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欲,又名五妙欲、五妙色,即财、色、名、食、睡;系指染著色、声、香、味、触五境所引起的五种情欲,是人在世上都会有的五种欲望。佛说五欲,如犊恋母,是人的天性与本能。欲念如林,形体如树。树可成林,树非是林。要断欲,断的是念而非是身!放下心中的五欲,这才算是修行。我们要想在生活当中真正能做到看得破,放得下,心里不生一念贪著,每天的起心动念都能清楚明了,乃至于证得道果,就看我们怎样去付之于行动了。
空五欲
明法比丘
五种欲,指面对世间的色、声、香、味、触所生起的情欲。即:一、色欲,谓爱染男女(物质的某种形态)及物质的种种形色。二、声欲,谓爱染男女声音、音乐、歌咏。三、香欲,谓爱染男女体味、物质诸香。四、味欲,谓爱染男女身体的味道及某些饮食味道。五、触欲,谓爱染男女身体软滑、暖凉等,及衣服、物质等种种好触。简单地说,即对物质的爱染、执取。轻的执取,是生起欲望之后即刻消灭;重的执取,则坚持不舍,乃至再三索求,苦苦追求,若欲望得不到的满足则不自在、懊恼。
对迷情的人来说,因无法觉知欲望的灾害,因此好乐情爱、追求时髦、索求生活所需之外的物质;对正念现前的人来说,保持厌离五欲,少欲知足,勤修灭苦之道。在经论中常常警示五欲的灾害,「此五欲境之过患,色如热铁丸,执之则烧;声如涂毒鼓,闻之必死;香如憋龙之气,嗅之则病;味如沸蜜汤、蜜涂刀,舐之则伤;触如卧狮子,近之则嚙。」(《观心论疏》大正藏46.606中) 。
空五欲并不难,无染之念(正念)一现起,五欲实时空无,暂时降伏欲望。若念念持续以身心为注意的目标,转移对物质形色的注意、讨论及兴趣,收摄六根,远离愦闹,不好乐世间的一切,好乐熄灭贪瞋痴,功德智慧就能日日增长
(《嘉义新雨杂志》第40期)
...查看更多五欲与习禅的关系
《小止观》提到「色声香味触」的五欲,会诱惑一切凡夫,产生爱着。修止观的人,必须摈除这些不好的欲望,才能成就禅定,开发智慧。
色欲者,指:男女的形貌端严、世间的珍贵宝物以及青黄、赤白、长短等美妙的颜色。男女的形貌,易让人产生非份之想;世间的珍奇宝贝,使人产生贪着;青黄赤白等妙色,令人见了生爱染;这些都是造恶业的因缘。如:频婆娑罗王因为贪着女色,身入敌国,陷于淫女阿梵婆罗房中;优填王因为女色,断截五百仙人的手足……这都是因为色欲所产生的过患。
声欲者,指:世间的箜篌、筝、笛、丝竹、金石等的音乐之声,和男女赞诵的歌声;这些美好的声音,能令凡夫起执着心、爱染不舍。如:住在雪山的五百仙人,听到甄陀罗女唱歌的音声,就丧失禅定,如同酒醉,狂乱不歇。
香欲者,指:男女身上发出的香味、世间饮食的香气,和一切香草的香气。对于香气的爱着,也是一种烦恼习气。如:有一位比丘在莲池边,闻到莲花的香气,心生爱乐,被池神所诃责。故,清净的修道人,连一念的贪染心,都不可以起的。
味欲者,指:饮食中的苦、酸、甘、辛、咸、淡等种种肴膳美味。美好的味道,是会让人着迷的。多少人因为好吃动物的肉,杀害众生的生命,造堕三恶道的业。贪着味欲,也是烦恼呀!
触欲者,指:男女四大假合的色身,有柔软、细滑、温凉等感觉,容易让人胡思乱想,生起障道因缘。佛陀在《四十二章经》中,告诫修道的人,触欲是生死根本,应当远离
《小止观》举出在大乘经论中,对五欲恼害众生的譬喻:五欲害人如燃烧的火,增加柴薪以后,火焰就越来越旺盛;五欲如狗啃没有肉的骨头,不会给人带来快乐;五欲纷争,如鸟互相抢夺肉食;五欲祸害人,如逆风撑火把、脚踏毒蛇。
世间的人,愚昧贪着五欲,至死不休,所以受无量诸苦。五欲是堕三途的的根本、修持止观的障碍,若能远离,不生欲念,才能入诸禅定。{7}
2004.04.12
...查看更多
如果那个人的心正染着在色境当中时,那时就不会住着在声、香、味、细滑之境上;如果那个人的习性正染着在音声当中时,那时就不会住着在色、香、味、细滑之境上;如果那个人的习性正染着在香气当中时,那时就不会住着在色、声、味、细滑之境上;如果那个人的习性正染着在味道中,那时就不会住着在色、声、香、细滑之境上;如果那个人的习性正染着在细滑的触受当中时,那时就不会住着在色、声、香、味之境上。
其实无论是音声,或香气,或味道,或细滑之触是最妙的,都应当以平等之心而论。觉得音声,或香气,或味道,或细滑之触最妙,是因为对音声,或香气,或味道,或细滑之触有贪爱的习气。如果没有贪爱,就不会有所染着。由于贪爱音声,或香气,或味道,或细滑之触,这种人便会认为在五欲当中,音声,或香气,或味道,或细滑之触最妙。然而贪爱音声,或香气,或味道,或细滑之触都会产生种种过患,如果不会产生过患,众生就永远不会有厌离之心;正是因为贪爱音声,或香气,或味道,或细滑之触会产生过患,所以众生才会对它产生厌离之心。
所以,音声,或香气,或味道,或细滑之触所产生的过患,也具有启发人出离的要义,若这些过患的境界无法启发人生出离心,则众生不得出离生死苦
众生将四大假合的色身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执以为我,向外攀缘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境,因贪着爱染心中不能作主,而动诸身口意造业、受苦,流转轮回。所以想远离诸苦,须知六尘境界实为贼人,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为媒,劫取自性功德法财,是故修行当以六根六尘为入处。六根接触六尘之际,时时刻刻保持觉性,反省检讨,收摄身心,起观觉照,不起贪爱、烦恼、执着,如此收摄用功,生活中落实"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的行持,身口意便得清净,日久,就能够回复本自清净的菩提心,踏上解脱自在的涅槃路。
...查看更多五欲又名五妙欲、五妙色,即财、色、名、食、睡;系指染著色、声、香、味、触五境所引起的五种情欲,是人在世上都会有的五种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