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波毱多尊者的故事

"

优波毱多尊者五百罗汉第贰拾壹尊禅门西天第四代祖师名叫优波毱多,吒利国人。他虽然出身低微,却聪慧过人,年十七岁时,遇到三祖商那和修尊者的点化而出家,事师三年,得尊者心印,号西天第四祖。优波毱多智慧高胜,作为付法藏第五祖,他对佛教的发展贡献巨大,功德几乎与佛祖等齐,只是他的形象不如佛祖庄严,所以人们又称作无相好佛。

优波毱多尊者的故事_优波毱多尊者前世_优波毱多尊者解签

优波毱多尊者的故事_优波毱多尊者前世_优波毱多尊者解签

优波毱多尊者略传
优波毱多尊者略传

第四祖优波毱多,咤利国人,姓首陀氏。师商那和修,出家得道,有异迹,号为无相好佛,度人最众,所记其人筹数盈溢石室

优波毱多尊者略传

。将入灭,遂以法付其弟子提多迦。根据《传法正宗记》记载优波毱多尊者,咤利国人也,亦曰优波崛多,亦曰邬波毱多,姓首陀氏,父曰善意。年始十七,会尊者商那和修,至其舍化导,因从之出家。至二十乃证道成阿罗汉,遂广游化,初至摩突罗国说法,其众翕然大集,而所闻者皆得证道。


方尊者说法之时,诸天雨华,地祗皆现,虽魔宫亦为之动,而波旬忧之,遂来作难,以其魔力屡化花与玉女,欲乱其听法者,尊者即入三昧,察其所以,魔乘其在定,持璎珞辄縻其颈,尊者定起,知魔所为,乃取人狗蛇三者之尸,化为花鬘,命波旬以软语慰之曰:“汝与我璎珞,甚为珍惠,吾有花鬘以相奉酬。”魔大喜,乃引颈受之,即复为三者,腐尸臭秽,魔甚恶之,词于尊者曰:“何用尸而相加乎?”尊者曰:“汝以非法之物,欲乱我道众,吾以是物应汝之意,又何厌乎?”魔于是尽自神力而不能去之,即升六欲天告诸天主,又诣梵王求其解免,天各谓曰:“彼十力弟子所作神变,岂我天属而能去之?”波旬曰:“其将奈何?”梵王曰:“汝可归心尊者,必得除之。”乃为说偈,教其回向曰:若因地倒,还因地起,离地求起,终无其理。

波旬禀其言,下天复趋于尊者,礼悔恳至,尊者曰:“先圣命我降汝,虽然汝以是迁善乃得事佛,不堕恶趣。”魔闻喜之曰:“尊者盖为我致大饶益,愿为去此腐尸。”曰:“汝于正法不娆害否?”波旬曰:“伏而奉教,不敢尔也。”尊者即为释之,因谓波旬曰:“汝尝覩如来,今可试现示我瞻之。”魔曰:“现固不惮,愿尊者不必致礼。”即入林间化为如来,而奇相俨如,与其侍从自林而出,尊者一见,其心忻然,若真覩大圣,不觉体自投地,乃即礼之,魔不胜其礼,战掉自失,及尊者拜起,不复见适尊仪,波旬自礼足尊者,而说偈曰:稽首三昧尊,十力大慈足,我今愿回向,勿令有劣弱。后之四日,波旬大领天众复来作礼,赞叹而去。

然尊者化导而后圣,因其所证者最多,初每度一人则以一筹置于石室,其室纵十八肘,广十二肘,而筹盈之,昔如来尝记,尊者当为传法四世之祖,谓其虽无相好,而所化度如如来之日无异,至是而大圣之言验矣。最后乃有长者子,曰香众,从尊者固求出家,尊者问之曰:“汝身出家,心出家耶?”香众曰:“我来出家,非为身心。”曰:“不为身心,复谁出家?”曰:“夫出家者无我我故,无我我故即心不生灭,心不生灭即是常道,诸佛亦常,心无形相,其体亦然。”尊者曰:“汝当大悟,心自通达,宜依佛法僧绍隆圣种。”即为披剃,受具足戒,仍告之曰:“汝父尝梦金日而生,汝以是可名提多迦。”寻谓之曰:“如来以大法眼藏次第传受,以至于今,今复付汝,听吾偈曰——心自本来心,本心非有法,有法有本心,非心非本法。”既而超身太虚,示十八变,复其座跏趺而化,当此周平王之世也。多迦乃以室筹而阇维之,收其舍利,建塔供养。

...查看更多
优波毱多尊者是谁
优波毱多尊者是谁

佛陀时代有所谓“六群比丘”,就是不听言教、没有威仪、不精进,被同伴们看不起,也不受人敬重的那些比丘。有一句话说“佛世六群比丘,犹贤于佛灭度后马鸣龙树”,这个典故是从哪里来的呢?在佛陀灭度后一百多年,也就是阿育王的时代,有一位阿罗汉,名叫优波毱多,具足六通,为大导师

优波毱多尊者是谁

。他很想知道佛陀的殊胜相貌以及佛陀时代比丘们的威仪举止。


当时有一位老比丘尼,一百二十岁,年少的时候曾经见过释迦牟尼佛。所以优波毱多就派弟子到这位比丘尼那里,告诉她某一天优波毱多要来拜访她。在优波毱多未到时,老比丘尼先用钵盛满麻油,放在门后。优波毱多到了,慢慢推门进来,这钵麻油溢出了一些到外面,可是优波毱多并不晓得。坐下之后,优波毱多就问老比丘尼可曾见过佛陀,佛陀的相貌、举止如何。这位老比丘尼说,释迦牟尼佛的相貌威严,简直无法形容。

她说,她小的时候,有一天很多人喊着“佛陀来了,佛陀来了!”她一听就跟大家到外面迎接佛陀。当她见到佛陀的光明,就立刻顶礼。当她顶礼时,头发上的金钗掉到地上。平时在这幽暗的树林当中想找到地上的金钗是不容易的,可是由于佛陀身上有光明,照亮了树林,使她能够找到金钗。由于见到佛陀有这样殊胜的相好光明,她就随佛出家了。优波毱多尊者又问:“佛陀在世时,比丘们的威仪怎么样?”

她说:“当时比丘的威仪,每个人都比尊者您的威仪端严。为什么?当时六群比丘也来过我这里,却未曾使满钵的麻油溢出来,可见尊者您虽然是六神通阿罗汉,威仪却不如佛世六群比丘。”这一点就令我们感叹,佛陀时代跟随在佛身边的出家人,即使最差的,也胜过佛灭度以后最有修行的修行人。由此也可以晓得,我们现在,处是五浊恶世,时是末法时代,以我们这种根机,与六群比丘当然丝毫不能比,而优波毱多已经是证果的阿罗汉,更不能比。

...查看更多
优波毱多尊者:佛世六群比丘,犹贤于佛灭度后马鸣龙树
优波毱多尊者:佛世六群比丘,犹贤于佛灭度后马鸣龙树

五百罗汉第贰拾壹尊禅门西天第四代祖师名叫优波毱多,吒利国人。他虽然出身低微,却聪慧过人,年十七岁时,遇到三祖商那和修尊者的点化而出家,事师三年,得尊者心印,号西天第四祖。商那和修尊者见佛门后继有人,便归隐罽宾国(今克什米尔一带)南象白山中。年仅二十岁的优波毱多作为佛门领袖,再也无人约束他,过多的顺境使他忘记了过去恩师的教导,心中的骄慢懈怠渐渐生起

优波毱多尊者:佛世六群比丘,犹贤于佛灭度后马鸣龙树

。三祖商那和修尊者从定中得知此事,便以威神之力,来到优波毱多及其徒众面前,显现龙奋迅三昧,令他们很快证得了阿罗汉果,成了无欲无碍的大圣人。


优波毱多,又称作优婆毱多、忧波鞠多、忧波笈多、忧波崛多、邬波鞠多、优波鞠提、优波鞠、优波崛、略称崛多、意思是大护、小护。优波毱多智慧高胜,作为付法藏第五祖,他对佛教的发展贡献巨大,功德几乎与佛祖等齐,只是他的形象不如佛祖庄严,所以人们又称作无相好佛。

优波毱多是秣菟罗商人的儿子,最早跟从的师傅是商那和修。开始的时候商那和修将他关在房间,不许出门。优波毱多不吃不喝,经过七天七夜的修行,终于泯灭了欲望和贪念,萌生出悲悯之心。在此基础上,师傅又为他讲解了各种佛经义理,并教给他一些修持的功法。他一一领悟在心,并凭借聪颖的天资,很快达到顿悟的境界,成为伟大的佛教传承者。

优波毱多成为付法藏第五祖后,谨尊佛祖戒律,走遍全国各地向人们宣扬佛法。当时恰逢阿育王在位,阿育王认为佛教具有教化百姓的功能,对国家的发展非常有利,因此对佛门弟子非常敬重。他听到优波多的事迹后,大为仰慕,多次邀请优波毱多为自己面授佛理。阿育王曾委托优波毱多到华氏城参拜释迦摩尼的圣迹,有在优留曼萘山建起一座宏伟的寺院,用于佛教子弟修行。由于阿育王的大力支持,当时的佛寺香火鼎盛,家家户户虔诚供佛,佛教在整个印度迅速传播开来。

...查看更多
优波毱多尊者与魔王波旬

禅门西天第四代祖师名叫优波毱多,吒利国人。他虽然出身低微,却聪慧过人,年十七岁时,遇到三祖商那和修尊者的点化而出家,事师三年,得尊者心印,号西天第四祖。商那和修尊者见佛门后继有人,便归隐罽宾国(今克什米尔一带)南象白山中。

年仅二十岁的优波毱多作为佛门领袖,再也无人约束他,过多的顺境使他忘记了过去恩师的教导,心中的骄慢懈怠渐渐生起。三祖商那和修尊者从定中得知此事,便以威神之力,来到优波毱多及其徒众面前,显现龙奋迅三昧,令他们很快证得了阿罗汉果,成了无欲无碍的大圣人。

证果的四祖随缘度化众生,凡每度得一人证阿罗汉,他就在石室里放一根竹签,时间久了,竹签竟装满了石室。由于世上每有一个证果的圣人出现,大地就会发出微妙的震动,住在魔宫的波旬(即是魔王)看到他的子孙越来越少,非常气愤,决定要修理修理四祖优波毱多尊者。

一天,魔王波旬化作风情万种的美女,手持七宝华鬘,来到四祖面前,趁他入定之机,把华鬘带在他的脖子上,想等他出定了勾引戏耍他一回。在定中的尊者早就知道了魔王波旬的馊主意,但出得定来,假意非常高兴,暗中取来人、狗、蛇三尸,化成华鬘,对波旬甜言蜜语地说:;哎呀,小姐,万分感谢你的布施,你的华鬘和你的美丽令人迷醉。为了向你表达我最诚挈的谢意,我特意从大自然中采撷百花,做成华鬘,我把它奉献给你,而你的美丽配上这百花鬘,将更加艳丽无比。

魔王一听,差点乐坏了,心想:优波毱多呀,只不过徒具虚名罢了,看来你和你的无数弟子,转眼就全要成我魔宫的人了,哈哈!

魔王一边绞尽脑汁地盘算着怎么收拾四祖,一边接过华鬘,戴在颈上。忽然,华鬘越来越深重,不一会儿,竟现出原形来——脖子上挂着的哪是什么华鬘,而是三具臭不可闻的尸体,那腐肉、尸水和着到处乱钻的蛆虫,弄得魔王满身都是。波旬暴跳如雷,怒火万丈,试着除掉这臭秽的玩艺儿。他先用火烧,结果臭尸没有烧着,反倒把他最吓人的怪胡须烧的精光;他用刀砍,除了在身上留下无数深深的伤痕之外,尸体的鬘纹丝不动

魔王使出了浑身解数不能除去尸体,只有到天宫找诸天王,哪知这些天王早就躲起来了,不想理他,谁叫魔王平时专门跟天王作对哩。他又跑到六欲天宫找上帝,上帝说:;这事我管不了,你去找大梵天王吧,他的神通是我所知道最为广大的了。

大梵天王果然见多识广,说:;这是佛陀的弟子跟你开玩笑的,他的神变呀,不是我等能解决的。

;求求你啦,你一定要给我想想法子呀。如果不去除这臭物,我这魔王的脸往那儿搁呀!魔王在哭丧着脸哀求道。

大梵天王闭着眼算了算说:;我法子倒有一个,不知你是否愿意

优波毱多尊者与魔王波旬


;只要能除秽物,我什么都愿意!

;若因地倒,还因地起;离地求起,终无其理。大梵天王以偈颂为他开示道。

波旬狠狠地从耳朵里揪出一条臭蛆,什么也没听清,也可能是急的。之乎者也的那一套,他本来也搞不懂。

;那么,你只有唯一的一条路可走,就是皈依优波毱多尊者。

已经玩到这份上,是面子重要还是生命重要?魔王没有选择,唯有听从大梵天王的。当他再次来到尊者面前,请求宽恕,并发誓说愿意永远皈依佛教,不再为害世界了。

尊者见他说的诚肯,就教导他以后不许为非作歹,因为伤害别人的同时,可能受到伤害的将是自己;要懂得尊重生命,因为每一个生命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忽视生命尊严的结果,便是你自己没有尊严魔王当即表示:;依教奉行。那恶臭的尸体应声而除。波旬现在是否还听尊者的话,那就不得则知了。

奉行;毫不利已,专门整人主张的人,便是魔王眷属。精诚的团结,无间的友谊,慈悲广大的心灵,度尽苍生的宏愿这是菩萨的行处,也是魔王最害怕的行为。

当你布施的时候,波旬会说:;那不是布施,他是为了得到自我的安慰,他想要得到荣誉和回报。他的行为告诉我们,他是虚情假意的,因为

当你持戒时,波旬会说:;他的为人我最清楚,他的内心世界充满黑暗,持戒只是他外在的表象,他

当你精进修持时,波旬会说:;我知道他一直非常懒怠,但他这几天怎么就忙乎起来了?哦,我明白了,他又想表现表现了。

然而,当我们听了这些话的时候,生起一念的嗔心或退心时,你就中了魔的计,遂了魔的心,因为这是魔王所期盼的,这是魔所意愿的。如果没有魔的存在,在一帆风顺的日子里,我们成功的可能也将失去,因为魔王在磨砺着我们的信念和意志。魔使我们更加坚强,与魔同在的日子,其乐无穷。当你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魔哪里是魔,他分明是菩萨哟,因为他使你成就。

...查看更多
结语

优波毱多尊者是禅宗的第四代祖师,是天竺吒利国人。尊者在十七岁出家,二十岁便证得了阿罗汉果,自此以后尊者逍遥四方随缘化度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