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么念珠

"

念珠,又称数珠,主要是指一些宗教在祈祷、歌颂、念经、念咒或灵修时所用的物品。念珠的梵文原语有四种,译成中文意思是:数珠,珠鬘,念诵鬘,珠之贯线,印度人自古都有以璎珞鬘条缠身之风俗,亦是後来演变成念珠的使用。佛教徒为欲除去烦恼,安定心念,或称颂西方阿弥陀佛,而用念珠诵念佛号。念珠以一〇八颗为基本,另有五十四颗、二十七颗、十四颗(均减半)、也有四十二颗、二十一颗的,更有一〇八〇颗为最上品的。

怎么念珠_佛珠念珠_用什么念珠_念珠和手串的区别

怎么念珠_佛珠念珠_用什么念珠_念珠和手串的区别

用呼吸做念珠
用呼吸做念珠

用呼吸做念珠


学佛的人习惯用念珠,无论是十八粒的还是一百零八粒的,念佛的、持咒的都用它来计数。念珠拿在手中,会策励学佛者不断的持念佛号或咒语。

即使不修念佛和持咒这两种法门的人,也习惯拿一串念珠在手上,鞭策自己提起正念,来观照自已的心念。

念珠对修行的人来说,似乎作用很大。有一串念珠在手上,就会有一种修行人的感觉,这似乎已成为习惯的看法。

我有时候也拿念珠,也是用它来计数的,我每天都有一个念大悲咒的课程,无论是五十遍,还是一百零八遍,都习惯用念珠来计数。

然而,我不喜欢用念珠计数念佛,因为,念珠不能总是拿在手中,吃饭或上厕所的时候,我们就把它装在兜里;睡觉时就把它放在桌子上;还有出坡劳作时,我们也要把它收起来;噢!洗漱、喝水都得放下,看来我们在很多时候都得离开它。

所以,我喜欢用呼吸作念珠,随着呼吸念佛。因为,我们不可能离开呼吸,无论行、住、坐、卧,穿衣吃饭,劳作和休息,我们都要呼吸,倘若只吸不呼,或者只呼不吸,生命就会结束。

用呼吸作念珠来念佛,就会念念相继,无有间断。让正知、正念、佛号和呼吸融为一体,如影随行,这样的念佛效果特别好。(作者:妙峰)

心冉


...查看更多
学佛百态|手上不挂一串念珠,念两句佛号,真的赶不上时髦了
学佛百态|手上不挂一串念珠,念两句佛号,真的赶不上时髦了

佛学智慧本身是很高的智慧,为了对应不同的人,适应不同的信众,还分着不同的法门。

但是因为法门之多,人心之迷,以至于出现了学佛百态。这些动机和心态,让许多人对佛法生了质疑,甚至迷于其中,而真正的明心见性大道却不能得。

接触过的学佛人中,容易误入以下几种状态。

1、从众心态

有的人就根本不知道为啥要信佛,信佛干嘛!稀里糊涂就被拉去念经,放生,吃斋,供养去了。

这种人如果遇到正法,倒也是好的缘起。但是这帮人因为稀里糊涂,也往往成为披着佛教外衣的骗子的下手对象。

2、赶时髦心态

土豪都去信佛了,如果手上不挂一串念珠,出门念两句佛号,然后再踏一双布鞋,真的赶不上时髦了。

于是有了禅油子,又叫佛油子,口头禅,喜欢打着禅宗旗号,拿佛菩萨境界教训人,俨然自己已经开悟,却说不出如何参禅,更不知道具体禅定止观方法,不知道禅宗有如来禅、祖师禅之分,反正只要在辩论时能暂时占领上风,登时双臂一震,隐隐然觉得自己颇有几分宗师气概。

3、功利心态

欧阳修 《鸣鸠》诗:“君不见人心百态巧且艰,临危利害两相关。”许多人做事都是以浅薄的功利心来衡量的。

烧完香就跟菩萨讨价还价:我供奉你了,你得让我发家致富;你得让我金榜题名;你得让我贪污不被抓住;你得保佑我妻妾成群;要不然你这佛法就不行。要真有菩萨也会被这帮人气死。

4、为了人脉关系

生意不好做了,职位要上升呀。为了巴结上级,或者结识更多地朋友。需要一些人脉关系。俗话说,结识人脉关系的办法有,一起下过乡;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但这些需要机会和时间成本。

自从信佛成时髦之后,这帮人突然发现一些富太太,官太太都在信佛,甚至一些领导也在偷偷信佛呀!这岂不是攀缘的机会?

信佛这个途径还最简单,找到个师父,师父修行好不好另论,只要人脉关系好,弟子多就行。说一些吉利的话,然后再给一些供养,就算进到这个圈子里了。

在这个圈子里,大家都是师兄,大家要“一起修佛法,要普度众生”,师兄长,师兄短就结交上了!人脉关系自然就有了。

5、店家的噱头

在一些古玩玉器吉祥用品店里就有“仁波切”(基本都是假的)。据一个段子讲,前些年在朝阳区有上万“仁波切”。为啥呢?大家对汉传佛教了解一些,但对藏传佛教不了解,也不知道什么人才能被称为仁波切,你说他有啥能量就有啥能量。

店主就把“仁波切”供在店里,来个人就对人说:施主呀,这个东西好呀,你有佛缘呀,你哪一世是什么下凡呀。

这个人呀,都喜欢人家吹捧自己。在这一世总有一些不如意,所以喜欢在往世中找。找到自己的“荣耀”历史也能给现在的不如意找个由头,要么是“明珠投暗”,要么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如果再有人吹捧自己是个什么菩萨下凡,英雄转世,马上就想普度众生。

这生意就成了!

6、为了供养

有些寺院是承包的,只是披了一个佛教的外衣。承包了就要盈利,如何盈利?拉信众,拉完信众怎么赚钱?制造项目呀,今天谁过生日呢,明天超度法会,后天祈福法会,要点个灯吧!供个佛吧!好好的佛家仪轨在这里都被变成了来钱的门道。有些拉信众甚至跟传销一样,分任务,你要拉几个信众过来。这些乌泱泱的人那里修的是佛法呀,是拿佛来换钱呀。

供养是佛教用语,指以珍宝、饮食、衣服、卧具、汤药、燃灯、众华、众香、幡盖等供给如来和善知识。因僧侣在修行的时候需要摒除一切外缘,所以就无法自谋生活必需品,需要信众的布施。供养本来是修行的一种方式,是一种布施功德。

有修行的人对于接受供养是很慎重的,因为供养后面就是布施者的业债,对于一些无药可救的业债,即便是给出供养也没有人愿意收的。据说有一位名人得了重病,曾经带着100万的钱财要进行供养,去了许多寺院都被人拒绝了!

但在一些承包的寺院,“供养”一词反而被这些人利用,成了牟利的工具,也真是无知者无畏了。

7、心灵寄托

还有一些是怨妇,怨夫,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解决不了就信佛了,在这里大家能互相倾诉,互相安慰。但这一种情况很危险的是,一大群似懂非懂的人互相指导,这些怨气互相倾诉,互相影响,反而在这里发酵,一发不可收。

我曾经接触过一个案例,一个高级知识分子被老公外遇抛弃了,消沉哀怨,然后就被朋友带到了学佛的圈子里。一进来这帮佛友就很热心地给她分析缘由。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是她的累世业债太大,她需要忏悔,还要供佛,一个不行,还要供各式各样的佛,还要诵经,还要拜忏,要不然下一世还要更惨,不是变畜生就是下地狱。大家轮番这么说,吓也要吓死了。

于是,一个局级领导,把家里的房子专门辟出来一个30多平方的房间当佛堂,近200平米的房子到处是佛像,整的跟寺庙一样。工作也不管了,把自己关在佛堂里拜忏,搞得骨瘦如柴,满脸死灰。

接到这个案子的时候,第一个工作就是把她的佛堂房间给拆了,房间改成了书房,把佛像集中供在一个供桌上。然后把她轰出去上班去,不上班逛街也行,年纪轻轻,事业前景良好,家里还有父母,担起责任也是最大的修行。

经过近一年的调理,整个人丰满起来,气色也好了起来,后来还有了帅气的男朋友。她现在还供佛,有了时间也会念经,静坐,但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享受和清净。

8、躲避现实

还有一种躲避现实的人,现实中有些问题解决不了,只能躲到佛教中去,我要修行,一天要做十几个小时的功课,磕一千大头,四处去拜山,到处去烧香。用这种麻木来麻痹自己。

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还是问题,不去面对,或许有的能够随着时间消磨,有的就会到无可挽回的局面。

8、被邪法利用

还有在修行佛法的时候出现了问题,误入了邪道,认为自己的就是大道,在明相里兜兜转转,追求神通超能,利用怪力乱神蛊惑人心,收取钱财,更有甚者让人跟着其修邪法,误入歧途,最后疯疯傻傻的多了去了

学佛百态|手上不挂一串念珠,念两句佛号,真的赶不上时髦了


9、就是骗子

还有一些纯粹就是骗子,假装出家人,披上一身僧衣,骗财骗也,骗取大家的信任。

有些人就在微信里骗,加你好友后,以种种借口和理由要求您参与~建寺、印经、放生、供灯、佛像帖金,或者替寺院募捐,或者替出家师父募捐。

因末法时期假的出家师父太多,加之一些在家佛弟子也随波逐流,更有一些骗子利用佛教徒的爱心,假借供养三宝的名义骗取钱财,将佛教弄得很不像话,很多人怨声载道。

总论:

我见过很多苦修的学佛人,也见过很多和尘同光的修行人,那些人很少把佛号挂在嘴上,只是在现实生活中践行,默默为这个社会贡献。

佛学是很高深的学问,需要很高的悟性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修的是我们自己的内心,其他都是工具和外缘,不向内求而着于外相,就如缘木求鱼一样。

(文本原创作者;尚旭,部分信息参考自雪山智者老师,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
修不同法要不同念珠吗?有通用的念珠吗?
修不同法要不同念珠吗

修不同法要不同念珠吗?有通用的念珠吗?

?有通用的念珠吗?

您好,堪布!一些师兄说,修不同的法门要用不同的念珠,是这样吗?有没有一种念珠可以修所有法门呢?

...查看更多
信愿法师:念珠放光双亲预知时至
信愿法师:念珠放光双亲预知时至


【念佛感应录】念珠放光双亲预知时至

2002年1月1日,手持佛珠放光,预知时至。往生时身无病苦,意不颠倒,满面红光。

2005年6月20日,我80岁的老父亲也预知时至,安详地往生了。每当想起两位老人先后往生的殊胜情形,我心中就感到无比的欣慰。

2002年1月23日晚上,母亲和往常一样念佛,当父亲准备睡觉时,母亲对父亲说:“你等一会儿再睡,我对你说点事。我念佛念成功了,我要走了。” 父亲说:“你好好的,说这话做什么?”母亲说:“我不是骗你,咱们夫妻一场,我什么时候骗过你

信愿法师:念珠放光双亲预知时至

?是真的,我念佛念成功了,阿弥陀佛要来接我,我的佛珠全亮了。你不信就把灯关了再看。”父亲就把日光灯关了,果然发现佛珠放光,其中较大的佛珠最亮。随后,母亲嘱咐父亲:“等我走后,你要把家里的佛堂料理好。你要是能供佛、念佛,来世我们还能再见面,否则是不可能的。”


2002年1月29日早上8时,我接到母亲的电话,便急匆匆坐火车赶回家。我11时左右回到了家,发现母亲正在洗米做饭,她身体状况还挺好的。中午吃饭时,母亲催促我快点吃。饭后,母亲让我在两个凳子上搭一块床板,为往生做准备(按照当地的风俗,人死后遗体是不能放在炕上的,都要放在厨房正北垫起来的板子上)。15时,母亲自己最后一次到室外的厕所去解手,之后让我的几个姐姐烧水为她洗浴洁身,让弟弟给她剪指甲,让小妹妹给她梳理头发,并把寿衣准备好。接着她对我们说:“你们要是真孝顺,就都念佛,不要哭。”

29日16时,三姐夫开车来看我母亲,母亲坐着对三姐夫说:“三闺女回来了,你又来干什么?你家里有蔬菜大棚,还有一群猪,没有人照料不行。我不要紧,你回去吧。”当三姐夫准备走时,二姐因为放心不下她的小孙子,就对母亲说:“妈,你不要紧,我也坐三妹夫的车回去吧,明天我再来。”母亲把二姐拉到一边,小声对她说:“他走可以,你不能走,我就在今晚。”

29日22时,母亲把我单独叫到一边,告诉我要看好佛堂的香火,并对我说:“要顾活的,不顾死的,你明白吗?”我对母亲点点头。然后,母亲说她坐累了,要躺一会儿,我们就围在母亲身边念佛。2002年30日1时1刻,母亲满面红光,脸上像涂了油一样亮,在儿女们的念佛声中,安详地往生极乐世界。

母亲生前念佛时,父亲并不反对,但他自己不念佛。母亲的往生对父亲影响很大,教育深刻。从此,父亲也开始信佛。他每天供佛、念佛,把母亲留下的佛堂收拾得干干净净。父亲念佛,没有母亲那样精进,也没有吃素,平时念佛的时间并不多,但父亲始终坚持每天礼佛、念佛。由于母亲的往生,父亲对念佛能往生西方,深信不疑。2004年冬天,我把父亲接到家中居住,有一天父亲很郑重地对我说,他要皈依佛门,让我去联系师父。过了几天,他又一次催我。

2005年2月19日,父亲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皈依了佛门,成为一名佛家弟子。父亲很高兴,觉得人生有了目标,有了依靠,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信心更加坚定了。

2005年6月19日,四姐请父亲到家中小住。午饭过后,父亲对四姐说:“我要走了,我得回家去。”由于父亲的身体状况良好,四姐也没有太在意他的话,只是挽留他多住些日子。

6月20日上午,父亲自己坐公共汽车到镇上去理发,然后又去浴池洗澡,之后回到四姐家。吃过午饭,父亲又要回家,说:“我要去找你妈,我要去极乐世界。”四姐挽留不住,父亲自己步行四里地回到家中。晚上收工后,我的两个妹子和大姐听说父亲回家了,就一起来看父亲。由于天热,大家都坐在房外的树下乘凉。这时,父亲对大姐说:“我要走了。”当大姐把父亲抱到炕上时,父亲就与世长辞了。他同母亲一样身无病苦,面色安详,蒙佛接引,往生极乐。

20日下午3时左右,当莲友们为父亲送莲台,请西方圣众接引时,西方地平线上升起三朵白云:中间是一朵大的,两边各是一朵略小一点的,呈对称排列。当白云升到半空时,停了一会儿,然后又自动向西退去。众人无不欢欣鼓舞,西方三圣脚踏金莲,把父亲接引往生了!这正是: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如愿往生西方!南无阿弥陀佛!

(2011年12月31日 慧畅记于瓦房店)

按:

手捻百八珠,念念皆称名,

名号即光明,光明即名号。

佛珠染光明,光明映佛珠,

触光则生信,见闻皆蒙益。


...查看更多
结语

念珠是也叫佛珠、数珠,是佛教徒念经时计数的用具,而且念珠和手串是不同的,念珠是指一些宗教在祈祷、歌颂、念经、念咒或灵修时所用的物品,而手串是在文玩的范畴之内的,供日常的玩赏,所以师兄千万不要搞混了。