太慢,这是禅宗的修行。禅宗以觉悟开悟来对治烦恼,我们净土宗的行者,以佛号来对治烦恼,以正念来对治妄念,所以不怕妄念起,怕佛号念的太慢太少。常常念佛妄念自然也会比较少,这是一定的。
“善心生时亦南无阿弥陀佛,不净之时亦南无阿弥陀佛,清净之时亦南无阿弥陀佛,三心欠缺时亦南无阿弥陀佛,三心具足时亦南无阿弥陀佛,三心现起时亦南无阿弥陀佛,三心成就时亦南无阿弥陀佛”,不管心有清净没有清净,不管有三心没有三心,都念南无阿弥陀佛。
“这就是决定往生的方便,纳于心腑莫忘失”,就是时时刻刻把这样的道理记在心里,不要忘掉。正确的念佛心态就是无疑无虑,用什么心念佛?不怀疑不顾虑,这就是善导大师机法两种深信——信法教导我们的道理。不必顾虑妄念,不必担心散乱,无疑无虑,没有怀疑也没有顾虑,这就是最正确的念佛心态。
所以,时处诸缘念佛,不论何时,就是念佛,早上念南无阿弥陀佛,晚上也念南无阿弥陀佛;不论何处,就是念佛,在家里念南无阿弥陀佛,在道场也念南无阿弥陀佛;不论何缘,就是念佛,善缘时念南无阿弥陀佛,恶缘时也念南无阿弥陀佛;不论何事,就是念佛,扫地时念南无阿弥陀佛,洗衣服时也念南无阿弥陀佛;不论气候,就是念佛,天晴时念南无阿弥陀佛,雨天时也念南无阿弥陀佛;不论心情,就是念佛,心情好时念南无阿弥陀佛,心情不好时也念南无阿弥陀佛;不论环境,就是念佛,顺境时念南无阿弥陀佛,逆境时也念南无阿弥陀佛;不论现当,就是念佛,平时念南无阿弥陀佛,临终也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这样修净土法门。
如果你照法然上人这段法语这样修持,那么你往生极乐世界,绝对是肯定的,绝对是一定的,绝对是必定的。法然上人是一位了不起的祖师,相传大势至菩萨所示现一位高僧,如此的开示,除了鼓励我们精进念佛以外,也要坚固我们对念佛的信心。大家如果这样修,那往生极乐世界,稳操左券。祝福大家,一心念佛,往生净土,南无阿弥陀佛!
每个人都是有妄念的,就是因为这些妄念,往往让我们做一些不好的事情,影响到自身功德,因此是一定要去除妄念的,但是对于如何去除妄念一定要找对方法,才能正确去除,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