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不一定要用金钱,一个人如能劝人改过迁善、启发别人智慧或良知(在网上发善文即是一例)、担任义工、照顾病老、鼓励安慰别人、铺桥造路、维护环保,甚至时时心存慈悲、面带笑容,去孝顺父母,去善待一切众生(包括人与动物),则这些都要比单纯的捐款更具功德。行善后更要注意修持,不要一面行善,一面又在造恶业(例如犯五戒、十恶,或从事损人利己及伤天害理之类的坏事),否则所有的善行均将被抵消漏尽,甚至功不抵过,还遭恶报。
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做慈善?行善从小事做起,小善成就大事,成就人生。行善其实很简单,很多的小善事就在你的眼前,就在你的身边,就在你的举手投足之间。
1.捡起脚下别人扔的纸片或果皮,扔到垃圾箱里去。
2.看到不远处有人要过马路,把车在斑马线前停下来。
3.看到乞丐,不要想他是不是骗你,兜里有零点就给他们几个。
4.天色晚了,看到路边摊的老人还有一些香蕉或者是菜叶没卖完,把剩下的全部买下来,让他(她)早点回家。
5.抽空看望一下孤身在家的亲戚。
6.看到拉车的上坡困难就帮忙推一下。
7.看到公用楼梯脏了,就主动清扫一下,无论有没有物业。
8.看到路边倒伏的自行车主动扶起来。
9.陪公园里的老人聊聊天,有空就下盘儿棋。
10.开车不要乱扔杂物,要先把杂物收集起来,事后一起放进垃圾箱。
11.遇到学生出来打工,勤工俭学的,看他(她)卖什么你就适当买点吧。
12.遇到无盖的窨井或者是道路陷坑,就想法插个醒目标志。
13.在身边的人都闯红灯而过的时候,最好提醒一下,至少自己要独自守候着绿灯。
14.身体还行的话,去适当的参与无偿献血。
15.遇到小巷中间的砖渣、石块,就花点时间把它们搬到一边。
16.在街头卖艺者表演结束时带头鼓掌,同时不要忘了捧个钱场。
17.喂食流浪的小动物,有机会再做些放生的事。
18.遇到有人受伤很重,主动帮忙救助,至少要打120急救。
19.只要是不穿的衣服,无论新旧捐出去,最好洗干净放进衣物捐助箱(较大的小区以及不少小街巷都有)。
20.约一下身边的朋友及家人,跟你一起发善心,做善事
最近连续打了几期的地藏七,念了不少的《地藏经》,很多道友认识到自己确实造了不少罪业,那么有因必有果,怎么办呢?一定要忏悔,一定要转思想,不能执迷不悟,要回头,回头就有救了。如果坚持自己的观念,自己的知见,那就麻烦大了。
诸位地藏道场的道友要知道,地狱是人造业造出来的,跟别人没有关系,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没有作伴的。苦乐自己承受,苦乐自当,无有代者。从这个地方,我们今天要认识到这一点,你修行得到利益的是你,别人抢不走的。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既然是这样,为什么不在有限的生命来创造无限的价值,无限的利益?诸位道友可以看看历史,皇帝也是一辈子,隐居的高人也是一辈子,证果的出家人也是一辈子,释迦牟尼佛也是一辈子,孔老夫子还是一辈子,人这一个字,我们要怎么选择?好人、坏人、高人、小人,都是在自己的学习、认识决定来走这一辈子的人生。
昨天晚上有个道友打电话,他从小就出家,住一个道场,住三十年了,电话里说,估计就再一个礼拜走了,才五十岁,得了癌症。回想这三十多年的一生,究竟做些什么?经读得不多,佛念得不多,佛法没有深入,经藏没有通达,善事又做得少,然后,从二十多岁出家,到现在五十岁了,癌症了。他就回想到这三十年当中,留下了什么?做了一些什么?虽然没有在外面坑蒙拐骗,没有在外面杀盗淫妄,但是回想到这三十年当中,一无所成,一无所有,他给身边的居士,给这些年轻的出家人,说一句话,多念佛,多行善,只有这六个字。
多念佛,多行善,他的意思就是说,在他五十年的人生,没有多念佛,没有多行善,现在,假如有着他健康的机会,活着的机会,他会认真念佛,会认真行善。诸位道友,事不从心,事不如愿,他现在念佛没体力了,行善也没能力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现在肚子饿,现在什么都不吃,等到有一天,我找到最好吃的东西,找到了,慢慢做,做非常多,非常多,好好吃一顿。如果是这样的,那一顿饭还没做完,好吃的东西还没找到,这个人就饿死了。现在很多人就这样,等我有一天,有成就了,开智慧了,有什么样的情况下,我再出来好好做,那一天还没达到就死掉了。所以要懂得吃饭身体健康,那是在当下,那是在同时的。
所以我们修《地藏经》,修心地法门,经文看懂了,就要马上去做,诵经念佛与行善修行,积功累德,度化众生,也是同步的,遇到就赶快做,如果让它过去了,你想做,都没机会。
确信因果,净舍无疑,福应有自寄梦续录一书中记载: 湖州有位孙邵先生,与写【了凡四训】的袁了凡先生感情很好。袁先生曾经将【感应篇】、【功过格】等劝善的书相赠。孙邵先生因而日日以善行自勉,可以说做到兢兢业业,不敢违背准绳的地步。当他年纪四十多岁之时,当年辛辛苦苦参加拔贡考试而得到的县令职位,竟然因为不小心忤逆长官的意思,而落职回家,家境不再富裕。有一天,自觉一生谨慎言行,从未作奸犯科,造作罪恶,居然还会落到如此平凡的地步,天理还有什么值得倚仗的地方呢?因此在愤恨不满的心境下,写了一首诗粘在城隍庙的柱子上,抒发心中的抑郁。诗曰:寡过多年不记功,老天何苦令予穷?有谈报应津津者,此后听如过耳风。过了几天,竟生病了。在病中昏愦时,梦见二位士卒来引他去见冥官,冥官对他说:“你前生并未种福田,此生理本贫困。目前你所得到的福份,已是上天的厚赐,祖德的转移。何能埋怨呢?”接著命旁边的官吏取来簿册给孙绍看。孙绍看了之后,发现生平所做的善恶诸事,纤毫未漏地记载其中。方知目前所享有的福份,都是本来没有而转增的。所有的顺适之境,都是原本危殆转赐平安的。至此,方才相信报应一点也不差谬。冥官又告谕他说:“砥砺自己的行为要做到善行周广的境地;做人要想到比自己命运更苦的人还很多。以后你要更加力行善德,不要懈怠,皈依佛门,听经闻法。千万不可以随便妄加猜测,认为神明不公,佛天不慈。否则必会招来天谴。”说完用手一挥,孙邵先生就醒过来了。从此加倍修持自省,子孙果然富贵不绝,自己也活到八十多岁,亲见二个儿子当了大官。一般学佛之人若是对因果之理诚信不移,则心中自可一片皓白、清明,对力行善德之事自然不会产生怀疑,而且会尽一切力去布施;清净一切心去忍辱、包容;去爱护、宽恕怨仇之众。不会在受到厄运之时,心生怀疑,自萌退心。如此经过一段长时间的积累善行,忍辱受屈之后,当然可以如同弓箭拉满了,就射出穿杨之箭一般,感得发福消灾之应。因此有的人在学佛行德之后心地开阔了,怨心消融了。有的人人际关系和悦起来了,六亲眷属转过来护持、赞叹他了。原本不顺的事业;贫蹇的财运通顺、富裕起来了。以前动辄得咎,荆天棘地的法缘也兴盛起来。甚至原本多病的身体,竟在不知不觉间变的健康,强壮起来了。 这都是坚持金刚之智以长期行善、弘法的必然感应。如同走过冬寒的酷苦之后,自然重现春暖的生机。此等同修,内心对佛法,对恩师,对道场,无不生起说不出的感恩与喜悦,誓愿生生世世不离 恩师;不离佛法;不离道场。反之,少部份的行者,由于宿福不厚,对因果之理未能深信,因此,一论行善总是悭吝不舍,无法尽力。每每扣除一切生活的开销后,才略微施布一些。深恐一布施出去,就吃亏贫穷,生活无寄了
一、孝
百善孝为先,孝的意义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等。道家认为孝道应该是出于自然的一种行为,但是人是唯一一种可以不按照自然规律发展,能为所欲为的动物,所以道家强调人要回归一种「孝道」的本性,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这是本应该做的事。
二、救人性命
古语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话一点不假。还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话更道出了救人性命会积下大阴德,从而得到上天眷护善人得福报的真机。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序》中说,人命最贵,重於千金,一方药济人病痛,功德过於千金。(以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於此。)所以他将编纂的药书称为「千金要方」。正由于这样,道门中人,往往精研医道,擅长药物学(本草学),经常义务为人治病,或只受极低廉的酬金。现代社会,不少道观尚保留著设立诊所、医院,或者道长研究医技为人治病的优良传统
三、兴建大利
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都会说修桥铺路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功德,只因修桥能度千万人,铺路者能利万千人。所以,我们现在在各处集资修路修桥的地方都很容易看到镌刻着出资人名字的功德碑。在大理州剑川县有座与金沙江上铁链桥同名的风雨桥金龙桥,桥亭上也有一副楹联:崇善怀德寸心昭日月,修桥铺路阴骘积儿孙。由此可见一斑。
四、戒杀放生
放生的目的是为了救生,以慈善心,慈悲行救助弱小生命脱离死亡,重新获得生机,还其自由,让它们在相对良好和安全的环境中,完成其生命的正常过程。所以放生应当遵守一些基本的准则和要求进行。放生前应当施行一定的合理的方法,确保所要放生物命的健康,这包括以五谷饲养其命和以五德能量饲养、安抚、净化、植善根于其灵性之中。同时要设身处地的考虑放生后它们生存的环境,寻找和确定良好的放生地点,确保救生的义举能够成功有效。
五、供养
狭义的供养是指利养供养与恭敬供养等物质方面的供养。但心行的供养是使物的供养真正具有意义的关键所在。
六、行善劝善
老子说:「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道教著名的《文昌帝君阴骘文》与《太上感应篇》《关圣帝君觉世真经》等都是道教劝人向善的书籍。
老子劝导世人向善,最能扣人心扉的名言即是:「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劝人为善,特别劝导有能力、有机会的人,在他们心中种下行善行的种子,就会得到更多的善行,可谓功德一件。
行善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多做善事,多积累功德,只要坚持的做善事,是会有很大的回报,因为种善因得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