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斋戒的意思

"

斋戒包含斋、戒两个方面,斋来源于齐,主要是整齐,如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戒主要是指戒游乐,比如不与妻妾同寝,减少娱乐活动,后世指称相似的宗教礼仪。在佛教中,清除心的不净叫做斋,禁止身的过非叫做戒,斋戒就是守戒以杜绝一切嗜欲的意思;在《古兰经》中的阿拉伯用语为扫姆,原意是坚忍和克制;穆斯林所遵循的伊斯兰斋戒制度,从日出前开始直到日落后,停止饮食,并且克制情欲。

斋戒的意思_斋戒时间_斋戒的禁忌_斋戒的意义

斋戒的意思_斋戒时间_斋戒的禁忌_斋戒的意义

人间天:就八关斋戒问功德
人间天:就八关斋戒问功德


学生:老师,我有个疑问,今天偶然遇到《佛说八种长养功德经》,读后开始思考怎样落实,八戒中有些不是很明白,百度知道持八斋戒功德好大,可以回向。我们平日吃素功德也大,但从来没把吃素的功德回向的,我们一说功德回向就是念圣号和读经的功德,那持八斋戒也是念这个经的回向是吗?我知道当然能懂才行,是有真功德福德。我看八斋戒只比五戒多三种,而这三种在家人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老师:八关斋戒的功德很大,我过去也提过,但很少侧重于这些。为什么呢?或许我的看法不同,持戒是我们学佛人本应该做的事情,也就是持好戒律是就应该这样的,在这样的事情里如何谈功德呢?虽然知道是有功德的。而对应那些不明就理的人来说,他们学佛不肯持戒,不懂戒的重要,也不肯落实,这类人是需要说持戒有多少多少好处利益的。这话对,但是对老修来说,味道就不对了。足可看出这里方便权宜更重些,而真要修持自己的人,就算持戒没利益,也要去坚定落实的,这心态我私人觉得才算是对的

人间天:就八关斋戒问功德


学生:对,老师,我理解了。这些本是我们学佛人应具的德。

老师:或者因为这个心态不那么对,所以很少在群里提这些持戒什么的功德。

学生:老师的引导是对的。

老师:我很少提功德,多说的是福德。功德是入性的,这个门槛非常高。比如持戒,要持到家常便饭一样,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和平常,是完全融入到血液里的,不会觉得持戒有多难、多好、多骄傲,这才能算做勉强入了性,成为了我们的功德之一。而非是我今天吃一天素,我有多少多大功德,这话是对的,做对了事情是有利益的,可处处都要用利益牵引,这味道就不对了。

学生:嗯,功德看来是很难得的,自从老师上次在群里说了功德和福德的区别,我们的回向词才改为:念圣号的功德乃至福德全部回向.....

老师:所有的功德都是要入性的,也就是要进入到你的本性中,成为不可更改、不能扭转、不能磨灭的,这才能通过外在有为功用,而激发彰显内在的德性。

学生:看起来就好难,做更是如此。

老师:所以随随便便的那些做法,确实对讨论功德太过乐观。对于功德,应一旦求付出,不问回报,做好自己,利益自然会来;而非是主观去求、去贪。对于持戒,我们在家人,若能持受更高的戒律,能对自己地修持和要求有更高地期许,这都是很好的,能落实就最好。


...查看更多
佛说三种斋戒 只有这种最好
佛说三种斋戒 只有这种最好

曾经有一个大长者的母亲想要在世尊面前受斋戒,世尊问她斋戒有三种,你准备受哪种斋戒?

长者母亲问世尊,有哪三种斋戒?

世尊微笑着说:“三种斋戒分别为牧牛斋、尼揵斋、佛法斋。”其中,牧牛斋就像放牛的人每天晚上回家的时候,便想着哪有丰美的水草,提前做好准备,明天准备去放牧,然后让自己的牛群更好,小富安家。受斋戒的人,都只是求得家庭美满,生活幸福安康。这种斋戒只能够获得小的福报小智慧,并不能获得通透明澈的大智慧和大福报。“

”尼揵斋时每月十五日受斋戒,再佛菩萨面前发愿,当日身心放下一切,放下所有牵挂。但是,表象上是这样,心里却没有从根本上从戒行上去行持,等到第二天却回复如常。这种斋戒,依然只是获得小的福报小智慧,不能获得通透明澈的大智慧和大福报

佛说三种斋戒 只有这种最好

。“


释迦牟尼佛接着说:”佛法斋是在六斋之日受持八戒,具体八戒如下:

第一戒 一日一夜,慈心不杀,不伤害鸢飞卵动,甚至不动杀念。以清净心守护戒行。

第二戒 一日一夜,贪心不起,不妄求非法所得,甚至不动求心。以清净心守护戒行。

第三戒 一日一夜,淫心不起,不妄念儿女情缘,甚至不动色心。以清净心守护戒行。

第四戒 一日一夜,诚信守真,不心存伪诈恶口,甚至不动骗心。以清净心守护戒行。

第五戒 一日一夜,勿要饮酒,不酒后意乱神迷,甚至迷失放逸。以清净心守护戒行。

第六戒 一日一夜,勿行歌舞,不涂抹胭脂俗粉,甚至歌舞视听。以清净心守护戒行。

第七戒 一日一夜,守义静心,不睡卧高广大床,常常思念经道。以清净心守护戒行。

第八戒 一日一夜,日中一食,不贪图口腹之欲,甚至奉法守时。以清净心守护戒行。“

世界牟尼佛继续说:”在八戒之时,应当常想五念:

第一念,常当念佛,愚痴恶意皆当散除。

第二念,常当念法,众人见面无不信服。

第三念,常当念众,愚痴怒意皆当散除。

第四念,常当念戒,喜心自生乐戒统业。

第五念,常当念天,不失信戒愿闻施智。“

释迦牟尼佛继续说,真心净意守护斋戒,福泽深厚厚比高天。即使世间一切国中的奇珍异宝,也不能比拟。因在六斋日受持斋戒,命终之后可以往生六天之上。四天王天、忉利天、须焰摩天、兜率天、不骄乐天、他化自在天,这六天,每天一日都远比人间数年,人寿更是人间不可比拟,还需要精进行持,不敢懈怠。长者母亲听后心开意解,欢喜信受。

本文参考《佛说斋经》顶礼诸佛菩萨!!!

...查看更多
佛为优陂夷说斋戒法
佛为优陂夷说斋戒法

昔日,佛在舍卫国弘化。当时,城东有一位妇女的孩子名叫芜耶楼,因此大家称呼这位妇女为芜耶楼母。某月十五日,佛应芜耶楼母之请,到其家中说法。一位奉持佛戒的女子,名叫堕舍迦,在当天早起沐浴,同时也令她的七个媳妇都沐浴、换上干净整洁的衣服,并在正午前用完斋,饭后洗手,之后便带着七个媳妇一起到佛所在处,顶礼佛。

佛问堕舍迦:今日为何一早沐浴,并穿上干净的衣服,与媳妇们一同来此?堕舍迦回答:今天是十五日,是我斋戒之日。我听闻一个月中有六个斋戒日,我与媳妇们都受持斋戒,因此不敢有所懈慢。

佛告诉堕舍迦:佛说的正斋法有八条戒。持守八关斋戒,得以度脱世间,不再堕三恶道,且所生之处常有福泽庇佑,并因持戒因缘,将来得以成就佛道。

佛说的正斋法是什么?一个月中有六个斋日,即每月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和三十日。持守斋戒者,在斋日当天早上起床后,要告诉家中的人:今日我持斋,今天家中切莫饮酒、争吵、或谈论钱财:处理家中事,意所念、口所说,当如阿罗汉。阿罗汉无杀生的念头,斋日持戒,心念应当如阿罗汉,对众生无打杀意,且能护念畜生及虫蛾,使其安全生存。斋日这天,从白天到晚上都要持守不杀生戒,这是第一条戒。

斋戒当日,持意当如阿罗汉。阿罗汉无贪心,不贪恋世间,一点点的贪念都没有。斋戒日应如是持守,而富有者,应当行布施,贫穷一无所有者,也应怀布施之心。此为第二条戒。

斋戒当日,持意当如阿罗汉。阿罗汉不畜养妇女、不思念妇女、不贪恋女色,更无淫欲之念。斋戒日应如是持守,此为第三条戒。

斋戒当日,持意当如阿罗汉。阿罗汉不妄语、也不说话伤人;要说话,即说佛经,不说话时,心中只思善法。斋戒日应如是持守,此为第四条戒。

斋戒当日,持意当如阿罗汉。阿罗汉知道饮酒是不良善的行为,不饮酒、不想念酒,也不会有想要饮酒的心念。斋戒日应如是持守,此为第五条戒。

斋戒当日,持意当如阿罗汉。阿罗汉不贪爱歌舞,不喜闻音乐声,也不贪爱花香气。斋戒日应如是持守,此为第六条戒。

斋戒当日,持意当如阿罗汉。阿罗汉不在高广大床上睡卧,也不会有想要在高广上好床铺上睡卧的心念。斋戒日应如是持守,此为第七条戒

佛为优陂夷说斋戒法


斋戒当日,持意当如阿罗汉。阿罗汉在正午时用斋,午后到隔日天亮前不再进食,但可喝蜜浆。斋戒日应如是持守,此为第八条戒。

佛又告诉堕舍迦:譬如有人头发上有污垢,洗完头后,便欢喜地说:我头发上的污垢已经除去了。持守八关斋戒一日一夜圆满者,心中的恶念已除,回复善念,隔日也会很欢喜地说道:持守佛戒原来如此,能除去心垢。

又譬如有人身上有很多污垢,到水中将身上的污垢都洗掉,从水中出来,就开心地说道:我身上的污垢已去除,身体感到很轻松。若有人持守八关斋戒一日一夜,隔天也会很欢喜,心思正法,并想着:何时可以得道,使我的心不再向外攀缘,心能专一,志求无为之道。

佛接着说受持正斋法的功德,并说八关斋戒是为了让在家居士能随分随力修学戒法而制,勉励堕舍迦及其媳妇诵念此正斋法八戒。

堕舍迦及其七个媳妇闻佛所说,至诚顶礼佛后离去。

典故摘自:《优陂夷堕舍迦经》

省思:

佛制定八关斋戒,是让在家居士能于一日一夜方便受持的戒法,种出世胜因。《佛遗教经》云: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戒能防非止恶,透过持戒来规范日常的身口意,于外不犯过失,于内端正心念、清净自心,断恶修善,清净三业,必能进趋解脱之道,成就无上菩提。

...查看更多
何为八关斋戒
何为八关斋戒
人天导师释迦牟尼佛为广度无边有情,因而巧设了种种方便,如从戒体而言,释尊就为我们设立出家和在家两种戒体。僧众要在每月的十五、二十九(或三十)两日诵戒,内容包括念诵别解脱戒的经典等,称为“布萨”,其目的就是让出家僧众忏悔其半月来所造的微细的恶作,增上善业。
为了使在家人也能体验出家僧人的清净生活,为日后出家持戒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为与出家僧人的半月布萨一样能及时忏罪增善,故世尊特意按在家人的根器、条件,相应地为在家人设立与“沙弥十戒”非常相近的“八关斋戒”。
八关斋戒可以择日受持,时间也只有一日一夜,而不是尽形寿(终身)。其方式非常灵活,第一次须在一位出家僧人前受戒,然后在每月的斋日等吉祥日子里可自己在佛像前求受,因此十分适合在家人的条件、根基,且功德也非常大。佛在《建立家屋经》中曾云:只要受持一次八关斋戒,就不会转生于刀兵劫以及饥荒劫等苦难劫中。释迦牟尼佛是一切智智,真实语者,所说必定真实不虚。大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现在真的已处在刀兵劫、饥荒劫中,恐怕连一分钟的痛苦也忍受不了,所以说如果能在如今优越的条件下,让一个经常做恶业的人受持哪怕是一天的八关斋戒,都可以让他获得极大的利益。我们身边的亲朋好友,大部分人已造下诸多罪业,虽然我们不能象高僧大德一样,给他们灌顶,令之立即开悟,但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让他们受持八关斋戒。
《药师经》云:“若有病人,欲脱离苦者,当为其人,七日七夜,受持八分斋戒。”又云:“有能受持八分斋戒,或经一年,或复三月,受持学处,以此善根,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听闻正法,而未定者,若闻药师瑠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大菩萨......乘空而来,示其道路,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华中,自然化生。”
《涅槃经》云:“波罗奈国,有屠儿名广额,于日日中,杀无量羊,见舍利弗,受八戒,经一日一夜,以是因缘,命终为北方天王毗沙门子。”
《普达王经》云:“先王在世时,有持善小儿,随先王斋戒一日,奉行正法,清净守意,其后过世,魂神还生,为王作子,今致尊贵,皆由宿行斋戒所致。”
《护净经》云:“一日持戒斋,得六十万世余粮

何为八关斋戒

。”
佛在经中曾说:如果救100个即将被恶人挖掉眼睛的人,其功德自然很大,但受持一天的八关斋戒的功德比此更大。又说:以医术令100位盲人重见光明的功德也很大,但也不如受持八关斋戒一天的功德。受持一天八关斋戒的功德已如此广大,更不用说一生受持别解脱戒的功德了。由此可知,我们能够受持清净的戒律,实在比得到一个如意宝还要殊胜。
如果受了别解脱戒中的居士戒后,造了一些轻微的支分罪,则可以通过受持八关斋戒,立即得以清净。这与出家僧众的布萨(诵戒)作用相同。
小乘诸戒中最容易受持的八关斋戒,只要守持一日一夜也具有无量之功德。法王如意宝曾在光明定中亲见宗喀巴大师时,宗大师为法王传了《三主要道论》,并对法王如意宝亲切教诲:真正的修行人在皈依三宝以后,能守持一次清净的八关斋戒,就可以往生到兜率天的弥勒净土。故出家僧人给在家初机业障深重之人传授八关斋戒,能使他们消除业障,增长善业,是非常有益的,还可以使他们逐渐往生净土。
而依小乘戒律而言,出家僧人受戒后不能单独受持八关斋戒,因在小乘出家僧人在受戒后已具足八关斋戒的学处、戒体故,但在密宗的四部瑜伽中的事续部中,出家僧人在发菩提心后,可受持事续部中的八关斋戒,而这和小乘中所提出的略有区别,因为这是以发菩提心为基础,并得到密乘的灌顶和传承等,还修持诸佛心要之密法故,所以出家僧人也可守持。
对于在家居士,我们可以首先让他们守持一次八关斋戒,然后逐渐让他从守居士一戒做起,在具足条件时,进而让他出家守持沙弥戒,最后当他对比丘戒的学处有了系统的了解后,可以授予比丘戒,使他成为佛法的主人,这样次第的引导,可以使一个凡夫慢慢地走向解脱的庄严大道。
——文章来源于网络...查看更多
结语

斋戒的时候,对于它的一些常识问题是需要先搞清楚,做到正确斋戒,比如说是斋戒时间,斋戒的禁忌等等必须要先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