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兰盆节,节期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的节日,也称盂兰盆会、中元节。盂兰盆,梵文Ullam-bana的音译。“盂兰”,倒悬的意思,倒悬形容苦厄之状,盆是指盛供品的器皿。佛教认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盂兰盆即“解倒悬”之意。根据《佛说盂兰盆经》而于每年七月十五日便举行超度历代宗亲佛教仪式,称为盂兰盆法会、盂兰盆斋、盂兰盆供等。盂兰盆法会有复杂的仪规,仪润《百丈清规证义记》卷八中详载《兰盆仪轨摘要》,云全卷见《兰盆会纂》中。其中有净坛绕经、上兰盆供、众僧受食诸仪节。
悟演法师的讲义
《盂兰盆法会前夕》
大家每天做功课都在念“四生九有 同登华藏玄门 八难三途共入毘卢性海。”佛法修行同登华藏玄门,“玄”在那里?“是心是佛”这就是玄;“空中妙有”就是玄;“开佛之见”就是玄;“示佛之见”也是玄;“入佛之见”也是玄;“悟佛之见”更是玄。同登华藏玄门,“华”曼陀罗华,它是一种清净无污染的华,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我们本有的佛性”,同登本来的佛性,本来的佛性包含着无上玄妙的修持法门。八难三途,那八难?常住的居士们请记住,这是你们过两天早上上课的考试题目。“八难三途”是什么意思?共入毘卢性海的“毘卢”是什么意思?你们告诉我。
“三途”地狱、饿鬼、畜生,法界一切都要进入清净法身“毘卢遮那佛”,清净佛法自性大海之中。因此,我们大伙很多人学佛修行很久,永远都在迷,因为你们根本没有进入佛的境界。每天做功课你们都在唱“四生九有同登华藏玄门八难三途共入毘卢性海。”你们都没有完全了解,如何达到这四个问题?普贤菩萨告诉我们要想同登彼岸、同登华藏玄门、共入毘卢性海,就要依托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来修持。因此“称赞如来”那个是“如来”?一切众生皆是我父母兄弟,众生皆有佛性,所有众生都是佛,那有这个对那个错?所有分别都是自己的业障现前,你听到是非、看到是非,都是你的罪过;你去传是非、讲是非,更是你的罪过。所以说“称赞如来”,就是要我们把每个众生都当佛菩萨去看,发现他不好的问题,要回光反照自己,让自己身上不要存在这个问题,这就是真正叫“称赞如来”。
“礼敬诸佛”是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仁德现前,去广结善缘。“礼敬诸佛,称赞如来,随喜功德,忏悔业障。”做人就是要在二六时中,不要忘记感恩、忏悔。
人生八苦,天天都在苦,有钱的因为钱而苦;没有钱也是因为钱而苦,人就是这样颠倒,每个人的因缘都不一样,所以都要忏悔。你很顺利的时候,你会有起心动念,有起心动念就是罪业,因此也要忏悔。“随喜功德”不是贪,是发心,是无上布施。布施之中以法布施第一,不是谁的钱多钱少。如果一座寺院,一位法师,以你们供养的钱多少来量大小,这是不如法。佛法是无上,这点大家一定要记住“随喜功德”。
我们要“请佛住世”, “请佛住世”是什么含意?就是让伟大的佛陀世尊给予力量,给予智慧,让我们提升自己,让自己具足佛的威德,这就是“请佛住世”。“请转*轮”就是开启无上的智慧,面对人生的一切,用方法对治,懂得怎样赚钱,懂得怎样花钱,懂得怎样去生活,懂得怎样去创造自己。
要“恒顺众生”,“恒”是什么意思?是要持久于对方。“顺”是成就,不是迁就,是成就。“恒顺众生”是坚持发心成就一切众生。其实从华严字母开始,我讲到这里是在暗示在场的很多居士,你们都走偏了,你们都生烦恼心,是错误的。你们是花钱远道而来,很不容易,最终业果相随,没有结果。我们学佛就是要求得智慧,要求得心灵的智慧。
我个人认为作为一个出家人是只有责任和义务荷担如来家业,成就道业,不是给任何弟子增加麻烦,有道就有粮,修好自己第一。你们不要单凭佛门的因缘,不用智慧思考分析就互相借钱往来,最后招致是非。我希望宝林弟子们学会谨慎。
宝林禅寺是学校,来到寺院的都是学生,师父是大家的同学也是老师,你们不要渗入世俗的东西进去,回到庙里就一心学佛,跟着师傅学法,不要渗入世俗情感进去,以免上当受骗,以免吃亏。起码师傅我不会找大家借钱,我不会去要你们给我弄什么东西
还有人际关系,不要说是非,守住自己的嘴,不造罪,因缘到了,自然水落石出。我们要欢喜去成就,千万不要以自己修行的理念和观念去要求他人,他必须要背因果。如果你觉得跟他有因缘,你就轻轻的说说,他听就听,不听就闭嘴,不要结下不好的因缘。
你们来寺跟师傅我学,是学什么?就是学这些东西:怎么念佛,怎么诵经,怎么打坐,怎么修持一个法,怎么做人,把人生的东西做得尽善完美,把心中的不爱丟掉。大家都是来寺院培福,修行人要有自己的方法,不能迷,现在外面有很多邪教,大家要记住我们皈依佛皈依释迦佛,皈依法皈依如来法,皈依僧皈依清净福田僧团,不是皈依一个人,不能搞个人崇拜。
做人直心是道场,只要我们正确了解佛,依照佛法,只要我们心正,道就正,我们心不正,道就不正,造成种种障碍,所以我希望大家把心收回去安住,关注自己的修行,把自身家庭真正建设好,这是师傅我对你们大家的殷切祈盼。我不希望我们宝林弟子东跑西跑,去其他寺庙做功德-我欢喜;去参师-我欢喜,但是你们像盲头苍蝇一样,这里跑跑,那里玩玩,就没啥必要了,否则会导致出问题,为什么?每个道场都不一样,每个师父都不一样,你究竟听谁的?这是第一。第二,你皈依了师傅以后,你又好奇,东拜拜西拜拜,你那有那么多精力去护持师傅?拜了师傅就有责任和义务,“拜”不是这么好说,不是拜了就拜,没那么简单,我们要懂得佛的道理,安心的修心,安心的学佛,把自身家庭建设好。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丹阳宝林禅寺)
...查看更多
现场
主法法师洒净
功德主拈香
2018年8月25日,三学净苑举行盂兰盆节法会。25日一早,善信们就陆陆续续的来到本苑。将十方陆续供养的鲜花果水等供具,恭敬的摆放在佛台上。上午9时,两序大众肃立,恭请主法法师,法会正式开始。
坛场俱净,大众读诵《佛说盂兰盆经》及报父母恩咒,不少诵经者感动落泪,真诚忏悔感恩的眼泪叩开了极乐世界的大门,在场冥阳二众无不受益。
上午10时,维诺带领大众拜愿,一心称念诸佛菩萨名号,在声声梵呗中,至诚礼敬,祈求佛光普照,救度众生脱离苦海,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再行发愿往生西方。回向:以此兰盆供善根,报答父母劬劳恩;存者福乐寿无疆,亡者离苦得超生;四生九有诸含识,八难三途苦众生;各各悔过洗瑕疵,尽蒙慈济出沉沦。
上午10时30分举行佛前大供仪式。在法会最后,善男子善女人们按经中所说,在佛欢喜日,供养十方僧众。请师上座,居士代表着玄色海清手持供品,跪于堂前,净念供养咒数遍,再将供品供养僧众,现场大众无不欢喜。
至此,三学净苑盂兰盆节法会圆满结束。祈愿以此兰盆供善根,报答父母劬劳恩。
诵经
拜愿
供养十方僧众
...查看更多我们多多少少都知道盂兰盆法会的,到了农历七月十五的时候,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寺庙都会举办盂兰盆返回,是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使父母脱离苦难,获得安乐。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下盂兰盆法会的由来吧。
一、盂兰盆法会的由来
盂兰是梵语,翻成“救倒悬”
这源于《盂兰盆经》目连救母的典故。
一天,大目犍连***刚刚获得六种神通,迫切地想救度父母,以报乳哺之恩。他立即以天眼观察三界,寻找父母的生处。
他看见母亲生在饿鬼道里,得不到饮食,长年饥饿,皮与骨头连在一起。
孝子目连见母亲饥饿痛苦,悲哀难忍,就立即用钵盛满了饭,入到饿鬼道里送给母亲吃。
目连母亲一拿到钵饭,就马上用左手遮住钵盂,右手把饭抓成团,还没等饭进口,就已经化成火红的热炭,没办法吃到嘴里。
***看见母亲业力太重,食物还没进口就变成了火炭。虽然他神通广大能震动世界、回转日月,却竭尽神力也不能救拔母亲。所以他大叫悲哀,火速返回,向佛陀详细陈述以上情况。
佛说:你母亲的罪根深不可拔,并非你一个人的道力所能除灭。虽然你孝顺母亲,震动天地,却没有足够的力量救拔母难。其他天神、地神、邪魔、外道道士、四大天王的天神,更是无能为力。现在你必须依仗十方僧众的威神之力,才能拔除你母的厄难。
佛又说:现在我给你讲述依仗僧众神力救济苦厄的方法,令一切苦难脱离忧苦:
在十方众僧,于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的吉日,应当发起借僧众威力为救度苦难中的七世父母和现世父母的孝心来做供养。
供养具包括滋养身体的食物、焚熏的妙香、涂手脚的油、休息的卧具等等。供养境是十方世界无量的僧众。
在僧自恣日这一天,一切圣众,有些在山间摄心入于禅定;有些证得一到四果,超凡入圣;有些在树下经行调身;有些获得六种神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还有从初地到十地的大菩萨,权巧方便示现比丘身,隐在大众中。总之,十方圣凡僧共同一心,接受供养,具足清净戒律。圣众的戒定慧三无漏道,功德浩瀚,如同汪洋大海,难测边际。
如果有人供养此等自恣僧,现世父母,六亲眷属等,就在斋僧的当时,便脱离了恶趣之苦,消业障、增福德,衣食自然,获得人天快乐。如果为健在的父母供僧,能使父母福乐百年;如果为七世父母斋僧,可以生天,自在化生,入天华光。
十方众僧,首先应为施主家咒愿,愿其七世父母离苦得乐。咒愿时需要收摄散乱,一心专注地观想咒愿,之后再受用食物。而且,开始受用食物时,首先需要供在佛前,如佛塔或殿堂中的佛像前。僧众咒愿完毕,再进餐享用。
佛陀这样教示完毕方法的此时,目连、诸比丘、诸大菩萨皆大欢喜,目连的忧愁也顿时瓦解冰消。
目连供僧、僧众咒愿享用食物之后,就在当天,***的母亲脱离了一劫饿鬼之苦,证实佛说“父母六亲应时解脱”真实不虚。
***以推己及人之心普为后世的佛弟子向佛请问:弟子的生身母亲承蒙三宝功德力、十方僧众威神力,已脱苦难。若未来世,一切佛弟子也应当供奉“救倒悬盆”救度现世和累世的父母吗?
对于目连的请问,佛非常赞许,赞叹他“大善!快问!你所问处,正是我欲说处”。
佛陀教诫说:一切人都应当首先发起殊胜心,救度现世和七世的父母。在殊胜时(即每年七月十五,佛所欢喜的僧众安居圆满自恣的吉祥日),在殊胜田(即十方自恣僧)中,尽心尽力地以百味饮食,安放在盂兰盆中作殊胜供养。
并且应当这样发愿:以此功德,愿我现世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有一切苦恼忧患;又愿我七世的父母,远离饿鬼之苦,生于人天,享受无边的福乐。
佛又殷切地教导说:凡是我的弟子,修孝顺的人,应当念念中,常常忆念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都以孝慈之心忆念父母恩德,尽心尽力地作盂兰盆,供养佛和僧众,以报答父母长养慈爱的恩德。一切佛弟子都应奉持这一孝慈法门。
佛说法的此时,目连比丘和出家在家四众弟子都欢喜奉行。
二、盂兰盆法会的弘扬
早在佛陀时代,印度就有兴办盂兰盆会的活动。《大盆净土经》记载,当年印度的频婆娑罗王、须达长者和茉莉夫人等,为求灭除七世父母的罪业,都曾经依照《盂兰盆经》造五百金盆供养佛和僧众。
在中国,自从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翻译了此经之后,经中供养十方僧众以求报答父母恩德的孝亲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孝道观念不谋而合,因此得到了中国帝王的倡导,一演而成为民间最普及的佛教传统。
梁武帝每逢七月十五,就在各大佛寺设盆供养。从此,蔚为风气,历代帝王臣民都遵从佛制,兴办盂兰盆会,报答父母、祖先恩德。如唐朝代宗皇帝还把过去在寺院供盆的仪式改为在宫内道场设盆供养,并且供上高祖以下的七位先祖牌位,把皇帝的名字写在巨幡上,从太庙迎入内宫道场。
在历代帝王郑重其事地倡导下,盂兰盆供被广泛地传入中国民间,成为上千年盛行不衰的佛事活动。
所以说盂兰盆法会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有时间就可以去参加一下,对我们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在参加法会的时候,我们要认真的去听师父念诵,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去修行,并且让我们的修行有一定的提升。
...查看更多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都举行超度历代宗亲,为现世父母祈福消灾的宗教仪式,这就是:盂兰盆法会。
“盂兰”即倒悬之义,“盆”则为救护之器,故以盂兰盆意为:救倒悬、解痛苦,的意思。因为众生在地狱、饿鬼、畜牲三涂恶道,所受之苦难,就如同人的脚朝上、头朝下,倒悬着的一般痛苦。如果能依据《佛说盂兰盆经》的举办法会,就能解脱众生受颠倒的苦难。
盂兰盆会之起源,是在2600多年前的佛陀时代。释迦牟尼佛的弟子目连尊者,修法得到六通之后,用天眼观看到自己的母亲,堕在饿鬼道中受极大苦,心生悲痛,就以神通力用自己的钵,盛食物给母亲吃,但是所有的食物,刚到母亲口边就化成炭火。
目连见后,悲痛欲绝大哭不己。救母不成,于是目连来到佛所,将自己所见告诉佛陀,以求救度母亲的方法。
佛陀告诉尊者:你的母亲因为生前罪根深结,所以才会感招这种苦报。这种苦报不是你,一个证到阿罗汉的人,可以解救的,现在只有仰仗供养,十方僧众的功德力,才能使你的母亲获得解脱。
佛陀告诉尊者,十方的众生,都应当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也就是众僧解夏自恣的日子,用盆子装百味美食,为自己七世父母,及现世在厄难中的父母,供养十方僧众
因为这一天,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人,权现比丘,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具清净戒,圣众之道,其德汪洋。
正是因为用盂兰盆,供养自恣僧的功德,过去世父母、六亲眷属的三涂之苦,应时就能得到解脱,衣食自然;现在在世的父母,能得到福乐百年的果报。如果七世父母,生到天上,会自在化生,入天华光。
目连尊者就依照。释迦牟尼佛的教示去供养,果然自己的母亲,因为这个功德,而脱离饿鬼道超生天道。目连高兴不己。
感念佛陀的恩德,和盂兰盆供养的功德,请求佛陀为众生做如下开示: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若一切佛弟子,应常奉持是法。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十月三年,怀胎乳哺,推乾去湿,吐甘咽苦。无始以来父母养育之恩,情深似海。莲池大师说:父母恩重,过于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意思是说,如果让父母能够脱离,六道轮回的痛苦,作为子女的孝道,才能圆满地成就。
今天,我们有幸遇到佛法,有幸了解到了,盂兰盆会的孝道精神,作为佛子为报四恩,定当依教奉行。南无阿弥陀佛!
盂兰盆中的“盂兰”是梵语,译作“倒悬”(人被倒挂),盆是指供品的盛器。佛法认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