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往生极乐

"

往生是佛教用语,是摆脱过往的恶业业力束缚获得新生之过程,俗称死亡。所谓的“往”,其实是具有去或者抵达的意思,而“生”这一说法,并不是我们世人理所当然认为的那样,具有“重生”之意,“生”在这里的意思,更强调的是另外一种存在,也就是超越世间存在的存在,完全脱离了世间,不再经受世间之苦的“生”。往生法门可令行者脱离恶世,将五浊业报身转为清净法器身,于此善身中闻法修行,积累功德。修行往生法门的利益不仅仅是色身散坏之后,当下即能得大利益。能消罪业,免堕恶道;能调顺诸根,免受病苦;能除烦恼,增长慧根。

往生极乐_念佛往生_往生视频_什么是往生

往生极乐_念佛往生_往生视频_什么是往生

智渡法师:向佛菩萨发愿,往生极乐,现在又后悔了。佛菩萨不会怪我吧?
智渡法师:向佛菩萨发愿,往生极乐,现在又后悔了。佛菩萨不会怪我吧? 智渡法师:向佛菩萨发愿,往生极乐,现在又后悔了。佛菩萨不会怪我吧?


佛门信众问:向佛菩萨发愿,“愿一切功德回向给众生,希望佛菩萨能保佑弟子早证菩提,往生极乐”

智渡法师:向佛菩萨发愿,往生极乐,现在又后悔了。佛菩萨不会怪我吧?

。可我现在后悔了,我还想留在这里,先不往生极乐。现在感觉有点纠结啊,佛菩萨不会怪我吧?


智渡法师答:1.众生起心动念菩萨皆知,发心发愿上进进退退也是常事;菩萨恒顺众生,不会怪罪的。

2.从发心上讲,你能起一时善念,菩萨均会随喜;往生极乐也是需要往生的因缘,你得好好用功,临命终时方见分晓,不必纠结。


...查看更多
普贤文殊菩萨为何都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普贤文殊菩萨为何都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普贤文殊菩萨为何都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普贤文殊菩萨都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慧净法师

《华严经》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品,就是《普贤菩萨行愿品》。普贤菩萨是一位等觉大菩萨、华严教主,他最后的目的是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不仅自己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也引导华严会上四十一级位法身菩萨,一起归向极乐世界,以圆满佛果。普贤菩萨发愿偈说:「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剎!……」

一个人的愿望,就是他修行的最终目标,普贤菩萨的目标就是极乐世界。普贤菩萨是华严会上位阶最高的菩萨,也是华严会上的教主,他引导华严会上四十一级位法身菩萨往生极乐世界,可见,凡是修行学佛,最后必须往生极乐世界,才能迅速成佛、究竟圆满学佛的目的。所以印光大师说:「九界众生舍此法,则上无以圆成佛道,下无以普度众生。」

文殊菩萨是七佛之师,他修行的目标和结果,也是要往生极乐世界。有一部《观佛三昧经》介绍文殊菩萨的发愿偈说:「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剎。」文殊菩萨发的愿跟普贤菩萨一模一样,就是要见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

文殊、普贤这两位大菩萨,不是一般菩萨,而是等觉菩萨,也是释迦牟尼佛两边的胁士,分别代表释迦牟尼佛的智慧和愿行。这两位大菩萨发愿求生极乐世界,就表示释迦牟尼佛最终是要弘扬阿弥陀佛救度的法门。

为什么文殊、普贤诸大等觉菩萨皆发愿求生极乐世界?

了悟子

唐朝以前,很多人都以为净土法门浅显,是凡夫修的,而自以为上根利器者则以参禅为荣,对净土法门不屑一顾,甚至大肆诽谤,以显示自己高明。至唐德宗贞元间,南印度乌茶国王进献《普贤行愿品》之梵本全文,译成四十卷。前三十九卷,即八十华严经之入法界品,而文义加详。第四十一卷,乃现在所流通之《普贤行愿品》。 这时人们才吃惊地发现,华严教主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劝进善财及华藏海众四十一级位的法身大士,一致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华严一生成佛之法,而归宗于求生净土。始知净土法门,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无上大法也。此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菩萨多有不信,二乘尚不见闻,何况具缚凡夫!

那么,普贤菩萨、文殊菩萨等圆教等觉菩萨、法身大士、皆能现身作佛,为何还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净土法门是诸佛秘要,唯佛与佛乃能究尽,凡夫不容置喙、毋庸置疑。我只能根据祖师开示,浅近推测一下,极乐世界除了我们通常所知的好处外(详见净土五经),等觉菩萨一致求生西方净土的原因大概是:

一、往生极乐世界可以圆证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

《阿弥陀经》云:“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不退转菩萨)。”而娑婆世界容易退转,成佛甚难,连释迦牟尼佛都感叹“我于五浊恶世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为甚难”,所以再三殷切嘱咐我们要发愿求生极乐世界。《宝积经》云:“他方众生闻阿弥陀佛如来名,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欢喜爱乐。所有善根,回向愿生彼国者,随愿往生,得不退转,直至成佛。”

《无量寿经》云:“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大安法师译注:十方九法界一切众生往生极乐净土的共因,悉是由于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故

普贤文殊菩萨为何都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本愿是指阿弥陀佛因地发的四十八大愿,当本愿究竟圆满之时,便法尔自然地产生慈力。这种慈力能量辐射在虚空法界,摄受一切有缘众生。众生只要信愿念佛,便如针被磁铁吸摄一样,被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摄取不舍。只要闻信阿弥陀佛名号,愿意往生,都能生到彼国,万修万人去,真实不虚!只要生到极乐世界,由彼土依正庄严,光明妙德加持故,法尔自然地获得不退转位,成为阿埤跋致菩萨。可见,十方众生得以成办往生大事,乃至圆成佛果全过程,端赖阿弥陀佛之本愿力。以果地觉,作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其奥秘悉在“其佛本愿力”上。净土法门之所以注重信愿,就在于唯有信愿,才能感通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我们依靠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得以往生。是故蕅益大师开示:“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善导大师开示:“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对十方诸佛以现量齐证所作的开示:“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吾人当谛信斯言,铭记五内,拳拳服膺,欢喜奉行。如是净业行者,真可谓人中最胜人,最幸运,最快乐人!感恩十方诸佛的慈悲开示,感恩十方如来的慈悲护念。南无阿弥陀佛!据东林寺《净土》杂志)


慈法法师认为:“这四句偈是指导净土法门的根本教诲、决定的教诲、不置疑的教诲,是唯佛与佛乃能知的教诲。我们看这四句话,就会知道诸佛如来何以彻底悲心。”

二、西方净土横超三界、圆摄四土

西方净土横超三界、圆摄四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无有障碍。所谓“横出三界,圆证四土,顿与观音、势至并肩。可见此法门之究竟方便,善应群机也”。(净空法师解释说:“横出”也叫横超,因为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一步步修,竖出,不是横超的,这样一步一步修到哪年你才能出头?求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接引你去,到那边之后圆证四土,没有界限,这是在十方世界里没有的现象,只有极乐世界特别,彼此没有障碍,所以说“一生一切生”。我们能够以凡圣同居土往生,你到极乐世界都能看到观音、势至、文殊、普贤等诸大菩萨,都在那里。你常常跟这些大菩萨在一起,那你真走运,这是法身大士、诸上善人聚会一处,除了佛教你之外,这么多菩萨来帮助你、来提携你,你就很快成就。这是极乐世界无比殊胜之处,所以感得十方诸佛赞叹。据《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八集)

三、往生净土可以圆满一切大愿,成为一生补处菩萨

《华严经》云:“既得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阿弥陀经》云:“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候补佛),其数甚多!”

四、往生净土才能迅速圆满功德与佛果

在极乐世界可以瞬间以无量妙宝供养礼拜十方无量亿诸佛,迅速圆满功德、成就佛果。(详见普贤行愿品)印光大师云:“普贤乃以十大愿王,劝进善财,及与华藏海众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而为华严一经归宗结顶之法。”(《净土五经重刊序》)天亲菩萨《往生论》云:“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慈法法师认为,净土是诸佛彻底悲心所在。《无量寿经》五种原译本上都有这样一段话:“佛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欲惠以众生真实之利。”惠以众生真实之利,就是这万德洪名的给予。惠以众生真实之利,是优惠之利,不是修行之利,不是买卖关系,不是对我们有所求。犹如父母对一子,诸佛如来视一切众生视若一子。阿弥陀佛乃至十方诸佛的出世本怀,就是惠以众生真实之利,就是惠以众生易行之道,就是惠以众生迅速出离生死、迅速圆成佛道、迅速成就转相教化因缘。诸佛的本怀,诸佛的无尽大悲就是惠利,也就是万德洪名之惠利。

五、弥陀授记,迅速成佛

到极乐世界后拜见阿弥陀佛,有阿弥陀佛亲自授记,能迅速成佛。《观佛三昧海经》文殊菩萨发愿偈:“愿我命终时,除灭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国。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严净普贤行,满足文殊愿,尽未来际劫,究竟菩萨行。”《华严经》云:“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印光大师云:“往生西方,圣则速证无上菩提,凡则永出生死系缚,以其仗佛慈力,故其功德利益不可思议也。”(《庐山青莲寺结社念佛宣言书》)可见只有往生西方净土,才能得到阿弥陀佛授记,迅速成佛,圆满菩提,普度众生。

六、一生成佛,如阿弥陀

到极乐世界后决定能一生成佛,而且是究竟圆满的法身佛——法界藏身阿弥陀佛。往生彼国花开见佛,当下即是法界身、法身佛,跟阿弥陀佛不一不异。而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诸佛赞叹。《无量寿经》云:“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所谓“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印光大师云:“华严一经,王于三藏,乃如来初成正觉,为界外四十一级位法身大士所说一生成佛之法。其一生成佛之归宗结顶究竟实义,在于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普贤行愿品疏钞撷序》)

学佛偶感(了悟子)

看破世间总是梦,轮回六道逞何能?

怀瑾不遇遇佛教,壮志未酬酬净宗。

自是不归归便得,从今发愿愿往生。

弥陀授记成佛道,圆证法身最上乘!

世出世间苦探寻,惟有弥陀知我心;礼佛一拜消众罪,称名十声满善根。

莫讶一称超十地,当知六字括三乘;朝暮顶礼阿弥陀,至诚发愿必往生!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国。

既得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十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

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

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南无阿弥陀佛!

...查看更多
方海权:原来念地藏菩萨也能往生极乐世界
方海权:原来念地藏菩萨也能往生极乐世界


——摘自《地藏菩萨福报录》书籍

圆信问:念地藏菩萨能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五十七)

答曰:能。念地藏菩萨能往生极乐。极乐世界重在于回向。

不管诵什么经、持什么咒、念什么佛都是功德无量。往生极乐世界与否在于将所修功德都回向极乐世界,就能往生。当然,临终时是要念阿弥陀佛名号的。

其实十方法界本无差别,因众生未曾超凡入圣而产生差别。十方佛的现身,同一名号毗卢遮那佛。因众生各有愿望,各有不同业力

方海权:原来念地藏菩萨也能往生极乐世界

。而产生佛菩萨的大愿各有不同,名号各有不同。所以,佛菩萨的名字是因众生而立名。我们凡夫的名字是因业力而立名。


地藏菩萨为了渡更多的众生,而本来可以成佛而现菩萨相。都是为了我们的众生在苦难未曾解脱,而能离苦得乐。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查看更多
念地藏菩萨是否也能往生极乐

问:下一题,若信愿具足,念地藏菩萨是否也可以往生极乐世界?

净空法师答:可以的,任何大乘经典,你要是信愿具足都能往生。这桩事情,是世尊在《无量寿经》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你看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在「三辈往生」这品里面就讲得很清楚,上辈往生、中辈往生、下辈往生要具足那些条件。最后一段就是不是修净土的,是读诵大乘的这些人,临终把他修行的功德回向求生净土,统统都得生。

所以净土宗的门非常之广大,绝不限於修净土五经的人才能往生,修什么经论都可以往生。所以它的基本条件,实在讲我们应当要晓得,所谓「心净则佛土净」,这非常重要,一定要清净心现前,就像《无量寿经》经题上讲的,「清净、平等、觉」,你真的把这五个字掌握到,这五个字真正修成决定得生。修清净平等觉不是用净土五经,用其他经一样可以得到,只要得到清净平等觉,你发愿求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来接引你。这是四十八愿里头有的,是阿弥陀佛的本愿,他怎么会不来接引

念地藏菩萨是否也能往生极乐


...查看更多
结语

往生极乐是每位师兄都想要的事情,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对于什么是往生了解的还不是很清楚,但是了解了之后,会帮助师兄更好的学习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